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合集下载

常见猪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常见猪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紊乱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总称,是由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元素缺失引发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

引起猪群营养代谢病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供给和摄入不足;饲养管理不当;高密度饲养易引起应激反应。

该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群发性和地方交流性;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困难[1-2]。

1营养性贫血仔猪患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缺铁,影响了血红蛋白的产生,使得红细胞数量减少,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贫血。

一般约在2周龄开始发病,常表现为病猪精神萎靡、体温骤降、食欲减退等,明显可见视黏膜苍白,轻度黄染,病猪心跳加快,出现周期性下痢或便秘,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仔猪出现营养性贫血时,应及时给病猪注射或灌服铁、铜等微量元素,同时注意饲粮营养水平。

针对这种状况,注意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和无机盐(铁)、维生素含量,可有效防止仔猪患营养性贫血。

2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于血糖降低而引发的一系列糖代谢疾病。

发生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有:饲养管理水平差,使得畜舍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仔猪消化不良、采食量降低、食欲不振;仔猪出生后吮乳不足;仔猪患有先天性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消化不良疾病等;仔猪患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造成哺乳减少,并有糖吸收障碍。

一般约在出生后2d开始发病,病初精神沉郁,吸乳停止,四肢无力,肌肉震颤,步态不稳。

同时病猪瞳孔呈现放大趋势、体温降低,患病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仔猪出现低血糖症时,可肌肉注射5%葡萄糖溶液,每次注射11~16mL,3~4.5h·次-1,3~ 6次·d-1。

针对这种状况,应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给怀孕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猪产后有充足的母乳。

如出现母乳不够吃的情况,可人工哺乳或找代乳母猪。

3佝偻病和软骨病佝偻病和软骨病是典型的慢性骨营养不良的病症。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新生仔猪溶血病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新生仔猪溶血病,是一种由母猪配种过程中血型不合所导致的免疫性疾病。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临床病症一般以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症状,溶血病的病发对象一般只存在于个别窝养仔猪中,但是仔猪一旦感染了溶血病,则死亡率高达100%。

溶血病仔猪的高死亡率给养猪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新生仔猪溶血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新生仔猪溶血病的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种猪血型不合,但仔猪的血红细胞抗原体遗传自种公猪的血红细胞抗体,即使仔猪在母猪体内的全部营养需要都通过母猪提供,但是胎儿和母猪之间存在着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就是“胎盘”。

由于仔猪胎儿位于母猪胎盘内,导致胎儿的血液不能够与母猪血液之间形成流通,即胎盘屏障确保胎儿的血液没有受到母猪血液的影响。

但是胎盘并没有彻底阻碍血液的流通,依旧会有少量的血液从母猪体内伸入到胎儿体内,同样也会有少量的胎儿血红细胞通过胎盘渗透到母猪体内。

从胎儿体内渗入到母猪体内的血红细胞能够参与到母体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仔猪的血红细胞抗原体在母猪妊娠过程中就参与了母体的血液循环,为了抵抗这种现象,母猪自身就会形成一种同种血型、特异性抵抗仔猪血红细胞抗原的新型抗体,且这种抗体能够经由母乳传递,导致后代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而吸入母乳体内所包含的新型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的同种血型抗体进入仔猪体内后,会在肠胃部位被吸收,然后与体内的红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只要发生结合就会导致补体被激活,从而使仔猪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

2、临床症状在临床上,该病可分成两种类型,即最急性型和急性型。

最急性型,仔猪在出生时一切正常,状况良好,但吸吮初乳经过数小时就会突然出现发病,呈现急性贫血,尤其是白色仔猪会导致全身明显苍白,出生后12 h 内由于休克而发生死亡。

急性型,仔猪产出后一切处于正常状态,且精神、体重、膘情状况良好,但吸吮初乳经过24-48 h,整窝仔猪就会出现发病。

仔猪溶血病因分析和治疗措施

仔猪溶血病因分析和治疗措施

影响
仔猪溶血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 为受影响的仔猪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死亡 率高和饲料转化率低等问题。此外,溶血病 也可能导致猪群的慢性健康问题,如免疫抑 制和肠道疾病等。
强调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仔猪溶血,养猪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避免饲料毒素污染、保 持栏舍卫生和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等。此外,定期监测母猪和仔猪的血液指标也能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 题。
详细描述
这包括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的环境变化、减 少疫苗接种和运输等干扰因素,以及提供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等。同时,对出现溶血症状的仔猪进 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06
结论
总结病因和影响
病因分析
仔猪溶血的主要病因包括母猪血液中的抗体 、饲料中的毒素、细菌或病毒感染等。这些 病因可能导致仔猪的红细胞破裂,引发贫血 、黄疸和水肿等临床症状。
通过建立健康的种猪群,阻断遗传传递, 可有效预防遗传导致的溶血。
案例二:免疫异常导致的溶血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免疫异常是仔猪溶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母体免疫系统 异常或疫苗接种不当有关。
免疫异常导致的溶血通常表现为母猪在妊娠期间或哺乳期间出 现免疫应答异常,导致仔猪发生溶血。
对于免疫异常导致的溶血,需要加强对母猪免疫系统的监测和 评估,确保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
免疫接种不当
给仔猪接种疫苗时,疫苗剂量过大或 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引起免疫过敏反 应,导致溶血。
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分娩时产道挤压、脐带血流阻断等物理因素可能导致仔猪红细胞破裂,引发溶 血。
化学因素
母猪在分娩前后受到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如药物、消毒剂等,可能影响仔猪 的红细胞稳定性,导致溶血。

仔猪常见病诊断与防治

仔猪常见病诊断与防治

602023.9仔猪常见病诊断与防治颜丙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1 新生仔猪腹泻腹泻病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仔猪发病后以腹泻、脱水为主症,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腹泻病病因复杂,症状相似,给兽医工作者带来极大的诊断困难。

下面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鉴别。

1.1 猪病毒性腹泻1.1.1 猪流行性腹泻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和脱水。

哺乳仔猪一旦感染,症状显著,尤其在进食后呕吐症状明显,四肢无力。

体温多数正常,偶尔有体温稍偏高现象。

粪便开始时黄色黏稠,逐渐变成水样并混杂有黄白色的凝乳块。

一周龄内仔猪症状尤其重,病死率高达50%,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逐渐减低。

妊娠母猪产前和仔猪进行疫苗接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禁止从疫区购入仔猪,防止狗、猫等进入猪场,严格执行猪场进出消毒制度,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

病猪群要应用口服盐溶液,2周龄以上发病猪可以应用抗生素治疗。

1.1.2 猪传染性胃肠炎 2周龄内仔猪多发,以呕吐、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

仔猪呈现短暂的呕吐,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

粪便黄绿色或白色,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恶臭。

病猪极度口渴、消瘦脱水,痊愈仔猪生长发育不良。

架子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个别出现呕吐腹泻,死亡率较低。

妊娠母猪注射疫苗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发病猪群及时口服补液盐,防止病猪出现脱水,注意保暖,保持仔猪舍干燥和清洁。

1.1.3 猪轮状病毒病 发病猪精神委顿、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

8周龄内的仔猪主要表现为下痢和高死亡率。

7~42周龄仔猪易感性较高,1周龄以内仔猪较少发病。

严格落实兽医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对舍内外进行消毒,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对空栏期的舍具等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1.1.4 鉴别诊断 猪病毒性腹泻病死率比传染性胃肠炎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由不同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播速度快,幼龄猪死亡率高;猪轮状病毒病为轮状病毒,多与其他腹泻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较高。

动物内科病

动物内科病

1、动物内科病:指研究畜禽由传染性因素引起得机体、器官系统得发生发展规律与防治措施得临床科学。

2、口炎:就是口腔黏膜炎症得总称。

临床上以采食障碍、咀嚼障碍与流涎为特征。

3、咽炎:就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与淋巴组织得炎症。

4、食管阻塞:俗称“草噎”,沙市食管被食物或异物阻塞得一种严重食管疾病。

治疗原则:手术疗法:当采取上述方法不见效时,应施行手术疗法。

采用食管切开术,或开腹按压法治疗。

在牛还可施行瘤胃切开术,通过门将阻塞物排除。

5、前胃迟缓:就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与腐败得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至全身机能紊乱得一种疾病。

6、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就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得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与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与毒血症得一种严重疾病。

症状:腹部膨胀,左月欠部充满,叩诊为浊音,触诊瘤胃,病畜表现敏感,内容物坚实或黏硬,指压留痕;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

7、瘤胃鼓胀症状:如果就是牛羊得话,要先放气,叩诊为鼓音,通常在采食易发酵饲料后不久发病,甚至在采食中发病。

表现不安或呆立,回顾腹部,反口与暧气停止,食欲废绝。

腹部迅速膨大,左欧窝明显突起,严重者高过背中线。

腹壁紧张而有禅性,叩诊呈鼓音;瘤胃蠕动音初期增强,常伴发金属音,后期减弱或消失。

说明怎样放气得方法:在左侧收窝部,由礦骨外角与最后肋计连线得中点,距脊柱10-12cm处。

先在穿刺点旁lcm做一小得皮肤切口,术者再以左手将皮肤切口移向穿刺点,右手持套管针将针尖置于皮肤切口内,向对侧头方向迅速刺入10"12cmo左手固立套管,拔出内针,用手指堵住管口,间断放出瘤胃内得气体,若套管堵塞,可插入内针疏通。

气体排出后,可经套管向瘤胃内注入制酵剂,防止复发鼓起,如牛可注入1%辽、5%福尔马林溶液100-300ml.或5%克辽林溶液200mL或松节油20-30ml °8、肠便秘:就是由于肠管运动机能与分泌机能降低,肠内容物滞留、水分被吸收,致使某段肠管中得粪便结合得一种疾病。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富血力)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富血力)
选【产品特点】
1、原料好:来自欧洲专业的右旋糖酐铁制造基地--- 丹麦
2、成份足:富含铁、硒、VB12等仔猪所需的微量元素,
在补铁补血的同时,又可以给仔猪补充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 的微量元素,提高抗病力。
3、应激小:制作工艺精良,所选辅料纯度高,使用时应
激性小。
4、吸收快:纯度高,黏度小,因而注射更方便,吸收更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铁应该在颈部注射,不应注射在大腿部,避免引起仔
猪行动障碍或注射部位被感染
获得铁有2种方法:
1,注射(对预防贫血效果更好) 2,口服
富血力——仔猪补铁首选
【主要成份】
亚硒酸钠、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
【包 装】
100毫升/瓶 60瓶/箱
【贮 藏】
避光、密封保存
富血力——仔猪补铁首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王卫平
技术总监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
主要内容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富血力特点、功能与主治 公司销售网络与发展
仔猪补铁的重要性
母乳对乳猪来说是一种理想的食物 唯一不足的营养就是铁 缺铁可引起仔猪贫血和死亡 需要补充铁 口服或注射右旋糖酐铁 仔猪每天至少需要7毫克铁
生泰尔-国外销售网络
尼日利亚 苏丹 叙利亚
沙特 巴基斯坦
美国
产 品
蒙古
波兰 英国 中国台湾
日本 韩国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
崇尚科技 人人共享 点点滴滴 汇聚非凡品质
国际一流的天然药品及标准提供者 国际水平的生物制品及佐剂专业供应商
迅速。
富血力——仔猪补铁首选
【功能主治】
1、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缺铁性贫血及由此引 起的多种疾病。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
营养补充
在患病期间,应给予仔猪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以增强其抵抗力 。
恢复期护理
在恢复期,应逐渐增加仔猪的活动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帮助其逐 渐恢复健康。
避免混合不同血缘的仔猪
混养风险
混合不同血缘的仔猪容易导致溶血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分群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应将不同血缘的仔猪分开饲养,并做好分群记录 和管理。
新生仔猪溶血病的治疗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疾病概述 • 疾病的治疗方法 • 疾病的预防措施 • 疾病的注意事项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 新生仔猪溶血病(Neonatal Piglet Hemolytic Disease)是一种由母源抗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贫血 、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该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2小时内的新生仔猪,常常导致仔猪死亡。
疾病的注意事项
及时诊断和治疗
及时发现
在新生仔猪出现黄疸、贫血等典型症状时,应及 时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确诊方法
通过血液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方法,确诊仔猪 是否患有溶血病。
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换血、输液等措施,防止 病情恶化。
注意护理和营养
护理要点
保持仔猪舍的清洁、干燥和安静,避免对仔猪造成刺激和感染。
免过量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03
疾病的预防措施
母猪的免疫猪接种疫苗,提 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选择合格疫苗
确保使用合格、有效的疫 苗,以保障免疫效果。
定期检测抗体
定期检测母猪的抗体水平 ,确保其处于保护状态。
避免母猪与公猪的血缘关系
了解血缘关系
了解母猪和公猪的血缘关 系,尽量避免近亲繁殖。

仔猪营养性应激应对技术

仔猪营养性应激应对技术

仔猪营养性应激应对技术在养猪生产中,合理地仔猪饲养是养猪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影响本阶段的生长,还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

而仔猪断奶则是仔猪生产中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养猪生产中,仔猪常在45-60日龄断奶。

现代化养猪生产为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常通过早期断奶技术,将断奶日龄缩短到21一28日龄,以缩短母猪的哺乳期;另外,母仔早期分离可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和减少仔猪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同时可提高栏舍利用率;但同时也导致仔猪产生应激,产生断奶仔猪衰竭综合症的出现。

一。

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1.母乳向饲料(feed)的过渡关断奶前的哺乳仔猪的营养全部或大部分由母乳提供,猪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易于消化的酪蛋白,其碳水化合物是以乳糖为主,不含淀粉和纤维。

而断奶后,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乳脂由谷物淀粉所替代,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的酪蛋白变成了消化率较低的植物蛋白,并且饲料中还有仔猪几乎不能消化的纤维。

因此,仔猪消化道酶系统和生理环境等均不相适应,造成仔猪出现失重,血糖、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肝糖原、胃内容物重均降低,胃pH值升高。

临床上表现为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消化不良和引起腹泻的发生。

2.断奶应激导致免疫力、抗体水平快速降低母猪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高达7%,占干物质34%,而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新生仔猪肠壁通透性很好,可完整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

但在以后的3周内很快下降,而主动免疫要在4~5 周才起作用。

所以,通过营养的方法提升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是避免腹泻的关键之一。

3.断奶应激引起肠道环境的变化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和内分泌器官,肠道形态结构的完整性是肠道一切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

早期断奶将导致仔猪小肠黏膜萎缩,绒毛变短,隐窝加深。

断奶后仔猪持续摄入低能量和豆粕含量高的饲粮是造成黏膜损伤的主要因素。

因此,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必须极易消化,而且对肠壁不产生抗原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及预防和治疗措施
仔猪营养性贫血(Nutritional Anemia of Piglet)是指5~28d内哺乳仔猪由于营养不足及
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铁的缺乏而引起的贫血,临床上以可视粘膜色淡,轻度黄染或苍白;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下降,血红蛋白显著减少等为特征,又称为缺铁性贫血或者小细胞低
色素性贫血。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末、春初季节的舍饲仔猪,特别是猪舍以木板或水泥为地面
而不采取补铁措施的集约化养猪场。本病在一定地区具有群发性,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且
每年都可能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病因
1.1 生理性病因 主要是铁不足或缺乏,仔猪出生后头几周,生长发育迅速,全血容量
增长快,每天需铁7~15mg,而母乳供给的铁每天仅为1mg,于是动用体内极其微薄的贮存
铁(约为40~47mg)。而此期仔猪若生长在以水泥或木板为地面的猪舍内不能与土壤接触,
失去了对铁的摄取来源,同时又没有采取人工补铁措施,而使仔猪缺铁严重;加上仔猪出生
后7d内胃液缺乏盐酸,获得的铁就更少了,结果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出现生理性贫血。

1.2 条件性病因 仔猪补饲日粮中碳酸钙和锰的含量过多可以引起条件性缺铁和贫血,
这主要是由于碳酸钙和锰都对铁的吸收具有拮抗作用。当日粮中蛋白质、铜、钴、锌、维生
素B12、叶酸、烟酸、硫胺素、核黄素等缺乏时,可引起或促进仔猪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磷
酸、植酸、鞣酸、草酸等均能与铁结合,阻碍铁的吸收,日粮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过高,也可
促进本病的发生。

1.3此外,环境因素如猪舍空气不流通、粉尘多、阴湿、密养等均能加重贫血。如果仔
猪摄入了有毒、含生物碱的饲料和多次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如国家规定食品动物禁用的氯
霉素)也会加速贫血的发生。

2.危害
体内绝大部分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因此缺铁将导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和红细胞生成减
少而发生贫血。贫血持续到一定时期便会破坏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同时仔猪的消化吸收机
能减弱,加重了贫血的发生,进而因机体免疫性反应降低诱发消化系统和呼吸器官疾病等,
死亡率可达10%~15%。

3.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离群伏卧,食欲减退,被毛逆立,缺乏光泽,生长缓慢或停止。体温不
高,多伴腹泻。可视粘膜色淡,轻度黄染或苍白。光照耳壳呈灰白色,几乎见不到明显的血
管,针刺也很少出血。呼吸增数,脉搏急速,可听到贫血性心内杂音;轻微运动则心搏动强
盛,喘息不止。头和前躯可发生水肿,有时发生膈痉挛。有的仔猪外观很肥胖,生长发育也
较快,可在奔跑中突然死亡。有的仔猪外观消瘦,便秘下痢交替出现,异嗜,衰竭;腹壁卷
缩,其体型呈橄榄状。

4.病理变化
肝脏脂肪变形且肿大,呈淡灰色,有时有出血点。血液稀薄呈水样、凝固性差;肌肉色
泽变淡,特别是臀肌和心肌呈现出典型的贫血变化。脾脏肿大,被膜增厚,色浅,质地稍结
实。肾脏实质变性,呈灰白色,被膜易剥离,切面皮质和髓质界限清楚。腹腔、胸腔、心包
腔积液,心脏扩张,心外膜有小点出血。肺水肿,间质明显,切面有渗出液溢出。肠系膜淋
巴结水肿、淤血;胃和肠腔空虚,其粘膜有灶性病变。组织学检查:骨髓中红细胞生成加强,
在肝脏、脾脏及淋巴结有髓外造血功能。

5.血液学检查
病猪的血液稀薄、粘度降低、色淡、血凝缓慢;红细胞减少至3×1012/L以下,血红蛋
白低于50mg/ml。红细胞着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大小不均,而以小的居多,出现
一定数量的梨形、半月形、镰刀形等异形红细胞,平均直径小于5mm(正常为6mm);白细胞有
中等程度的增加。

6.防治
根据仔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结合母猪日粮中蛋白质、铁和其它微量元素的供应情
况以及仔猪的饲养管理,加上对仔猪的血液学检查,即可确诊。

6.1预防
加强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加哺乳仔猪外源性铁剂的供给。
6.1.1 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多喂富含蛋白质、铁、钴、锌、维生素A、B族和维生素E
的饲料,并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保证充足高质的母乳供给。

6.1.2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在气候条件许可时,让仔猪在自然环境中有充足的运动和
光照;多给仔猪接触土壤的机会并提前开食,增加铁、铜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取。

6.1.3 在水泥、木板地面的猪舍内长期舍饲仔猪,应在3~5日龄即开始补加铁剂,其
方法是将铁铜合剂撒在土盘或粒料内,或涂于母猪乳头上,或逐头按量灌服;也可于3日龄
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100~150mg。

6.2治疗
其原则为:补充外源性铁剂,充实体内铁质储备。
6.2.1 用硫酸亚铁2.5g、氯化钴2.5g、硫酸铜1g,冷开水加至1000ml,混合后用纱布
滤过,1Kg体重用0.25ml,涂于母猪乳头上,或混于仔猪饲料及饮水中,每日1次,连服7~
14d;并在栏中投入红土或泥炭土,让仔猪自由采食。
6.2.2 注射铁制剂,效果确实而迅速,供肌肉注射的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葡聚糖铁钴
等。其方法为:右旋糖酐铁2ml深部肌肉注射,7d后再注射1ml;葡聚糖铁钴深部肌注,每
次2ml,重症贫血者隔2d同等剂量重复1次。

6.2.3 此外,卢运然(1997)报道以党参、白术、熟地、黄芪、枣肉、绿矾等组成健脾生
血散对仔猪营养性贫血有很好的效果,其治则是益气健脾,养胃生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