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宜宾秸秆还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还原回田地中用作肥料的农业技术方法。
其
优势如下:
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秸秆还田是一种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
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复合有机物质,通过还田将秸秆中的这些有机物注入到土壤之中,不仅
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够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二、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元素,如氮、磷和钾等,这些
养分元素都可以在还田的过程中释放出来,被土壤所吸收。
通过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提高
土壤肥力,还能够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三、控制土壤酸碱度
秸秆还田能够控制土壤的酸碱度。
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分解和腐败过程中产生
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物质,从而改善土壤酸碱度。
此外,
秸秆还田还能够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的生态平衡,进而改善土壤环境,为作
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四、减少农田排放
秸秆还田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排放。
废弃的秸秆在没有还田处理的情况下,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而通过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将
废弃的秸秆还原回田地,从而减少气体排放,保护环境,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总之,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壤的
有机质含量、肥力和酸碱度,减少农田排放等方面,对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影响一:对土壤的改良
影响二:对微生物活性的提高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因子,它们可以参与到土壤中各种生化过程中,并对土壤的养分吸取和转化、植物生长等产生重要影响。
而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提供
充足的有机物,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的提高。
微生物的高活性不仅可以提高生物
体系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和转化效率,而且可以抑制土传病菌的繁殖,帮助植物
抵御病虫害,从而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三:对作物生长的促进
秸秆还田不仅可以为土壤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而且可以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一
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秸秆覆盖,有助于控制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波动,维持土壤的湿度
和温度,减少作物的蒸腾和消耗,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秸秆还可以中和土壤的酸碱度,调节微生物活性,从而改善土壤质地和土壤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浅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农业经济发展

浅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农业经济发展作者:刘金玉张凤娜龚宇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7期摘要:秸稈的回收处理是一种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增收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秸秆回收方式的不断创新也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
本文将秸秆回收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相结合,洞悉当下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农业经济发展实际,遍寻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秸秆循环利用的途径,力促农业创收和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秸秆回收;农业创收;经济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工作部署。
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总要求。
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农业的现代发展积极响应这一要求。
现代化肥的使用,导致农民对秸秆制肥的需求大为减少,秸秆的处理成为一大难题。
农民为了控制成本,采取秸秆焚烧等粗放处理方式。
而秸秆燃烧会产生的烟尘与雾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民安居乐业,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不符。
由此可见,构建一条完善的回收秸秆的产业链,合理发挥秸秆的用途,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生物质资源是当今世界第四大能源,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之一,其回收与利用的方式关系到农业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最近,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使得秸秆的粗放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处理不当使得我国的秸秆资源每年被大量的浪费。
焚烧秸秆会给我们的环境、生活、生产带来诸多危害。
本文从东三省秸秆回收发展为出发点,研究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问题、创收途径,探索秸秆利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据调查,黑龙江省现如今秸秆产量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将超过2.23亿亩。
粮食总产量6018.8万吨,秸秆产量1.3亿吨,约占全国秸秆总量的1/8。
黑龙江省的秸秆产量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约占50%以上,其中玉米、水稻、大豆3种作物秸秆居于前三。
黑龙江省内的饲料厂550多家,造纸厂50多家,食用菌厂300多家,为秸秆的处理方式提供便利。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农作物收获后剩下的秸秆直接还田,不经过其他处理方法直接用
于田地中,这种技术有以下几个优势:
1. 节约资源:秸秆还田技术不需要额外的处理和利用设备,直接将秸秆还田,节约
了处理和利用秸秆所需的设备和能源资源。
2. 增加土地肥力: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还田可以提供养分给土壤,改
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3. 保护土壤:秸秆还田可以覆盖在土壤表面,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
蒸发和土壤风蚀,保持土壤的湿润和肥沃。
4. 控制病虫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
活动,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调节土壤生态系统,对抗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降低
病虫害的发生。
5. 减少环境污染:如果秸秆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甲醛、二氧化碳等,对环境产生污染。
而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6. 提高耕地利用率: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利用农田的营养资源,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减少补充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和农田环境的污染。
7. 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节约了农民的
生产成本。
农民可以通过将秸秆还田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浅析农村秸秆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经济作用

浅析农村秸秆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经济作用作者:康锁倩朱月娥杨燕霄赵迪孔祥明来源:《新农业》2019年第12期早在1999年,我国环境保护总局会同农业部、财政部、交通部、铁道部以及民航总局,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要求,联合颁布出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其中针对秸秆焚烧与利用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2018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要求要促进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怎样科学高效的利用秸秆等资源,这属于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
1 农村秸秆回收利用的方法1.1 秸秆还田作有机肥料把回收集中的秸秆放置于粉碎机中,等待其成为碎屑之后直接运往肥料厂,在肥料厂中进行再次加工,从而让秸秆碎屑转化为有机肥,让其再次回到土壤中,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出。
1.2 秸秆回收作生物质燃料部分作物秸秆能够将其直接加工为秸秆煤,从而转变为生物质燃料,秸秆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浓烟,其形成的二氧化硫仅仅为传统煤的5%,能够很好的降低燃烧时的大气污染。
1.3 秸秆利用作颗粒饲料利用粉碎机对秸秆实施粉碎处理之后,运往饲料厂进行加工,让这部分秸秆转化为颗粒饲料,能够供农村牲畜食用。
2 农村秸秆回收利用的作用从循环经济理论来看,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通过科技运用和开发,拓展和延伸农业资源的使用,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村发展的“双赢”,还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首先,农村秸秆的回收利用不仅能够防治由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举措之一,对增进农民收入、推动环境保护、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态系统内非常重要的可循环利用资源,积极深入研究秸秆回收利用技术方法,有利于发展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

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分析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将丰收的秸秆还给田地的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农作物剩余物,减少农业污染和环境污染,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着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秸秆还田技术有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秸秆是一种有机物,它能够分解成许多有益的微生物和营养成分,如有机质、氮、磷、钾等,这些物质对于土壤的肥力和肥力保持至关重要。
当秸秆还田时,它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结构和通透性,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其次,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减少农业污染和环境污染。
农业废弃物和秸秆的堆积既浪费了农业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果不及时清理和处理,这些农业废弃物和秸秆就会腐烂和发酵,产生大量的甲烷、温室气体和臭气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危害。
而秸秆还田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还田,不仅可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产生,还可以让农田长期保持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
第三,秸秆还田技术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由于秸秆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营养水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还田后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为植物的吸收和利用提供了更优质的土壤环境,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秸秆还田技术有助于有效利用农作物剩余物。
农作物的剩余物是指收获后剩余在田间的秸秆和根茎等部分,如果不加以利用会浪费大量的资源。
而将秸秆还田可以将这些农作物剩余物与土壤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避免了浪费这些宝贵资源的情况。
综上所述,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有益的农业管理措施,其优势在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农业污染和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利用农作物剩余物等方面。
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该推广和普及这项重要的技术,以带动新一轮农业发展。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秸秆还田是指将作物秸秆作为田间肥料,直接还入田地中。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增加,秸秆还田逐渐成为了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对于农田生态系统和作物生长,秸秆还田具有以下影响:1. 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秸秆还田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特别是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秸秆中的有机物质会逐渐转化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同时,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进一步提升土壤的生态功能。
2. 改善土壤结构和土质质量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
秸秆中的矿质物质和有机质质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叶土性,同时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水分的流失,减轻土壤的负担,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3. 保护水土资源和环境秸秆还田可以保护水土资源和环境。
作物秸秆在大量堆放时容易产生甲醛等有害气体,而还田可以将秸秆立即回归大自然中,避免秸秆堆积引起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化肥对水质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秸秆还田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秸秆还田可以提供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品质,使得作物更容易吸收养分,生长更加茂盛,从而增加了作物的产量。
同时,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使得作物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作物的品质。
总之,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和作物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保护水土资源、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途径,秸秆还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秸秆还田可行性分析

秸秆还田可行性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秸秆还田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农业技术。
秸秆是指农田收割后的残留物,包括秸秆、稻草和麦秸等,它的产生量在我国非常巨大,年平均达到14亿吨左右。
合理利用这些秸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和浪费,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保障。
在此背景下,秸秆还田也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保的重要部分。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秸秆还田具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农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好处。
秸秆富含碳、氮、磷等营养元素,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人工制作成有机肥,供农民使用。
同时,秸秆还田也可以保持土壤水和肥力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耕作土地的质量和产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得产出的农产品更加健康、环保。
二、秸秆还田的问题尽管秸秆还田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对秸秆还田的推广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
1.缺乏秸秆还田意识由于我国农民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单一,他们没有形成秸秆还田意识,往往将秸秆当做垃圾堆填或用于燃烧取暖,影响了环境和生态的稳定性。
农民们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2.秸秆还田收益不高一些农业专业人士指出,秸秆还田虽然是优质有机肥料,但是其肥效较低,且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不一定能够带来高额收益。
因此,农民们可能选择化肥代替秸秆还田。
3.秸秆处理技术不完善秸秆处理技术基本可以分为手工制作有机肥和机械还田两类。
然而,手工制作有机肥操作繁琐、成本高,机械还田往往需要专门维修设备,对农民的投入较大。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展,为秸秆还田提供了技术保障,但是农民们还需要关注相关支持政策和资金政策,以促进秸秆还田的有效开展。
三、如何推广秸秆还田为了有效推广秸秆还田,政府和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1.建立完善的政策机制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关面向农民的政策,如秸秆补贴制度,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等,并加强对秸秆还田技术和管理的部门管理,以确保秸秆还田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宜宾秸秆还田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摘要】秸秆资源在农村比较多,是一种较为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能够带来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秸秆还田是将一些秸秆堆积一段时间后施入于土壤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措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因为秸秆还田避免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污染,而且秸秆还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养分,使农作物增产增收。
【关键词】秸秆还田保护环境经济效益目前,宜宾市环保局、农业局积极宣传秸秆资源的再利用,引导人们采用机械化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等,这些还田方式,把秸秆资源与使用有机肥结合起来,来减少环境污染,给土地增肥。
一、秸秆焚烧的危害在宜宾,主要是农村焚烧秸秆,一些农民有时候直接将秸秆焚烧。
秸秆直接焚烧不仅会污染空气,也是一种浪费秸秆资源的行为。
据相关人士介绍,宜宾的城市环境形象因焚烧秸秆而造成极大的破坏。
秸秆焚烧还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
如果不及时治理,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一)污染空气焚烧秸秆会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还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悬浮的有害颗粒物含量明显变高,这些污染气体会对大气造成负面影响,使空气质量下降,空气状况恶化。
长久下去,空气很难恢复到原有质量。
(二)危害健康在焚烧秸秆的过程中,会使产生的污染气体的浓度变高,这些污染气体直接被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很多人都表示,吸入秸秆焚烧的烟雾后使他们感到很不舒服。
(三)引发火灾把秸秆在野外集中焚烧时,会加速风的对流,使风速增强,容易改变风的方向,秸秆焚烧时容易引起周围的易燃物发生火灾,人们担心严重时会对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影响交通秸秆焚烧会形成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排放到空气中,会使空气能见度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封锁道路,使道路无法顺利畅行,给交通带来不便。
(五)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会使地表的温度突然大幅度变高,在这种情况下,土壤中的许多微生物根本不能存活,从而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壤缺乏水分,而且土壤中的也会养分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二、秸秆还田的作用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环境状况。
而且,在光合作用下农作物能够吸收营养物质,有些营养物质就储存在秸秆中。
把秸秆用于还田可以让秸秆中的营养物质传输到土壤中,转化为养分能够使土壤中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变高,可以让土壤中保有适量的水分,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从而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带来经济效益。
(一)对空气有利于使大气污染降低,秸秆还田改变了对秸秆焚烧的情况,不再把秸秆焚烧,可以减轻污染气体对空气的污染,抑制温室效应,使空气质量变好,符合节能减排,顺应发展的要求。
(二)对土壤1.土壤养分增多,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民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只有在土壤肥力大幅度上升,有比较好肥力水平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
秸秆资源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较多,发酵腐烂后,可以给土壤补充养分,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使其具有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2.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一些微生物在土壤中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和通过活动来净化土壤,但微生物也需要营养物质来给自己补充营养,秸秆还田可以给微生物增加营养物质。
这样微生物的数量就会变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加速分解,养分尽快转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变多。
3.土壤的理化状况得到改善: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作用,可以把土壤的容量减轻,并且让土壤中的水、肥、气和热的综合协调能力变好。
秸秆还田可以把地面覆盖住,具有抑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功能,把降水存蓄起来,使地表温度变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变好,从而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和质地状况得到改善。
(三)对农作物秸秆对农作物来说是一种生态有机肥料,有机肥具有培育土壤、调控土壤养分的特殊功能,但是近些年来化肥的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较少。
秸秆还田的功效发挥缓慢并且需要较长时间,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明显效果,化肥虽然也可以增产增收,但农作物中可能会有化肥的残留,对人体不利。
因此,秸秆还田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比较好的方法。
有统计资料显示,去年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同义村、留耕镇牟家村、水清镇心窝头村等就是通过将秸秆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将秸秆在水池发酵后使用于杂交高粱沪糯8号中,使面积大约为600亩的农田,平均每亩产量增加了50公斤,达到了465公斤的收成。
(四)对农业生态环境秸秆焚烧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导致大量有机物不能回到农田,土壤肥力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严重时可能导致农作物没有收成。
同时秸秆随意放置会浪费秸秆资源,两者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秸秆还田有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秸秆的再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三、秸秆还田方式宜宾市大力推进秸秆还田的实施,在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同时,既护了环境,也使粮食增收,这与宜宾市结合自身优势,寻找适当的还田方式密切相关。
宜宾市作物品种丰富,畜牧也很发达,适合采用机械化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等。
(一)机械化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将农作物秸秆用机械打碎,在耕作时均匀分散撒于农田,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会将秸秆腐化和分解,使粉碎后秸秆深入于田地中;另一种方式是将秸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覆盖于农田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石灰或者粪便,等农作物发酵后施用于土壤中。
这种方式需要和植物生长剂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培育土壤肥力效果。
(二)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将秸秆处理后喂养猪、牛、马等牲畜,然后将其粪便施入土壤中。
过腹还田常采用青贮、氨化等方法来处理秸秆,而且这方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通过发展畜牧来增值增收,这种还田方式充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并且产生的效益比较高。
(三)堆沤还田堆沤还田是利用高温将农作物的秸秆制作成堆肥、沤肥等,使之成为优质有机肥,等到农作物的秸秆发酵后施入土壤中。
这种还田方式比较简便,可以将秸秆就地堆制。
1.堆肥:将农作物秸秆堆放在地面,地面必须有适量的水分,堆制一段时间后,农作物秸秆会发酵成腐化的有机肥料。
2.沤肥:将农作物完全放置在水或淤泥中,使其发酵腐化。
堆沤还田释放出的营养物质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同时堆沤释放的热量可以消灭病虫害,,防止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给农作物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一)微观效益1.将秸秆资源用来还田,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多产生一些有机物质,农民就可以节省一些买化肥的资金。
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资金就可以用于其他方面,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2.秸秆如果不焚烧,那么处置成本比较高,而秸秆还田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节省了人力、物力,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让农民从中获得实惠,这样会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3.秸秆焚烧会产生一系空气、土壤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秸秆还田可以节省因处理这些问题而产生的费用。
(二)宏观效益1.如果只追求农作物价值,大量施用化肥,忽视土壤肥力和生物,长期下去就会使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容量降低,从而使粮食产量越来越低。
2.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有机质逐年增加,使土地越来越有养分。
农作物秸秆中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大约为15%左右,如果按每公顷/15吨的比例采用秸秆还田计算,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质每平方千米增加2250kg左右。
长期积累下去,土壤有机质会大大增多,土壤肥力大增,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虽然秸秆还田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不合理的还田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秸秆还田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一)秸秆使用量要适度秸秆使用过少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使用过多则会影响秸秆的腐化速度,而且会使秸秆腐化过程中产生过多的有机酸,有机酸过多会损害农作物的根系。
(二)腐化时水分要适度秸秆腐化时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过少,作物不能够完全腐化;水分过多时,作物可能整体沉浸于水中,不便施用。
(三)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宜用来还田秸秆在土壤中腐化时没有堆肥时产生的温度高,无法杀死作物中的病菌和虫害,这样可能会传给新的作物,影响新作物的生长。
(四)增施适当的氮肥、碳铵秸秆还田要施用适量的速效氮肥,与碳铵配合使用,避免土壤氮碳的比较失调而发生农作物减产情况。
(五)适当灌水,不放水出田秸秆还田后,肯定会产生高温,为了避免给农作物造成损害,要注意适时适量给农田灌水。
而且要尽可能不把农田里的水放出来保证农田里的水分,防止水土流失。
(六)防止土壤过松农作物秸秆还田后,可能会使土壤变得疏松,使得土壤与农作物种子不能密切接触,种子发芽后,根茎会不牢,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六、总结农作物秸秆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对保护环境以及当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宜宾市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提高秸秆利用率减少污染。
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解决秸秆燃烧问题,更为秸秆的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使空气质量改善,环境状况变好,土壤肥力增强,粮食增产,从而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建造生态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然而,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一方面要实行禁止焚烧,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焚烧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
让农民把秸秆资源聚集起来,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宣传到位,提高人们的意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秸秆焚烧所带来的危害与秸秆还田的好处。
此外,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可对秸秆还田给予适当的补贴,进一步推进秸秆还田技术与方式的创新,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们参与进来,把秸秆还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1]张虎,常江.秸秆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05[2]王虎琴.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农业促增收.上海农业科技,2009.5[3]汪演虎,柯福源,张明芝.长期定位条件下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研究.土壤通报,1994.8[4]鞠昌华.我国农作物秸秆处理困境与对策.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5]樊玉霞,王瑞杰.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与措施.中国作物学会,2006[6]姜兆鸿,高殿义,于飞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辽宁省昆虫学会,2009[7]吴志鹏.合肥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8]张庆忠,吴文良,王明新等.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生态学报,200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