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明主任去亳州市谯城区传授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合集下载

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研究及利用

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研究及利用

如何销都交给企业去做,这样才附合市场经济规律。 政府从具体的枝节上脱离出来,在监管、监督、安检、 准入等方面把 好关,创造 良好 的服务环境 。
4 . 3 健 全 追溯 制度
等职能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完善设施农业用地审
批备 案制度 ,制 定相应 的蔬菜 设施建 造标 准 。
4 . 2 加强技术装备 由于近几年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设施 蔬菜占到蔬菜总面积的 3 0 %甚至更多。一方面,农
. .
展示范村、示范户、专业合作社科技大培训,培养一
4 9. .
文献 综述
V e g e t a b l e s 2 0 1 3 . 2
需 催化剂 、净 化剂 研制 ,反应堆结 构 配套 设施 的逐 步 简化和 降 低成 本 ,实现 了通 过微 生物 转 化秸 秆产 生 CO , 、 热量 、抗 病孢 子与 农作物 生长 发育、光合 作用需 求构 成 良性 互补循 环 利用 ,形成一个 完 整的 秸秆 创新 利 用技术 体系。作 物 秸秆生物 反应堆 技术 是 利 用 有 益微 生物 分 解 作 物 秸 秆 ( 玉 米 秸 、麦 穰、 稻草等 )的一项 新 技 术。张 世 明研 究 员从 上 万种菌
( 2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标准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档
案农业管理制度。( 3 )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全面实施
标准化生产o( 4 )加大产地产品监测力度,建立合格 产品准出 制度。( 5 )设计产品包装追溯标识方案 , 推 动实施产品标识制度。( 6 )构建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 信皂 、 馨理平台,完善产品身份识别手段。圃
年来—直坚持进行秸秆创新利用研究,从秸秆通过 生物发酵转化为 C O ,供给作物光合作用需要着手, 展 开 一系 列相 关研 究 ,现 已从 秸秆 配 方处 理 、病虫 害生防疫苗简化和菌种筛选培养,降解氧化秸秆所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综合应用探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综合应用探讨
2 . 4 浇 水 时 机
东 生 态 生 物 研 究所 生 产 的菌 种 , 用量 为 1 2 0 k g / h m , 1 k g菌 种要 2 0 麦 麸子 加 0 . 8 k g水搅 拌 均 匀后撒 在 秸秆 上 , 最好 是 当天拌 菌种 当天 用 完 , 如 当 天 用 不完 , 一 一定 要摊 开 , 高 度
种 用量 要 足 。 由于 目前 该 菌种 生产 厂 家很 多 , 在使 用 前 一定 耍 仔细 看 说 明 , 按 照 产 品说 明 用足 菌 种 , 不 能 减 少 用量 。 山
作 物 进 入 正常 管 理 阶 段 时 , 浇水 次 数 为 常 规 浇 水 次 数
的 1 / 3 ~ 1 / 2 。 确 定 浇 水 时机 方 法 : 揭 开 作物 周 围地 膜 , 将 表层 2 e m 土拨 到 一 边 , 用手 抓 一 把土 , 如 不 能 完全 攥 成 团 , 应 立 即 浇水 。 选择 晴 天 , 浇 大行 即管 理 行 , 可控 制水 量 , 也可 以从 定 植 行 和膜 下 浇 水 。 浇水 后 的 3 d, 将 风 口适 当放 大 , 排 除 潮气 , 并及 时打 孔 。
农业 工程 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 0 1 3年第 2 0期
秸 秆 生 物 反 应堆 技 术 综 合 应 用探 讨
赵 彩 芹
( 辽 宁 省 本 溪 市 明 山区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 辽宁本溪 1 1 7 0 1 1 )
摘 要 对 秸秆 生物反 应堆 技 术应 用进 行 深入探 讨 , 以期 为 秸秆 生物 反应 堆 的推 广及 温 室蔬 菜的 增产 、 农 民的 增收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秸秆 生 物反 应堆 ; 应用; 辽 宁本 溪 ; 明 山 区 中图分 类号 ¥ 6 2 6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3 ) 2 0 — 0 1 9 8 — 0 2

本溪地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冷棚西甜瓜上的应用试验

本溪地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冷棚西甜瓜上的应用试验

茬效应 。增 强作 物长势 , 高作物 抗病性 , 少农 药 提 减
和化 肥施 用 量 , 生产 无 公害 农 产 品 , 加 产 量 , 善 增 改
品质 , 进 作物 提早 上 市 。但 “ 丰 宝 ” “ 博 士 ” 促 沃 和 卢 处 理秸秆 仍存 在一些 问题 :①试 验 表 明不 施肥 或很 少施 肥可 造成脱 肥 现象 , 响产 量 ; 秸秆 反应 堆对 影 ②
使用 )处 理好 的菌种 需在 4 , 8 h内用完 。 1 . 覆土 、 .5 4 浇水 。撒 完菌 种后 即可 覆 土 , 厚 2 ~ 土 0
2 m。 5 c 并结合 覆 土施入 底肥 。 秆埋 完后 隔 5d浇 秸 大水 , 秸秆充 分 吸水 。随后定 植 。 使
1 . 打孔 。浇水 后要 马上 打孔 ( 1 #钢筋 )孔 .6 4 用 2 , 距 1 m, 距 2 m, 深 以穿透 秸秆 层为 宜 。应 0c 行 0c 孔 用 秸 秆反 应堆 技 术 的甜 瓜 定植 床 每 隔 1 5 d错位 打 孔 1次 , 其他 农事 活动及 管理 同常规 栽 培 。
园 艺与 种 苗
碎 )5 0 0 6 0 g m , 4 0 ~ 0 0 0 k / 沟两端 底层 秸秆露 出 1 h 0
cm 。
24 对产 量和 品质 影响 . 应 用 秸秆 生 物反 应堆 技 术后 , 量 提 高 1 %左 产 0 右, 口感均 较对 照要好 ( 3 。 表 )
显差别, 卢博士液肥处理降低 了成本及劳动强度 , 更 具推 广价 值 。不但 能够 提 高 1 m地 温 2 8 ℃, 0c ~ 提
高棚 室气 温 1 2℃ ,还 可有 效解 决 冬早 春低 温 冻 ~ 害 给大棚 甜瓜 生产造 成 的影响 , 实现 减灾抗 灾 。

根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根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unl f nu A..c.09 3 (3 :99 52 J ra o A h i g Si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1)5 1 。92 o 2
责任编辑
庆珞
责任校对
况玲玲
根 际 秸 秆生 物反 应 堆 技术 在 马 铃 薯上 的应 用
杨玉田 , 王跃趵2 , 刘西允 (山 省 庄 农 科 研 院 山 枣 72 2 国麦肯州立学 院生物系 , 国麦肯 1 东 枣 市 业 学 究 ,东 庄23 ;美 . 72 美
ws i , e v a ml i e a1 97 sh a c an toy lws 04% .Cnli ] e otfo tt r r ue b r a hh t e g c I y lws 21 .k/ ̄ n i rs ga id a4 . s h a r e_ 酆 1 id 5 g dn e i re f e 3 [ocsn h aopt l p dc y lw uo c a i o e o d sa
Ap l ain EI c fm l n pi t to i s c o z Sr w o e co . ta Bira tr 1 am ̄dlT c n lg n t o eh oo y O Poat
Y N u t ne a ( az ag cdm f g c t a Si es Zo un , hnog 732 A G Y -a l Zoh n ae yo A r u u l c n , az ag S adn 272 ) i t u A il r e e h
ptt ees de .【 eut Gm o owr t i a u d R slJ
wt ot l h me ec aeo la n dacd2d s n eo dacd4d a r s g dvne i cno,t e r nesg fl t t vne , c gpr davne ,m te t ea acd4 h r e g t ' me a e i u a

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生产草莓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生产草莓技术
浇水 要 足 。 “ 一禁 ” : 禁 用化 肥 、 鸡粪等非草食性动物粪便 。


露” : 沟两头留出 1 0 c m秸 秆 。 “ 四不宜” : 开沟 不宜 过深 ,
按 照棚长 1 0 m 用 1袋 菌 种 ( 1 k g , 袋) 计算 , 需 用 菌 种 1 2 0袋/ h m ; 疫 苗按 每 2 0 m棚 长 用 1袋 ( 1 k g , 袋) 计算 , 需 用 疫苗 6 0袋/ h m 。
近年来 , 皖 北 地 区使 用秸 秆 生 物 反 应 堆 和 植 物 疫 苗技 术 生产 草 莓 取得 了很 好 的成 效 , 具 有病 虫第 2沟 的 土放 入 第 1沟 的 反 应 堆 的秸 秆
上, 依 次 进行 即可 。
1 . 6 定 植 与 打 孔
1 . 7 应 用 内置 式 注 意 事 项
秸 秆 生 物 反 应堆 和植 物 疫 苗 的方 法 介 绍 如 下 , 以 供 广大 草 莓 种植 户参考 。
1 内 置 式 秸 秆 生 物 反 应 堆 配 用 植 物 疫 苗 操 作 方 法 1 . 1 菌种 、 疫 苗 用 量
“ 三足” : 秸秆 、 菌种 量 要 足 ; 中 间料 ( 麦麸 、 饼肥 ) 要足 ;
续使用。
1 . 4 行 下 内 置 与 接 种 疫 苗
植物疫 苗用量 4 5 ~ 6 0袋 / h mz ( 1 k g / 袋) 。 秸 秆粉 、 饼 肥 和 中 间料 用 量 是 1 k g疫苗 掺 1 5 k g麦 麸 、 7 0 蓖 麻饼 、 1 0 0 秸秆粉 ( 或 食 用菌 下 脚 料 ) 、 2 7 0 k g水 , 即 比例 为 l : 1 5 : 7 0 :
1 0 c m长 秸 秆 以便 氧气 进入 , 然后 踩实 找平 。

植物也能接疫苗

植物也能接疫苗

植物也能接疫苗动物疫苗通常是动物病毒培养出来,经人工灭活处理然后注入动物体内,刺激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动物就获得了对这种病毒免疫能力,不会再得这种病了,那么植物疫苗是不是也是这种原理呢?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明:植物疫苗相似于动物疫苗动物疫苗通常是动物病毒培养出来,经人工灭活处理然后注入动物体内,刺激动物体内产生抗体,动物就获得了对这种病毒免疫能力,不会再得这种病了,那么植物疫苗是不是也是这种原理呢?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明:植物疫苗相似于动物疫苗,但与动物疫苗有一定的差异,就是一种类微生物,它具有生物活性,通过接种,进入植物体内部,激活免疫功能,产生抗体,产生对病害的防疫作用。

植物的病害大多都是由入侵植物的昆虫传播到植物体内的,例如常见的蚜虫和线虫在吸吮植物的汁液的同时,通过它的嘴把病菌也带入植物体内,使植物患病。

如果在蚜虫将病菌传入到植物体内之前,将防病的疫苗接种到植物体内后,会产生对植物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的抗体,即使蚜虫把病菌传播到植物的体内,植物也不会轻易得病,因为植物的体内也有了保护它的军队,能抗击和抑制入侵的病害。

给动物接种疫苗时往动物身打上一针就可以了,不过,动物疫苗的形态我们比较熟悉,这植物疫苗又是什么样的呢?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麦麸?玉米芯?麻子饼?水?这是干什么?混合疫苗?不对吧?一般的动物疫苗都是跟特制的液体混合,装在瓶子里头然后再使用,这植物疫苗的混合,也太简单了吧?别看这些原料不登大雅之堂,甚至可以说是些废弃物,可它们却给植物疫苗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环境,所以,这配比您还真得记清楚了。

疫苗混合好了,你可别以为这样就可以接种了,接下来还有一件事必须马上做。

为了使疫苗的活性提高,先做放热处理。

可别小看这放热处理,它就相当于给植物疫苗退烧。

因为疫苗和麦麸、秸秆粉混合以后,就会进行化学反应,也就是发酵。

发酵过程中,植物疫苗会出现发热、发烧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给它们退烧,疫苗就有可能被高温烧死。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冷棚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冷棚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1 6 3. e o m。
反应堆技术在辽西设施蔬菜 生产 中的应用 前景进行 了探讨 ,
并提 出了该技 术推 广应用 的实 施方 案及建议 J 。 目前 国 内
关于该项技术在温室蔬 菜上 的应 用研究较 多, 但未见将 该项 技术应用于冷棚马铃薯生产上的报道 。本研究探讨 了辽宁省 冷棚马铃薯生产现状 , 分析 利用玉米秸 秆为原料 的生 物反应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3年第 4 l卷第 1 期
. - — —9 7 - — —
安颖蔚 , 史书强, 袁立新.秸秆 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冷棚马铃薯 生产上 的应用效果 [ J ] .江 苏农业科 学, 2 0 1 3 , 4 1 ( 1 ) : 9 7—9 8
秸秆生物反应 堆技术 在冷棚马铃薯生产上 的应用效果
堆技术对 马铃薯 的增产潜力 , 旨在为推广该技术提供依据。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供试 秸秆 : 采 用普 通玉 米秸 秆 , 用量 为 4 5 0 0 0 k g / h m 。
供试菌种 : 应用 沃丰宝生物菌剂 ( 中国业 科学院 、 辽 宁圭谷
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联 合研 发) , 用量 1 2 0 k g , / h m 。 马 铃 薯 品
安颖蔚 , 史书强, 袁立新
( 辽 宁 省 农 业 科 学 院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中心 , 辽宁沈 阳 1 1 0 1 6 1 )
摘 要 :以早大 白为材料 , 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在辽宁地 区冷棚马铃薯生产上 的应用效 果。结果表 明 , 该项技 术 可提高冷棚 内气温 1 . 1— 1 . 6℃ , 提高地温 1 . 9~ 3 . 2℃ , 提高冷棚内 C O 2 浓度 2— 4倍 , 平均增产率为 1 8 . 5 7 %, 大 中 薯率 比对照提高了 8 . 8百分点 ; 马铃薯 密度、 干物质含量 和淀 粉含 量和对照相 比有所增加 。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或大棚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促进作物早熟、高产的生态农业生产新技术。

我市主要应用内置式。

标签: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一、秸秆反应堆产生的效果设施农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自2008年在我市棚室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蔬菜作物应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农业专家和农民充分认可。

特别是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任刘长江高度肯定了这项技求具有:“四个三”的特点。

即三个提高(提高温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抗病性)、三个节约(节水、节肥、节药)、三个改善(改善农产品品质、改善土壤、改善环境)、三个增加(增加产量、增加产值和增加效益)。

1.三个提高(1)提高温度。

因为秸秆在分解时产生热量,这样就在栽培层的20厘米之下把土壤加热了。

经过测量,秸秆反应堆平均地温提高2~3℃。

气温提高1~2℃。

(2)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在设施外二氧化碳浓度为350ul/l左右,一般温室地面为l011ul/l,秸秆反应堆的温室地面为4953ul/l增加3.9倍。

(3)提高了作物抗病性。

以往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土传病害很难防治。

秸秆反应堆所应用的八大菌系中,都有专门控制土传病害的菌种。

2.三节约(1)节约水。

由于秸秆的吸水能力强于土壤,因此保水能力得到提高,流到地下的水量会减少,一般可减少灌水量20%~25%。

(2)节约肥。

水流失少,肥流失也少,同时秸秆中还释放肥料,更加强了土壤肥料释放作用,节约效果明显。

(3)节约用药。

由于温度条件好,植株生长健壮,病害较轻,特别是土壤传播病害、生理障碍等发病都较轻。

3.三改善(1)改善农产品品质。

在口味上提高明显,味道浓郁;外观商品性好,果型正,光泽度高,产品受污染的风险得到极大改善。

(2)改善土壤。

设施农业都有土壤盐渍化的问题,用了秸秆反应堆后,土壤结构明显得到改良,土壤通透性大大增强,团粒结构大大好转,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世明主任去亳州市谯城区传授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应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农委和蔬菜局邀请,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世
明研究员于5月21日至24日在亳州考察、指导,并传授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1日下午在当地陈副区长、农委和蔬菜局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张主任首先到谯城区农业
科技带头户杨山的日光温室考察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情况。杨山今年是
第二年应用该技术,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黄瓜长势快,茎粗,叶大叶厚颜色深,黄
瓜结瓜多,病害少。杨山的大棚蔬菜已成为谯城区农业科技先进技术在蔬菜应用上的一个亮
点,参观、学习的农户络绎不绝。
22日由农委和蔬菜局举办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学习班在谯城区党校隆重召开,当地
农民闻讯纷纷赶来参加学习,一个能够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厅座无虚席。张主任在学习班上
主要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和植物疫苗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对其蔬菜种植与日常管理进行相应指导。张主任的精彩讲解使与会农民的掌声笑声不
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使得本已经确定的好的学习班结束时间一再往后拖。学习班结束后
菜农们又把张主任层层围住,让张世明研究员讲解反应堆的具体操作方法。当地农民表现出
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渴求和热情,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浓厚兴趣,让人久久难忘。
23日适逢亳州市谯城区乡镇三夏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又专门安排时间,让张主任为乡
镇领导同志举行了一个简要的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演讲。与会领导听了张研究员的演讲纷
纷对该技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是让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
项目,不仅可以显著增产、而且还能提高蔬菜品质,应该大面积推广。大家认为该技术在亳
州市一定大有作为。
24日,当张世明研究员要离开的时候,临时又应烟农的邀请,去为烟草做了个内置生
物堆示范操作。张世明研究员看见许多烟叶感染了花叶病毒,不禁感叹:“咱中国从南到北
有多少烟叶得了花叶病毒啊。这对国家对农民对烟民这是个多么巨大的损失啊!我们用反应
堆技术和疫苗技术是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假如全国烟草技术都用反应堆技术和疫苗技
术的话,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多少财富啊!”

农委和蔬菜局组织的技术培训会
学习班上的农民认真听课

张世明研究员在讲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张世明研究员在农田指导

张世明研究员在烟草田间现场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