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收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Coremail 电子邮件系统案例简介中科院

Coremail 电子邮件系统案例简介——中国科学院邮件系统部署方案中国科学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包括5个学部以及11个分院、84个研究院所、1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本文由Coremail 销售经理杨广文整理,如需深入了解或购买Coremail电子邮件系统欢迎随时联系186//0192//6092,感谢您对Coremail的关注。
项目背景中科院下辖机构和院所众多,采用的邮件系统各异造成收发不畅,维护和管理困难。
建设一个覆盖中科院网用户,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统一电子邮件服务系统是中科院“十五”信息化建设专项项目之一。
经过长达1年的产品调研测试及同业产品的技术比较,Coremail邮件系统稳定、成熟的系统架构和强大的反垃圾能力获得了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认可。
2004年,Coremail邮件系统配合中科院电信级机房和NAS集群存储系统搭建了中科院邮件运营中心,并将院属各单位的邮件系统陆续平滑迁移到中科院邮件系统中。
时逢公安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开展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中国科学院随即开展垃圾电子邮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与Coremail建立长久的反垃圾邮件技术研究合作。
解决方案中科院机构众多、分布广,对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高,Coremail为中科院提供运营商级的邮件系统解决方案。
Coremail邮件系统具备继续平滑扩容至千万级用户的能力,扩容时不中断原有的电子邮件服务,采用完全分布式系统结构,并行计算技术和独立的功能模块设计;同时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可以实现系统的扩展和其他系统的互联,通过丰富的API接口,系统可以轻易满足功能扩展的要求。
一、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采用了多网段、分布式集群部署模式,充分发挥硬件性能的同时又能实现高度的单点容灾技术,满足中科院多分支广分布的部署需要。
邮件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方案1.1需求分析1.1.1系统参数考虑到系统近一年的可扩展性,系统设计用户数为:总部总部为10000个用户、分支一和分支二各为1000个用户。
根据上表并考虑一定的活跃用户数比例,确定本次建设的<客户名称><项目名称>支持用户数量为1.3万。
另外,假设用户按如下场景使用系统:1.1.2网络流量分析1.1.2.1集中式的方案由于分支机构的用户均须通过骨干网对总部的服务器进行访问,因此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
这里的特征假设是针对集中式方案下远程用户的假设,而因为本地网络都是百兆或千兆网,无需作带宽的计算。
远程的用户为节省带宽,将推荐用户在Outlook中配置RPC over Https。
即Outlook客户端采用HTTPS协议去访问服务器,这样可以给广域网环境下的用户节省带宽,又能克服不稳定的网络连接给用户性能的影响。
假设各站点的用户数为1000人,同时在线用户为60%。
每用户平均每日发送10份,接收40封,平均大小为30KB。
则预计所需的带宽为:POP3<IMAP4>/SMTP客户端:1000 * 60% * 30% * <10+40> * 50KB = 450 MB;按一小时的峰值流量估算 450MB/60/60 = 125 KBpsMAPI客户端:1000*60%*60%*5 KBps = 1800 KBpsHTTP客户端:1000*60%*10%*<10+40>*50KB = 90MB;按一小时的峰值流量估算 54MB/60/60 = 25KBps总计所需的流量约为:75 KBps + 1800 KBps + 15KBps = 1890 KBps = 1.8 Mbps计算结果是:1.1.2.2分布式方案分布式方案中,由于客户端直接访问本地服务器,故总部与分部间所需的网络带宽仅为服务器间收发的流量:●每天发到外部数 = 分部用户数*〔每用户平均每日发送数*来自和发送到分部外的比例 = 1000 * 10 * 30% = 3000封●每天发送到外部的字节数〔M = 每天发送到外部数*平均每封大小/1000 =3000 * 50 /1000 = 150 M●高峰时出省带宽<Mbps> =每天发送到外部的字节数〔M/3600 = 150M /3600 = 0.04M●每天收到外部数 =高峰时出省带宽<Mbps> * 4 = 0.16计算结果:1.2总体设计针对以上对<客户名称>现状和需求的分析,我们建议采用占全球企业62%市场份额的系统——微软Exchange Server 2007,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实施<客户名称>的电子系统。
《服信通软件介绍》课件

介绍服信通软件的各个方面,包括开发历程、安装与系统要求、主要功能和 特点、安全性、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多人协同工作平台等方面。
软件开发历程及背景
1
前期调研
调研市场需求及用户需求。
2
理念设计
制定设计理念及扶持政策。
3
技术方案
技术框架设计和实施。
4
测试验收
严格测试、验收及质量保证。
案例二
医疗行业应用
建立一套数据管理系统,管理医 院内部的各类信息,量身打造适 用于不同医院的信息化方案。
案例三
航空行业应用
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机场 安检管理、双方操作查询、数据 一致性校验、带宽预计等。
多人协同工作平台
多人协作
支持多人协同工作,促进团队协作 与沟通。
VR办公
支持虚拟现实办公,创新性提高工 作效率。
1 数据库设计
采用先进的数据库设计技术,提高数据管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 库表管理
支持多表管理,用于存储企业内部的各类业务数据。
3 数据检索
内置强大的搜索引擎,提高数据查找效率。
应用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
物流行业应用
搭建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全系 统物流派件、查询、调度匹配、 查询订单等多种功能。
远程办公
支持远程办公,方便企业外派人员。
价值优势与市场前景分析
1 用户价值
2 市场需 应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 术,实现高度壁垒。
2
数据加密技术
采用AES、DES3等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
3
灾备技术
For-Mail系列电子邮件系统

For-Mail系列电子邮件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内的用户数呈指数增长。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信息交流需要,作为因特网第一应用的电子邮件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邮件系统已难以适应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也往往存在缺陷。
时力永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开发了先进易用并适合中国国情的For-Mail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和For-Mail企业版电子邮件系统,以其先进的技术、高可靠性与安全性、高性能与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与多功能,充分满足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ICP、ISP网站和大中小型各行业企事业单位邮件用户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
For-Mail体系结构(Architecture)For-Mail的结构是分布式的(如图)。
它可以将软件的不同模块,分别运行在不同机器上来共同完成整个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
每一模块还可再拆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实现负载动态均衡。
因此系统可根据需要和用户的使用模式进行定制。
这种结构所支持的用户量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系统可分阶段扩展,服务初期,可根据初期目标,由一、二台主机来实现。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只需增加主机,在不停顿服务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无缝扩展。
这样既可减少初期硬件设备投入,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For-Mail特性概述(Features)超大规模能充分适应百万级用户需求,最多可支持千万级,可构建电信级满足关键业务需求的超大规模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
高速度采用多进程/多线程编程、高速缓存、快速队列机制等各种先进的软件技术,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同时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实现邮箱用户快速收发。
高可靠性采用全对称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负载动态均衡,系统以非ROOT权限运行,可防止系统因资源耗尽而崩溃。
无单点故障。
提供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不间断服务。
采用直接数据路径策略管理邮件,邮件一经进入系统,就不会丢失。
高安全性采用多级口令保护,低权限运行。
防垃圾邮件、登录探查,智能化的反恶意攻击,保证关键性业务的安枕无忧。
基于SMPT的电子邮件发送系统设计与实现

1 . 邮件 发送 原 理 .1 2
发 送 邮 件 时 , 先利 用 邮 件 首
发送 软 件 准备 报 文和 创建 信 封 , 报 文 封装 进 信 封 把
内( 中 : 其 信封 通 常包 含 发信 人 地址 、 信人 地 址 以 收
了接 收人 的 邮件 地址 为 默认 值 后 , 以不 用 输入 接 可
收人 的 地址直 接发 送 。 12 实现 原理 及步 骤 .
则按 此地址 返 回给发信 人 ) M P邮件 服务器返 回 。S T
响应 代码 2 0或其 它错 误 代码 。 5 邮件发 送 系统 发 送 R P O命令 帧 ,以便 说 C TT 明收 信 人 ,MT S P邮 件 服 务 器 返 回响 应 代码 2 0或 5 其它 错误 代码 。 邮件发送系统发送 D T A A命 令 帧对 邮件 报 文 的 传 送 进 行 初 始 化 。S P邮 件 服 务 器返 回 代码 MT “5 ” 3 4 允许 邮件 பைடு நூலகம்输或 其它 出错 代码 。 邮件 发送 系 统 发送 邮 件 报文 的 内容 , 每一 行 内 容 以 回车换 行 符结 束 , 整个 报 文 以一 个 只包 含符 而
维普资讯
第 2 8卷
第 4期
20 0 7年 4月
井 冈 山 学 院学 报 ( 自然 科 学 ) Junlo igaghn U i r t N trlSine) ora fJng nsa nv s y aua c cs e i( e
V0 . 8 J2 No4 .
应。
1 邮件 发 送 原 理 与设 计 实 现
11 功能描 述 . 本 邮 件发 送 系 统 ,能 进 行 单封 邮 件 的发 送 , 还 能 进行 邮件 的 暗送 、 送 以及 邮 件 的群 发 。 当设 定 抄
设计与实现WEB浏览器中的电子邮件系统

1997年 第3期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SUP 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 TY No .3 1997 设计与实现WEB 浏览器中的电子邮件系统郑昌睿(深圳大学电脑中心,深圳518000)摘 要 讨论如何设计与实现嵌于WEB 中的电子邮件系统,为构建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的用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Internet /Intranet ,Web 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服务器模型1 引 言国际Internet 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全球融入了信息发布与共享、快速传输与高效利用的洪流中。
在所有Internet 的应用中,电子邮件是使用时间最长、用户群最大、适用范围最广,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仿效Internet 网,企事业单位在建设In -tranet 网的过程中,往往也把建立适合本单位内部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作为网络应用的重要目标。
而使用方便,又是设计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邮件系统的重要目标。
2 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方法当今,Internet/Intranet 网上的软件是日新月异,提供敢件服务的软件也非常多,因此,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的实现方法也非常多样化。
可有3种途径。
2.1 在现有系统上的二次开发 NOTES 4.0,EXCHANGE 5.0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二次开发环境,可以建造较先进完备的电子邮件系统,但系统的成本较高,维护复杂,用户需要通过大量学习,来提高使用系统的素质。
2.2 直接使用现有的Internet 电子邮件系统 如直接将这些系统做为单位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使用,交流方式将受到限制,因这些系统主要提供点对点的交流方式。
同时,这些系统的可扩充性较差,不利于单位内部的改造,以适合单位自身的作用特点。
2.3 设计基于Web 浏览器中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 单位中Intranet 的应用,多希望将各种信息集成到统一的界面下,以利于各种层次的用户共享信息。
Web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送模块分为编辑 邮件和发 送 邮件 两部 分。登 录模块 主要 实现用户登录验证 ,并将 用 户信息 保存在 S s o ,方便 es n中 i 调用 。邮件接收模块包 括显 示 邮件列 表 和阅读 邮件两 个部 分 。接收到 的邮件将 直接 保存 在 收件箱 中,采用 邮件 列表
主题 、发件 人、发
We b页面 ,只需要在本地机器上使用 电子 邮件的相关 软件 ,
就可以直接收 发 、管理 电子邮 件。而且 ,邮 件可 以存 储在 本地 ,不用上 网就可 以查看 旧邮件 ,十 分方便 。这种 方 式 的缺点 是用户计算 机上必须 安装 邮件客 户端 软件 ,不能满 足移 动办公的需要 ,而 且用户 自己整 理好 的邮件 不能 在机 器间共 享 。二 是 通过 We b浏览 器 收 发 邮件 。使 用 这种 方 式 ,人们无 须安装 任何 E— i 客 户端 软 件 ,只要 有浏 览 ma l 器 ,就可通过 它直 接登 陆到 WeMa 服务 器 ( bi l 网页 邮件服 务器 ) ,通过身份验证后就能查阅收发邮件 ,这使得 邮件用 户可 以在 任何地方 使用 浏览器 收发 邮件。而且 ,这种方 式
维普资讯
总第 3 期 4
湖南广 播电视大 学学报
20 年第 2 08 期
We b电子 邮件 系统 的设计 与实现
王 进
内容 摘要 :本文介绍 了电子邮件 系统的体 系结 构和工作原理 ,分析 了Jv M i邮件技术 的体 系架构 。在 JP和 JvMa aa al S aa i l 技术 的基础上设计 了一个 Widw 平 台上 的基于 We nos b的电子 邮件系统 ,通过 S P协议和 I P协议 实现 了与特 定邮件服 MT MA
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

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的需求,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办公的需求增加,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成为了企业和个人必备的工具之一。
一、方案概述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是基于现有的电子邮件系统,通过与移动设备的集成,实现了邮件的实时同步和移动办公的便捷性。
该方案包括移动设备端和服务器端两个部分,通过移动设备上的邮件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邮件的收发、查看、编辑等功能。
二、方案特点1. 实时同步: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能够实时同步邮件的状态,包括已读、未读、回复、转发等操作。
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的任何操作都会同步到服务器端和其他设备上,确保邮件的状态一致性。
2. 多设备支持:该方案支持多种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进行移动办公。
3. 安全性保障: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确保邮件的安全性和用户的隐私。
4. 离线模式:移动设备在无网络环境下也可以查看已下载的邮件,方便用户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邮件的浏览和编辑。
三、方案组成1. 移动设备端:用户需要在移动设备上安装相应的邮件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邮件的收发、查看、编辑等功能。
常见的移动设备端邮件客户端有微软的Outlook、苹果的Mail等。
2.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是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的核心部分,负责与移动设备端进行通信,并将邮件的状态同步到各个设备上。
服务器端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和稳定性,以保证邮件的正常收发和同步。
3. 邮件系统集成: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需要与现有的邮件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邮件的同步和共享。
常见的邮件系统有Exchange、Lotus Notes等,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邮件系统进行相应的集成和配置。
四、方案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确定移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件收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il sending and receiving softwar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7春XXXXXXXXX)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邮件收发进行信
息传递已经成为主流。目前,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日益成熟,Web已从静态的HTML到动态的网页,使系统的开发、管理和维护变得非常方便。因此,本系统研究并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邮件收发程序系统。 《邮件收发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程序设计,涉及到界面、系统、数据库、协议、编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本设计前台采用.NET技术,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语言采用C#,主要讲述了邮件系统的注册、登陆、管理、发送和接收邮件等基本功能及设计方法。在系统分析中先后用系统的结构图分析了邮件系统,包括功能流程和功能分析,数据库表格。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详细的展现了用户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菜单的设计等。同时在系统的实现中,给出了实现表单中相应的后台数据库服务,前台功能控件的事件及代码以及界面实现的方法。最后,对系统设计的各个功能做了相应测试,并给出了相关设计页面截面的直观图。
Abstract: Recently as the economic became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s the key to dri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o upgrade of all work. Currently, the model of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B/S (Browser/Server)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enterprise Web have already been from static HTML to dynamic website, which allowing the system to th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became convenience. Therefore, this system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B/S mode. 《The desig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mail receiving and sending system》is a comprehensive design process involving the interface, system, database, agreement, coding and other aspects .The designing uses .NET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using SQL Server 2000, C # as language. It mainly described the mail system on the registration, landing, and management, sending and receiving mail and other basic functions and design methods. In systems analysis the system structu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l system, including the function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atabase tables. During the entire system design , the various user system functional modules, menu design were detailed displayed .Meanwhile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 the corresponding backstage database service , the onstage function event controller and the code as well as the contact surface realization method were offered in the realization table list .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test has been given to system design each func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design page section direct-viewing chart has been produced.
关键字: C#;邮件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 Keywords: C#; Email System; SQL Server
目 录
引言 …………………………………………………………………………………1 一、邮件系统 ………………………………………………………………………1 1.开发概述……………………………………………………………………1 2.对电子邮件的现状分析……………………………………………………2 3.电子邮件的发展前景………………………………………………………3 二、开发分析 ………………………………………………………………………3 1. 开发背景……………………………………………………………………3 2. 工作原理分析………………………………………………………………3 三、系统设计 ………………………………………………………………………4 1. 模块的划分与功能设计……………………………………………………4 2. 功能模块的初步设计………………………………………………………5 3. 数据库设计…………………………………………………………………5 4. 模块的组织结构……………………………………………………………7 四、系统详细设计 …………………………………………………………………9 1. 用户“注册”的设计………………………………………………………9 2. 用户“登录”的设计…………………………………………………………10 3. 修改用户密码的设计 ……………………………………………………11 4. 新建文件夹 ………………………………………………………………12 5. 阅读邮件 …………………………………………………………………13 6. 重命名文件夹 ……………………………………………………………14 7. 发送邮件 …………………………………………………………………15 8. 邮件用户管理 ……………………………………………………………17 五、结论 ……………………………………………………………………………18 致谢 …………………………………………………………………………………18 1
引言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工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它。电子邮件(简称E-mai1)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它是全球多种网络上使用最普遍的一项服务。这种非交互式的通信,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及数据传送,它是—个简易、快速的方法。进入国际互连网的用户可以方便的使用电子邮件,而且不用任何纸张,就可以方便的写、寄、读、转发信件,而且它不论地球的任何区域,只要他在网内就可以进行转发,而不受任何时间的限制。利用电子邮件还可以实现文件的传输、电子杂志的订阅,进行学术讨论,举行电子会议或者查询信息。这是目前最普及也是最方便的通信工具。很多应用程序都附带有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因此,电子邮件和接受程序的编程变的十分重要。 《邮件收发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是采用C#开发的综合性的程序设计。它包括邮件用户的注册、登陆、管理以及邮件的收发。现在,这种电子邮件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商家和组织机构的生命血脉。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讨论会进行项目管理,并且有时要根据快速,或洲际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换进行重要的决策行动。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的电子媒体信件,它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出现的,依靠网络的通信手段实现普通邮件信息的传输。虽然电子邮件是在70年代发明的,它却是在80年才得以兴起。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由于当时使用Arpanet网络的人太少,网络的速度也仅为目前56Kbps标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受网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用户只能发送些简短的信息,根本别想象现在那样发送大量照片;到8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兴起,电子邮件开始在电脑迷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到90年代中期,互联网浏览器诞生,全球网民人数激增,电子邮件被广为使用。 现在使用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电子邮件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任何联网的计算机在邮件网站上维护他们的邮件帐号,而不是只能在他们家中或公司的联网电脑上使用邮件。因此,需要对已有的传输文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进行研究,研制出一套新程序,它可通过电脑网络发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种种限制。
一、邮件系统的介绍 1 开发概述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的电子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