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许多动物和人类的肠道感染。

为了检验沙门氏菌的存在,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常见的方法:1.培养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需氧的微生物,在富含营养成分的寒凝琼脂或低酸性洗涤剂和生物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常用的培养基如VRB (XLD)琼脂、SS琼脂、MS琼脂等。

培养基可以选择均匀地涂布在平板上,也可以用于液体培养。

2.表型特征:沙门氏菌的菌落通常呈现红色或无色,个别品系可能为粉红色。

如在VRB琼脂上,沙门氏菌会变为红色或橙色。

沙门氏菌也可以产生硫化氢,导致MS琼脂呈现黑色。

3.生化特性:沙门氏菌通常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生化测试,如产生气泡的气液反应,碳源利用测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进一步确认沙门氏菌的存在。

4.血清学方法:采用沉淀试验或血清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的抗生素,以确定是否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些试验通常利用鸡血清,鸡蛋白和羊血清制备的具有特异性的血清反应。

5. 分子生物学方法:沙门氏菌的检验还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如invA基因的存在来确定沙门氏菌的存在。

6.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对沙门氏菌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了解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抗性情况,为临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提供参考。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检验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PCR等也常被用于沙门氏菌的检验。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还可以区分不同菌株和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之,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对沙门氏菌进行有效的检验,从而帮助人们及时判断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
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样品采集:从待检测的食品中采集适量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破碎、研磨等,以便后续的
检测操作。

3.增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中,进行增菌培养。


择性培养基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沙门氏菌的增殖。

4.分离培养:将增菌培养后的样品划线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
养。

鉴别培养基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沙门氏菌,并对其进行鉴别。

5.生化鉴定:对分离培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生化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
沙门氏菌。

常用的生化鉴定方法包括API 20E、三糖铁试验等。

6.血清学鉴定:对生化鉴定为沙门氏菌的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其
具体血清型。

常用的血清学鉴定方法包括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等。

7.药敏试验:对分离得到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其对不同药物
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沙门氏菌测试方法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和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

第五章沙门氏菌的检验ppt课件

第五章沙门氏菌的检验ppt课件
10~42 ℃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 度为37℃,最适pH为6.8~7.8。 营养琼脂平板上:35~37℃培养 18~24h,其菌落大小一般为2~ 3mm,光滑、湿润、无色、半透 明、边缘整齐。
血平板:中等大小、灰白色菌落。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 哚,不分解尿素,VP试验阴 性,大多产生硫化氢。发酵葡 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除伤 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 门氏菌均产酸产气。
ONPG -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非沙门氏菌
报告
沙门氏菌在BS平板上
沙门氏菌在HE平板上
沙门氏菌的TSI试验
三糖铁(TSI)琼脂试验
本试验可同时观察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变黄);产生硫化氢 (变黑)。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 ,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 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 保持黄色。
商品化生化鉴定系统
API 20E API 20E 生化鉴定 是根据快速酶促反应 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 术发展的一种细菌编 码鉴定法,广泛应用 于临床、食品中革兰 氏阴性杆菌的快速鉴定。
API 20E
第1位数
O AL N DD P HC G
第2位数 第3位数 第4位数 第5位数
O CI H U T
1、未接种 2、尿素酶阳性 3、尿素酶阴性
KCN生长试验
右:抑制生长
沙门氏菌在TSI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结果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赖氨酸脱羧酶 初步判断
K A +(- ) +(- )

K A +(- ) +(- )

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用免疫力放大技术来鉴定病原菌。

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高,在增菌以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来。

酶联免疫法全称为酶联免疫法吸附测定法,英文缩写为ELISA,是一种酶标记测定方法,可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和特异性抗体等,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定量的实验诊断方法。

酶联免疫法原理是已经被包被在聚苯乙烯板上的固相包被的抗原或抗体与
过量待检测的抗体或抗原反应,一部分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另一部为多余的游离抗体或抗原,通过洗板,保留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洗去多余游离抗体或抗原,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体,形成固相抗原抗体酶标记抗体复合物,洗去多余酶标抗体,加入底物,此时酶催化底物显色,颜色的深浅与待测的抗体或抗原含量成正比或反比。

酶联免疫法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各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如检测结核抗体、EB病毒抗体、HIV抗体、乙肝病毒抗原、破伤风抗毒素、流感病毒的抗原、梅毒抗体等。

酶联免疫法虽然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手工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影响因素多,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等,因此有很多项目被兴起的化学发光法所取代。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其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分离、生化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下面是关于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培养分离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来检测。

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包括XLD培养基、SS培养基和BS培养基等。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并采用适当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培养。

沙门氏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红色或无色的菌落,可以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2. 生化检测生化检测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代谢产物或酶活性来进行的。

常用的生化检测方法包括气体产生试验、亚甲蓝试验和尿嘧啶酸试验等。

气体产生试验通过观察沙门氏菌在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氢气或硫化氢气体来判断其存在。

亚甲蓝试验则是通过观察沙门氏菌对亚甲蓝的还原作用来进行检测。

尿嘧啶酸试验则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产生的尿嘧啶酸来进行。

3.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对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来进行的。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凝集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在这些方法中,沙门氏菌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可见的凝集物或荧光产物,从而判断是否感染沙门氏菌。

4.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序列来进行的。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杂交和基因测序等。

PCR方法可以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基因的特定片段,从而进行检测。

核酸杂交可以通过与沙门氏菌特异性探针结合,形成杂交信号来进行检测。

基因测序则可以直接检测沙门氏菌菌株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确定其身份。

总结: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分离、生化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可以提供准确鉴定和检测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

1. 传统培养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

原理是将样本(如食物、病人体液等)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利用沙门氏菌的生长特性进行培养。

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形成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后,可以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是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的基因或DNA序列来检测其存在。

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中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含有沙门氏菌特定序列的DNA片段。

扩增后的产品可以通过凝胶电泳进行检测与鉴定。

此外,还有核酸杂交、测序和引物探针技术等方法也可以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

3.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利用沙门氏菌的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ELISA基于固相试剂酶标板,将沙门氏菌的抗原固定在试剂酶标板上,然后加入特异性抗沙门氏菌的抗体。

经过洗涤步骤,再加入辅助抗体结合酶标记物。

最后加入底物,沙门氏菌存在时可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阳性反应。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或食品安全监测中广泛应用,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沙门氏菌鉴定流程

沙门氏菌鉴定流程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式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ELISA法检查等,能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1、血常规检查:感染沙门氏菌时,多数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出现偏低的情况,大儿童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出现升高的现象,该项结果可以辅助诊断沙门菌病。

2、便常规检查:感染沙门氏菌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黏液样变或血便的情况,通过明确患者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来辅助诊断沙门菌病。

3、ELISA法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沙门菌抗原、抗体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有助于沙门菌感染的诊断。

除此之外,沙门氏菌的检测方式还包括B超检查、肥达试验等,如果自身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感染病科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1885年由Salmon氏等在猪霍乱流行时分离出猪霍乱沙门菌,故定名为沙门菌属。 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最重要的病原菌。它是一群抗原结构、生化特性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目前已发现的沙氏菌有2500多个血清型和变种。虽然沙门菌血清型很多,但多数国家从人体、动物和食品中分离出沙门菌仅约40~50 个血清型。而在一个国家中的一定时期只约有10个血清型是比较常见的。分类: •伤寒沙门菌(伤寒、副伤寒)-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 非伤寒沙门菌-食品安全标准的检测的主要对象。
一、沙门氏菌概况
培养与生化特性
前增菌
选择性增菌
生物化学筛选
非如上述的各种反应
检样
BS
XLD(或HE ,显色培养基)
挑取可疑菌落
选择性平板筛选
非沙门氏菌
H2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
H2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
H2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
甘露醇+ 、山梨醇+
ONPG -
蓝绿色或蓝色,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心中心
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
葡萄糖+H2S
乳糖+ H2S
乳糖+ H2S
葡萄糖+H2S
SC
TTB
结果报告:综合以上生化试验结果,报告25g(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沙门氏菌。前增菌:缓冲蛋白胨水(BPW) 肉汤是基础增菌培养基,不含任何抑制成分,有利于受损伤的沙门菌复苏。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不必经过前增菌。增菌:① 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含有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部分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而伤寒与付伤寒沙门菌仍能生长。②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可对伤寒及其他沙门菌作选择性增菌,亚硒酸与蛋白胨中的含硫氨基酸结合,形成亚硒酸和硫的复合物,影响细菌硫代谢,从而抑制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和变形杆菌的增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1 试剂与仪器
1.1所用器具
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
1.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
1.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
1.3.1缓冲蛋白胨水(BPW)培养基
称取BPW培养基20.1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以90mL/瓶分装到各锥形瓶,并于121℃灭菌15 min,冷至常温。

1.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
取TTB增菌液基础93.6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于锥形瓶中,每瓶100mL。

将锥形瓶放入灭菌锅中,121℃灭菌20min;冷至30℃,每100mL基础培养基中加入TTB配套试剂碘液和煌绿各一支(开启前用75%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混合均匀。

2、操作步骤
2.1 配制BPW培养基(第一天)
2.2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对培养基和整个房间进行紫外灭菌15分钟, 关灯60 min后使用。

(第一天)
2.3 预增菌(第一天)
称量样品10g至含BPW培养基的锥形瓶,并及时盖上盖子,150rpm下振荡10min,于36℃±1℃培养18h左右。

2.4配制TTB增菌液(第一天)
2.5增菌(第二天)
2.5.1接种和培养
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1mL,转种于9mL TTB增菌液内,于42℃±1℃培养18h~24h。

2.5.2
2.6配制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第二天)
2.6.1 取瓶内干粉4.75g,用100mL蒸馏水溶解,可按比例扩大或者缩小。

2.6.2 混合加热至100℃,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50℃倒平板。

2.6.3 样品用画线或者涂布法接种,37℃培养24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