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虫病的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节猪绦虫病课件

节猪绦虫病课件
(一)预防 切断猪传人途径: 1、严格执行肉品卫生检验制度,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对感染猪
囊虫的猪肉做无害化处理。 2、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生、熟分开。 切断人传猪途径: 1、大力宣传科普知识,使群众了解囊尾蚴病和人猪带绦虫的关系; 2、彻底消灭连茅圈,防止猪吃人粪而感染囊虫病(人有厕所猪有
有钩绦虫孕节
(二)幼虫——猪囊尾蚴或猪囊虫
半透明空泡,形如黄豆,大小 8~10mm×5mm,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 含一个由囊壁向内嵌入的白色米粒样头 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和两列角质小钩。
1
2
1.在横纹肌中 2.在心肌内
猪囊尾蚴寄生于舌肌 猪囊尾蚴寄生于咬肌
猪囊尾蚴寄生于心肌
(三)虫卵: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0-40um,呈亮棕色,卵壳两层,外壳
人感染猪带绦虫途径(人是唯一终末宿主):
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猪囊尾蚴的猪肉而受感染。
囊尾蚴卵壳在胃肠内被溶解,头节外翻,吸着在肠粘膜上, 吸取营养发育生长,约经2-3个月即可发育成熟,但是可在 小肠中存活数十年,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人一般只寄 生一条。
四、流行病学特点
1、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贫穷、落后)。
头节:球形,直径1mm,顶突 上有2圈小钩,顶突后方有4 个吸盘;
颈节:长5~10mm,宽径约为 头节的一半;
幼节:宽短(宽大于长);
成节:近方形,含一组雌、 雄生殖器官,生殖孔不规则 地交替排列于节片的两侧;
孕节:窄长,子宫发达,子 宫每侧有7~12个分支,内充 满虫卵,每一孕节含有3~5万 个虫卵。
鲁伊斯说,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利用囊尾幼虫的排泄物进行研究后还发现,这 种排泄物中含有蛋白酶的抗原,这使科学家能够很好地辨别患者是否患有活 动性囊虫病。这一发现还为人类预防囊虫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 依据,并使及早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

猪囊尾蚴病流行与检疫

猪囊尾蚴病流行与检疫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30 ·2021.230 引言猪带绦虫(又称有钩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是引起猪囊虫病的病原,属于带科、带属[1],猪囊尾蚴病便是由该病原寄生于猪的肌肉、心、脑、眼等器官中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猪囊尾蚴外观是近似椭圆形的乳白的半透明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有一头节,其构造与成虫头节相似,头节上带有两圈小钩的顶突和4个圆形吸盘。

猪囊尾成虫阶段为有钩绦虫,有钩绦虫为大型绦虫,虫体扁长如带,半透明乳白色,由成百上千个节片组成。

头节小呈球形,其上有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呈两行排列。

顶突后有4个圆形吸盘[2]。

1 猪囊尾蚴感染危害及症状猪囊尾蚴在临床上对生猪的影响不明显,病猪感染后,体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为慢性消耗病,病情严重的病猪会发生营养不良,肌肉颜色变淡,呈贫血症状,轻度水肿,常显两肩显著外张,臀部不正常肥胖,呈哑铃形体型或狮体状(病猪表现明显的前后不对称,呈葫芦状),发出嘶哑声音,呈现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

该寄生虫寄生于生猪大脑时可导致很严重的神经症状,甚至突然死亡。

寄生于眼内时,引起视力减退、眼神痴呆、眼球外凸,眼结膜充血,深处可发现粒大小的结节。

安静状态下咬肌、肩胛肌颤动。

2 猪囊尾蚴生活史患病猪排出的粪便可能带有猪带绦虫的虫卵、孕节片,虫卵、孕节片被生猪直接或间接吞食,进入肠内后逸出六钩蚴,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再随血流散到全身各处,寄生于某些组织,70 d 左右发育为囊尾蚴。

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称为“米猪肉”,囊尾蚴在生猪股内侧肌最多,其次为深腹肌、肩胛肌、咬肌,也见于心、脑、肝、胃、肺等器官。

囊尾蚴在生猪体内生活可长达3~5年,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用途的猪都被囊尾蚴侵害感染,其中仔猪被感染后发病率相对较高,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并且容易变成僵猪,降低饲料报酬,失去饲养价值,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猪带绦虫

猪带绦虫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病。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以发展中国家多个省(市、区)存在囊虫病感染病例,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病率较高,猪囊尾蚴可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内脏、脑、眼等不同部位,其中脑囊虫病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

我国屠宰场检出囊虫病猪多时可达10%,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该病的流行呈现城市患者增多和儿童患者比例增高的新特点。

该病防治存在化学药物的残留和抗药性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妊娠节虫和虫卵被猪和牛吞食后,卵壳在其二脂肠内消化,六钩虫蚴脱出,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循环运往全身,以横纹肌为主要寄生部位发育成囊尾蚴,称囊虫。

绦虫病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

猪肉绦虫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虫的猪肉而患病,人为终宿主,并且还可由于吞食其虫卵成为其中间宿主而患米虫病。

“米猪肉”又叫“豆猪肉”是一种称为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内造成的,在有囊尾蚴寄生的猪瘦肉上,可见黄豆大小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液体,并有米粒大小的头节,其上有小钩和吸盘,囊尾蚴在猪体的寄生部位以腿、腰、肩、心、舌、颈处的肌肉为多见,人吃了生的或未熟的米猪肉后,囊尾蚴的头节受消化道内胆汁的刺激而翻出,借助头节的小钩固着于小肠壁上,经2~3个月后发育为成虫称猪带绦虫,由其引起的疾病称猪绦虫病。

猪肉绦虫又称猪带绦虫,或钩绦虫,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带形科动物。

虫体白色带状,全2—4m,宽7—8mm。

虫体分头节、颈部和节片三部分。

(厌氧生物.但是其幼虫和虫蚴都是在有氧环境下长大)头节圆球形、直径1mm。

头节前中央为顶突,其上有大小相间或内外两圈小钩,顶突下面有四个吸盘,靠小钩和吸盘钩挂和吸附在寄主的小肠壁上,通过体表吸收人体小肠内已消化的养料。

猪囊虫病的诊治

猪囊虫病的诊治
2 8
贵州畜牧兽医
21 0 0年
第3 4卷
第 6期

鸿。 ,胡
奎 周 春香 龙 文波 汪 , , ,
俭 钱德 兴。 ,
凯里 56 0 5 00; 56 0 ; 50 0 凯里
(. 1 贵州省凯里市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 中心 , 贵州
3 贵 州 省 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州 . 贵
脂培养基 、 血琼脂培养基和厌氧 培养基 ,7℃培 养 2 3 4小时 , 4 5 猪瘟、 . 圆环病毒病 、 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检验 用猪瘟直
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 圆环病毒 P R检测法 、 C 高致病 性猪蓝耳
病 P R检 测 法 , 说 明 书操 作 规 程检 测 , 为 阴 性 。 C 按 均 46 寄生虫检查 . 将 各 脏 器 中 发 现 的 黄 豆 大 小 半 透 明 囊 状
4. , 15℃ 鼻镜干 , 、 、 耳 唇 四肢 、 颈部 、 胸部 、 腹部 两侧及腹下
皮肤潮红 , 吸困难 , 部肿 胀 , 吐 , 便干 结 , 便赤 黄 。 呼 腹 呕 大 小
病死猪全身皮肤发红 , 眼结膜苍 白, 腹股 沟淋 巴结肿大 。
3 剖 检 变化
解剖病死仔猪及育肥猪各 2头 : 尸僵完全 , 口腔内充满 泡
中 图分 类 号 :S8 8 2 5 .8 文献标识码 : B
2 贵州省黔东南 自治州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 中心 , . 贵州
贵阳
5 00 ) 5 0 8
文 章 编号 :10 0 7—17 (0 0 0 0 2 4 4 2 1 )6— 0 8—0 2
20 0 9年 6月 下 旬 , 州 省 凯 里 市 某 猪 场 暴 发 一 起 以 高 贵 热 、 卧 、 吸 困 难 、 腹 肿 胀 为 主 要 症 状 的疫 病 , 综 合 治 喜 呼 肚 经

猪肉绦虫病和囊虫病比较

猪肉绦虫病和囊虫病比较
等。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病史,了解是否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史以 及是否来自流行区等。同时,在采集标本和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污染和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04
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探讨
猪肉绦虫病治疗方法选择
药物治疗
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 等,可有效驱除体内的猪肉绦虫。但 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方法。
对于脑囊虫病等严重病例 ,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 囊虫结节。但手术风险较 高,需慎重选择。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 癫痫、颅内压增高等,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制定和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猪肉 绦虫病和囊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
识。
输入 加强标食题品卫
传播途径
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尾蚴的 猪肉而感染,或由于囊尾蚴污染 手后再经口感染。
囊虫病定义及传播途径
囊虫病定义
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 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所致的 疾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传播途径
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被感染,如患 者粪便中的虫卵污染水源或食物,便 可造成囊虫病的传播。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驱虫方剂,如槟榔、南瓜子 等,也可达到驱虫效果。但需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
对于肠道内绦虫较多、形成团块或引 起肠梗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囊虫病治疗方法选择
01
02
03
药物治疗
使用抗囊虫药物,如阿苯 达唑、吡喹酮等,可杀死 囊尾蚴,缓解症状。但需 注意药物疗程和剂量。
手术治疗
猪肉绦虫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尾蚴的猪肉而感 染,而囊虫病则主要通过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此外, 也可因自体感染而复发。

猪囊尾蚴病的预防

猪囊尾蚴病的预防

猪囊尾蚴病的预防作者:吴立章张松岩郭兆宇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4期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由带科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和猪体各部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本病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一、病原体猪带绦虫的幼虫和成虫都是病原体,均可以引起动物的发病。

1、幼虫:猪囊尾蚴一般又称为猪囊虫,多寄生于中间宿主的横纹肌,有时也寄生于心脏、脑、眼和其他的组织和器官。

成熟后外形为椭圆形,约黄豆粒大小,半透明,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为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粟粒大小的乳白色小结节,内部为内陷的头节,整个外形很像一个石榴子。

2、成虫:称为猪带绦虫或链状带绦虫或有钩绦虫。

分为头节、颈节和链体3部分,头节上有4个吸盘,最前端的顶突上带有25~50个小钩,分2圈排列。

顶突外有4个碗状的吸盘。

颈节细小。

链体又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

未成熟节片较小,宽度大于长度。

成熟节片距头节约1毫米左右,长度约等于宽度而呈正方形,其中含有1组生殖器官,睾丸很多,卵巢分为2叶。

孕卵节片长度大于宽度,内部几乎完全被子宫占据,子宫内含大量虫卵。

二、流行病学猪囊尾蚴病全球性分布,但多见于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各地散在发生,绝大多数省份的屠宰场都曾经发现猪囊尾蚴。

发病与否主要与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即在生吃猪肉的地区比较严重,如云南的西部和南部曾经流行该病,东北各省感染率较高。

人患猪带绦虫主要决定于饮食卫生和烹调方法以及食肉方法。

猪只患病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很大,北方有些地区厕所和猪圈相连,粪便直接落入猪圈,带有虫卵和孕卵节片的粪便很容易被猪食入,引起猪发病。

三、临床症状一般患病猪不显症状,在极强的感染或重要器官受害时才表现症状,主要为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贫血、水肿,若侵害肺和喉头,则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与吞咽困难,若寄生于眼内可导致视觉障碍至失明,严重寄生于腿部肌肉,可引起肌肉疼痛,造成行走不稳。

猪常见蠕虫病防治及管理措施

猪常见蠕虫病防治及管理措施

猪蠕虫病是由多种蠕虫侵染猪的脏器组织所引发的一种营养消耗性体内寄生虫病,蠕虫在脏器组织长时间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与猪群争夺营养物质,并且寄生虫自身繁殖生长过程中也会排出大量的毒素,影响到猪群的生长发育,危及到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很容易引发各类病原体入侵,严重的会引发大量仔猪死亡,威胁到生猪养殖产业的安全。

猪常见蠕虫病的针对性防控会涉及到诸多环节,防治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到猪群的健康生长,会危及到猪群的健康发育。

一、猪常见如虫病的防治措施1、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一种大型的线虫寄生虫病,雌虫长度通常在20cm~40cm,雄虫长度在15cm~25cm。

蛔虫在自然环境当中广泛存在,侵染途径多种多样。

生猪养殖管理不当,卫生环境较差,污染严重会给蛔虫病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生猪感染蛔虫之后,往往会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被毛杂乱,体表皮肤苍白无光泽。

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蛔虫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年龄越小的猪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越严重,造成的死亡率越高。

猪受到蛔虫侵染之后,常见的症状是肝脏炎症和肺脏炎症,随着寄生虫进一步长大,会在小肠组织当中定植,并引发消化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溃疡病变。

病情加重之后还很容易造成肝脏和胆管破裂,造成死亡率进一步升高。

防范猪蛔虫病的发生流行,需要管理人员做好针对性的养殖管理,加强对环境的有效清理,强化卫生消毒,为猪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另外还应该结合蛔虫的发病季节特点,在进入夏秋季节之后,注重做好各个环境的有效清理。

收集回来的粪便应该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能杀灭粪便当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期做好有效的驱虫管理工作。

另外还应该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供给充足,养殖场有充足的光照通风条件,减少养殖场当中寄生虫虫卵的繁殖传播。

2、猪囊虫病猪囊虫病是由成虫、幼虫寄生在猪体内所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该种疾病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的威胁较大,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如果人吃了带有这种疾病的猪肉,很容易引发人体出现的病变。

猪囊尾蚴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囊尾蚴病的诊断及防治

质或硬脑膜下个 月发 育成 为囊尾蚴后 ,可在猪体内存活 —4
成虫是有钩绦 虫 , 寄生在人 ( 经未宿主 ) 的小肠 里。虫体 呈 数年或更长时间 。其主要寄生在咬 肌 、 膈肌 、 肋间肌 、 臂肌以及
眼 颈 肩 腹 扁平带状 , 长约 2 5 , — 米 个别的长达 8米 。以头节上的吸盘和 脑 、 、 、 、 部 处 为 多见 。
猪囊尾蚴病在我 国几乎所 有省市 、 自治区均有流行和分布 ,
般 叫 猪 囊 虫 , 般猪 感 染 幼 虫 卵 后 约 经 6— 7 天 即 发 育 为 成 熟 东 北 、 一 0 o 华北 、 北各省市 及安徽 、 西 江苏 、 四川 、 湖北 等省为 高发 的 囊 尾 蚴 。 形 为 椭 圆 , 小 由 米 粒 大 到 碗 豆 大 不 等 , 般 为 区 , 外 大 一 呈地方性流行 , 此外在西 南地 区的广西 、 云南 、 贵州 省的部
毒素作用, 引起病人的神经损伤 , 常出现癫痫症状 , 侵害到咽喉部 器或木棒等工具撬开猪嘴 , 一手垫 一块粗 布将 舌头拉 出仔 细观
位时 , 则表现为呼吸困难 , 。 变哑 寄生于眼的视网膜下, 长久寄生者 察 , 并用手反复 触摸舌面 、 舌下 、 舌根 部 , 当摸到有弹性似豆粒
猪 囊尾 蚴病 的诊 断及 防治
张德 星
( 兰坪县畜牧 兽医局金顶畜牧兽医站联 云南 兰坪 6 0 5 ) 50 1
【 摘要 】 猪囊尾蚴病( yi r sc Ⅱ s ) C s e ose la 又称猪囊虫病 , t ci u oe c 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 对人体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当高【对生猪产业的建设 l 】 ,
蚴的猪 肉以后 , 幼虫的包囊在胃肠内被消化, 头节翻出 , 固着在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29卷第7期 临床兽医 
猪囊虫病的防治措施 
陈靖孙世颖王伟李正波 
(天津市东丽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天津300300) 

猪囊虫病又叫猪囊尾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猪 
常见寄生虫病,其发生与传播和生猪的饲养方式有关。该病影响 
养猪业发展,也威胁人体健康。 
1 病原体与流行特点 
猪囊虫是寄生在人或畜体的有钩绦虫的幼虫,患猪是人绦虫 的中间宿主。猪囊虫为白色半透明、黄豆大小的包囊,囊内充满 透明的液体,囊壁上有一个绿豆大的白色头节,猪囊虫寄生在肌肉 内,以舌肌、肩腰部肌肉、股内侧肌及心肌较为常见,严重时,全 身肌肉以及脑、肝、眼,甚至脂肪内也能发现。猪囊虫也能在犬、 猫、兔、牛、骆驼等动物和人体内寄生。人吃了未煮熟的囊虫病 猪肉或误食了沾有囊虫头节的生冷食品,囊虫就随食物进入人的 小肠,在肠液作用卞,伸出头节吸附在肠壁上,经2个月左右就发 育成为成熟的有钩绦虫。有钩绦虫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链状 带绦虫,人是有钩绦虫的唯一终末宿主。有钩绦虫寄生在人的小 肠内,呈白色带状,长2—4 m,虫体由7 000—10 ooo+节片组成, 头节很小,仅粟粒大小,节片由前向后逐渐变大,后端的节片长3 cm、宽1 cm,里面含有很多的虫卵(3 5万个)叫孕卵节片,该节 片随着虫体的生长而不断的从后面脱落,随粪便排出人体,猪吃了 带孕卵节片或节片破裂后逸出的虫卵,在肠内虫卵里的幼虫逸出, 经血液或淋巴液到达全身各部,约经1O周发育为囊虫。 2临床症状 猪感染囊虫一般无明显症状,极严重感染的猪,可能有营养 不良、生长迟缓、贫血及水肿等症状,某些器官严重感染时可能 出现相应的症状,侵害与呼吸有关的肌群、肺和喉头时,出现呼 吸困难、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症状,甚奎死亡。在收购时,检 疫员以检查眼部 舌肌以验明是否有囊虫寄生。 3舫治措施 3;l做好宣传工作 大力宣传猪囊虫病的危害。对患有绦虫病的人采取及时治 疗。加强饮食卫生,搞好环境卫生,平甘养成讲究饮食卫生习 惯,人不吃囊虫肉,防止有钩绦虫卵随饮食进入体内e宣传猪囊 虫病的防治知识。积极开展驱绦灭囊工作,定期驱虫,及时治疗 患病者教育广大群众以不买不食未经检疫猪肉,不吃未煮熟的猪 肉制品,人畜粪便要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直接传播。 
3.2科学喂养 
改变落后的生猪饲养方式,加强生猪饲养管理,科学喂养, 
改变过去农户散放、散养猪的习惯,实行科学养猪圈养圈喂,做 
到人有厕所,猪有圈,圈 厕要分开,防止生猪吃到人的粪便, 
彻底切断囊虫感染途径。 
3.3加强肉品卫生监督管理 
加强市场肉品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出售猪囊虫肉的不法商贩 
坚决打击并严肃处理。消费者在购买肉时,选择有检疫部门加盖 
印章的猪肉。 
3.4加强生猪橙痰 
加强生猪屠宰检疫 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在屠宰检疫 
中按规定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发现囊虫病肉,坚决进行无害化 
处理,杜绝猪囊肉上市。宰后检验是关键,猪囊尾蚴的主要寄生 
部位如舌肌、咬肌、心肌、股部内侧肌、肩胛外侧肌等必须剖检 
劐位。检疫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行业规定的程序认真负责地进行检 
疫,确保肉食安全,确保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3。5治疗 
用丙硫苯咪唑,6 mg/kg ̄,用植物油配制成5%混悬剂, 
1次多点深层肌肉注射,或按§0蜘g/kg体重,口服,每隔48 h再 
服1次,共服3次,即可治愈。绦虫治疗选用南瓜籽、槟榔合剂 
或灭绦灵给病人驱虫;另外,用吡喹酮治疗人囊虫病也有较好 
的疗效。 

5.4猪支原体弱毒苗免疫接种 
保证饲料品质,提高科学饲养水平,从而提高抵抗力,降低 
发病率;在注射前将临床症状严重的猪予以淘汰。健康的种母猪 
和后备种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猪免疫剂量按疫苗使用 
说明进行注射,如在右侧胸腔注射(注射部位在右侧胸腔倒数第6 
肋间至肩胛后缘水平线交叉部位进针)。仔猪可在较早期免疫; 
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而且 
仔猪注射疫苗方便易行。 
5.5隔离 
采用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相互窜圈;断奶仔猪、架子猪、育肥 

猪和母猪按:k/J,品种分舍饲养,这样来建立健康猪群,做好各项消 
毒工作,各个圈舍门口设有消毒池,人在进出圈舍时必须消毒。 
5.6培养健康猪群 
认真贯彻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防止从外单位购进病 
猪和带有病原体的猪只。如从外单位购回的猪只,进场时要进行 
喷雾消毒,要严格隔离饲养和坚持执行防疫卫生制度;母猪购回 
后,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单圈饲养,观察后代有无喘气病,如能做 
到“母猪不见面,小猪不窜圈”,续观察2—3窝后代,到断奶时 
证明没有发生喘气病者,可认为该母猪是健康的。一般应从仔猪 
中进行选育,逐渐扩大健康猪群。 

・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