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桃源村糕团完整介绍
南京六合美食故事

南京六合地区有许多美食,这些美食背后都有许多有趣的
故事。
以下是一些南京六合美食的故事:
1. 治山老鹅:治山老鹅是南京六合的特色美食之一,有
着悠久的历史。
据说,治山老鹅起源于唐朝,当时有八百个
和尚去治山讲经,途经青龙镇时遇河阻路,深感地方老百姓
的过河之苦,于是化缘修成八百桥,以渡地方苍生。
为了感
谢和尚们的善举,当地老百姓用自家的鹅制作了美味的鹅肉
招待他们。
后来,这种鹅肉的做法传了下来,成为了今天的
治山老鹅。
2. 八百大糕:八百大糕是南京六合的另一道特色美食,
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据说,八百大糕起源于明朝时期,当时
有一位名叫陈实的人在八百桥附近开了一家糕点铺,他制作
的糕点非常好吃,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后来,这种糕点
传到了其他地方,成为了今天的八百大糕。
3. 龙袍蟹黄汤包:龙袍蟹黄汤包是南京六合的又一美食。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龙袍镇品尝过当地的蟹黄汤包,赞不绝口。
从此,蟹黄汤包名声大振,成为了龙袍地区的特
色美食。
这些美食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南京六合
地区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江南美食介绍

江南美食介绍江南,字面义为江之南面。
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
江南,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就地域上讲,江南无疑是自西晋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
但是,关于江南一词的定义及其运用,自古及今,就从未统一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可否认,有着”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美名的苏杭的确是江南的代表。
而今天我们介绍就是江南水乡的美食。
江南美食介绍:鸭血粉丝汤“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十里秦淮自古多佳丽,明末清初的八位名妓李香君、董小宛、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曾被冠以“秦淮八艳”,她们留下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为秦淮河增添了几多传奇色彩。
如今,少了顾盼倾城的“秦淮八艳”,这里似乎少了往日的精彩,人们也只好从口腹之欲中找寻美食的“秦淮八艳”了。
用鸭血做粉丝汤似乎只有南京有。
我所知的有两家最好,一家在正洪街(南京著名的购物街,人人皆知),另一家在鼓楼电信局后面的小巷。
店面都很小,店门口支一口大锅,里面鸭杂汤不停地滚。
把准备好的粉丝放进汤里略烫,盛进碗里,浇汤,放料:鸭血、鸭肠、鸭肝、榨菜、香菜、辣油。
操作的师傅动作极为麻利,整个过程大概不到一分钟。
即便如此,还是常常要排队,且要自己站在锅旁等候,保证第一手。
站在锅边,鸭血鸭肠那种特殊而又香浓的气息热乎乎扑面而来,很能勾起食欲。
鸭血汤是民间的低档小吃,目前的售价也不过四五块钱。
汤的味道是重中之重,大概是有秘方的,非常浓烈。
有的店鸭肠做得格外好--你能想象咬起来脆生生的肠子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万别小看各地的风味小吃,山西的老醋、东北的狗肉酸菜,上海的清甜,湖南的辣椒,广东的生猛鲜活,都反映的是当地风土人情、地缘文化,乃至人文掌故、一段历史。
你想要了解南京的滋味,必须得品尝南京鸭血粉丝汤,就像你到了西安必定会吃羊肉泡馍、到了四川必得尝尝麻辣火锅—个样,一碗菜或一盆汤里,盛放的是一个城市一方地域的一脉风情一种文化。
秦淮小吃

莲湖糕团店是经营传统糕团小吃的百年老店。 桂花夹心小元宵,是由南京传统甜食小元宵发展 而来的,其特点色泽如玉,桂花香味,甜而不恶, 为甜品之上乘。五色小糕,成品五种造型、五种 颜色、五种口味,糕体玲珑小巧,入口香甜松软, 老少皆宜。
特色菜:桂花元宵、双色糕、如意糕、甜粥 逛累了夫子 庙的人们都喜欢到莲湖甜食店小坐,别看这里环境很一般, 却也是知名度很高的一家老字号。它以苏式甜点出名,桂 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糕团还曾被南京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 会评为小吃“秦淮八绝”! 千层糕、卷心糕、如意糕、 青米糕、马蹄糕、豆沙米糕……看着玻璃罩子里的各色糕 团,很多女孩子就走不动道了,当下买一块边走边吃,也 是夫子庙的街头一景。 离“莲湖”几步之遥,还有经营 秦淮风味菜肴和风味小吃的“奇芳阁”,集秦淮小吃之大 成、有“晚晴小吃甲天下”美名的“晚晴楼”,想在两顿 正餐之间点补点补的客人有诸多的“甜蜜”选择。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 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 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 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 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 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 豆。
莲湖糕团店还应季适时推出各类传统糕团,清明 节有“青团”,重阳节有“重阳糕”,春节有 “重糖年糕”、“桂花甜年糕”,元宵节有“四 色汤团”等。为了便利顾客,该店还兼营各类小 吃、面条饭菜等近百个品种。 如今,莲湖糕团店已为南京十里秦淮风光带上 的一颗东方传统美食文化的璀璨明珠,成为秦淮 风味小吃的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吸引八方来 客。
莲湖糕团制作工艺始于宋朝,集江、浙一带传统工艺之 大全。各色糕团均为手工制作,由于配料考究,精工细 琢,故软糯可口,香甜细腻,色香味形俱佳,融观赏性、 可食性为一体。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糕团有玫瑰蜜 糕、豆沙蜜糕,双色糕、麦汁蜜糕、卷心糕、马蹄糕、 瓜仁麻糕、裱花蛋糕、绿豆百合糕、重糖麻团、各色汤 团等。著名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小糕”等被 誉为“秦淮八绝风味小吃”中的一绝精品。“如意糕”、 “佛手糕”、“赤豆莲子桂花元宵”被评为“中华名小 吃。该店还不断挖掘开发新品种,如雪糯团、玉贡糕、 玫瑰卷、九层糕等,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具有滋补功效。
夫子庙最有名的小吃

夫子庙最有名的小吃夫子庙的小吃闻名于世。
奇芳阁的萝卜丝鸭油酥烧饼,是南京的传统小吃,鸭油酥饼搭配萝卜丝,营养均衡,香气醉人。
奇芳阁的牛肉馄饨,一改普通的馄饨口味,味道鲜美。
莲湖糕团店的莲子赤豆元宵,有浓浓的莲子香气和红豆的软糯,口感极佳。
还有五香蛋等多种多样,下面具体介绍可供了解。
1.奇芳阁的萝卜丝鸭油酥烧饼:鸭油酥烧饼又称草鞋底烧饼,是南京清真传统名小吃,也是中华名小吃。
现在在鸭油酥烧饼的基础,上加了萝卜丝,老南京味儿更加浓郁。
具体做法是,用温水、酵母制成面团,摘成面剂,包入鸭油、油酥以及腌好的萝卜丝。
然后反复揉擀称椭圆形的饼坯,刷上饴糖,撒上芝麻下炉烘烤至金黄色即可。
萝卜丝鸭油酥烧饼的特点是外酥里嫩、层次分明、咸甜适中、香气醉人。
2.奇芳阁的牛肉馄饨:将牛腿肉绞碎,加葱、姜、盐、味精、糖和鸡蛋以及适量的水打上劲,然后和面擀皮,切成方块包入肉馅,下好之后装入骨头汤碗。
3.莲湖糕团店的莲子赤豆元宵:红豆煮熟待用,糯米粉搓成小元宵,莲子泡发后上笼蒸熟,开水中投入煮熟的红豆、小元宵和蒸熟的莲子,加上甜桂花,加白砂糖一块儿煮,煮熟后加藕粉。
这道小吃看起来色泽青亮。
吃起来软糯,微甜,麦芽味清香浓厚。
4.阿婆五香蛋:鸡蛋都剥了壳,放在熬好的老卤里面煮,卖的时候还要用小火保温。
有网友表示,阿婆五香蛋,蛋白入味,蛋黄黄澄澄的,味道一流。
每个卤蛋都黑得发亮,原因是老卤的作用,颜色越深的味道越好。
5.黄勤记凉粉:首先是要腌制辣椒,要整的腌,吃之前磨碎。
然后还要用生姜、葱、酱油、五香八角等十几种香料,加水加糖熬卤子。
最关键在那只绝版刨子(据说制刨手艺人已去世)刨出来的凉粉明而不透、细而不断,最后浇卤加什锦菜辣椒及和县麻油。
吃起来香辣可口凉爽宜人。
6、黄勤记鸡汁回卤干:摊子上面有一口大锅,锅里是回卤干,锅的上面通常都挂着一只老母鸡鸡,有人来买了,摊主便开始打火,水沸腾了漫过老母鸡时,摊主才从锅里挖一碗热腾腾的回卤干给你吃,美其名曰"鸡汁回卤干"。
南京十大好吃的传奇早点铺是哪些

南京十大好吃的传奇早点铺是哪些对于南京吃货来说,早餐同样重要,绝对不能将就。
和店铺来看看南京上班迟到也要吃的十大传奇早餐铺吧。
南京超好吃早点铺南京十大好吃早点铺:小眼镜蒸饭传奇之处:说到小眼镜蒸饭,起个大早去那一看,早点摊中排最长队的就是了,而且大家都四个八个的买,一口不过瘾!老板手艺娴熟,人也很实诚,加料特多。
甜菜+酥条+蛋黄+肉松+香肠!吃到的那一瞬间觉得一切都值了!米饭的软糯、油条的酥脆、蛋黄的咸鲜、甜菜的甘甜,加上肉松和香肠的香嫩,这几种味道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只完美的蒸饭!又美味又能饱腹,简直了!老板,来全套!人均:6元地址:汉中路螺丝转弯南京十大好吃早点铺:孟老大鸡蛋汉堡传奇之处:孟老大鸡蛋汉堡,算是知名的老字号了,但生意却一如既往地好。
可能是因为孟老大一直这么实在,一个汉堡里放两个鸡蛋,亲自斩好的肉也很有分量,铁锅一烘烤,鲜香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外层酥脆,带有一丝焦香味,一口咬下去还有卤汁,肉质新鲜嫩滑,也不枉排那么久的队啦!早餐来两个,绝对超满足的!人均:5元地址:秦淮区瑞金路瑞阳街口南京十大好吃早点铺:金陵大肉包传奇之处:作家张佳玮曾在《好包子不打狗》一文中这样描述过大肉包:“南京的金陵大肉包,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它符合所有包子应该具有的优点:皮薄、馅厚、个大、色白。
”这家金陵大肉包也是新街口排队最长的店之一,皮薄肉嫩,十分鲜美,早餐吃这个,配杯豆浆,完美!人均:5元地址:新街口汉中路2-1号花旗银行负一层南京十大好吃早点铺:蓝老大糖藕粥(蓝老大的女儿,“粥糖藕西施”蓝雨)传奇之处:百年老字号,只经营糖粥藕、糖芋苗、赤豆元宵和五香蛋,祖传的紫铜锅熬出来的糖粥藕,加工一锅要4个小时,10分钟就能卖完。
加上蓝老大退居二线之后,女儿“糖粥藕西施”貌美镇店,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蓝老大家的藕香香糯糯,甜而不腻;赤豆元宵也很赞,不稠不稀,恰到好处。
所有东西都可以打包带走,常有对面小学生来这里排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爱吃早饭啦!人均:10元地址:秦淮区双塘路66号(双塘小学斜对面)南京十大好吃早点铺:汪家馄饨传奇之处:喝馄饨是老南京人的最爱之一,汪家馄饨是南京辣油馄饨中最有名气的。
南京特产——梅花糕

南京特产——梅花糕
南京特产梅花糕作为南京人,湖南路是我逛街最喜欢的去处之一。
漫步街头,每当那一股股熟悉而又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让人垂涎欲滴的南京特产梅花糕。
梅花糕,顾名思义,是因为糕点的外形像梅花而得名的。
站在摊点前仔细端详,它就像一朵朵傲放于寒风中的梅花:娇嫩的花蕊,怒放的花瓣,黄中带红,红中带绿让人惊叹不已!梅花糕外面裹着一层薄皮,晶莹透亮,透过表皮可看到里面的馅更是五彩缤纷,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合理搭配、完美拼合,仅是看上一眼,就会让人食欲大増。
前面说到它香气浓郁,一点儿也不假,不仅浓郁,简直就是十里飘香,好远就能闻到那种令人陶醉得的阵阵香气。
至于梅花糕的口感,一个字绝!轻轻咬上一口,那甜甜的气味就直往嘴里冲,那么润滑、那么香醇,那么甜美让人回味,让人心醉,醉在那香气的浓郁与汤汁的香醇里。
能够吃到梅花糕,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和快慰。
吃的时候,心情那可是一个享受啊!享受快乐,享受幸福、享受生活梅花糕作为一个名气很高的南京特产,喜爱它的人自然不少,无论什么时候去,每个摊点前都排着一条条长队,长而久之,这也成了湖南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到南京不能不到湖南路,到湖南路不能不到狮子桥,到狮子桥就不能不吃梅花糕。
对它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过。
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南京梅花糕。
南京渊声巷小学六(3)班卜凡。
龙游发糕的历史文化故事

龙游发糕的历史文化故事龙游发糕是一种著名的传统南京糕点,其历史和文化渊源与龙游古镇息息相关。
据传,龙游发糕起源于明朝,当时的南京是当时最重要的都城,且是灿烂文化的中心。
南京市中心的龙游古镇是一个颇具历史底蕴的地方,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繁荣商贸中心。
传说龙游发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当时有一位叫做廖瑞华的糕点师傅,在龙游古镇开设了一家小小的糕点铺子。
廖瑞华以其独特的手艺和精湛的烹饪技巧,制作出了极为美味的糕点,其中一款发糕因其松软香甜的口感而备受人们喜爱。
发糕由于其制作工艺独特,始终只在廖瑞华的铺子里销售,一时间成了龙游古镇的特色点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廖瑞华的发糕因其口感醇美,香气四溢而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品尝。
古镇内也因为发糕的赞誉而变得繁荣起来,不少当地居民都纷纷学习制作发糕,希望能够传承并发扬这一独特的糕点制作技艺。
随着这一技艺在古镇上的传承和发展,龙游发糕的知名度逐渐扩大,不仅在南京市内享有盛誉,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
如今,龙游古镇已经成为了龙游发糕的代表之地,这里遍地都能看到制作和销售这种糕点的铺子。
龙游发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龙游古镇独特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节,这是龙游古镇举办传统龙船赛的日子。
此时,人们会前往古镇观赛,还会品尝到龙游发糕。
这一天,古镇上的气氛格外热闹,鼓乐声、欢呼声、舞狮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其中。
龙游发糕作为南京糕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南京人民的骄傲,也是南京人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品尝龙游发糕都能够感受到南京古镇深厚的历史气息和独特的人文精神。
吃货们不能错过的南京夫子庙小吃攻略

吃货们不能错过的南京夫子庙小吃攻略以下是关于吃货们不能错过的南京夫子庙小吃攻略,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吃货来南京旅游,南京夫子庙小吃也必须去尝尝,什么唐字臭豆腐、黄勤记凉粉、莲湖糕点团的赤豆元宵都是不能错过的......1、回味鸭血粉丝 10 元/碗鸭血粉丝汤店在南京遍地都是,回味堪称“老字号”,南京人家喻户晓。
这家的鸭血粉丝汤头鲜美,粉丝筋道、有弹性;里边的鸭肠、鸭血、鸭肝、鸭肫分量实在,味道也不错,是游人必吃之食。
他家还有汤包搭配着吃正好。
网友点评:回味算是南京做的比较好的鸭血粉丝汤了,汤很鲜美,料也挺足的。
鸭血很嫩,粉丝口感滑。
小笼包肉陷足,味道也很不错。
感觉这家店还是比较干净的。
回味鸭血粉丝汤(瞻园店)地址:瞻园路42号2、龙须糖 10 元/盒龙须糖原名银丝糖,此糖糖丝如银,纤细不断,入口酥甜,·是一道历史悠久的美食。
龙须糖的做法很像是做拉面,看似简单,却需要一定的手上功夫,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出来的。
这家店在夫子庙卖龙须糖有好几年了,里面有12颗,每个都是粉粉的,吃起来一丝一丝的,特别甜。
此外他家还有芝麻糖、贡酥糖,都是10元一盒,可以买的边走边吃,也可以多买一些回去赠送给亲朋好友。
地址:贡院街112-6号3、唐字臭豆腐 4 元/份一份6个南京臭豆腐分为两种,一种是灰白的嫩豆腐,一种是瓦灰的豆腐干。
嫩豆腐呈金黄色,味道很香,豆腐干成灰黑色,臭味十足。
唐字的臭豆腐就是属于灰白的嫩豆腐。
嫩臭豆腐下到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可以起锅,吃的时候浇上一些辣椒酱、芝麻酱、蒜汁、香菜、小葱、姜末,吃起来外脆内酥软,味道香浓。
网友点评:刚出锅的臭豆腐脆脆的,很香,一点都不臭,浇上一点酱汁,吃起来感觉不错,逛街的时候来一份还是不错滴。
唐字臭豆腐(夫子庙店)地址:贡院街4、黄勤记凉粉凉粉的称谓南北有异,华南地区凉粉,是指凉粉草及大米·所制作的凉粉,使用凉粉草煎汁和以米浆煮熟,冷冻后成绿色或黑色胶状凝固物,冻类食品,暑天可作解渴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源村简介
“桃源村”是国家商务部首批授予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北京牛街,时号“奶茶马”,以善制各类宫廷点心闻名京城;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上海,正式立字号为“桃源村”,其京式名点“宫廷玫瑰桃酥”和以独创“软酥制法”制作的清真月饼、麻油绿豆糕等;民国期间,“桃源村”应民国政府邀约进驻南京中央商场,服务于南京的政府要员和市民商贾,从此缘定金陵。
“桃源村”距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宫廷糕点的技艺代代相传,更趋臻美,四大清真名点“麻油绿豆糕”、“玫瑰桃酥”、麻油椒盐酥饼”、“桂花糕”名扬江南。
清朝末年,在北京的广安门内有一条热闹的牛街,是北京最著名的回民生活区,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帝制前,很多前朝的达官贵族也以普通的旗人身份落居到这里,人口众多,随之发展起来的各色产业也是红红火火。
民以食为天,挑剔的口味自然造就了不少经典名吃,其中一家名号“奶茶马”的清真食铺尤为热闹,主人姓马名少臣字培芳,北京人,回族,祖辈从事牛奶茶点经营,铺子中制作的玫瑰桃酥、麻油绿豆糕、以及牛奶酪,奶酪干、奶卷风味尤为独特,不仅牛街,整个老北京城的百姓和达官贵人都纷至沓来,“桃源村”名声不径而走,几与稻香村齐名。
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桃源村进驻租界众多的大上海,在爱多亚路(现延安东路)1218号小桃园清真寺旁,开设了前店后坊式的食品作坊,这就是上海“桃源村”的前身。
为何命名“桃源村”?一来当时上海有“小桃园清真寺”,这对广大回民来说亲切而又熟悉,二来马老先生自幼爱读诗书,儿时读过的《桃花源记》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一生憧憬那“芳草鲜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生活境界。
南北美食文化在国际大都市水乳交融,和谐共生。
伴随着“玫瑰桃酥”、“京式松子月饼”等产品的持续热销,桃源村糅合苏式制饼工艺,以独到“软酥制法”制作的清真苏式月饼、麻油绿豆糕也迅速风靡上海,在华东地区名闻遐迩。
作为民国时期的两大经济政治中心,南京与北京遥相呼应,民国政府的达官贵人逐渐转移至南京,这些人茶余饭后对“奶茶马”的玫瑰桃酥和麻油绿豆糕仍津津乐道,遂邀请马氏家族后人马钺先生携“桃源村”品牌到南京发展糕点事业。
1945年,“桃源村”进驻南京中央商场。
马钺先生自小受世代经商的家庭熏陶,有着过人的商业经营谋略和胆魄,加上独有的技艺传承,使桃源村迅速风靡金陵。
据老南京人回忆,当时南京“桃源村”生产的“京八件”、“萨琪玛”、“蝴蝶酥”“玫瑰桃酥”等京式名点和“京果”、“蜜三刀”、“麻油椒盐月饼”、“麻油绿豆糕”等苏式名点经常脱销,中央商场常常出现排队如龙的场面,甚至出现了“黄牛党”!一糕难求的场景,再现“北有稻香村,南有桃源村”之盛景!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南京“桃源村”迁址白下路264号,不久成以南京食品厂为总厂,另设“桃源村”等四个分厂。
1996年桃源村在白下路264号兴建一幢六层的桃源村大厦,并于1998年兼并了江宁区秣陵镇的一家饮料厂作为食品生产基地,桃源村占据南京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并辐射华东、华中地区。
2003年,企业响应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桃源村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实行了“三联动”改制,成立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并在年底,正式挂牌为“南京清真桃源村食品厂有限公司”。
2013年4月,南京知名投资人谢建明先生全面收购桃源村,并圆满完成2013年亚青会、2014年青奥会的烘焙食品供应任务;
2014年11月3号,桃源村老工厂进行了重建,并于2015年8月份全面投产,之后陆续在南京开出了十几家清真食品(中点、蛋糕、面包、西点)专卖店,填补了江苏省和南京市的两项空白:江苏省第一一家烘焙类全品项的清真食品工厂、南京市第一家清真食品(中点、蛋糕、面包、西点)专卖店,桃源村凭借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烘焙公会复兴的骨干企业。
桃源村自主研发的红楼梦美食系列糕点,民国美食系列糕点及老南京正宗糕点,畅销南京各大商场、车站、机场及景区,2017年1月桃源村在南京老门东景区内,开出了“桃源村清真糕点文化博物馆”店,目前已成为正宗南京糕点和南京糕点旅游伴手礼的代表!而且桃源村的糕点博物馆店,是开在南京夫子庙百年老茶馆“问渠茶馆”内,两个百年老店,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一时在古城金陵传为美谈……
桃源村目前正如一串美好的历史符号,历经近百年的传承、创新与沧桑巨变,如今根植于南京之沃土,已成为集传统中式清真食品、新式休闲食品、清真蛋糕面包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拥有商超专柜、自营门店、OEM代工、微商城等多方位经营渠道,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烘焙类,全品项的清真食品工厂。
时至今日,桃源村的故事还在继续,玫瑰桃酥和麻油绿豆糕历经马家四代人传承,目前已经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技术传承!
荣誉
国家商务部首批授予的“中华老字号”
南京商务局授予“南京老字号”
2013年亚青会唯一烘焙类食品供应商;
2014年青奥会唯一烘焙类食品供应商;
江苏省委省政府“青奥会先进集体”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族宗教委员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
南京民宗局、商贸局“南京清真食品生产供应先进单位”
南京市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南京市委市政府“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名优食品”
“江苏省最受消费者信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