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分子制品配方设计
高分子加工思考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1.高分子材料分为哪几类?(高分子材料是一定配合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主要成分树脂或橡胶和次要成分添加剂组成)在成型设备中,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作用熔融塑化,然后通过模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材料制品。
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类)2.塑料、橡胶、纤维分类?3.名词解释: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特种塑料化学纤维合成纤维4.生产塑料制品的完整工序有哪五个?原料准备、成型、机械加工、修饰和装配5.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和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得物理性质及加工性能比较(见讲义)。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1.高分子材料的熔融性能热传递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辐射聚合物的加热与冷却都不易由于聚合物的表观粘度随摩擦升温而降低,使物料熔体烧焦的可能性不大2.聚合物的流动和流变性能拉伸流动和剪切流动,各类型流体的流动曲线,影响高聚物熔体粘度的因素,粘度、流动稠度、流动指数、流动性的关系,熔体流动速率熔体流动速率——在规定的温度、压力(2160×9.81×10-3N)下,每10min内通过国标指定尺寸(书P76装料筒直径φ9.55±0.025mm, 出料口直径φ2.095±0.005mm)毛细管的试样总质量(克数)单位:克/10分钟3.聚合物熔体的弹性流动缺陷:管壁上的滑移,端末效应,离模膨胀,弹性对层流的干扰,熔体破裂,鲨鱼皮,产生原因熔体破裂——当挤出速率逐渐增加,挤出物表面将出现不规则现象(畸变、支离和断裂),甚至使内在质量受到破坏。
离模膨胀——被挤出的聚合物熔体断面积远比口模断面积大,称为离模膨胀鲨鱼皮——挤出物周边具有周期性的皱褶波纹。
4.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性能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晶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等聚集态可挤压性、可模塑性、可纺性、可延性概念5.成型过程中的取向作用拉伸取向(薄膜双向拉伸后,拉伸后的薄膜在拉伸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会提高。
6.高分子材料的降解与交联交联、交联度熟化降解——高分子材料化学键的断链、交联、主链化学结构改变、侧基改变以及上述四种作用的综合交联——线性大分子链之间以新的化学键连接、形成三维网状或体型结构的反应。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4、生产配方:按生产设备每一次投料量计算各组分需多少。 此表示法便于生产操作
表3-3(P107)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 的配方实例
表3-4(P108)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 的配方实例 表3-5(P109)几种橡胶的基本配方
稳定体系 热稳定剂、抗氧剂
1~2
性能体系 加工体系
增塑剂、补强剂、增韧剂、防老剂、 2~5
发泡剂、着色剂
增塑剂、润滑剂
1~2
成本体系 填充剂
1~2
四、配方的表示法
1、重量比:以聚合物的量为基准(100份)。 此表示法最常用(论文、科研)
2、重量百分数:以配方的总重量为100,各种份占多少。 便于配料,计算成本
2、性能配方:基本配方 + 性能体系
针对某种性能要求:往往提高某一(些)性能。
3、实用配方:性能配方 + 加工体系、成本体系
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要全面 考虑。
基本配方、性能配方、实用配方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基本配方首先提出一组配合剂及其基本用量,一般 采用传统使用量,并且尽可能简单。
总之,既要符合使用性能,又要适应加工性能。
配方的制定是一个经验加理论的过程: 初始工作人员:要反复修改多次才得到一个配方; 经验工作人员:可能一次性得到合理配方; 现在已发展到用计算机进行配方设计
二、配方制定过程
基本配方
性能配方
实用配方
1、基本配方:主体 + 交联剂 + 稳定体系
实验所添加的配合剂的合理性,包括种类、用量(要 求用量稳妥)。
例:橡胶基本配方: 生胶:100phr;硫:0.5~3.5phr;促进剂:0.5~1.5phr ZnO:1~10phr;Hst:0.5~2.0phr;防老剂:0.25~1.5phr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 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第一章1.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材料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定义高分子材料是通过成型加工工艺得到具有实用性的材料或制品过程的工程技术3.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的含义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性能既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有很大程度上受成型加工过程所产生的附加性质的影响第三章2.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够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分类:铅盐类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有机锑类稳定剂,有机辅助稳定剂,复合稳定剂,稀土类稳定剂用于食品:有机锡类稳定剂,复合稳定剂,稀土类稳定剂3.Pvc塑料因为PVC是一种极现在高温下的加工成型。
??/、?性高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强,导致加工温度超过其分解温度,只有加入热稳定剂才能实4.抗氧剂是指可抑制或延缓高分子材料自动氧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
抗臭氧剂是指可以阻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发生臭氧破坏的化学物质。
不同:抗氧剂是抑制扩散到制品内部的氧,而抗臭氧只是在制品表面上发挥作用。
5.光稳定剂是可有效地抑制光致降解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一类添加剂。
?/、?/8.润滑剂是降低熔体与加工机械或成型模具之间以及熔体内部相互直接按的摩擦和黏附,改善加工流动性,提高生产能力和制品外观质量的一类添加剂。
因为其可以调节PVC树脂熔化速率和降低熔体黏度9.10.硫化促进剂:提高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了硫化剂用量,提高或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硫化活性剂:提高胶料中硫化促进剂的活性,减少硫化促进剂的用量,缩短硫化时间防焦剂:少量加入即可防止或延迟胶料在加工和贮存时产生焦烧12. 着色剂,发泡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偶联剂,防霉剂第四章1.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中,成型加工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制品形状,产品尺寸,材料特征,公差精度,加工成本2.??3.??4.高分子材料进行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依据各是什么?制品的性能要求:抓住主要矛盾,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必要时可共混或复合改性成型加工性能的要求:各种成型加工方法的工艺和设备各有其特点,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故需充分考虑。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1、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画图说明。
2、 配方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几种?简述每种方法的具体含义?二种。
3、 配方设计中因素和水平的概念是什么?4、 单因素变量的配方设计方法有哪些?爬山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5、 多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有哪些?写出正交表的表示方法,说明正交表L 4(23)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6、 高分子材料密度的估算。
无定形高分子的密度()()3/298cm g V M igi g ∑=ρ 式中 M ——重复结构单元的摩尔质量,g/mol——组成重复结构单元各个基团摩尔体 积之和,cm 3/mol 。
结晶性高分子的密度ρc (298)=1.13ρg (298)7、 高分子材料的T g 、T m 估算。
M Y i gig ∑=T式中 ∑i gi Y——摩尔玻璃化转变函数之和,K·g / mol• 在熔点(T m )估算时要考虑的因素与估算T g 时基本一致,但基团的贡献值不同。
8、 高分子材料熔体的热膨胀率及其在挤出温度时的密度估算。
摩尔热膨胀可表示为:低于T g 时 E g ≈4.5×10-4V ω(cm 3/mol·K )高于T g 时 E l ≈10×10-4V ω(cm 3/mol·K )式中 V ω ——分子的范德华体积贡献值,cm 3/mol 。
热膨胀率: e g =E g (298) /M (cm 3/g·K)e l =E l (298) /M (cm 3/g·K)因此,温度T 时的摩尔体积为:V l (T )=V g (298)+E g (T g -298)+E l (T-T g )ρ (T)=M/V(T)。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1
高分子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制样条件 ——成型方法 注射成型时,料筒和模具温度越高,试样分 子取向程度越低 ——试样形状 薄的试样,由于表面层所占比例较大,其 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也比厚试样大
2
高分子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外界因素 ——温度 ——湿度 ——使用环境
17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平分法 ——适用于在实验范围内制品有一定物理性能 指标,以此标准作为对比条件,并且预先知 道该因素对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 ——每次试验都是取在试验范围的中点,然后 根据试验结果去掉试验范围的一半直到逼近 最佳点
18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分批试验法 ——均分分批试验 ---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安排每批试验,比较结果, 留下好的试验范围,再做下一批试验,找到 理想试验范围 ---试验总时间短且快,但试验次数多 ——比例分割试验 ---试验点按照一定比例安排
作为包装袋薄膜原料配方 应该如何变化?
作为透明的微波炉饭盒配 方应该如何变化?
作为阻燃的装饰材料配方 应该如何变化?
抗氧剂1010 0.5 碳酸钙 30
22
高分子制品设计
婴儿奶瓶 ——无毒,耐热,热传导性低,透明 塑料拖鞋 ——轻便,耐磨,柔软,便宜 药用胶囊 ——软胶囊 ——硬胶囊
16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黄金分割法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 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若用G来表示 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 ——在试验范围内的0.618处及对应点0.382 分别做实验 ——比较结果,舍去坏点以外的部分 ——每次可去掉试验范围的0.382,用较少的 试验迅速找出最佳变量范围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 第3章 混合

2
V H
1 2
增加时,2 下降
黏度比大,变形速率小,混合质量下降
共混体系各组分选择时的黏度相近原则
高黏度的少组分混合到低黏度的多组分中——比较困难 低黏度的少组分混合到高黏度的多组分中——相对容易
二、分散混合
定义:将呈现出屈服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时,要将它们分散, 应使结块和液滴破裂,这种混合称为分散混合。
一、添加剂的属性 1. 添加剂的形态
指添加剂颗粒的形状。 添加剂的不同形态,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与改性效果。 例:添加剂颗粒纤维状对增强改性有利。
2. 添加剂的粒度 指其颗粒的具体尺寸。 添加剂的粒度大小不同,对混合物体系的改性效果大不
相同。
例 1: 对 于 冲 击 改 性 , 作 为 分 散 相 橡 胶 平 均 粒 子 为
各组分流变性不均匀,即少组分的黏度与多组分的黏度有差异。
流变性不均匀流体在平行平板混和器中的混合
11 22 13
2
V H
1
1
2
1
少组分的剪切速率是黏度比和少组分占据的间隔分数 的函数。
<<1 2
当 1
(一) 统计学上的混合指标
(1)平均粒径 (2)总体均匀度 (3)分离尺度 (4)分离强度
(二) 视觉检测法(对比样本法)
ASTM推荐的方法,是定性的视觉法。
将观察到的试样切口情况与一组标准照片比较,评定炭 黑分散等级,其结果可用数值来表示。 将炭黑的分散情况与5张标准照片相比较,然后评定等 级。 共有5个视觉等级。等级为5时表示这样的分散状态使某些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稳定剂
稳定剂的主要功能是阻缓或停止塑料在物理的 (如热、光)和化学的(氧、微生物)因素作 用下的降解, 主要有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和抗微生 物剂等 (1)热稳定剂 能延缓或避免由于热作用引起的塑料破坏和 进一步降解的添加剂叫热稳定剂。由于PVC的 加工温度与降解温度接近,在加工时极易发生 降解,因此热稳定剂主要用于PVC。
2012-12-20 6
⑴增塑剂
增塑剂: 使塑料固有的刚性甚至脆性变为具有挠曲性的添加剂 增塑剂除具有可赋予塑料挠曲性的功能外,还可通过降低 玻璃化温度(Tg)和增加内部润滑作用而降低加工温度。 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减弱聚合物高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高分子链间的相对运动 变得容易。因为增塑剂一般为低分子物质,易于流动,对高 分子链间的相对运动也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需要增塑的主要有PVC及其共聚物、纤维素等, 约80%的增塑剂用于PVC 使用最多的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
2012-12-20 18
(l0)降解剂
可加速塑料制品在阳光或土壤中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 低分子物的添加剂称为降解剂。 工业上常用的降解剂有光降解剂和生物降解剂两种。 光降解剂主要包括具有光增敏作用的化学添加剂和过 渡金属络合物等。常用的有甲基乙烯酮、硬脂酸钙、 硬脂酸铁及各种光降解母料等。 光降解塑料的生产工艺相对较为成熟,如利用以色列 Scott-Gilead的专利技术,在PE或PP中添加具有稳 定、增敏功能的Ni、Fe金属络合物生产塑料薄膜,可 以精确地控制塑料薄膜光降解反应的开始时间。在诱 导期(2周一12个月)内,薄膜的力学强度不变,一 旦诱导期结束,塑料就会迅速地自动加速发生不可逆 降解反应。这一技术可用于农膜和各种包装材料。
2012-12-20 16
防雾剂主要是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化物, 常用的多元醇是甘油、山梨糖醇及其酸 酐等,常用的脂肪酸有油酸、棕榈(lv) 酸、硬脂酸等。典型的防雾剂甘油单油 酸酯具有良好的初期防雾性和低温防雾 性,适用于食品包装薄膜;山梨糖醇酐 单硬脂酸酯防雾效能持久,常用于农用 薄膜,也可用于食品包装薄膜。
2012-12-20 8
填充剂的表面结构对填充效果有很大影响
为使填充剂与塑料材料有较好的亲和性,得到较好的 填充效果,常对填充剂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结构进行处 理。 对填充剂表面的物理结构处理的方法主要是机械粉碎 和研磨,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填充剂的凹凸度、比 表面积,改善填充剂的微孔分布,从而增加填充剂与 基体树脂的接触面,改善填充效果 对填充剂表面的化学结构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偶联 剂在填充剂的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提高填充剂与树 脂的亲和性,增加填充剂与树脂的粘接性。
2012-12-20
7
(2)填充剂
填充剂是加人塑料中的一种惰性材料, 主要功能是增加容量、降低成本或改进某些性能。 常用于PVC、聚烯烃和ABS等。 填充剂的种类: 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硅灰石、云母、粉煤灰及木粉等。 其中碳酸钙是塑料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填充剂,它来源广 泛、价格低廉,其表面存在大量凹凸微孔,具有很大的比 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用它作为塑料填充剂不但可降低制品 成本,改善制品的蠕变性,还可提高制品的热变形温度及 尺寸稳定性
2012-12-20 10
在增强塑料中,存在连续相树脂基体和不连续相增强纤维, 当增强材料受到力的作用时,树脂基体把所施加的力传递 给增强纤维。 增强塑料的性能,除与所用基体树脂有关外,在很大程度 上还与增强剂的性能及基体树脂与增强剂的粘合程度有关 增强塑料中的基体树脂对强度的贡献很小,强度的大小主 要取决于增强纤维的强度及纤维与树脂的粘合程度。为改 善增强效果,除选用高性能的增强纤维外,还要用偶联剂 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树脂与纤维的粘合程度。
22
2012-12-20
(2)光稳定剂
抑制或减弱塑料光降解作用的添加剂,称作光稳定剂。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塑料的破坏作用最大,因为紫外线的能 量比有些聚合物的自动氧化反应活化能和化学键的离解能高, 足以破坏聚合物的化学键,引发自动氧化反应,造成老化降 解。 此外,聚合物中的杂质或发色团也能促使聚合物光氧化降解。 光稳定剂主要用于聚烯烃,其次用于橡胶改性的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和聚氨酯等。 根据光稳定剂的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光屏蔽剂、紫外线吸 收剂、碎灭剂和自由基捕获剂四类。
19
2012-12-20
生物降解剂主要是一些淀粉类的添加剂,成本较低, 但这种添加剂与PE类通用塑料的相容性较差,降低PE 的拉伸强度、光泽度和透明度。在微生物作用下,仅 其中的淀粉可被微生物分解,而塑料部分只是丧失其 形状及降低其功能。为提高其降解性能需提高淀粉含 量。 降解剂的历史开发较短,目前主要开发方向是综合 利用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原理,以制成一种降解较快, 又不损失其物理性能的产品。
21
2012-12-20
(1)热稳定剂
常用的热稳定剂为铅盐类、金属皂类及有机锡类化合 物。铅盐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主要用于 电线和电缆等电器产品,一般铅盐稳定剂都有毒性, 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或与人体接触较多的制品;金 属皂类一般为脂肪酸金属盐,金属主要包括Ca、Ba、 Zn、Cd、K、Na等,这类稳定剂用量最大,主要用于 软质PVC制品,其中锌和镉化合物因其能保持制品原 来的颜色常用于透明制品;有机锡的显著优点是效率 高、相容性好,不会损伤制品的透明性,可以单独使 用,但只有辛基锡可用于食品包装。
第三章 高分子制品配方设计
2012-12-20
1
1 前言
塑料中出含有主体树脂之外,通常还加有一些 必要的添加剂:
稳定剂 增塑剂
润滑剂
填充剂 着色剂
2012-12-20 2
1 前言
塑料添加剂的目的:改善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塑 料制品的使用性能或降低成本。 塑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实现高效化和多功能化。 研究的焦点:提高添加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实现添 加剂的多功能化、高分子量化、长效化和微粒化 等几个方面。 在塑料配方确定以后,需将树脂和各种添加剂按 一定顺序混合。
(8)防雾剂
防止塑料制品表面结雾的添加剂叫防雾剂。 它们是一些带有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可使凝结在塑 料制品表面的小水滴迅速扩散分布成连续的极薄的透 明水层,使光线透射均匀,提高透明度。 根据使用方法,防雾剂可分为外涂型和内加型, 外涂型可通过喷洒、浸清等方式在制品表面形成涂层, 简单、经济,井能产生立竿见影的防雾效果,但防雾 涂层易脱落,有效期短。 内加型是把防雾剂在配料时加人树脂中,赋予塑料制 品防雾效果,该办法较好,防雾剂不易损失,效能持 久,但对结晶性较高的材料难以获得良好的防雾效果
2012-12-20 9
(3)增强剂
能显著提高制品力学强度的填充剂称为增强剂, 它是制造增强塑料的重要原料。 增强剂绝大多数是高强度、纤维状的惰性物质, 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石棉等。在增强剂中玻璃 纤维用量最大,约占2/3。 填充剂与增强剂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强剂能大大提 高塑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而填充剂则不能。 增强剂最早用于热固性树脂,现已广泛用于PBT、 聚烯烃、尼龙等热塑性树脂的增强改性。
(6)阻燃剂
阻止或延缓塑料燃烧的物质叫阻燃剂。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①在可燃物上生成一层保护性的结焦 (含磷化合物),隔绝氧气;②在蒸汽相中,阻止自由基的 生成,中断链式氧化反应;③将含水化合物的水分释放到热 源上,冷却燃烧反应。 常用的阻燃剂 三氧化二锑一般与氯化石蜡配合使用,适用于聚烯烃、聚苯 乙烯和热固性塑料等; 氢氧化铝不生烟、无毒,可用于多种热塑性、热固性塑料; 十溴二苯醚适用于HIPS、ABS等; 磷酸三酯主要用于软质PVC和软质聚氨酯等
2012-12-20
14
(7)抗静电剂
用来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电阻,消除表面静电的添加剂叫抗 静电剂。 抗静电机理:抗静电剂具有吸湿性,可吸收大气中的水分 在塑料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导电膜,使静电迅速消除。 根据用法不同,抗静电剂有外用型和内用型两种。 外用型可通过喷洒、擦涂、浸渍等方法将抗静电剂涂覆于 塑料制品表面,它们见效快,但易被清洗、磨擦掉,只适 合短期使用。 内用型是将抗静电剂加人到塑料内部,使其均匀分散于整 个聚合物中,成型后逐渐迁移到制品表面,形成抗静电层, 具有长期的抗静电作用。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 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类型。 2012-12-20 15
12
2012-12-20
(5)着色剂
能赋予塑料颜色的物质称为着色剂,着色剂可分为颜料和染 料两类。 颜料是一种不溶的、以不连续的细小颗粒分散于树脂中而使 之上色的着色剂。颜料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类,常用的 无机颜料有二氧化钛、硫化锌、氧化铁、铬酸盐、炭黑等, 典型的有机颜料有喹(kui)咩(mie)啶(ding)红、喹咩啶 酮紫等。有机颜料比无机颜料难分散,不同的有机颜料有不 同的光和热稳定性。 染料则是溶解于树脂中的着色剂,它们是一类有机化合物。 用染料着色的高聚物比用颜料着色的高聚物颜色鲜艳、牢固、 透亮,但由于染料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差,塑料制品生产中较 少使用,除非需要生产完全透明的制件,如汽车的尾灯等。 2012-12-20 13
2012-12-20
11
(4)偶联剂
增加树脂与填充剂或增强剂界面结合力的物质 称为偶联剂。 偶联剂分子是一类多官能团物质,它的一端可 与无机物表面的化学基团反应,形成强固的化 学键合,另一端则有亲有机物的性质,可与有 机物分子反应或物理缠绕,从而把两种性质不 同的材料牢固结合起来。 常用的偶联剂有硅烷类偶联剂和钛酸酯类偶联 剂等。硅烷类偶联剂应用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