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研究报告

可信计算的发展摘要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可信计算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背景。
这里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信计算的国际发展历程、相关定义、关键技术、相关国际标准、相关规范。
基于以上分析,指出目前可信计算研究存在理论滞后于应用,部分关键技术尚未攻克,缺乏配套软件系统等问题。
最后指出可信计算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相应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可信计算;理论模型;信任理论;信息安全摘要...................................................................................................... - 0 -0 引言 .............................................................................................. - 1 -1 可信计算的研究背景 ..................................................................... - 1 -2国际可信计算发展.......................................................................... - 2 - 3信计算相关定义和关键技术............................................................ - 3 -3.1可信计算的相关定义 ............................................................ - 3 -3.2可信计算关键技术................................................................ - 4 -4可信计算相关国际标准................................................................... - 5 -4.1TCG 规范............................................................................. - 5 -4.2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标准(TCSEC).................................. - 5 -4.3息安全评价标准(ITSEC).................................................. - 6 -5.信计算亟待研究的领域................................................................... - 6 -5.1技术方面 .............................................................................. - 6 -5.2理论方面 .............................................................................. - 7 -5.3计算的应用........................................................................... - 7 -6.结束语............................................................................................ - 7 -参考文献 ........................................................................................... - 7 -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拓展,可信计算技术研究及其相关产业化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可信性研究报告

可信性研究报告可信性研究报告可信性是指信息或消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的滥用、虚假信息的传播等问题。
因此,研究信息的可信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调查,探讨当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
首先,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来源。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网络信息的来源是个人或匿名撰写的文章、社交媒体帖子、公众号或个人博客等。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这些来源的可信性较低,容易受到主观意见和偏见的影响。
因此,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我们应该审慎对待,多方印证,尽量选择来自权威机构或专业人士发布的信息。
其次,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网络信息是通过转发、分享、评论等方式传播的。
然而,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重复、篡改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十分普遍。
因此,在接收到网络信息时,我们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积极参与到信息的查证中,以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第三,我们分析了网络信息的内容形式。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信息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涵盖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然而,多媒体信息的制造和编辑变得容易,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篡改和伪造。
因此,我们在获取和传播网络信息时,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形式的信息,并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别。
最后,我们探讨了提高网络信息可信性的对策。
我们认为,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是必要的。
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才能更好地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此外,各方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审核,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的可信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公众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审核的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网络信息的挑战,提高信息的可信性。
计算分析报告

计算分析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计算分析报告计算分析报告(精选3篇)计算分析报告篇1网络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系统将是审计人员的主要审计对象。
可信计算综述

2、高性能可信计算芯片是提升竞争能力旳 关键
可信计算关键是TPM芯片,TPM旳性能 决定了可信平台旳性能。不但要设计特 殊旳CPU和安全保护电路,而且还要内 嵌高性能旳加密算法、数字署名,散列 函数、随机发生器等,是体现国家主权 与控制旳聚焦点,是竞争能力旳源动力。
3、可信计算理论和体系构造是连续发展旳源泉。
TCG软件栈规范系列:
– 主要要求了可信计算平台从固件到应用程 序旳完整旳软件栈.
TCG 规范族
TCG主规范 :TCG main Spec v1.1
– 可信计算平台旳普适性规范,支持多平台: PC / PDA
TCG PC规范:TCG PC Spec v1.1
– 可信计算平台旳 PC规范
TPM Main Spec v1.2系列
三、TCG旳动态
2023年12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与美国 国家宇航总署(NASA)旳艾姆斯 (Ames)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大企业成 立TCPA。
2023年3月改组为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
2023年10月公布了TPM主规范(v1.2)
应用 程序
顾客进 程模式
应用集成旳企事业单位纷纷提出可信应 用框架,如天融信企业旳可信网络框架、 卫士通企业旳终端可信控制系统、鼎普 企业旳可信存储系统等。
2023年1月全国信息安全原则化技术委员 会在北京成立了WG1 TC260可信计算工 作小组。WG3也开展了可信计算密码原 则旳研究工作。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863计划” 中,将把“可信安全计算平台研究”列 入要点支持方向,并有较大规模旳投入 与扶植。
其本身旳硬件特征就确保比存储在其他设备上 要安全得多,同步TPM又具有证明旳能力,经 过对存储旳密封数据旳检验和鉴别,愈加好地 保护数据旳完整性和秘密性; 输入输出旳保护:芯片组和外部接口经过安全 设计,能够建立基于硬件保护旳可信通道。
可信计算技术综述论文

可信计算技术综述08网络工程2班龙振业0823010032摘要: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它通过在计算设备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架构,通过其提供的安全特性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信计算的起源和发展,阐述了可信性的起源与内涵。
着重介绍了各种高可信保障技术,并对目前的应用现状做了总结。
最后,探讨了可信计算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可信性;可信计算;可信计算系统;可信计算应用1.可信计算系统的起源和发展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安全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
目前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依靠强健的密码算法与密钥相结合来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实体身份的惟一性和操作与过程的不可否认性。
但是各种密码算法都并非绝对安全,而且很多用户并不清楚这些密码保护机制如何设置,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挡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但是却无法防范内部人员对关键信息的泄露、窃取、篡改和破坏。
常规的安全手段只能是以共享信息资源为中心在外围对非法用户和越权访问进行封堵,以达到防止外部攻击的目的;对共享源的访问者源端不加控制;操作系统的不安全导致应用系统的各种漏洞层出不穷;恶意用户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防护者只能将防火墙越砌越高、入侵检测越做越复杂、恶意代码库越做越大。
从而导致误报率增多、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维护与管理更加复杂和难以实施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
于是近年来信息安全学界将底层的计算技术与密码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进入可信计算技术阶段。
1999年10月,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能力,Intel、微软、IBM、HP和Compaq共同发起成立了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TCPA),并提出了“可信计算”(t rusted computing)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增强现有PC终端体系结构的安全性,并推广为工业规范,利用可信计算技术来构建通用的终端硬件平台。
2023年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标题: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可信计算机行业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迅速发展的领域。
该行业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计算和存储环境为核心,以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黑客入侵等安全威胁为使命。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截至2021年,全球可信计算机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政府对信息安全加强监管、企业对信息安全需求增加等。
三、发展趋势1. 云计算与可信计算结合:随着云计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迁移到云端,这也对云计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信计算技术能够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云计算环境,满足企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
2. 物联网与可信计算结合: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的设备和数据,其中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认证和加密,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3. 区块链与可信计算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引发了加密货币的流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提供更安全的区块链环境,保护数字资产的安全。
四、竞争格局目前,可信计算机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和国内本土企业。
国际知名企业如英特尔、IBM、微软等在可信计算领域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
国内本土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等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技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一方面,新技术的涌现会带来新的竞争者;另一方面,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也能获得竞争优势。
五、市场前景展望可信计算机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信息安全学第8章 可信计算平台[精]
![信息安全学第8章 可信计算平台[精]](https://img.taocdn.com/s3/m/3adc46eb50e2524de5187ef6.png)
3. 安全管理
示范者:Intel主动管理技术。 Intel主动管理技术(AMT)技术是 为远程计算机管理而设计的,这项技术 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和重要的作用,而且AMT的运作方式与 TPM规范所提到的方式非常吻合。
在支持AMT的计算机系统当中, 即使在软件系统崩溃、BIOS损坏 甚至是没有开机的状态下管理员 仍然能在远程对计算机完成很多 操作。
2. 网络保护
示范者:3Com嵌入式防火墙。 3Com公司提供集成了嵌入式防火 墙(EFW)的网卡产品,用以向安装了 该产品的计算机提供可定制的防火墙保 护,另外还提供硬件VPN功能。
由于支持基于TPM规范的认证, 所以用户能够利用这类网卡执行 更好的计算机管理,使得只有合 法的网卡才能用于访问企业网络。
这一特性能防止攻击者在远程计算 机上控制合法用户的计算机执行恶意 程序。
8.1.4 可信计算应用
可信计算的实际应用,主要是针 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信计算平 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防 护。 下面以PC平台为主线了解目前主 要的可信计算应用。
1. 操作系统安全
示范者:微软Windows。 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当中应用 较多的一项技术是微软加密文件系统 (EFS),这是微软向操作系统中集成可 信计算技术的最早尝试之一,Windows 2000及之后出现的Windows XP等系统 都支持该特性。
所以,最低层的故障,引起数据输 出的差错,导致系统最后的失效。
1. 按失效的范围划分
●内容失效 当系统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与系统规
定所要求实现的内容不同时 ●定时失效
主体的可信性可以定义为其行为的预 期性,软件的行为可信性可以划分级别, 可以传递,而且在传递过程中会有损失。
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实验报告

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软件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系统被入侵等严重后果。
针对这一问题,可信计算技术应运而生。
本实验旨在探究基于可信计算的软件安全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可信计算在软件安全性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验证可信计算在提升软件安全性方面的效果。
三、实验原理1. 可信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信计算是一种通过建立可信环境来确保软件运行安全的方法。
基于硬件保护的可信计算主要通过硬件实现安全启动、测量和追踪,从而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受恶意软件的影响。
2. 可信计算的关键技术(1)可信链可信链是基于测量机制实现软硬件完整性检查的一种技术。
通过依次测量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软件系统的完整性。
(2)远程验证远程验证是利用密码学技术验证软件系统的可信性。
在系统启动过程中,远程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验证请求,客户端通过发送系统的测量信息,远程服务器验证系统的真实性。
(3)安全容器安全容器是一种隔离的执行环境,可以保护软件系统免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
通过将敏感数据和关键代码放置在安全容器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四、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搭建搭建可信计算的实验环境,包括可信计算硬件平台和相应的软件支持。
2. 设计软件测试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软件测试方案,包括对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3. 执行软件安全测试在搭建好的实验环境中,对设计好的软件进行安全性测试。
通过模拟真实的攻击场景,测试软件的安全性能。
4. 收集测试结果记录并收集安全测试过程中的数据、日志和异常情况,以及评估测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进行实验测试后,我们收集到了软件的安全性能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根据数据结果显示,通过使用可信计算技术,软件的安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可信计算的硬件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保障软件系统的完整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