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什么是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DS)

当讨论分布式系统时,我们面临许多以下这些形容词所描述的 同类型: 分布式的、删络的、并行的、并发的和分散的。分布式处理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所以还没有‘致的定义。与顺序计算相比、并行的、并发的和分布式的计算包括多个PE问的集体协同动作。这些术语在范围一卜相互覆盖,有时也交换使用。

并行的”意味着从一个单一控制线程对数据集的锁步(1ockst ep)动作。

在并行计算机级别上, 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计算机就是一个使用多个数据处理单元在许多数据项上同时进行相同或相似操作的例子。“并发的”意味着某些动作可以以任意次序执行。例如,在史岛级别,卜和在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并行计算机上进行部分独立的操作。*“分布式的”意味着计算的成本或性能取决于数据和控制的通信。

如果 个系统的部件局限在一个地方,它就是集中式的:如果它的部件在不同地l20方,部件之间要么不存在或仅存在有限的合作,要么存在紧密的合作,它是分散式的。

当一个分散式系统不存在或仅存在有限的合作时,它就被称作网络的;否则它就被称作分布式的,表示在不同地方的部件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在给出分布式系统具体定义的模型中,分布式系统可以用硬件、控制、数据这三个维度加以检验。

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硬件+分布式控制+分布式数据

分布式系统应用和标准

分布式系统被用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应用中。以下我们列出了一些应用。对这些应用而言,使用分布式系统要比其他体系结构如处理机和共享存储器多处理机更优越:

?并行和高性能应用

原则上,并行应用也可以在共享存储器多处理机上运行,但共享存储器系统不能很好地扩大规模以包括大量的处理机。HPCC(高性能计算和通信)应用一般需要一个可伸缩的设计,这种设计取决于分布式处理。

?容错应用

因为每个P E是自治的,所以分布式系统更加可靠。一个单元或资源(软件或硬件)的故障不影响其他资源的正常功能。

?固有的分布式应用

许多应用是固有分布式的。这些应用是突发模式(burstmode)而非批量模式(bulk mode)。这方面的实例有事务处理和Internet Javad,程序。

这些应用的性能取决于吞吐量(事务响应时阳J或每秒完成的事务数)而不是一般多处理机所用的执行时间。

对于一组用户而言, 分布式系统有一个特别的应用称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 veworking,CSCW)或群件(groupware), 支持用户协同工作。另一个应用是分布式会议, 即通过物理的分布式网络进行电子会议。同样,多媒体远程教学也是一个类似的应用。

由于在不同的平台上如:Pc、工作站、局域网和广域网上可获得非常多样的应用,用户希望能超出他fliP c的限制以获得更广泛的特十牛、功能和性能。不同网络和环境(包括分布式系统环境)下的q 操作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达到互操作性,用户需要一个标准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所有系统和资源都可用。

DCE (分布式计算环境)是OSF (开放系统基金会)开发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工业标准集。它提供保护和控制对数据访问的安全服务、容易寻找分布式资源的名字服务、以及高度可伸缩的模型用于组织极为分散的用户、服务和数据。D C E可在所有主要的计算平台上运行, 并设计成支持异型硬件和软件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

DCE已经被包括TRANSVARL在内的一些r一商实现。TRANSVARL是最早的多厂商组(multi vendor team)的成员之一,它提出的建议已成为DC E体系结构的基础。在中可以找到利用DCE开发分布式应用的指南。具有标准接口和协议的系统也叫做开放系统。

一些其它标准基于一个特别的模型,比如CORBA (公用对象请求代理程序体系结构),它是由OMG (对象管理组)和多计算机厂商联盟开发的一个标准。CORBA使用面向对象模型实现分布式系统中的透明服务请求。工业界有自己的标准,比如微软的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DCOM)和Sun Microsystem公司的Java Beans。

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方案

PMIPS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 统 广州拓视悦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2016-V1.1

目录一、...................................................................................................... 应用需求分析3 二、传统应用解决方案 (4) 三、PMIPS应用解决方案 (5) 四、PMIPS系统功能 (6) 五、PMIPS系统优势 (11) 六、PMIPS系统特色 (14) 七、PMIPS系统配置 (17)

一、应用需求分析 在当前,各类用户的会议室、多功厅、指挥中心等场所的音视频系统需求特征如下: 前端信号类型多,有笔记本电脑、高清摄像机等,涉及到的接口、信号格式、协议繁多; 要求兼容性好,扩展方便; 信息任意调用,传输分享方便, 采用屏蔽网线或光纤传输,大大简化布线(极大的节省布线成本和人工)和提高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 减少外界干扰。 描述一:(针对会议室)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 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同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任意显示,可以实现单屏幕多画面处理(包括放大、缩小、多画面 显示、叠加等)。 描述二:(针对指挥中心)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 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共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 器、DLP背投拼接墙、LCD液晶拼接墙、PDP等离子拼接墙等)任 意显示,可以实现各种信号任意全墙漫游(包括单屏、跨屏、全墙显示、 组屏显示)、任意大小缩放显示。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一、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 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在用户面前为单个逻辑数据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 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合作地维护全局数据库的一致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 在系统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称为结点。如果一结点具有管理数据库软件,该结点称为数据库服务器。如果一个结点为请求服务器的信息的一应用,该结点称为客户。在ORACL客户, 执行数据库应用,可存取数据信息和与用户交互。在服务器,执行ORACL软件,处理对ORACLE 数据库并发、共享数据存取。ORACL允许上述两部分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但当客户部分和 服务器部分是由网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时,更有效。 分布处理是由多台处理机分担单个任务的处理。在ORACL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处理的例 子如: 客户和服务器是位于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上。 单台计算机上有多个处理器,不同处理器分别执行客户应用。 参与分布式数据库的每一服务器是分别地独立地管理数据库,好像每一数据库不是网络化的数据库。每一个数据库独立地被管理,称为场地自治性。场地自治性有下列好处: ?系统的结点可反映公司的逻辑组织。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区别及优缺点 集中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在网络系统中设置专门的网络管理节点。管理软件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管理节点上,网络管理节点与被管理节点是主从关系。 优点:便于集中管理 缺点: (1)管理信息集中汇总到管理节点上,信息流拥挤 (2)管理节点发生故障会影响全网的工作 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式是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的功能。 优点: (1)可以实现分部门管理:即限制每个哭户籍只能访问和管理本部门的部分网络资源,而由一个中心管理站实施全局管理。 (2)中心管理站还能对客户机发送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 (3)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缺点: 不利于集中管理 所以说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网络管理的基本方向 snmp安装信息刺探以及安全策略 一、SNMP的概念,功能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被广泛接受并投入使用的工业标准,它的目标是保证管理信息在任意两点中传送,便于网络管理员在网络上的任何节点检索信息,进行修改,寻找故障;完成故障诊断,容量规划和报告生成。它采用轮询机制,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集。最适合小型、快速、低价格的环境使用。它只要求无证实的传输层协议UDP,受到许多产品的广泛支持。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Win2K安装使支持SNMP功能,SNMP技术对于提升整体安全水准是有益的,但也可能存在风险,本文将同时检验这两个方面。另外,除了介绍一些开发工具外,还将图解通过SNMP收集信息的可能用法,以及如何提高安全性。 二、在Win2K中安装SNMP 提供一个支持SNMP的Win2K设备与增加一个额外的Windows组件同样简单,只需要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 选择"添加/删除程序",然后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随之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其中选择"管理和监视工具", 最后点击"下一步",依照提示安装: OK,现在Win2K就可以通过SNMP来访问了. 三、对snmp信息的刺探方法 1、Snmputil get 下面我们在命令行状态下使用Win2K资源工具箱中的程序 来获取安装了SNMP的Win2K机器的网络接口数目,命令参数是get: 前提是对方snmp口令是public 提供基本的、低级的SNMP功能,通过使用不同的参数和变量,可以显示设备情况以及管理设备。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分布式系统论文 报告(论文)题目: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作者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姓名: 作者学号:

分布式系统的管理 摘要 分布式系统作为网络上的重要软件系统之一,众多学者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由于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的高可靠性的需求,使得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的研究变得相对比较重要。本文详细讲解有关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相关概念,内容等,希望能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使用带来便利。 关键词:分布式,管理,系统 Abstract A distributed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ftware system on the network, many scholars never stop researching it. Due to people demand for the high reliability of distributed system, it makes the study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is relatively important. The articl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distributed system management, content and so on. We hope that we can bring convenience for the use of the distributed network system. Key words: distributed, management ,system 1.引言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的内聚性和透明性,它与传统的网络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主要在高层软件,更多的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分布式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个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网络连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一套特殊软件的管理下,整个系统在用户面前呈现为一个透明的整体;一个分布式系统是一组位于网络计算机上的并发构件,这些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任务协调都只能通过信件传递进行,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由基本的分布式系统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对分布式系统的管理是保证计算机通信可靠性的前提。本文将就分布式的系统管理进行相关的介绍,旨在加深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管理的理解。 2.分布式系统管理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系统管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系统管理是系统管理者在管理环境中,通过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应用,从而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活动。那么,究竟什么是分布式系统的管理呢?通过反复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比较全面的概念:系统管理员通过网络各节点上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全在系统集成的操作环境中,运行管理应用,对系统资源(用户,任务,硬件,软件,网络)进行分布式控制,从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能充分发挥分布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复习题

一、何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案: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通俗地说,是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多个逻辑单位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成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物理分布性,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站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由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多个站点上,而且这种分散存储对用户来说是感觉不到的。 逻辑整体性,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物理上是分散在各个站点中,但这些分散的数据逻辑上却构成一个整体,它们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共享,并由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它使得“分布”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站点自治性,也称为场地自治性,各站点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站点的应用,这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多处理机系统的区别。 另外,由以上三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还可以导出它的其它特点,即:数据分布透明性、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存在适当的数据冗余度、事务管理的分布性。 二、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模式结构和各层模式的概念。 分布式数据库是多层的,国内分为四层: 全局外层: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所以也称全局试图。它为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表示全局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库部分。 全局概念层:全局概念模式、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 全局概念模式描述分布式数据库中全局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性,与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概念模式是集中式数据库的概念视图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的全局概念视图。分片模式用于说明如何放置数据库的分片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可划分为许多逻辑片,定义片段、片段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分配模式是根据选定的数据分布策略,定义各片段的物理存放站点。 局部概念层: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局部内层:局部内模式 局部内模式是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物理数据库的描述,类同集中式数据库中的内模式,但其描述的内容不仅包含只局部于本站点的数据的存储描述,还包括全局数据在本站点的存储描述。 三、简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透明性,举例说明分布式数据库简单查询的 各级分布透明性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即分布独立性,指用户或用户程序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如同使用集中式数据库那样,不必关心全局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情况、逻辑片段的站点位置分配情况,以及各站点上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即全局数据的逻辑分片、片段的物理位置分配,各站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等情况对用户和用户程序透明。

分布式系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关于分布式系统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n分,答错个扣分,全错全扣g,共计m分) 1.访问透明性是指对不同数据表示形式以及资源访问方式的隐藏。而位置透明是用户无法判别资源在系统中的物理位置。 2. 迁移透明性是指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移动不会影响该资源的访问方式。而复制透明是指对同一个资源存在多个副本的隐藏。 3. 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就是根据一系列准则来提供服务,这些准则描述了所提供服务的语法和语义。 4. 集群计算系统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同构性;它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分布式透明性。可用于单个程序在多台计算机上并行地运行。 5. 网格计算系统具有高度的异构性:其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域和安全策略等都不尽相同。 6. 网格计算系统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来自不同计算机组织的资源集中起来,使一组人或机构进行协调工作。 7. 分布式事务处理的四个特性是:原子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持久性。 8. 分布式普适系统应用程序的需求归纳为三种,它们是:接受上下文的变化、促使自主合成、认可共享为默认行为。 9. 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样式很多,其最重要的有:分层体系结构;基于对象的体系结构、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结构以及基于事件的体系结构等四类。 10.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应用程序通常划分为三层,它们是:用户接口层、处理层和数据层。 11. 在结构化点对点体系结构中覆盖网络是用一个确定性的过程来构成的,这个使用最多的进程是通过一个分布式哈希表来组织进程的。 12. 超级对等体通常是维护一个索引或充当一个代理程序的结点。 13. 分布式软件体系结构主要分集中式、非集中式和各种混合形式三大类。其非集中式体系结构又分为结构化的点对点、非结构化的点对点、超级对等体三种。 14. 实现软件自适应的基本技术分为要点分离、计算映像和基于组件的设计三种类型。 15. 分布式的自主系统指的是自我管理、自我恢复、自我配置和自我优化等各种自适应性。 16. 一个线程独立地执行它自己的程序代码。线程系统一般只维护用来让多个线程共享CPU 所必需的最少量信息。 17. 有两种实现线程线程包的基本方法:一是可以构造一个完全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线程;二是由内核来掌管线程并进行调度。 18. 分布式系统中的多线程通常有:多线程用户和多线程服务器两大类型。而以分发器/工作者模型组织起来的多线程服务器是最为流行的一种。 19. 虚拟化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构建一个运行时系统,提供一套抽象指令集来执行程序。二是提供虚拟机监视器。 20. 在服务器的组织结构中,迭代服务器是自己处理请求,将响应返回给客户;而并发服务器将请求传递给某个独立线程或其他进程来处理。 21. 服务器集群在逻辑上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逻辑交换机;第二层是应用/计算服务;第三层是文件/数据库系统。 22. 在代码迁移的框架结构中,进程包含三个段,它们是代码段、资源段和执行段三个段。 23. 进程对资源的绑定有三种类型:一是按标识符绑定;二是按值绑定;三是按类型绑定。而三种类型的资源对机器的绑定是未连接资源、附着连接资源和紧固连接资源。 24. 中间件是一种应用程序,它在逻辑上

分布式系统中进程的同步方法

分布式系统中进程的同步方法 【摘要】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中,为了实现进程的同步,首先要对系统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排序,还要有良好的分布式同步算法。本文对分布式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常见算法进行了分析,从而解析才能使进程在分布式操作系统中更加正确有效地协同工作。 【关键字】分布式操作系统,进程,同步,算法。 【Abstract】In the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cess of synchronization,First, you want to sort of events that occur in the system,but you also distributed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common algorithms in the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to resolve to make the process more correctly and effectively work together in a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Key words】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 Synchronous, Algorithm.

在分布式系统中,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若干进程通过传递消息相互通信,进行协同工作完成同一任务。工作过程中,进程产生了大量的事件和消息,这些事件和消息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对工作正确有效的完成往往是有影响的。由于进程所处的物理位置不同带来的时钟差异如各地时钟值的差异和时钟运行精度的差异等)和网络传输延时等方面的原因,一个进程所看到的系统内事件和消息的先后顺序很可能与它们的实际顺序是不一致的,这样就带来了问题,如图1所示。 100 150 300 350 物理时间 图1 分布式进程通信示例 在一个先来先服务的分布式系统中,X地的进程Pi在时刻100时向Z滴的进程Pk发出了请求服务的消息Rq,并盖上了本地的时间戳130,随后Y地的进程Pj也向Pk发出了请求服务消息,并盖上了本地的时间戳120。Pj的消息在时刻300到达Pk,而Pi的消息在时刻350才到达Pk。这样,对Pk而言,不管到达的顺序还是按照时间戳的大小都应该先对Pj进行服务,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在分布式系统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同步机制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正确。 进程同步大致有两种程度:一种是局部的松散同步,即事件和消息产生的逻辑顺序上简单同步;一种是全局的精确同步,即各进程的本地时钟基于现实世界物理时间标准同步。前一种同步能由Lamport算法和Ricart and Agrawla 算法等算法实现。在这种同步机制中,各进程利用逻辑时钟产生时间戳,能保证按序发送消息,同样接收进程也能按序接收。或者说,接受进程能按序从各个不同进程接收消息,而且从同一进程接收的消息也是顺序的。但这种同步仅仅保证了事件和消息的顺序一致性,而不能反映它们产生的真实时间,因为同步机制中所采用的时间戳只能看作是一个数字编号,并没有和物理时钟精确对应起来。这种同步机制在分布式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有着很大的局限,因为很多现实的分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最新版】

分布式坐席管理解决方案图文 一、前言 指挥中心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坐席负责不同的业务,但事实上他们又特别需要协同处理一些信息,或者信息之间需要互联互通。传统的方式处理起来就会比较麻烦,需要人为切换信号。而分布式KVM坐席协作本质就是快速便捷地解决坐席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处理的问题。

根据海量数据处理等场景越来越多,如何实现网站的高可用、易伸缩、可扩展、安全等目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这样一系列问题,大型平台的架构也在不断发展。提高大型项目平台的高可用架构,分布式的应用可以在基本系统架构上扩展节点增加设备,这样更易于理解,输入节点端连接电脑主机、工作站、摄像头以及机顶盒等,输出节点端需要连接电脑显示器、大屏幕、投影机以及键盘鼠标等,现在越来越重视操作便利性和突破空间局限,还可以增加可视化管控的触碰移动端。 二、分布式KVM坐席系统有哪些应用

为什么分布式KVM坐席协作管理系统被频繁应用在中小型指挥中心等场景?我们可以从它的功能、应用价值、能够为用户解决哪些问题中找到答案。 1. 控制室数据量已呈现爆发式增长,分布式KVM系统拥有强大的信号接入与管理能力,可以同时接入不同分辨率、不同接口等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然后输出至坐席工位显示端、大屏幕或其他设备。 2. 控制室每一个坐席工位承担的工作繁重,常常需要一位坐席操作员处理多个显示器的业务,一人对2屏、3屏、4屏......信号一键切换与分发功能极大增加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1、采用专属的音视频网络平台、分布式架构、模块化设计。可通过控制平台获取实时状态显示,在线查看系统各节点运行情况,并可对各节点进行远程维护,不会影响系统的整体使用。 2、提供网络分布式管理,不受空间、距离限制。可以通过分级用户管理模式,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和管理权限。 3、支持操作坐席与工作站数据间的协作交互,包括快捷键操作、获取、推送、绑定及语音、文字广播等内容,实现高效的数据比对、研判。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概述.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概述 一个远程事务为一个事务,包含一人或多个远程语句,它所引用的全部是在同一个远程结点上.一个分布式事务中一个事务,包含一个或多个语句修改分布式数据库的两个或多个不同结点的数据. 在分布式数据库中,事务控制必须在网络上直辖市,保证数据一致性.两阶段提交机制保证参与分布式事务的全部数据库服务器是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滚事务中的语句. ORACL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结构可由ORACLE数据库管理员为终端用户和应用提供位置透明性,利用视图、同义词、过程可提供ORACL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位置透明性. ORACLE提供两种机制实现分布式数据库中表重复的透明性:表快照提供异步的表重复;触发器实现同步的表的重复。在两种情况下,都实现了对表重复的透明性。 在单场地或分布式数据库中,所有事务都是用COMMIT或ROLLBACK语句中止。 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分类: (1 同构同质型DDBS:各个场地都采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型(譬如都是关系型,并且是同一型号的DBMS。 (2同构异质型DDBS:各个场地采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型,但是DBMS的型号不同,譬如DB2、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 (3异构型DDBS:各个场地的数据模型的型号不同,甚至类型也不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异种机联网问题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此时依靠异构型DDBS就能存取全网中各种异构局部库中的数据。 三、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 DDBS的基本特点: (1物理分布性:数据不是存储在一个场地上,而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的多个场地上。 逻辑整体性:数据物理分布在各个场地,但逻辑上是一个整体,它们被所有用户(全局用户共享,并由一个DDBMS统一管理。 (2场地自治性:各场地上的数据由本地的DBMS管理,具有自治处理能力,完成本场地的应用(局部应用。 (3场地之间协作性:各场地虽然具有高度的自治性,但是又相互协作构成一个整体。 DDBS的其他特点 (1数据独立性 (2集中与自治相结合的控制机制 (3适当增加数据冗余度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网络

第三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网络
§3.1 概 述
一个网络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个网络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
(1) 若干个通信设备 (2) 通信子网,由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通信子网 由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3) 协议 为在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使用 协议,
工业数据通信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网络
包括DCS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用于传输控制数据 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控制子网 --- 包括 网络和设备现场总线 用于传输控制数据, 要求实时、可靠 要求实时、 传输企业内部信息和共享资源, 信息子网 --- 传输企业内部信息和共享资源,非实时数据的监视和 生产销售管理

§3.2 网络控制方式
通信模式: 通信模式:
(1)主从模式 通信由主站发起 从站之间不能直接通信 )主从模式: 通信由主站发起, (2)对等模式 依靠令牌或某种仲裁机制获得一定时限 )对等模式: 的总线控制权 (3)混合模式 主从对等同时存在 )混合模式:
对话模式: 对话模式:
(1)轮询模式 ) (2)例外报告模式 ) (3)客户 服务器模式 )客户/服务器模式 (4)生产者 消费者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一、环形结构中的控制方式
1、令牌(Token)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 、令牌( 分散控制) )控制方式(分散控制
ACK 标 志 目的 地址 源地 址 控制 信息 有效 信息 出错检 测码 肯定 回答 令牌 Token
源节点发出一帧非空信息,绕环传递(使令牌非空),达到目的 源节点发出一帧非空信息,绕环传递(使令牌非空),达到目的 ), 节点后将有效信息复制下来, 节点后将有效信息复制下来,使ACK=1,此帧信息返回源节点。 ,此帧信息返回源节点。 根据ACK=1移走全部信息,并将令牌置空,下一节点即可用此令 根据 移走全部信息,并将令牌置空, 移走全部信息 牌。 按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之间传递令牌,谁得到令牌谁有权发送数据。 按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之间传递令牌,谁得到令牌谁有权发送数据。

分布式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布式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及网络的技术的普遍应用,随着管理改革的深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量也随之加重,旧的管理方式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的科学管理飞速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利用现代PC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开发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计算机;分步式;人事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3044(2008)32-1114-02 Distributed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ONG Jun-rong (Huaib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Mountain-building,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widely used, with the depth of management reform, among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also increase the workload, the old management method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modern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rapid .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se

基于分布式网络系统的电信管理网络分析

基于分布式网络系统的电信管理网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8T17:13:23.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何明望 [导读] 摘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流量也日益复杂多变,这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宽带资源的发展。 广东汉恒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流量也日益复杂多变,这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宽带资源的发展。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用户也面临了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能够建立更好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管理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系统的电信网络管理模式。电信运营网络庞大复杂,协议众多,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这种通信网络之上的管理方法与模型,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与甄别提取。采用传统的OSI信息管理模型,利用四个子模型分类阐述了复杂网络的管理分层,接口通信,配置的服务管理项目,以及建立电信管理网络需要的功能模块。 关键词:电信网络系统 OSI 网络信息信息管理 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以来,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规模几乎以几何速度递增,网络组件的众多生产厂商纷纷推出基于自己标准的网络接口和网络传输协议,此外,传输技术的发展、传输系统的标准化和数据通信与传统电信系统的合并,大大促进了网络的发展;通过挖掘现有的服务(WWW、视频服务和多媒体服务等),将其进行整合与集成,使新型通信服务不断出现;开放式编程环境中软件技术的进展,所有这些变化使得现代IT业提供的体系结构越来越向协同式网络系统靠扰,使协同处理成为网络应用领域必须的选择。 协同处理以分布式的方式执行任务,各个子任务以互相协调、面向目标的方式在异构环境中执行。在协同方法中,利用界面集成或接口集成可以在一个公共用户界面中操作和控制不同的管理应用模块和工具,利用独立的工具或针对不同资源的管理访问系统应该处于公共设备上下文中,也就是说,上层的管理系统的访问,需要提供与网络组件相关的生产厂商的信息,可是如果通过集成的方法思想,在异构环境中的接受管理的网络组件能够提供与厂商无关的信息,并且能通过明确的异构网络的接口与传输协议进行访问,就能够把网络系统中的所有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即使这个与具体厂商相关的信息不能转换成标准格式,也能够集成进来。集成的方法使管理系统的层次之间的数据进行透明的通信成为可能,因此,通过集成的方法,建设开放式管理平台,是进行分布式网络系统管理的一个好方法。 一、管理方法与模型 开放式的管理平台在异构环境中进行集成管理,这个管理体系结构在多厂商的基础上制定了四种标准(子模型)进行规范: (1)信息模型。信息模型是对管理对象的描述,侧重于管理信息的建模和规范说明。 (2)组织模型。组织模型是对组织形式、任务划分和协作形式的处理和支持,侧重于管理实体和受管实体的任务分工和协作形式。 (3)通信模型。通信模型是对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通信过程的描述,确定了管理信息通信的可能性。 (4)功能模型。功能模型是对结构化管理的功能描述,定义了分解复杂“管理”任务的可能性。 电信管理网络(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Network)TMN是建立在OSI管理的概念之上的,是一个对电信网络进行分布式管理的参考体系,能够很好的满足管理具有复杂和昂贵网络组件的大型异构网络的需要,具有多重继承和多态性机制的面向对象方法,它允许以前被单独管理的网络以标准的形式集成起来,从而实现集成管理。 在现代通信领域,公用网服务提供商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况,不同设备厂商提供的具有不同用户界面的管理系统只能管理各自的服务网络,例如ATM、X.25、电话网络、移动无线设备和移动组件等。为了实现在这种异构网络之上的管理,我们为TMN提出了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1)采用一个具有分布式管理功能的管理网络来管理不同的通信基础网络,包括通信服务网络、网络技术、智能网络、虚拟专用网和用户终端系统。 (2)必须考虑网络中的维护,包括传输系统的控制与监测、网络服务与用户管理。 图1 TMN管理三维说明图 (3)管理功能分层,层间通过接口通信。商业层负责网络规划、域分配、运营策略、交互权限策略、供求策略、服务可用性、计费策略、资费入档、法律审核和安全策略等。服务层负责服务的创建、服务可用性评估、服务配置、服务测试、服务提供和操作、服务收费、安全管 理和交互权限服务连接。网络层处理一般的网络管理任务,负责网络的监测和控制、电路提供、路由基础设施、端到端的可见性与可用性。网元层负责与组件管理相关内容,例如网络组件监测和控制、软件安装与配置监测、网元编目、故障排除、报警监督、使用说明生成等。TMN管理三维说明图如图1。 (4)TMN应该支持各生产厂商专用维护模式概念。 (5)为了使管理信息流在传输系统间顺畅流动,需要定义网络域间、服务提供商间和客户间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 二、功能模块 TMN利用国际通行的功能模块方法,建立自身的体系结构与所有的管理活动,功能模块需要有很好的跨平台能力,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已经被预先定义。建立TMN可能需要的功能模块如下: (1)电信基础网络。电信或者移动服务提供商提供单独的私有的子网,例如固定电话网、ISDN、X.25网、移动通信网、图文电视网、视频会议网等。电信基础网络包含许多网络节点——网元,并且位于TMN之外,因此TMN管理并不过多涉及基础网络。 (2)网元。网元是为电信基础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功能(服务)和到TMN接口的组件,例如路由交换节点、网路复用器和交叉连接等。 (3)网络操作系统。作为TMN的重要组件之一,数据采集与分析、统一控制等功能在操作系统中进行。它负责合理及科学地处理管理信

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方案

PMIPS分布式多媒体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 广州拓视悦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2016-V1.1 1/ 16

目录 一、应用需求分析 (3) 二、传统应用解决方案 (4) 2.1传统应用系统组成 (4) 2.2传统应用系统缺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PMIPS应用解决方案 (5) 四、PMIPS系统功能 (6) 五、PMIPS系统优势 (10) 六、PMIPS系统特色 (13) 七、PMIPS系统配置 (15) 2/ 16

一、应用需求分析 在当前,各类用户的会议室、多功厅、指挥中心等场所的音视频系统需求特征如下: ?前端信号类型多,有笔记本电脑、高清摄像机等,涉及到的接口、信号格式、协议繁多; ?要求兼容性好,扩展方便; ?信息任意调用,传输分享方便, 采用屏蔽网线或光纤传输,大大简化布线(极大的节省布线成本和人工)和提高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减少外界干 扰。 ?描述一:(针对会议室)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同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 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器) 任意显示,可以实现单屏幕多画面处理(包括放大、缩小、多画面显示、 叠加等)。 ?描述二:(针对指挥中心) 强大图像处理,可以实现会议视频VGA/DVI/HDMI/3G-SDI/YCBCR 视频、计算机/电脑网络信号等信号混合共屏显示,支持所有输入信号 源在不同地点的任意显示屏终端上(包括投影机、液晶电视、显示器、 DLP背投拼接墙、LCD液晶拼接墙、PDP等离子拼接墙等)任意显示, 可以实现各种信号任意全墙漫游(包括单屏、跨屏、全墙显示、组屏显 示)、任意大小缩放显示。 ?清晰自然的声音效果; ?信息实时保存和回放; ?操作界面简单、快速、明细; 3/ 16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 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适合于单位分散的部门,允许各个部门将其常用的数据存储在本地,实施就地存放本地使用,从而提高响应速度,降低通信费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相比具有可扩展性,通过增加适当的数据冗余,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集中式数据库中,尽量减少冗余度是系统目标之一.其原因是,冗余数据浪费存储空间,而且容易造成各副本之间的不一致性.而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系统要付出一定的维护代价.减少冗余度的目标是用数据共享来达到的。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却希望增加冗余数据,在不同的场地存储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其原因是: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当某一场地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对另一场地上的相同副本进行操作,不会因一处故障而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②.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可以根据距离选择离用户最近的数据副本进行操作,减少通信代价,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据独立性与位置透明性。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方法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分布透明性指用户不必关心数据的逻辑分区,不必关心数据物理位置分布的细节,也不必关心重复副本(冗余数据)的一致性问题,同时也不必关心局部场地上数据库支持哪种数据模型.分布透明性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有了分布透明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书写起来就如同数据没有分布一样.当数据从一个场地移到另一个场地时不必改写应用程序.当增加某些数据的重复副本时也不必改写应用程序.数据分布的信息由系统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用户对非本地数据的访问请求由系统根据数据字典予以解释、转换、传送. (2)、集中和节点自治相结合。数据库是用户共享的资源.在集中式数据库中,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共享数据库的控制是集中的,并设有DBA负责监督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共享有两个层次:一是局部共享,即在局部数据库中存储局部场地上各用户的共享数据.这些数据是本场地用户常用的.二是全局共享,即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各个场地也存储可供网中其它场地的用户共享的数据,支持系统中的全局应用.因此,相应的控制结构也具有两个层次:集中和自治.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常常采用集中和自治相结合的控制结构,各局部的DBMS可以独立地管理局部数据库,具有自治的功能.同时,系统又设有集中控制机制,协调各局部DBMS 的工作,执行全局应用。当然,不同的系统集中和自治的程度不尽相同.有些系统高度自治,连全局

多级分布式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经典案例

多级分布式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经典案例 趋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在人们享受其带来的巨大的进步与利益同时,潜伏着的巨大的安全威胁也随之而来。在我国,随着金字工程、政府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军事信息化等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而这些关键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信息安全威胁的挑战。 需求 某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下属14个分公司及190多个分支机构。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该公司正在积极地进行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计划建设一个包含总公司、分公司和分支机构直属库的多级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划分为总公司主控中心为一级网络结构,分公司网络管理系统为二级网络结构和分支机构网络管理系统为三级网络结构。在其系统的设计中,对系统的高可靠性、可用性、性能和互联都做了充分的考虑。目前网络已经完成了总公司的核心网络主控中心建设及分公司与总公司内部广域网建设,总公司和各分公司之间采用DDN或拨号等方式进行互连。 由于该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某些数据属机密,在网络安全的考虑上,必须完整而细致。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性,达到建设一个完整、安全和高效的信息系统的目标,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该公司决定搭建一套专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经过慎重的调研与筛选,鉴于在整体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地位,成熟的产品与丰富的实施及服务经验,最终选择了北京冠群金辰软件有限公司作为此次的解

决方案提供及实施厂商。 把脉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搭建之前,考虑到该公司目前已经在网络安全设计上采取了一些比较初步的措施,并且顾及到其进行整体网络建设的步骤与保护投资等问题,冠群金辰首先对其网络中的存在安全问题及隐患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保证提供方案的针对性与高效性: 首先,该公司现在的业务系统大多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和Internet/Intranet 网络计算模式的分布式应用,用户、程序和数据可能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样一个分布式应用的环境中,公司的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WW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等每一个都是一个供人出入的“门户”,只要有一个“门户”没有完全保护好-忘了上锁或不很牢固,“黑客”就会通过这道门进入系统,窃取或破坏所有系统资源。 其次,目前某公司的网络主要采用TCP/IP作为网络通讯协议,主要服务器为Windows NT操作系统。众所周知,TCP/IP是以开放性著称的。系统之间易于互联和共享信息的设计思路贯穿与系统的方方面面,对访问控制、用户验证授权、实时和事后审计等安全内容考虑较少,只实现了基本安全控制功能,实现时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漏洞。实际上,从TCP/IP的网络层,人们很难区分合法信息流和入侵数据,DoS(Denial of Services,拒绝服务)就是其中明显的例子。 再次,在某公司中存在着多种应用,包括WWW、邮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等。这些系统都存一些安全问题。从应用系统(软件)情况看,目前大多数业务系统,使用单机处理财务、统计、人事和文档等工作。近期将应用统计、财务、人事等独立的小型数据库软件。利用HTTP服务器的一些漏洞,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全文)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全文)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概述 1、概述一 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atabase,DDB)是指数据分散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的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DDBS)通常使用较小的计算机系统,每台计算机可单独放在一个地方;每台计算机中都可能有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份完整拷贝副本,或者部分拷贝副本,并具有自己局部的数据库;位于不同地点的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络互相连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全局的、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大型数据库系统。 2、概述二 分布式数据库,是指利用高速计算机网络,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存储单元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逻辑上统一的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来集中式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通过网络连接的数据存储节点上,以获取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高的并发访问量。 近年来,随着数据量的高速增长,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开始从集中式模型向分布式架构发展。基于关系型的分布式数据库,在保留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基本特征前提下,从集中式存储走向分布式存储,从集中式计算走向分布式计算。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关系型数据库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以NoSQL为代表的、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并发性等优势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快速发展;一时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key-value(键-值)存储系统、文档型数据库等NoSQL数据库产品。NoSQL类型数据库正日渐成为大数据时代下分布式数据库领域的主力。 这种按分布式组织数据库的方法克服了物理中心数据库组织的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