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秸秆制作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秸秆制作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秸秆制作生物炭的研究进展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因农业生产大量的废弃秸秆,目前还没有大量回收利用的途径。

许多研究已经说明生物炭在当前环境变暖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对于秸秆的回收利用有许多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秸秆望生物炭方向利用的进展,为以后秸秆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生物炭秸秆炭化应用我国每年因农业生产而产生的秸秆至少有7亿吨,不少的研究人员虽然对一些秸秆的深加工和综合使用的环节进行了许多较为细致的研究,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没有一项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或在一定范围内大量使用。

尤其是还没有成功的模式能利用各种作物秸秆大量或局部替代农村主要燃料煤,在当今电及电器兴旺情况下,即使家里面需要燃料也很少有人把地里的秸秆拿回家去当燃料。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农村田地里的大面积荒烧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每年数以亿吨的生物质资源的白白大量浪费,还造成了大气的严重污染。

有专家称秸秆燃烧是北方地区雾霾严重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秸秆往生物炭的方向的研究利用被提上日程,并显得日益紧迫起来。

一、秸秆利用现状据估计,每年全球因农业生产而产生的废弃生物质的资源量可以到达1000亿t以上,这只是估计的数值,可想而知具体的数字是无法准确估量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和取之不尽、可以持续利用的资源。

综合利用废弃的生物质,不但可以解决其随意弃置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的问题,还可以生产生物炭,也可以获得生物质能源,使废弃有机生物质的附加值、有效利用率和污染问题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提高,有助于解决弃置、燃烧、随意排放的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所以废弃有机生物质的利用方法和加工技术应该被人们重视起来。

二、秸秆制作生物炭简单来说,生物炭是将木柴、农作物秸秆或其他的有机生物质通过特定的在炭化条件下形成的,经过高温环境下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在缺氧或是完全无氧的环境条件下,是一种碳元素含量极其丰富的物质,这种主要由生物有机质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炭被科学家们称之为“生物炭〞。

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影响研究进展生物炭是一种稳定的碳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中。

近年来,生物炭在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并总结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动生物炭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生物炭是通过生物质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热解得到的一种碳质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

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植物秸秆、木材、农作物残留物等生物质材料进行热解得到。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二、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1. 土壤改良作用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研究表明,将生物炭施入烤烟生长土壤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值,减轻土壤酸化现象,为烤烟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2. 促进根系生长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吸收水分与养分。

研究发现,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增加烤烟根系的生物量和表面积,促进根系的发达和生长,有利于提高烤烟的养分吸收量和生长速度。

3. 提高植物抗逆性生物炭中丰富的多孔结构和微生物群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环境。

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烟草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有利于提高烤烟的产量及品质。

三、生物炭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1. 提高烤烟产量研究发现,适量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烤烟的产量。

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增加烤烟的产量。

生物炭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提高烤烟的产量。

2. 提高烤烟品质研究表明,适量施用生物炭可以显著改善烤烟的品质。

生物炭中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有益微生物对烤烟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可以提高烤烟的吸引力和口感,改善烤烟的品质。

生物炭制备及其应用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

生物炭制备及其应用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

生物炭制备及其应用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生物炭是一种来源于生物质的碳质材料,在高温、无氧的条件下制备而成。

它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活性,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肥料改良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生物炭的制备和应用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一、生物炭的制备生物炭的制备原料主要包括木材、秸秆、稻壳等生物质,在高温(400-600℃)的条件下进行炭化反应,得到具有良好吸附性、孔隙结构和稳定性的生物炭。

其中,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原料、制备温度、加热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在生物炭的制备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一些微生物菌剂、化学物质等辅助剂。

这样可以在生物炭中加入微生物菌群,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另外,生物炭还可以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如钾肥、磷酸盐等,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作用时间。

二、生物炭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由于生物炭具有高度的吸附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它在土壤修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肥料改良生物炭可以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土壤有机物含量、酸碱度、肥料吸收力等,从而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实验证明,将生物炭与化肥混合施用,明显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产量。

2. 污染物吸附生物炭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可以吸附检测中的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从而减少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近年来,研究者在实验中使用木屑生物炭,对污染水体进行了修复和净化,效果显著。

3. 土壤改良生物炭具有良好的水保持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可以为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

研究表明,生物炭可以改变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气性,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从而实现对土壤的改良和恢复。

三、总结生物炭是一种新型的土壤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和生物促进作用。

本文探讨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并重点介绍了它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对生物炭的深入研究和推广,相信它将在未来的生态环境修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4年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环保的吸附材料成为了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吸附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以玉米秸秆芯为原料,通过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吸附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旨在为生物炭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实验所使用的玉米秸秆芯来源于当地农田。

经过清洗、干燥、破碎等预处理后,用于制备生物炭吸附剂。

2. 制备方法(1)预处理:将玉米秸秆芯进行清洗、破碎和干燥,得到一定粒度的原料。

(2)热解:将预处理后的原料置于管式炉中,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热解,控制热解温度和时间,得到生物炭。

(3)活化:将生物炭进行活化处理,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4)制备完成:将活化后的生物炭进行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

3. 性能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方法,对制备的生物炭吸附剂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实验,测定其吸附性能。

三、结果与分析1. 生物炭的表征结果通过SEM观察,制备的生物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XRD分析表明,生物炭主要成分为无定形碳。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径分布。

2. 生物炭的吸附性能(1)吸附动力学研究:通过动力学实验,发现生物炭对某些污染物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生物炭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和较高的吸附能力。

(2)吸附等温线研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量,得到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生物炭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且随温度升高,吸附量有所增加。

(3)影响因素分析: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共存物质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生物炭在不同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蔬菜秸秆生物炭制备及其改良黄瓜连作土壤的效果研究

蔬菜秸秆生物炭制备及其改良黄瓜连作土壤的效果研究

3、养分状况
生物炭添加污泥堆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如表1所示。 (请在此处插入生物炭添加污泥堆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表1)
由表1可知,生物炭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污泥堆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生物活 性和养分状况。然而,生物炭与污泥的联合堆肥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一些挑 战,如堆肥过程中产生臭气、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展开:
1、优化生物炭与污泥的配比,寻求最佳的堆肥比例;
2、探讨生物炭与污泥联合堆肥过程中臭气的产生及扩散规律,提出相应的控 制措施;
3、研究生物炭与污泥联合堆肥的长期效果,明确其对土壤质量的长期影响;
4、拓展生物炭与污泥联合堆肥在其他类型土壤改良中的应用,为提高我国土 壤质量提供更多可行性方案。
五、
蔬菜秸秆生物炭制备及其改良 黄瓜连作土壤的效果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材料与方法
03 三、结果与分析
04 四、结论
05 五、讨论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壤质量退化和连作障碍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黄瓜等 蔬菜的连作,由于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养分过度消 耗,土壤酸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 方法来改良黄瓜连作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已成为当前农业科研的重要课题。
由图1可知,生物炭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污泥堆肥处理后的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 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2、生物活性
生物炭添加污泥堆肥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 (请在此处插入生物炭添加污泥堆肥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图2)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体污染尤为突出。

因此,寻找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本文以玉米秸秆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吸附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旨在为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玉米秸秆芯:本实验所使用的玉米秸秆芯均来自本地农田。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等。

2. 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1)预处理:将玉米秸秆芯进行清洗、干燥、粉碎。

(2)炭化: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芯在管式炉中进行炭化处理,控制温度和时间。

(3)活化:将炭化后的生物炭进行化学活化处理,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4)洗涤与干燥:将活化后的生物炭用稀酸洗涤,以去除杂质,然后进行干燥。

3. 性能测试(1)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测试:采用BET法测试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2)吸附性能测试:选用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测试生物炭的吸附性能。

(3)吸附动力学研究: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吸附实验,研究生物炭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三、结果与讨论1. 生物炭的表征通过BET法测试,发现所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提高其吸附性能。

此外,通过SEM和TEM等手段对生物炭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

2. 吸附性能研究(1)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且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和吸附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提高。

(2)吸附动力学研究: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吸附实验,发现生物炭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

此外,生物炭的吸附速率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3)再生性能研究:通过多次吸附-解吸实验,发现所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体污染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在各种水处理技术中,吸附法因其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生物炭吸附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因其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备受瞩目。

本文以玉米秸秆芯为原料,通过制备生物炭吸附剂,研究其制备工艺及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玉米秸秆芯作为制备生物炭吸附剂的原料。

2. 制备方法(1)预处理:将玉米秸秆芯进行清洗、干燥、粉碎等处理。

(2)炭化: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芯放入炭化炉中,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高温炭化。

(3)活化:将炭化后的产物进行化学活化或物理活化,以提高其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4)制备完成:将活化后的生物炭进行研磨、过筛,得到所需粒径的生物炭吸附剂。

3. 性能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生物炭的形貌;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其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通过吸附实验评价其吸附性能。

三、结果与讨论1. 生物炭的形貌特征通过SEM观察发现,制备得到的生物炭具有多孔结构,孔隙分布均匀,表面粗糙。

这种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

其中,中孔和大孔的存在有利于吸附质的传输和扩散,提高吸附效率。

3. 吸附性能研究通过吸附实验发现,制备的生物炭吸附剂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生物炭对污染物的吸附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浓度后趋于饱和。

此外,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受温度、pH值、共存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操作条件,以提高生物炭的吸附性能。

四、结论本文以玉米秸秆芯为原料,通过制备生物炭吸附剂,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及性能。

《2024年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基于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体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吸附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率高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炭吸附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可再生等优点,其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以玉米秸秆芯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吸附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二、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1. 材料与设备实验所需材料主要包括玉米秸秆芯、氢氧化钾等。

实验设备包括粉碎机、管式炉、研磨机等。

2. 制备过程(1)将玉米秸秆芯进行清洗、干燥、粉碎,得到秸秆粉末。

(2)将秸秆粉末与氢氧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碳化处理。

(3)将碳化后的产物进行研磨、筛分,得到生物炭吸附剂。

三、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的性能研究1. 吸附性能测试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生物炭吸附剂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吸附剂对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2. 影响因素分析(1)碳化温度:碳化温度对生物炭吸附剂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等性能有显著影响。

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生物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逐渐增强。

(2)碳化时间:碳化时间也会影响生物炭吸附剂的性能力。

适当的碳化时间可以使秸秆芯完全碳化,提高生物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3)污染物浓度:生物炭吸附剂对不同浓度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吸附效果。

低浓度污染物时,生物炭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高浓度污染物时,虽然吸附量增加,但吸附效率会降低。

四、生物炭吸附剂的应用前景及展望玉米秸秆芯生物炭吸附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水处理、土壤修复、空气净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提高生物炭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同时,可开展生物炭吸附剂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研究,推动其在实际环境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电话:18705197858,E-mail:775763524@qq.com 通讯联系人:陈蕾(1985-),女,南京林业第 2期
王志鹏等:秸秆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445
了 MnOx生物炭复合材料(MBC),MBC对 Cu2+的最 大吸附量达到 160.3mg/g,与单 一 秸 秆 生 物 炭 相 比,吸附能力提升了约 8倍,灰分含量提升约 4倍, 孔径从 23.7nm提升至 92.2nm,MBC的 C/O比从 25降低到 1.88,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增加 的氧主要以 Mn—OH和 Mn—O形式存在。此外,对 生物炭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也可改善秸秆生物炭 的性能。
中的应用,为秸秆生物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1 秸秆生物炭的制备
热解法是利用高温在限氧条件下对秸秆进行分 解,根据加热速率和热解时间的不同,热解反应可分 为快速热解和慢速热解。慢速热解的加热速率低于 1℃ /s,反 应 温 度 往 往 在 700℃ 以 下,反 应 时 间 长[6],秸秆生物炭主要利用这种方式制备而成。快 速热解的加热速率最大可达 1000℃ /s,反应温度 达到 900℃,数 秒 之 内 即 可 完 成 秸 秆 生 物 炭 的 制 备[7],快速热 解 生 物 炭 产 量 较 低,因 为 秸 秆 内 部 结 构在高温 条 件 下 被 破 坏[8]。 不 同 的 热 解 条 件 对 生 物炭的性能和产率有很大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热速率[9]。简敏菲等 以 [10] 水稻秸秆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300~700℃)利用 慢速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当温度升高时,生物炭产率 从38.24%下降到 17.11%,灰分、碳含量增加,孔隙 量增加,平均孔径变小。
近年来,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生物炭因其突出 的效果备受关注。秸秆生物炭是利用农作物秸秆在 低温限氧 条 件 下 热 解 产 生 的 富 碳 固 体[4]。 秸 秆 生 物炭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结构复杂,表面富含丰富的 活性官能团,使得生物炭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表现 出巨大的潜力。秸秆制备生物炭资源化利用可显著 减少温室气体 CO2的排放,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材 料生物炭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控制、改良土壤肥力、 土壤 固 炭、土 壤 修 复、微 生 物 燃 料 电 池 电 极 等 方 面[5]。本文综 述 了 秸 秆 生 物 炭 的 制 备 方 法 和 理 化 性质,着重总结了秸秆生物炭在污染物修复和农业
2 秸秆生物炭的性质
2.1 元素组成 秸秆生物炭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氧、氢等,除此
之外,秸秆生物炭中还含有较高的氮、磷、钾、硫和灰 分,灰分是原料热解后的残留无机固体。同种原料 制备的生物炭的成分主要取决于裂解温度。随着热 解的温度升高,碳、磷、钾含量及灰分含量增加,氮含 量减少。C/N比反应生物炭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 升高 C/N比增大,秸秆生物炭稳定性增强,不易被 矿化分解,利于长期使用[13]。秸秆生物炭中的元素 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磷含量增 大,与重金属离子生成磷酸盐沉淀,增强对重金属离 子的去除效 率 [14]。 H/C比 值 降 低 表 示 生 物 炭 的 碳 化和芳香性增加 。 [15] Zhai等 利 [16] 用玉米秸秆生物 炭研究灰分含量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 高,无机盐含量迅速升高,导致灰分含量增加。李明 等[17]以水稻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 300~500℃裂解 得到的生物炭,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磷、钾的含量分 别从 55.9%,2.8g/kg,49.2g/kg,上升到56.9%, 3.64g/kg,64.5g/kg。 2.2 比表面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 产量大幅提高,农作物秸秆广泛分布在我们农村地 区,其中主 要 来 源 为 水 稻 秸 秆、玉 米 秸 秆 和 小 麦 秸 秆,截 止 2009 年,我 国 农 作 物 秸 秆 年 产 量 为 8.2亿 t[1]。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残留的茎叶部分, 富含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镁、钙和硫等营养元 素[2]。然而目前我国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经 济效益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 境[3]。近年来,由 于 缺 乏 对 秸 秆 的 合 理 处 置 方 法, 农村秸秆的大量焚烧屡禁不止,引发了严重的社会 问题,秸秆资源的处置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利用秸秆生物炭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更佳,为 提高对特定污染物的吸附效果,一般在生物炭表面 加入能与污染物反应的无机物,常用来与生物炭复 合的材料有:纳米复合材料、锰的氧化物、磁性复合 材料[11]。Song等[12]利用玉米秸秆与 KMnO4 制备
收稿日期:20180622 修改稿日期:201807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545) 作者简介:王志鹏(1995-),男,江苏南通人,南京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陈蕾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给排水科学与
Researchprogressonstrawbasedbiochar
WANGZhipeng,CHENLei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00,China)
Abstract:Thepreparationofstrawbiocharanditsmodificationmethod:themechanismandeffectofstraw biocharonpollutantcontrolandagriculturalapplicationarereviewed.Attheendofthepaper,theprob lemsfacedbystraw biocharandfutureresearchdirectionsareputforward,withaview toChina.The researchonstrawbiocharprovidesreference. Keywords:straw;biochar;pollutioncontrol;agriculturalapplication
第 48卷第 2期 2019年 2月
应 用 化 工 AppliedChemicalIndustry
Vol.48No.2 Feb.2019
秸秆生物炭的研究进展
王志鹏,陈蕾
(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从秸秆生物炭的制备及其改性方法:秸秆生物炭对污染物控制的机理与效果和农业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对 秸秆生物炭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秸秆生物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生物炭;污染控制;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29+.4;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19)02-0444-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