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合集下载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一)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

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正确的执笔方法。

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

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三)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好处是: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错误执笔方法及原因1、吊腕。

原因:上肢发育不成熟有关。

2、手腕屈曲。

原因:由于孩子的手腕稳定不够,负责将手腕拉向上的肌肉群还不够力道或不懂怎么运作。

3、拇指包食指(见图三)。

原因:手指指头欠灵活和力度。

4、拇指内收。

原因:拇指欠灵活。

5、指头达近笔尖。

原因:指头力度或触觉发展不足。

6、前四指执笔。

原因:这多与前三指与后二指的分工发展欠成熟有关。

7、握笔太紧。

原因:上肢发展欠佳,包括手指未能发展出独立的活动能力,触觉发展不成熟,手部力度调节能力弱等。

三、错误执笔方法的主客观原因前面第三条已经从生理发育的方面介绍了一些执笔错误的原因,下面再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详细说一下错误执笔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1、大多数孩子拿笔写字的时间太早,身体特别是手的发育跟不上拿笔写字的需要;2、用笔时间太长。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

2.毛笔书法执笔姿势讲解图【学习资料】坐姿和立姿一、坐姿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

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

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

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

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

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

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

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

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

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见图4)。

二、立姿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

练习书法的姿势 写毛笔字姿势

练习书法的姿势 写毛笔字姿势

练习书法的姿势写毛笔字姿势写字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不同的姿势来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

正确的姿势,能使书写者正常的发挥水平;反之,必然会阻碍水平的发挥。

那么,如何确定书写姿势呢?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站势,蹲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坐势书写又有枕腕,悬腕,悬臂等区别。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

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

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悬腕,即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

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

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臂,悬肘即右手执笔时,手臂悬空的书写姿势,活动范围大,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

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共20页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共20页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 曲指塞掌 ,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 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 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 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 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 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腕平, 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 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 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 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的 推力。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
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 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 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 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 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 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 力聚 管心,执笔稳定。”
执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 直则锋正,这于运腕、掌声竖有密切关系,掌竖、 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 力。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 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 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 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 平稳。
执笔的高低
要适当,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 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 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 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 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 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无力无筋骨。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共15张PPT)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共15张PPT)
勾:中指弯曲,勾住笔管。
格:无名指向外顶住笔管。
抵:小指抵住无名指,不贴笔管。



勾 格

握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 二、执笔方法
• •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
字,先学执笔”。
•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 、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毛笔最常用的握笔方法是传 统的“五字执笔法”。 即:擫(ye)、押、勾、格、抵。 擫:大拇(mu)指在笔管内侧,向外按。 押:食指与大拇指配合,向里(kou)。
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笔 根
笔 腹
笔锋
• 一、书写姿势
•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 姿势,二是立书姿势。
•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 的作品时采用。
• 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 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勾:中指弯曲,勾住笔管。
• (二)立书姿势
•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 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 全局,掌握章法布白。
•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 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
距离不宜过远
左手按纸,
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两脚稍微分开 一脚略向前,
保持好身体的平衡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 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 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 到笔尖;
• 2.身直
•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 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 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 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 驼

握笔的方法

握笔的方法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

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

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三、枕腕、悬腕与悬肘枕腕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

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书法 握笔手势

书法 握笔手势

书法握笔手势
书法的握笔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字迹的流畅和书写的质量。

以下是一般的书法握笔手势步骤:
1. 握笔的姿势:首先,将笔尖握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中指在笔尾处稍微支撑笔杆。

这三个指头形成一个三角形支点,使得笔能够更好地受到控制。

2. 手腕放松:手腕要自然放松,不要过于用力。

避免用手腕过大的力量来推动笔,而应该以手臂和肩膀的运动为主。

3. 拇指控制:拇指和食指之间形成的缝隙是用来调整笔的角度的。

通过微调这个缝隙的大小,可以控制笔尖与纸张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字迹的浓淡。

4. 笔尖角度:保持笔尖与纸张的角度稳定,这样可以使字迹更为流畅。

通常,笔尖与纸张呈约45度的角度是比较理想的。

5. 手指自然分布:保持其他三指自然地伸展开,不要过于紧张。

这有助于手的柔韧性和字迹的流畅。

6. 适度用力:在握笔的过程中,适度用力,不要用力过猛。

轻重得当有助于保持书写的舒适感和控制力。

7. 注意姿势:确保整个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姿势是自然而舒适的,避免不良的习惯导致手部疲劳或不适。

8. 练字时细心观察:在练字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自己的握笔姿势,及时调整和改正,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通过正确的握笔手势,可以提高书法的书写速度和字迹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手部疲劳感。

在书法练习中,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握笔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要领.

正确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要领.

正確執筆方法及寫字姿勢要領
台(九O)體字第九OO五五二一七號
一、姿勢:
(一)雙腳自然平放。

(二)全身重量平均座落臀部。

(三)腰幹挺直、不倚桌。

(四)前臂平放桌面、左掌五指自然分開平置以固定或移動簿本。

(五)兩肩持平、頭部端正。

(六)眼與簿面距離保持三十五公分以上。

二、執筆:
(一)前臂全部平放桌面以維持穩定性。

(二)以大拇指、食指、中指握在筆桿等高的同一環節上距筆尖二~三公分處,筆桿自然靠在虎口處。

(三)筆桿與簿面成四十五度角,眼睛需能看到筆尖。

三、運筆:
(一)手指輕握,指關節成圓弧狀,除大拇指外,餘四指排列密合,無名指與小指輔助中指,掌心中空。

(二)以小指下方手掌側緣為支點,腕關節運筆為主,手指關節運筆為輔。

(三)左右筆劃運腕,上下筆劃運指,斜向筆劃腕指並用。

附註:
1、鉛筆以B或HB筆心為宜。

2、簿面紙質勿太光滑,國小低年級作業簿格子長寬為二公分×二公分,字旁注音格子為二公分×0‧八公分;中年級以上作業簿格
子邊長至少一‧五公分。

3、每一筆劃至少0‧五毫米粗,顏色不宜太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 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 侧向左外侧推出。
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 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的 推力。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外侧四 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内 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 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 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使之松紧适 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 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 力聚 管心,执笔稳定。”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 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但在 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
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
平稳。
执笔的高低
要适当,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的类别、 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 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 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 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 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无力无筋骨。
执笔歌
大指食指笔上捏, 中指随后紧钩贴, 无名指头向外抵, 小指帮忙不要歇。
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 曲指塞掌 ,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 好像手心里拿着了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 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 而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健美。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竖起来。

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 四面势全,运转自如。
腕平, 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 “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 直则锋正,这于运腕、掌声竖有密切关系,掌竖、 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 力。
毛 笔 的 执 笔 方 法
执教:河西小学 刘军强
笔 笔 根 腹 笔锋
五 字 执 笔 法
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 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 内向外。
押,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 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
拇指相对捏住笔管。
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 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 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 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 笔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