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合集下载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共20页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共20页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 曲指塞掌 ,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 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 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 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 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 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腕平, 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 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 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 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的 推力。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
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 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 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 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 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 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 力聚 管心,执笔稳定。”
执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 直则锋正,这于运腕、掌声竖有密切关系,掌竖、 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 力。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 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 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 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 平稳。
执笔的高低
要适当,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 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 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 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 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 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无力无筋骨。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共15张PPT)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共15张PPT)
勾:中指弯曲,勾住笔管。
格:无名指向外顶住笔管。
抵:小指抵住无名指,不贴笔管。



勾 格

握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 二、执笔方法
• •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
字,先学执笔”。
•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 、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毛笔最常用的握笔方法是传 统的“五字执笔法”。 即:擫(ye)、押、勾、格、抵。 擫:大拇(mu)指在笔管内侧,向外按。 押:食指与大拇指配合,向里(kou)。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笔 根
笔 腹
笔锋
• 一、书写姿势
•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 姿势,二是立书姿势。
•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 的作品时采用。
• 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 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勾:中指弯曲,勾住笔管。
• (二)立书姿势
•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 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 全局,掌握章法布白。
•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 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
距离不宜过远
左手按纸,
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两脚稍微分开 一脚略向前,
保持好身体的平衡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 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 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 到笔尖;
• 2.身直
•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 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 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 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 驼

握笔的方法

握笔的方法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

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三、枕腕、悬腕与悬肘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

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写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

写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

写毛笔字的正确执笔方法2008-12-13 10:02:57| 分类:我的爱好--书法|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

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子,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三、枕腕、悬腕与悬肘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

写毛笔字的技巧(整理7篇)

写毛笔字的技巧(整理7篇)

写毛笔字的技巧(整理7篇)篇1:写毛笔字的技巧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

它是学习书法的第一阶段。

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

基本要领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

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

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

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

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

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

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

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

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

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

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

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

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

书法入门-执笔法

书法入门-执笔法

书法入门-执笔法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

...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毛笔字技法的关键,也是...书法入门-执笔法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

技法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

第一节执笔法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

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2)。

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学习资料】坐姿和立姿一、坐姿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

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

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

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

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

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

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

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

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学习资料】坐姿和立姿一、坐姿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

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

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

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

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

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

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

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

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 写字姿势
A
1
笔笔

A

笔锋
2
? 一、书写姿势
?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 书姿势,二是立书姿势。
?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 不大的作品时采用。
? 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 幅作品时采用。
A
3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 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 离大致保持在 30 — 40厘米。左手 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 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A
7
? 4.足安
?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 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 称为二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 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 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
A
15
临帖是学书法的主旋律
静心
细心
恒心
A
16
A
11
毛笔最常用的握笔方法是传 统的“五字执笔法”。 即:擫(ye)、押、勾、格、抵。
擫:大拇(mu) 指在笔管内侧,向外按。
押:食指与大拇指配合,向里(kou) 。
勾:中指弯曲,勾住笔管。
格:无名指向外顶住笔管。
抵:小指抵住无名指,不贴笔管。
A
12


勾 格


A
13
A
14
握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 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A
9
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 距离不宜过远
左手按纸, 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两脚稍微分开,
一脚略向前,
A
保持好身体的平衡 10
? 二、执笔方法
? ?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
书字,先学执笔”。 ?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
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A
4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
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 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
畅通地传到笔尖;
A
5
? 2.身直
?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 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
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 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 弯腰驼
A
6
? 3.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