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的解剖及分段
肺的解剖及分段精编版

外侧段(S IV )
中
中
叶 内侧段(S V ) 叶
肺的解剖及分段
37
支气管肺段简表三
右肺支气管肺段
左肺支气管肺段
背段 (S VI )
背段(S VI )
内侧底段(S VII )
内前底段
下 叶
前底段( S VIII )
下 叶
(S VII +S VIII )
外侧底段(S IX )
外侧底段(S IX )
后底段(S X )
肺的解剖及分段
31
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 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 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
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左、右肺通常分别有10个肺段。
肺的解剖及分段
32
有时因左肺出现共干肺段支气管,例如后段与尖段、 前底段与内底段支气管发生共干,此时左肺只有8个 肺段。
肺的解剖及分段
33
肺的解剖及分段
唐河县人民医院 刘义
概述
肺位于胸腔,坐落 于膈肌上方、纵隔 的两侧。
正常肺呈浅红色, 质柔软呈海绵状, 富有弹性。
肺的解剖及分段
2
成人肺的重量约等于自己体重的1 /50,男性平均为1000-1300g, 女性平均为800-1000g。
健康男性成人两肺的空气容量约为 5000-6500ml,女性的小于男性。
肺的解剖及分段
3
肺的形态
两肺外形不同, 右肺宽而短,左 肺狭而长。
肺的解剖及分段
4
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 三缘。
肺的解剖及分段
5
肺尖钝圆,经胸廓上口伸入颈 根部。
肺的解剖及分段
6
肺底在膈肌顶部上方,膈肌压迫使肺 底呈半月形凹陷。
CT正常彩色解剖图谱肺段解剖

右肺叶10.
.
14
右肺叶11.
.
15
右肺叶12.
.
16
右肺叶13.
.
17
右肺叶14.
.
18
右肺叶15.
.
19
右肺叶16.
.
20
右肺叶17.
.
21
右肺叶18
.
22
右肺叶19
.
23
右肺叶20.
.
24
左肺:8~10个肺段 上下叶各5个。尖 段支气管与后段支 气管共干;下叶内 侧底段支气管与前 底段支气管共干, 合并为尖后段和内 侧前底段,此时只 有8个段
右肺:10个。上叶3 段,中叶2段,下 叶5段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CT口诀:肺的分段
•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能看中舌背,基底干下余下肺。
.
53
• 结束!
.
54
• 上叶:1尖段 2后段 3前段 中叶:4外侧段(上舌段) 5内侧 段(下舌段) 下叶:6上段 7内侧底段 8前底段 9 外侧底段 10后底段
肺的应用解剖-课件

左肺
尖后段 上 叶 前段 上舌段 下舌段 SⅠ + Ⅱ SⅢ SⅣ SⅤ
背段
下 叶
SⅥ
内前底段 SⅦ+ Ⅷ 外侧底段 SⅨ 后底段 SⅩ
(三)肺动脉
来源 分支
肺动脉入肺后的分支特点
大多数(90%以上)起于肺的纵隔面及 叶间面 分支的分裂和合干频繁,形态变化多样, 规律性较差
(四)肺静脉
行程 注
段间支:行于相邻的肺段之间 段内支:行于肺段内
上肺静脉 下肺静脉
肺叶(右)
肺叶(左)
肺段(右上叶)
肺段(右中叶)
肺段(右下叶)
肺段(左上叶)
肺段(左下叶)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韧带
右
二、肺内管道及肺段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一)主支气管及其分支
肺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其它分支
(二)肺的分段
右肺
上 叶 中 叶 下 叶 尖段 SⅠ 后段 SⅡ 前段 SⅢ 外侧段 SⅣ 内侧段 SⅤ 背段 SⅥ 内侧底段 SⅦ 前底段 SⅧ 外侧底段 SⅨ 后底段 SⅩ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肺段(CT)
纵隔(CT)
纵隔(CT)
纵隔(CT)
纵隔(CT)
纵隔(CT)
纵隔(CT)
纵隔(CT)
肺手术注意事项
1. 右上肺静脉汇集来自上叶及中叶的静脉分支血液,行右上肺叶切除时需注意千万不能将中叶静脉一同结扎。只能处理右上肺静 脉上叶支。 2. 右上肺静脉除分布于上叶同名肺段者外,尚有一支深静脉汇集前段下部的血液,它位于上、中叶之间的水平裂,在后支的前方 且与后支常相互重叠,手术时注意不要损伤。 3. 左、右两肺上、下四支肺静脉通常在心包外主干的距离不超过1cm,其中最短的是右下肺静脉在心包外仅0.4cm,故在行肺叶切 除手术安全的处理方法是游离其属支后再加以妥善处理。 4. 四支肺静脉在心包内均有少许行程再入左心房,故发生肺静脉意外出血处理困难时,可先局部压迫,然后切开心包,在心包内 处理肺静脉控制出血。 5. 肺动、静脉血管同体循环血管比通常壁薄、口径粗、变异多,手术时应采用“五重结扎法”妥善处理。术中一旦出现大出血险 情,应沉着快速地用纱布填压出血处并吸除积血,查明出血部位,准确予以钳夹止血或修补出血点,切勿慌忙钳夹,否则将会造成 更大血管撕裂,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由于肺循环压力低,对破裂在0.2cm以内的小损伤,可采用纱布压迫5~10分钟的“冷处 理“,常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6. 清扫淋巴结时须注意保护邻近结构,如食管气管上腔静脉奇静脉和主动脉,剥离要耐心动作要轻柔。清扫气管支气管下淋巴结, 要注意保护支气管动脉。防止刺激隆突造成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室颤和心跳骤停,主动脉弓下淋巴结要注意保护左侧喉返神经,尽量 不用电灼止血。对解剖困难的淋巴结为避免血管损伤可用金属夹标记以便术后定位放疗。 7. 良性疾病行肺切除时,多先处理肺动脉,后处理肺静脉;但在肺部恶性肿瘤切除时应先结扎处理肺静脉,而后再处理肺动脉。 以防术中挤压使肿瘤细胞脱落,进入静脉,造成癌栓血行转移。 8. 有时右肺动脉上干发出过早,在右肺动脉还未进入肺门即位于上腔静脉后方时,即发出上干,在行右全肺切除时可先处理右肺 动脉上干后再处理右肺动脉。另在游离动脉的过程中有的上肺静脉分支恰好遮住需处理的动脉上,故可先处理该静脉再处理相关血 管。 9. 右肺中叶支气管起始部的周围,有三组淋巴结围绕,加上中叶支气管细而长,一旦炎症、结核、肿瘤等的原因引起淋巴结肿大, 可造成细而长的中叶支气管狭窄或梗阻引起中叶肺不张。 10. 肺裂常因炎症及先天发育不全而形成肺裂不全,常给肺叶切除手术带来困难,可用钝性分离剪刀剪开及钳夹切断等方法处理, 但在肺门时要小心解剖避免损伤肺动、静脉。
肺部分叶分段解剖

解剖学基础
• 左肺分两叶八段,右肺分三叶十段 •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叶、下叶 • 右肺除了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
下三叶 • 肺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层浆膜,即脏层胸膜,这层膜
深入到肺各叶裂之间,构成叶间胸膜,又称为叶间裂。
解剖学基础
左右肺斜裂始于后正中线第3胸椎,向外下方 斜行,在腋后线与第4四肋骨相交,然后向前下方 延伸,止于第6肋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右肺的水 平叶间隙或水平裂,始于腋后线第4肋骨,终于第4 肋间隙的胸骨右缘。
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 底段时能观察中叶, 舌叶及两肺下叶各基 底段
X线下分叶分段
支气管树
CT横断面解剖
记忆口诀: • 独眼能看双上肺 •左下还留一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 •双眼能看前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舌和背 •基地干出现就看余下肺
指气管层面,能显 示两上肺在偏下方 层面,能看到左肺 下叶背段。
指气管层面,能显 示两上肺,在偏下 方层面,能看到左 看到两肺上叶前、 后段及两肺下叶 背段
“两眼”是气管分叉 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 面,左右支气管距离 较远,此时断面图像 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 和下叶背段
嵴角指有中叶支气管 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 内有右上肺静脉的断 面,此层面能看到右 肺中叶,左上肺舌叶 及两肺下叶背段。
肺的解剖及分段演示文稿

外侧底段(S IX )
外侧底段(S IX )
后底段(S X )
后底段(SX)
右肺段
左肺段
各主要层面上肺段的分布
经头臂静脉汇合处层面
经主动脉弓层面
经主动脉弓层面
经气管分杈(主-肺动脉窗)层面
经肺动脉分叉层面
经肺动脉分叉层面
经左上肺静脉层面
经左上肺静脉层面
经右上肺静脉层面
经下肺静脉层面
X线肺动脉造影
肺静脉
每侧两条,称 上肺静脉和下 肺静脉,由肺 泡周围毛细血 管逐级汇集而 成。
上肺静脉在主支气管和肺动脉下方行向内 下,平第3肋软骨高度穿心包入左心房.
下肺静脉水平向前,平第4肋软骨注 入左心房。
肺门结构示意图
肺门(CT图像)
右上叶支气管水平:
右肺根自上而下 为:上叶支气管、 肺动脉、肺静脉。
肺门角
指右肺门上、下两部 分形成的夹角,上部 由上肺静脉、上肺动 脉及下肺动脉的后回 归支组成,下部由下 肺动脉干组成,其内 侧是中间支气管。
左肺根的结构自 上而下是:肺动 脉、左主支气管、 下肺静脉。
膈即肺底。 肺前缘锐利,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
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 。
下缘位于膈肌上, 是肺三个面的移行 部,其位置随呼吸 运动而显著变化。
肺的解剖及分段演示文稿
概述
肺位于胸腔,坐落 于膈肌上方、纵隔 的两侧。
正常肺呈浅红色, 质柔软呈海绵状, 富有弹性。
成人肺的重量约等于自己体重的1 /50,男性平均为1000-1300g, 女性平均为800-1000g。
健康男性成人两肺的空气容量约为 5000-6500ml,女性的小于男性。
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为:上 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人体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肺部解剖学知识点在人体解剖学中,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呼吸和气体交换的功能。
了解人体肺部的解剖学知识对于理解呼吸过程、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进行相关手术操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肺部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等知识点。
一、解剖结构人体的肺部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被膜将肺与胸腔壁分开,并通过纵隔与其他器官相隔开。
每个肺又分为几个叶,右肺有三个叶,左肺则分为两个叶。
肺的外形呈锥形,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底部呈圆形。
肺部的基底部与膈肌相邻,顶部则与锁骨、锁骨窝和第一肋骨相接触。
人体肺部内部结构复杂,肺组织由数以亿计的小囊泡组成,这些囊泡称为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通过肺泡壁上的血管和气管上的气管分支与外界相联系。
肺部还包括多个气管和支气管,它们分布在整个肺组织中,将空气输送到肺泡。
二、血液供应肺部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肺动脉和肺静脉完成。
肺动脉是唯一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的血管,而肺静脉则将含有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返回到心脏。
这种循环系统被称为肺循环。
肺动脉与肺静脉的网状分支贯穿整个肺组织,与支气管系统相互交织。
血液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后,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到左心房。
三、神经支配人体肺部的神经支配主要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呼吸过程。
迷走神经能够调节肺部的支气管平滑肌和肺血管的收缩,从而影响呼吸的顺畅进行。
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交感神经纤维调节肺部血管的舒缩,以维持肺血液循环的稳定。
结语人体肺部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解剖学知识有助于理解呼吸过程、诊断疾病以及进行相关手术操作。
通过学习肺部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等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这对于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分析

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分析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将氧气带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对肺的解剖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
一、解剖结构1.1 肺叶肺分为左右两个肺叶,左肺由上、下两个叶组成,右肺由上、中、下三个肺叶组成。
每个肺叶都包含数个肺小叶。
1.2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脏的主要通道,将空气从气管引入肺组织。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1.3 支气管分支支气管分支将气体进一步分配到肺组织的不同区域。
右肺有三个主要的支气管分支,分别进入上、中、下叶。
左肺有两个主要的支气管分支,分别进入上、下叶。
1.4 肺泡肺泡是肺组织的最小单位,是氧气与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
肺泡内部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供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1.5 表面膜肺部覆盖着一层薄膜,称为肺表面膜。
这层薄膜能够减少肺与胸腔之间的摩擦,使呼吸更加顺畅。
二、功能分析2.1 气体交换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气体交换,将氧气带入体内,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泡,随后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2.2 保持酸碱平衡肺脏参与了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过程。
通过调节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肺可以帮助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当体内酸度增加时,肺会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从而减少酸性物质在体内的积累。
2.3 保护机制肺脏具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可以帮助防止外界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鼻腔、咽喉、支气管和肺泡内覆盖着黏液层,能够捕获尘埃、细菌等微粒,并通过纤毛的运动将它们从呼吸道中排出。
2.4 免疫功能肺脏也参与了人体的免疫功能。
肺泡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维护呼吸道的健康。
2.5 温湿调节肺脏可以帮助调节进入体内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在呼吸过程中,肺泡内的水分会蒸发,从而增加呼出的空气中的湿度。
同时,肺脏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调节空气的温度,使其更适合进入体内。
总结:肺作为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充当气体交换的场所外,还具备保持酸碱平衡、保护机制、免疫功能和温湿调节等多个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