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孙庆庆
恐惧感的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工企 医刊
・ 9・ 7
证 正 氮 平 衡 , 进 创 面 愈合 。维 生 素 c及 锌 在 伤 促 口的愈合 中起 着 很 重 要 的 作 用 , 于易 发 生 压 疮 对 的患 者应 给 予 补 充 。另外 , 肿 患 者 应 限 制 其 水 水 和盐 的摄 入 , 水 患 者 应 及 时 补 充 和 电解 质 。加 脱 强 饮食 补充 营 养 可 明 显 减 少 发 生 压 疮 的危 险 , 如 果 进食 有 困 难 , 可 进 行 鼻 饲 或 适 当 给 予 静 脉 营 则 养支持。
[ 收稿 日期】 0 1—1 0 2 1 2— 5
数患儿 表 现 出紧张恐 惧 , 能配 合 。 不 13 2家 长 因素 家 长对 一次 性 静脉 穿 刺 成功 率期 .. 望值 过高 。 13 3护 士 因素 .. 133 1 术 因素 一些 年资 低 的护 士 由于缺 乏 临 .. . 技 床经验 , 血 管 条 件不 了解 , 刺 水 平 欠 缺 , 作 对 穿 操 不熟 练 , 易 穿 刺 失 败 , 容 即使 穿 刺 成 功 , 由于选 也 择部 位或 固定不 当 , 患儿 的哭 闹及 不 配合 , 导 致 而 重复穿 刺 。 13 32心理 因素 家长 过 度保 护 、 神过 度 紧 张 、 .. . 精 惊慌及 过激 的语 言 , 静 脉穿 刺 要 求一 针 见 血 ; 对 加 上患 儿不 停 的哭 闹 , 无 形 中增 加 护 士 的压 力 。 都 护理 人员 的 心理 素质 、 绪 变 化 均 能 明 显 影 响 穿 情 刺成 功率 。 14疼痛 感 静脉 穿刺失 败 , . 所致 的重 复穿 刺 , 患 使 儿在 下一 次 的静脉穿 刺过程 中 , 惧感 加剧 。 恐 上述 诸 多 原 因都 会 使 患儿 产 生极 度 的恐 惧 , 主要 表现 为哭 闹 、 动 、 躁 不合 作 、 挣扎 、 或反 抗 。
全面急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面急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急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某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接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资料对象,以患者护理方法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接受全面急诊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急诊护理手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可发挥较高的依从性优势,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提高临床干预效果,应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此方案。
关键词:全面急诊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生活质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发生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该病症起病急促,进展速度较快。
在病症发生后患者很可能发生意识障碍、休克等表现,严重的疾病反应还会引发患者死亡[1]。
对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全面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展开如下探究: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某院在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接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
其中,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为55-79岁,平均(68.54±10.11)岁。
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为54-80岁,平均(68.15±10.14)岁。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所在病区的干净、整洁,在为患者提供安静休息环境的同时,有效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进行病情监控与记录。
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3 1 0 0 0 6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隐丹 参 酮对 乳 腺癌 MD A — M B 一 2 3 1 细胞迁 移 、侵 袭 的影 响及其 机 制 。 方 法 用 不 同浓度 的隐 丹 参 酮处 理 M D A — M B 一 2 3 1 细胞 2 4 h 。采用 M T T 、 划痕 实验 和 T r a n s w e l l 侵 袭实 验测 定 不 同浓度 隐丹 参 酮对 MD A —
4 0 I x m o l / L隐丹参酮组对 M D A — MB 一 2 3 1 细胞存 活率显著降低 , 且呈剂量依赖 ( P < O . 0 5 ) 。 与对照组相 比, 5 ̄ m o l / L 、 1 0 I x m o l / L 、 2 0 ̄ m o l / L隐丹参 酮组对 M D A — MB 一 2 3 l细胞迁移 、 侵袭 率均显著降低 , 且呈剂量依 赖 ( P < 0 . 0 5 ) 。
论
著 ・
中 国 现 代 医 生2 0 1 7 年1 2 月 第5 5 卷 第 3 5 期
隐丹参酮对乳腺癌 MDA— MB - 2 3 1 细胞迁移 、 侵袭 的影 响及其机制
周 南 阳 赵 虹 ‘
1 . 杭州 市妇 产 科 医院 中医科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8 ; 2 . 浙 江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 院乳腺 科 , 浙江 杭州
【 关键 词]隐 丹参 酮 ; 乳腺 癌 ; MDA- MB一 2 3 1细胞 ; 迁移 ; 侵 袭 [ 中图分 类 号]R 2 7 3 【 文献标 识 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7) 3 5 — 0 0 1 6 — 0 5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s o f Cr y p t 0 t a n s h i n 0 n e o n mi g r a t i o n a n d i n v a s i o n o f b r e a s t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的效果分析

.护理园地.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的效果分析余叶婦宁柄突李共甜赵珍喜徐小青【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一 2018年1月本院急诊静脉输液的4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一2017年1月收治的的2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穿刺方法,2017年2月一2018年丨月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情况及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一次穿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平均使用时间、护理考核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与环境、操作者及患者等因素有关,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满足患者治疗与护理需求,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急诊;静脉输液;穿刺失败;持续质量改进[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_3%9/j.issn.1002-1256.2019.13.048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reducing the failure rate of emergency venoustransfusion puncture YU Ye-cha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peopled hospital of Jiangmen,JiangmenyGuangdong,529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 m p r o v e m e n t in reducing thefailure rate of e m e r g e n c y venous transfusion puncture.Methods 460 e m e r g e n c y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infusion during January, 2016a n d January, 2018w a s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230cases admitted duringJanuary,2016 a n d J anuary,2017 wer e in the control group a n d were treated with the routine intravenous infusionpuncture m e t h o d,t h e other 230 cases admitted during February 2017a n d January,2018 w e r e in the study groupa n d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quality i m p r o v e m e n t nursing m o d e l,then the venous puncture station a n d nursing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Results C o m p a r e 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puncture failure rate of thestudy group w a s lo w e r, h o w e v e r, the patients"satisfaction, puncture success average t i m e,nursing assessmentscores were better,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 05). Conclusions T h e failure ofe m e r g e n c y intravenous infusion puncture is related to the factors such as envi r o n m e n t,operator a n d patients. T h econtinuous quality i m p r o v e m e n t m o d e l coul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puncture a n d mee t the patients"n e e d s,w h i c h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Intravenous infusion;Puncture- failure;R e a s o n;Continuousquality impr o v e m e n t静脉输液作为常见的补液与给药方式,其在临床上的应 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
开展快乐穿刺在儿科住院患儿就医感受中的应用

开展快乐穿刺在儿科住院患儿就医感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快乐穿刺在儿科住院患儿就医感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3年3月-7月期间我院儿科病区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快乐穿刺,比较两组患儿就医感受,如静脉穿刺满意度、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快乐穿刺,能有效提升患儿就医感受,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明显。
关键词:快乐穿刺;儿科住院患儿;就医感受引言:儿科是每个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科收治病人的特殊性,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儿家长对我们的护理服务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提高患儿就医感受成为了重点研究的课题。
在以往的儿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在护理工作中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对患儿的人文关怀,导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
开展快乐穿刺更加注重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感受,以及与家属的沟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对提升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开展快乐穿刺在儿科住院患儿就医感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23年3月-7月期间我院儿科病区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2例,患儿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2 1.8)岁,观察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23例,患儿年龄2-14岁,平均年龄(8.2 1.9)岁,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快乐穿刺干预,具体表现为:1.2.1改善穿刺室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安定护士和患儿的心理,营造良好的操作氛围[1],我们设立了独立的穿刺室,并在墙壁上张贴动物卡通壁画,在穿刺室摆放动物玩偶,使穿刺室的环境更加温馨,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适应穿刺室的环境,从而减轻患儿的恐惧感。
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研究进展

・综 述・青霉素皮肤试验临床研究进展Progre ss on Clinical Re search of Penicillin Skin Te st张 静Zhang Jing(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nghai200433China)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493(2003)04A-0380-03 青霉素是临床一线抗生素类药物,以其高效、低毒、价廉的特点受到重视。
国外研究已证明,完全纯净的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
青霉素制剂中的抗原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残留的多肽、蛋白质等杂质以及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分解产生的各类物质。
这些物质均可作为半抗原与青霉素中混杂的多肽、蛋白质或人体中血清白蛋白结合而生成全抗原,从而诱发各种超敏反应。
一般将抗原决定簇分为两类,一类为主要抗原决定簇,约占总抗原的95%,诱发迟发型反应,如细胞毒性(Ⅱ型)和血管炎型(Ⅲ型)反应。
另一类为次要决定簇,仅占总抗原的5%,但刺激机体产生IgE型抗体,可形成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常被称为青霉素过敏反应[1]。
为保证临床青霉素治疗的安全,在严格掌握用药指证,并仔细询问过敏史的前提下,必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即青霉素皮试。
有关青霉素皮试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多,有些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皮试的适用范围、皮试液的影响因素及皮内注射方法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 青霉素皮试的适用范围 一般认为,凡是初次使用青霉素制剂或停药间隔一定时间再用青霉素者或者更换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产品时,均须做青霉素皮试,但在临床中尚有一些疑问。
1.1 新生儿使用青霉素是否必须做皮试 有人观察到新生儿用常规方法做皮试假阳性率偏高,并且相对于成人其判断标准应适当放宽。
而田凤娥等[2]就新生儿皮试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进行了研究,对148例4d~28d日龄的新生儿采用自身对照,用青霉素皮试液和生理盐水分别皮内注射,结果发现4d~20d日龄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皮试后皮丘改变和红晕直径增大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皮肤的生理特点所致,故认为此组新生儿皮试结果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不大。
课题研究论文:临床医学论文36759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论文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急诊护理途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方式来进行分组,将90例患者划分为病例各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途径来予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卧床时间、医疗费用、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医疗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xx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了急诊护理途径来予以护理,从护理结果来看,所获效果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0例,女性患者有40例,患者年龄为30-7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心电图与酶学检查所确诊[2]。
在梗死部位上,有30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有15例患者为前壁心梗,有12例患者为前间壁,有10例患者为广泛前壁,有7例患者为下侧壁心肌梗死,有8例患者为后壁心肌梗死,有8例患者为高侧壁。
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为0.5-12小时。
采取随机的方式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划分为病例各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梗死部位、性别构成、心功能以及年龄分布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实施静卧、心电监护、吸氧、静脉溶栓、病情观察、止痛镇静以及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途径来予以护理,主要如下:1)当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和护士实施评估,根据临床路径指示,结合患者需求实施入院自介绍,将路径先相关内容以及作用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获得患者信任和理解,同时于路径上对患者需执行内容进行签名。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学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年级专业:临床医学姓名:孙庆庆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阑尾炎的治疗分析****:***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2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摘要: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
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
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
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3目录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一资料与方法1 病因 急性阑尾炎(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
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②粪石,约占35%;③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④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
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
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
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
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2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常见症状和体征(1)常见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约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具有此典型症状;少部分病例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
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又差异:单纯性阑尾炎仅表现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者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者则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病人可因阑尾腔内压力骤降而出现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但并发腹膜炎后,腹1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2痛又呈持续加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学校: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年级专业:临床医学姓名:孙庆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阑尾炎的治疗分析指导教师:刘培和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论文摘要: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
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
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
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一资料与方法1 病因2 临床表现3 辅助检查4 临床鉴别5 并发症二讨论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3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三结果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
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
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急性阑尾炎(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
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②粪石,约占35%;③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④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
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
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呈慢性过程。
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
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2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常见症状和体征(1)常见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不固定,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约70%~80%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具有此典型症状;少部分病例病初即表现为右下腹痛。
腹痛特点可因阑尾位置及不同病理类型而又差异:单纯性阑尾炎仅表现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者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者则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病人可因阑尾腔内压力骤降而出现腹痛暂时缓解的现象,但并发腹膜炎后,腹痛又呈持续加剧。
盲肠后位阑尾炎者腹痛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炎者的腹痛位于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者表现为右上腹痛;极少数内脏反位者呈左下腹痛。
2)胃肠道反应:阑尾炎早期,病人可出现厌食、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还可以发生腹泻或便秘。
如盆位阑尾炎时,炎症刺激直肠和膀胱,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和尿痛。
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排气减少等症状。
3)全身表现:多数病人早期仅有乏力、低热。
炎症加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脉速、发燥不安或反应迟钝等。
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有心、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若发生化脓性门静脉炎还可引起轻度黄疸。
(2)体征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亦可随阑尾位置变异而改变,但始终表现为一个固定位置的压痛。
有些病人在发病早期腹痛尚未转移至右下腹时,即可能出现右下腹固定压痛。
压痛的程度与炎症程度相关,若阑尾炎症扩散,压痛范围亦随之扩大,但压痛点仍以阑尾所在部位最明显。
2)腹膜刺激征:包括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这是由于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这提示阑尾炎症加重,有炎性渗出、化脓、坏疽或穿孔等。
但在特殊年龄阶段、体质及阑尾位置有变化的病人,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如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等。
3)右下腹包块:部分阑尾炎形成阑尾包块和(或)脓肿的病人,在其右下腹可扪及位置固定、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
3辅助检查40例患者均做B超、CT、血常规检查。
B超提示:阑尾有不同程度的增粗,5例阑尾周围液性暗区。
X线胸片示:心肺功能正常。
血常规提示:炎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
4临床鉴别与内科疾病的鉴别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
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
有进可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
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罗音等。
腹部体征不明显。
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
胸部X 线。
可明确诊断。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
回肠未端尤为明显。
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
类似急性阑尾炎。
但本病伴有高烧。
腹痛压痛较为广泛。
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3、局限性回肠炎: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
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20-30岁的青年人较多见。
本病急性期时。
病变处的肠管充血。
水肿并有渗出。
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
出现腹痛及压痛。
类似急性阑尾炎。
位置局限于回肠。
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腹部体征也较广泛。
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肠管。
另外。
病人可伴有腹泻。
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与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1、右侧输卵管妊娠:右侧宫外孕破裂后。
腹腔内出血刺激右下腹壁层腹膜。
可出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
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
病人继腹痛后有会阴和肛门部肿胀感。
同时有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现象。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
子宫稍大伴触痛。
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2、卵巢囊肿扭转: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后。
囊肿循环障碍。
坏死。
血性渗出。
引起右腹部的炎症。
与阑尾炎相似。
但本病常有盆腔包块史。
且发病突然。
为阵发性绞痛。
可伴轻度休克症状。
妇科检查时能触到囊性包块。
并有触痛。
腹部B超证实右下腹有囊性包块存在。
3、卵巢滤泡破裂:多发生于未婚女青年。
常在月经后两周发病。
因腹腔内出血。
引起右下腹痛。
本病右下腹局部体征较轻。
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
4、急性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急性炎症可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
但输卵管炎多发生于已婚妇女。
有白带过多史。
发病多在月经来潮之前。
虽有右下腹痛。
但无典型的转移性。
而且腹部压痛部位较低。
几乎靠近耻骨处。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子宫两侧触痛明显。
右侧附件有触痛性肿物。
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1、溃疡病急性穿孔:溃疡病发生穿孔后。
部分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入右髂窝。
引起右下腹急性炎症。
可误为急性阑尾炎。
但本病多有慢性溃疡病史。
发病前多有暴饮暴食的诱因。
发病突然且腹痛剧烈。
查体时见腹壁呈板状。
腹膜刺激征以剑突下最明显。
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
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上消化道液体。
2、急性胆囊炎。
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
前者常有胆绞痛发作史。
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
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
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
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肿大和结石声影。
3、急性美克尔憩室炎:美克尔憩室为一先天性畸形。
主要位于回肠的末端。
其部位与阑尾很接近。
憩室发生急性炎症时。
临床症状极似急性阑尾炎。
术前很难鉴别。
因此。
当临床诊断阑尾炎而手术中的阑尾外观基本正常时。
应仔细检查末段回肠至1米。
以免遗漏发炎的憩室。
4、右侧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向下移动时可引起右下腹部痛。
有时可与阑尾炎混淆。
但输尿管结石发作时呈剧烈的绞痛。
难以忍受。
疼痛沿输尿管向外阴部。
大腿内侧放散。
腹部检查。
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均不太明显。
腹部平片有时可发现泌尿系有阳性结石。
而尿常规有大量红细胞。
并发症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1)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的后果。
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部位有盆腔、99卞或肠间隙等处。
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
B超和CT扫描可协助定位。
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
由于炎症粘连较重,切开引流时应小心防止副损伤,尤其注意肠管损伤。
中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有较好效果,可选择应用。
阑尾脓肿非手术疗法治愈后其复发率很高。
因此应在治愈后3个月左右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比急诊手术效果好。
(2)内、外瘩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未及时引流,少数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破,亦可向膀胧、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瘩或外屡,此时脓液可经屡管排出。
X线-钡剂检查或者经外屡置管造影可协助了解屡管走行,有助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3)化脓性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化脓性门静脉炎症。
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剑突下压痛、轻度黄疽等。
虽属少见,如病情加重会产生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
行阑尾切除并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1)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
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
关键在于预防,阑尾系膜结扎确切,系膜肥厚者应分束结扎,结扎线距切断的系膜缘要有一定距离,系膜结扎线及时剪除不要再次牵拉以免松脱。
一旦发生出血表现,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再次手术止血。
(2)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在化脓或穿孔性急性阑尾炎中多见。
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此并发症已较少见。
术中加强切口保护,切口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可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术后2-3日体温升高,切口胀痛或跳痛,局部红肿、压痛等。
处理原则:可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于波动处拆除缝线,排出脓液,放置引流,定期换药。
短期可治愈。
(3)粘连性肠梗阻:也是阑尾切除术后的较常见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切口异物、术后卧床等多种原因有关。
一旦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早期手术,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适当预防此并发症。
粘连性肠梗阻病情重者须手术治疗。
(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保留过长超过1 cm时,或者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仍表现为阑尾炎的症状。
也偶见术中未能切除病变阑尾,而将其遗留,术后炎症复发。
应行钡剂灌肠透视检查以明确诊断。
症状较重时应再次手术切除阑尾残株。
(5)粪屡:很少见。
产生术后粪痰的原因有多种,阑尾残端单纯结扎,其结扎线脱落;盲肠原为结核、癌症等;盲肠组织水肿脆弱术中缝合时裂伤。
粪屡发生时如已局限化,不至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类似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
如为非结核或肿瘤病变等,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粪屡可闭合自愈。
二讨论手术适应证1.阑尾炎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
2.多数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复发性阑尾炎。
4.阑尾脓肿。
5.化脓和坏疽性阑尾炎。
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手术方法阑尾切除术注意事项1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应控制在7.0以下妇女月经期禁做手术2阑尾炎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