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试题(二)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作文

泰州市2015年秋学期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十三、作文(一)七年级1.【2015年秋学期高港实验学校第一阶段测试】作文(40分)请以“那声音,常在心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5年山东济南中考)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阅卷总评】2015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那声音,常在心田”,沿袭了以往的思路。
形式上,自2011年开始连续五年,山东济南的中考作文都是这类鲜有提示语的全命题作文。
命题老师誓将此类型作文进行到底,且题目凸显了较高的文学色彩,或富有诗情画意,或蕴涵人生哲理。
内容上,也延续了往年的风格,立足生活、贴近实际、关注成长,让每个考生都有话说,且鼓励考生回忆美好的生活经历,重视真实情感的表达。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这个题目可拆分成四个关键词:“那声音”“心田”“我”“常”。
其中,“那声音”是写作对象,是写作围绕的中心;“心田”是写作重心,突出“那声音”带来的深刻感悟与独特体验;“我”是写作的主体,“那声音”可以不是自己发出的,但声音带来的感悟却是自己的;“常”突出了“那声音”回响在耳边的经常性、长久性。
由此可知,写作本题的关键是立足生活,写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真实、深刻的感悟,突出“那声音”之于自我生命及心灵的意义与价值。
【考题详析】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做到精准审题。
一、明确对象,“那声音”有所指这道作文题目的题眼为“声音”,而“那”字表明“声音”要有所指。
“那声音”可以是实指:如大自然中的风雨声、校园中的读书声、歌声,生活中的掌声、叮嘱声等:也可以是虚指,如从心底发出的“我一定能行”的声音、偶像名人对自己的激励声、社会舆论的批评点赞声等。
同时,“那声音”可以是中听的,也可以是不中听的;可以是悠扬的,也可以是沉郁的……二、吐露心声,“意’鸣惊人“声音”是抽象、缥缈、难以捉摸的。
写作本题,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去倾听,还要用心灵去感悟,要悟出“声”外之“音”。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1)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某校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校园里,你我张开了理想的翅膀。
这里有和ǎi________的老师,有踏实奋进的同窗。
觅三五知己,览天下文章,我们一起在这花儿zhàn________放的世界里chángyáng________。
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D.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下”是动词,“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中的“下”是名词。
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要运用到谦辞和敬辞,比如“愚见”“鄙人”“小弟”“家母”等词全是谦辞。
C.“能不能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主要取决于同学们训练的态度。
”这句话没有语病。
D.“对待事情,我们自己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应总是对别人的意见随声附和。
”“随声附和”运用正确。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
”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4)《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哀景衬悲情,以落花之景抒发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
”阅读古典名著,回答问题。
下列有关名著叙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A.《狗•猫•鼠》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B.《五猖会》中“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作文(四种形式)(解析版)

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专题09作文(解析版)(三种形式:小作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形式一:小作文1.(2023年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七年级期末统考)在朗诵比赛中,第一小组集体朗诵了《木兰诗》,接着第二小组将要朗诵《黄河颂》。
请你为第二小组写一段串联词,使前后两个节目衔接自然,不超过80字。
【答案】示例:感谢第一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再现了古代花木兰的形象;今天,中华儿女以黄河奔腾的气势,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下面请欣赏第二小组的诗朗诵《黄河颂》。
(在两个节目间能承上启下;语序通顺即可,)【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串联词的写作能力。
串联词就是在文艺演出或主题活动中串联节目与主题、节目与节目或上一环节与下一环节的简短语句。
串联词一般有以下特点:承上启下、简明得体、有文采。
此题要求为舞蹈《木兰诗》与《追梦路上》,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联词,只要所写语句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语言简明得体、有文采即可。
示例:第一小组同学关于《木兰诗》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儿女那炽热的爱国之情!下面让我们继续从第二小组同学为大家朗诵的《黄河颂》中来感受黄河的惊涛澎湃,感受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赤诚!2.(2023年春·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期末统考)你陪小苏游览徐州博物馆,在二楼汉代文物陈列展厅里,小苏对右面这幅与烧烤相关的汉画像石图片特别感兴趣。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他介绍这幅图片。
【答案】画面生动再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宴饮的一个场景(或:惟妙惟肖地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生活场景):二人坐于榻上,一人拱手,另一人手持肉串正在一圆形炉子上炙烤,画风古朴生动,说明在汉代吃烤肉已是很普遍的生活方式。
(意思接近或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示例:仔细观察这幅画,我们可以发现这幅画其实是一个汉代人生活的一个场景,两个人坐在一个烤炉的前面,吃着烧烤,说明在汉代吃烤肉已经比较普遍了。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甲】的笔触。
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kān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会传流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xiōng jīn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乙】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duàn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
在当今信息【丙】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节选自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填入【甲】【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甲】密集【丙】通畅B. 【甲】细致【丙】爆炸C. 【甲】细致【丙】通畅D. 【甲】密集【丙】爆炸3. 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民族脊梁”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中坚力量。
B.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兼具史学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当改为“以弘扬与传承革命传统”。
D. 【乙】处前后两部分内容阐述了编者收录此书不同目的,它们是并列分句,之间须用分号。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润泽以温”的无私fèng献品格,“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shàng,"白玉无瑕”的清正lián jié美德。
【答案】1、奉尚廉洁【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能力。
奉:部首大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1、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
奉献。
奉祀。
奉承(恭维,讨好。
“承”读轻声)。
2、尊重,遵守:奉公守法。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
奉还(huán )。
奉陪。
奉劝。
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
奉赠。
4、信仰:信奉。
素奉佛教。
5、供养,伺候:奉养。
供奉。
侍奉。
6、姓。
7、古同“俸”,薪金。
尚:部首小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1、还(hái ),仍然:尚小。
尚未。
尚不可知。
2、尊崇,注重:尚武。
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
时尚。
4、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姓。
廉:部首广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3画。
1、堂屋的侧边:廉隅(棱角,喻品行端方,有气节)。
2、不贪污:廉洁。
廉正。
廉明。
3、便(pián )宜,价钱低:物美价廉。
4、察考,访查:“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5、姓。
洁:部首氵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1、干净:清洁。
整洁。
纯洁。
洁具。
洁癖。
2、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廉洁。
初中试卷大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部齐全

初中试卷大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部齐全[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综合测试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伤仲永》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木兰诗》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口技》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活动基础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检测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总复习记叙文训练题(二)佚名03-11[七年级]2006年秋黄冈市团风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佚名03-11[七年级]《药》教材优化全析下学期_新人教版佚名03-11[七年级]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佚名03-11[七年级]第二十七课《郭沫若诗两首》佚名03-11[七年级]《世说新语》训练佚名03-11[七年级]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一)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课内现代文阅读训练佚名03-11[七年级]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13单元试卷佚名03-11[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题2佚名03-11[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期末测评语文卷(附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检测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语文第四、五单元测试(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自测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鄂教实验版)佚名03-11[七年级]黄冈市城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题两份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期中考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11月月考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试卷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2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佚名03-11[七年级]江苏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及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答案)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2佚名03-11[七年级]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佚名03-11[七年级]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佚名03-07[七年级]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佚名03-07[七年级]初一上期中阶段语文测试卷 B 卷(新教材)(附参考答案)佚名02-27[七年级]初一上期中阶段语文测试卷 A 卷(新教材)(附参考答案)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检测语文试卷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竞赛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冲关试卷佚名01-15[七年级]七年级上语文3、4单元上学期期中(新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题佚名02-27[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冲关试卷佚名01-15[七年级]七年级上语文3、4单元上学期期中(新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2006-2007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试卷上学期期中(北师大版)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期中语文下学期期中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周周清试卷上学期十一单元(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语文期中模拟上学期期中(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下学期(新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语文第一次测试下学期期中(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期中测试卷(二)上学期期中(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期中测试题上学期期中(新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一上学期二单元佚名12-21[七年级]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上学期期中(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南海实验中学初一语文上学期一单元(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建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上学期期末(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下学期期中(人教版)佚名12-21[七年级][组图]黄冈市200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佚名11-19[七年级]顺昌中学2006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佚名11-19[七年级]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竹庄中学09-13[七年级]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竹庄初级…09-13[tr][/tr][八年级]锥子河中学初二语文期中试卷佚名03-11[八年级]团风县实验中学2006年秋季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佚名03-11[八年级]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卷语文练习佚名03-11[八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佚名03-11[八年级]八年级语文十月考佚名03-11[八年级]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人教佚名03-07[八年级]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佚名03-07[八年级]启黄初中2006年秋季初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人教佚名03-07[八年级]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检测语文试卷佚名02-27[八年级]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佚名01-15[八年级]2006年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佚名11-19[八年级]2006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佚名11-19[八年级]八年级(上)期中测试卷竹庄中学09-13[八年级]2005秋季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竹庄初级…09-13[八年级]竹庄中学2006年春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佚名09-08[八年级]语文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佚名07-18[八年级]海安县05-06年上学期九校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眉山市仁寿县禾加镇中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题佚名07-18[八年级]泰州市姚河中学05-06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泰州市姚河中学05-06年上学期初二语文月考试题佚名07-18[八年级]桐梓县容光中学05-06年上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西南师大附中05-06年上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05-06年第二学期海陵中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常州市05~06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调研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东城一中05-06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合肥十中05-06年上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洪塘中学05-0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江苏盐城三校联考八年级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训练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训练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训练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佚名07-18[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佚名07-18[八年级]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黑神庙中学05-06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下)期中语文测试卷(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长沙市二十一中学2006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初二语文(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卷(二)(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卷(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柴岗一中2005年秋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查参考试卷(A)(附答案)佚名07-18[八年级]西高中学八年级语文月考题(二)(附答案)佚名07-18[九年级]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四月调研考试(非课改区)语文试题佚名03-11[九年级]初三语文复习提纲佚名03-11[九年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人教版九年级下佚名03-11[九年级]06/07年九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佚名03-07[九年级]新课标语文版渡马中学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佚名03-07[九年级]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佚名01-15[九年级]九年级语文第一、六单元测试卷佚名01-15[九年级]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测试题佚名01-15[九年级]九年级上册语文诗文默写试卷佚名11-19[九年级]泾明中学2006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佚名11-19[九年级]2005年初三学生古诗词背诵比赛初赛试题语文版佚名11-19[九年级]竹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佚名11-17[九年级]初三语文简答、默写复习资料佚名09-21[九年级]初三上册语文试卷竹庄中学09-13[九年级]初三语文试卷竹庄初级…09-13[九年级]广东揭阳市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会考模拟试卷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南京一中200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泰州河姚中学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实战模拟训练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仿真试卷(课改实验区)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长沙市2005年中考语文猜题模拟试卷(一)(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广东碧桂园学校2005年初中毕业暨直升高中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肇庆加美学校2005年初三摸底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济南市200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江苏省南通市区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山东省高青县全科统考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段招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修改病句五十题(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盐城市学富初中初三语文阅读竞赛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名著阅读训练佚名08-26[九年级]2005年中考语文语言衔接题专项练习佚名08-26[九年级]病句考查专项练习佚名08-26[九年级]改错别字佚名08-26[九年级]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济宁市2005年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洛阳市2005年初中毕业检测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宁波市2005年高中段招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苏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随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台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6[九年级]威海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5[九年级]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镇江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6套04年佚名08-24[九年级]常见文言句式佚名08-24[九年级]初中名著阅读导引一览表佚名08-24[九年级]古代名句选读汇总练习(05修订版)佚名08-24[九年级]威海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5[九年级]浙江省绍兴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镇江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6套04年佚名08-24[九年级]常见文言句式佚名08-24[九年级]初中名著阅读导引一览表佚名08-24[九年级]古代名句选读汇总练习(05修订版)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中考古诗文默写新动向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汇编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非实验区)(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河南省中考试卷(实验区)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辽宁省十一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2005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精选精炼(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安徽省2005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非课改实验区)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常德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初三语文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福建省泉州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区)(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广东省河源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佚名08-24[九年级]广西玉林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附答案)佚名08-24。
2022年江苏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乙】凝聚
B.【甲】爆发
【乙】凝结
C.【甲】爆发
【乙】凝聚
D.【甲】发生
【乙】凝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结构上说,“红日初升”是主谓短语,“革命征程”是偏正短语。
试卷第 1页,共 9页
B.加点词“举不胜举”,在文中是数量很多的意思。 C.【丙】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D.“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一句有语病,应将“增强”改为“扩大”。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___。 ②______,在水一方。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 ⑤古诗中处处闪现着哲理的光芒。陆游的“______,______”(《游山西村》)表达了在困境中 坚持终会豁然开朗的人生思考;刘禹锡的“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揭示出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5.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开展“关注体育盛会,培养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国家篇·我创作】师生观看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比赛后,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为激 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老师请你续写最后一句。 冰,让水有了棱角 雪,让冰有了形状 运动,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篇·我宣传】泰州市将承办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请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这件 盛事写一则宣传语。 (3)【社区篇·我劝导】你班组织“美化社区迎省运”实践活动,晓华积极性不高,他认为到省 运赛场做志愿者才有意义,你这样劝说他:
③想到好多年没有去祈年殿看看了,秋天,艳阳高照,风暖云柔,穿过长廊,准备进祈 年殿,顺便可以画张画。走廊的尽头,朝东有一扇门可以直接进入祈年殿的大院。一位走在 我前面正推着轮椅的中年女人,忽然回过头来,走到我的身边,问我:“请问从这里进入祈 年殿,是不是可以沿路把天坛主要的景点都看完?”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英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英语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Kate,are you __________only child in your family?—Yes,but __________new baby is on the way.A.a;theB.an;theC.the;aD.the;the2.He often watches TV __________Sundays,but he wants to go to the cinema __________this Sunday.A.on;/B.on;onC./;onD.at;on3.Benny,I can't __________you clearly.Could you please __________that again?A.listen to;sayB.hear;speakC.listen to;speakD.hear;say4.How __________they are at the party!They all enjoy__________A.happily;dancingB.happy;to danceC.happy;dancingD.happily;to dance5.November 11 is coming.Sandy, __________other girls, _____shopping on Taobao.A.like;likeB.likes;likeC.like;likesD.likes;likes6.—Are there __________eggs in the fridge?—Yes,but only __________A.some;fewB.any;a fewC.some;littleD.any;a little7.—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The woman __________glasses over there is her.Look!She is __________a blue dresstoday.A.wears;inB.with;wearsC.wears;onD.with;in8.—Daniel,do you know the man over there?—Oh,yes.He is Mr.Wu.He teaches ______English this term.We all like. ____.A.our;him;him;herD.our;her9.—Thank you so much for showing me the way.It's nice of you.A.Don't say so.B.NevermindC.You're welcomeD.It doesn't matter. 10.Here are Sandy's notes for a short writing.What does she want to introduce?A.Her familyB.Her schoolC.Her friendsD.Her hobbies.二、完形填空On a working day in late April,a large open space with 10 barbecue(烧烤)restaurants inout-of-town visitors.”Huang Yang is also a native of Zibo.And he works outside his hometown.He recently(最four different restaurants.great interest in it.They come to Zibo to study how Zibo's barbecue industry(产业)becomes11.A.buses B.cooks C.tables D.desks12.A.inside B.outside C.behind D.before13.zy B.free C.happy D.busy14.A.seldom B.always C.often ually 15.A.until B.before C.if D.after 16.A.none B.few C.most D.all 17.A.returns B.gets C.leaves D.arrives 18.A.to B.from C.on D.in 19.e B.go C.leave D.start 20.A.weekdays B.Tuesday C.Sunday D.weekends 21.A.she B.he C.it D.they 22.A.something B.somebody C.anything D.anybody 23.A.asks B.answers C.tells D.shows 24.A.countries B.cities C.schools D.offices25.A.cute B.popular C.cheap D.delicious三、阅读理解Do you love flowers?At Harrington SchoolSaturday and Sunday,May 12 and 13,8 a.m.-3 p.m.Outside on the playground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the flower sale,call Frank at 555-0216 or Sue at 555-0924 26.Where is the flower sale?A.In a gardenB.On the playground.C.At someone's home.D.At a school.27.When is the flower sale?A.On a weekend.B.In the winter.C.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D.On the weekdays.28.Where can you go to buy plant food?A.The playground.B.A classroom.C.A gardenD.Your home.29.You can buy both flowers and__________.A.seedsB.vegetablesC.pictures of flowersD.pictures of friends30.This passage is probably from__________.A.a magazine about flowersB.a magazine about childrenC.an advertisement for flowersD.an advertisement for plantsA big group of sheep are eating grass outside.A wolf comes and catches a lamb.There is a bag on the lamb's back. The lamb tries hard to get away but it can not.When the wolf is about to eat the lamb,the lamb gets an idea.It asks,“Mr Wolf,will you be kind and give me my last wish?”The wolf asks,"What is your last wish?"The lamb says,“I like music.I wis h to hear you play the flute(笛子).It's in the bag on my back.”The wolf thinks it is easy and plays the flute.When the wolf stops,the lamb says,“Oh! What beautiful music!Will you play louder(大声一点),please?You play far better than myowner."The wolf is happy to hear that and starts to play louder.At the same time,the owner and the dogs are looking for the missing lamb.When they hear the sound,they begin running and catch the wolf.The lamb happily runs back to its group. 31.What is a lamb?A.A young sheepB.A young boy.C.A little dogD.Another kind of wolf32.Why docs the lamb ask the wolf to play the flute?A.To become friends with the wolf.B.To learn how to play the flute.C.To make use of the wolf's playing.D.To listen to the flute music again.33.What happens after the wolf plays the flute louder?A.The lamb starts to dance to the music.B.The owner and the dogs come and catch it.C.The lamb runs away as fast as possible.D.The other sheep all come back to join them.34.From the story,we can learn that the lamb is_______A.badB.kindC.cleverD.funny35.Which can be the title of passage?A.Cleveness wins over danger.B.Music is very beautiful.C.A big group of sheep and a wolf.D.The owner and his sheep.On Sept 5,China's 13th scientific expedition(科学考察)to the Arctic Ocean(北冰洋) reached the North Pole region(北极点区域).You may want to know:What's the difference berween doing research(研究)in the Arctic(北极)and Antarctica(南极)?Research in the Arctic is difficult but it is easy in Antarctica.Antarctica is mainly land.Soscientists can set up research stations(站点) on the land.However,the Arctic is mainly an ocean(海洋).Scientists can only set up drifing(流动的)stations or stations on boats in the Arctic.There are also othe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les.The Arctic is at the north end of Earth.Canada,Norway,Russia and five other countries have land there.Antarctica is at the south end of Earth.There are no countries there.People from all countries and regions can go there.Antarctica is very cold.The winds at the South Pole are very strong.They blow away(吹走) the winds from warm places.But winds at the North Pole are not that strong.They mix(混合) with air from warm places.36.What do we know from Paragraph 1?A.September is the best time to go to the Arctic.B.China did 12 scientific expeditions to the Arctic Ocean before Sept 5.C.Thineen Chinese scientists are in the Arctic.D.The scientists are studying the difterence betwee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a.37.Why is it difficult to do studies in the Arctic?A.Because it is mainly land.B.Because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stations.C.Because there are many boats in the Arctic.D.Because scientists have to use boats as research stations.3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Canada?a.Part of it is in the Arcticb.It is at the south end of Earth.c.People there can go to Antarctica.d.It has land in AntarcticaA.abB.acC.bcD.bd39.Why is the Arctic not very cold?A.Because there is air from warm places.B.Because there is more water.C.Because the winds there are strong.D.Because it is south of Antarctica.40.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A.Chinese scientists'studies of the Arctic.B.Research stations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a.C.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a.D.The weather in the Arctic and Antarctica.四、填空题41.Helen, _______(stay)here and don't go anywhere.Your parents are looking for you. 42.Although Tommy is poor,he gives a nice present to his friend for his _______ (9)birthday.43.I hope you _______ (come)to my birthday party this Friday.44.Sandy with her friends often _______ (fly)kites at weekends.45.—Do you know all the _______ (play)names?—Sorry,I only know some.46.—Can you write _______ (diary)in English?—Yes,I can.47.Eating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_______ (be)good for our health.48.What great fun Millie had _______ (chat)with her friends yesterday!49.Look!Lily _______ (have)a beautiful flower in her hand.50.Can you think of a way to make the baby _______ (not cry).51.There are different outdoor activities for different seasons.In spring we can fly kites.In summer,we can go swimming or sailing.In autumn,it is a good idea to camp or hike.In winter, we can go to ski or skate because they bring us a lot of fun.They make us strong and healthy too. So it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of all ages to take part in some outdoor activities at the right time.There are many group activities,like football and basketball.The members work together for the same goal(目标).So group activities need team spirit(团队精神).It is very useful for a person to have team spirit.It is good for us both in life and in work.Old people like walking and jogging.These outdoor activities don't need much strength(力气).Young people like exciting activities like diving(潜水),skiing and horse riding.Children like funny activities like flying kites.Some outdoor activities are dangerous,like climbing rocks.So we must be careful when we take part in them.backs. They follow maps on . ②_______ (they)phones.They are called backpackers(背包客).Before③_______ (leave)for a new place,backpackers would like④_______ (study)their destinations(目的地).For example,what food to eat,where to live,what to buy and how to take trains.Most backpackers usually don't take too much money with them,they choose to stay in hostels(青年旅舍)during their trips.Hostels are much cheaper than big hotels.There⑤_______ (be)six or eight beds in each room.People⑥_______different countries become friends there.Backpacking . ⑦_______ (let)travelers see more.An . ⑧_______(America)backpacker Charles Veley went to over 190. ⑨_______ (country)in 10 years!"To live is to see . ⑩_______world as much as possible,"he said.五、翻译题53.你空闲时愿意带我参观一下姜堰吗?Would you like to _______ me _______.Jiangyan in your free time?54.现在很多人向银行贷款买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试题(二)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口干舌zào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piāo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pánshān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B.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C.《猫》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D.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0多年前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一次次提醒着今天的我们,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⑥ 每题1 分,⑦题2 分) ① ,疑义相与析。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 。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④ ,不舍昼夜。 ⑤潮平两岸阔, 。 ⑥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5.名著阅读。(6 分) 孙悟空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为众猴寻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大家尊称他为“ ”;菩提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名 “ ”;被玉帝招安后,玉帝授予其一个不入流的“ ”的称号;孙悟空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鬼王建议其成为“ ”;后来唐僧又给他取名为“ ”;最后经过千难万险,修得正果,被如来佛授予“ ”的称号。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你们班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我国古代有很多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材料一: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材料二:“(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汉书》 成语一: 成语二: 【活动二:】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面是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请认真分析统计图的信息,并将得出的结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国民阅读率指标(指有一定阅读 2.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以年为统计周期, 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 以本为计量单位)
结论:
【活动三:】读书贵在得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请向同学介绍一种古人或自己觉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3分)
二.阅读分析(共60 分) (一) 阅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词,完成第7、8、9题。(7分)。 萧萧梧①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注释] ①梧:梧桐树。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④篱落:篱笆。 7.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分)
8.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2分)
9.结尾两句写儿童挑灯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试作具体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4分)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0.(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相去.数十步 ( ) ②意.甚仓皇( )
③狼闻声四顾. ( ) ④跑号如前状.(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2
例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A.僵卧,久之不动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两 牧 竖 入 山 至 狼 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3.《狼》与《牧竖》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分) (三)阅读冯慧、司向南的《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一文,完成14-16题。(10分) ①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但知道古代文人有“斗茶”习俗的似乎就不多了。 ②斗茶,又叫“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逢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行的茶品与茶技的比赛。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已经完全化为民间的饮艺风俗了。 ③“斗茶”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北宋时期,海内晏然,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向文人倾斜的政策,大量的文人在朝廷担任了一定职务,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在当时安定的背景下,这种优厚的待遇、清闲的生活,刺激了文人墨客对茶艺的进一步探讨,同时茶艺的发展又为生活增添了闲雅的情趣,二者互为因果,这便是斗茶风行的内在原因。 ④据唐冯贽《记事珠》记载,斗茶源自福建建安民间。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斗茶的地点选择在山林野外,所用茶品全部是备选贡茶,以.饼茶为主..,选用斗茶专供的水,器具虽不奢华,但也务求精美。由于贡茶的影响,历代以来从宫廷到市井,都乐于斗茶。范仲淹有首《斗茶歌》说得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芝兰”。这说的就是斗茶清香四溢的场面。 ⑤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品评名茶。但是斗茶作为排列新茶优劣顺序的活动,则与平时的品茗不同,有着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斗”,正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曾经有私塾老师以 “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因此这种比赛活动可谓非常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⑥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在施展各种精细技法和工序之后,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经过集体品评,在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方面评出俱为上乘者为胜。斗茶的参加者都是饮茶爱好者自由组合,多的十几人,少的五六人,斗茶时,常有不少的观众在旁看热闹。如在茶店斗,则附近店铺的老板或伙计都会轮流去观战,特别是当时在场意欲购茶的顾客,更可以一睹为快。 ⑦宋代作为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好此,并且著书立说,将其理论化。 (摘自《读者•乡土人文版》) 14. 阅读全文,说说该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斗茶风俗的。(4分) 15.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4分) (1)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2分)
(2)仔细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分析加点词的作用。(2分)
16.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请写出你对茶文化的一种理解。(2分)
(四)阅读杨舟平的《不妨慢一点》一文,完成17-19题。(10分) ①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②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③可在瞬息万变、分秒必争的信息时代,纵使个人等得了,时代也是等不得的,人人都在扬鞭疾驰,城市面孔日新月异,这叫人怎么个慢法?或许,我们无法左右周遭的人和事,但至少可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 ④“慢读”找回文学之美。“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游手好闲的英雄,那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开篇就如此甜蜜忧伤,令生活在盲目争先的不断循环的城市人不禁为之惊醒。图书市场为了响应急切潦草的读书观,纷纷出版“一篇文章概括一本名著”“一天通读几部史书”之类的“浓缩”书籍。殊不知,读书的乐趣本来就在于慢慢品读,从语言和段落中找寻文学的美。“慢读”提倡人们回归原本的读书态度,体会跟作者的文字交流,从而感悟自己的人生轨迹。 ⑤“慢游”不要“到此一游”。“慢游”方式的提出是针对走马观花以及当下以炫富、购物为主要目的的大众化商业旅游的。“慢游”主张扎进陌生的地方沉淀自我,融入当地生活,享受文化浸入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在一个旅游点真正生活过,而不仅仅是停留过。 …… ⑥人类生存至今,就像一条被时光推动的长长链条,一茬人走了会再来另一茬人,新旧交替,时光的存在便有了长度的概念。生命作为时光长河中的个体,也许无力阻止时光的飞速奔跑,但人类从未放弃通过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发展需要。在关注生命长度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生命的宽度和深度。细心留意,诸如“慢读”“慢游”“慢食”“慢生活”等生活方式,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身边。 ⑦闲暇时,我们不妨选择一种“慢”的方式,让生活工作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选自《人民文摘》) 17.把“不妨慢一点”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18.“慢游”的“慢”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