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育肥肉牛的好处及技术
《肉牛的育肥技术》PPT课件

h
59
三、提高肉牛对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利用率
在单位时间内,肉牛能多采食、多消化 饲料、多吸收利用营养物质,这是肉牛快 长、长好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创造条件, 让肉牛多采食饲料。
主要方法是:
h
60
1.从犊牛阶段开始就锻炼消化器官
如果自繁自养就可以从小开始养犊牛, 对牛的消化器官特别是瘤胃进行较好的 锻炼。
h
23
• 另外,要求牛口方大,口裂深,腹围大充 实,表明采食能力强,采食量大。
h
24
3. 牛的体质
• 精神状态方面:反应敏捷,头高高抬起,耳朵不停 地摆动;眼睛有精神,当有人接近牛时,全神专注, 尾巴左右摆动自如。
• 背腰平直,四肢粗壮端正、直立;各部位结构匀称, 腹部较大而不下垂,较紧凑; 被毛光顺。
h
51
• 广义的架子牛则指所有骨架较大、体况较 差的健康牛,包括成年淘汰母牛、淘汰奶 牛等。对这类牛进行3-5个月短期肥育称为 架子牛肥育。架子牛育肥的优点是饲养期 短、周转快、经济效益高,是目前我国肉 牛肥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原理是充分利 用架子牛的补偿生长特点。目前的易地肥 育基本上都属于架子牛育肥。
h
44
7.选择适宜的体重
• 在北方地区,地方品种和杂交牛的个体都较 大,架子牛体重最好在350 kg以上,最小不 能小于300 kg,否则会导致饲养周期长,育 肥的效益下降。
h
45
• 二、采用科学的育肥技术
• (一)常规要求
• 1. 育肥初始阶段的工作重点
• (1)消毒
• (2)隔离与检疫
• 肉牛购入后必须在隔离牛舍内隔离区域内饲养观 察10-15天。隔离期间重点是缓解牛的运输应激, 观察牛的采食、反刍、粪便等是否正常,同时进 行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检测,对于布氏杆菌病 和结核病检测阳性的牛坚决予以淘汰,对于采食 等不正常的病牛,如经治疗也没有好转,也应予 以淘汰。
肉牛常用的育肥方法介绍 肉牛短期快速育肥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牛常用的育肥方法介绍肉牛短期快速育肥方法-养牛技术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短期育肥牛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以短期育肥牛作为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在肉牛育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真正搞好肉牛短期育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应做好以下工作。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常用的育肥方法介绍肉牛短期快速育肥方法。
1、持续育肥法持续育肥法是指犊牛在断奶后直接的转入育肥阶段进行育肥,一直饲养到12 -18月龄,体重达到400-500 kg出栏。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犊牛生长发育、增重的速度较快,饲料的转化率高,并且瘤胃的功能还不完善,可完全的消化吸收精饲料的特点进行育肥肉牛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精料的饲喂比重较大,约占总营养物质的50%以上。
持续育肥法的饲养方式主要有放牧加补饲、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完全舍饲的方式,养殖者可根据本场实际的生产情况,以及当地牧草的资源来确定最适宜的饲养方式。
放牧加补饲持续育肥法。
这种方法较适用于牧草条件良好的牧区,犊牛在断奶后可随母牛放牧,同时要根据草场的情况适当的进行补饲,喂一些精料和干草,以使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其到18月龄时体重达到400 kg。
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持续育肥法。
这种育肥方式较适用于9 -11月份出生的犊牛,在牧草旺盛时进行放牧饲养,在断奶后以饲喂粗饲料为主,进入冬季后,牧草缺乏,则进行舍饲饲养,以饲喂青贮料或者青干草为主,饲喂时要控制好精料的饲喂量,每天的饲喂量不宜超过2kg,使平均日增重保持在0.9 kg。
到6月龄时牧草旺盛的季节再进行放牧饲养,要求平均日增重达到o.8 kg,12月龄时再转入舍饲饲养,让其自由采食青贮料或青干草,每天饲喂2-5 kg的精料,使其到18月龄时体重达到400 kg。
完全舍饲持续育肥法。
这种方法是指犊牛在断奶后直接在原圈舍内进行持续育肥,其饲养要根据育肥的强度以及屠宰时的月龄来定,这种方法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养殖成本、牛场的条件以及饲养的品种来科学的制定育肥计划。
肉牛营养需要_中国肉牛饲养标准

肉牛营养需要_中国肉牛饲养标准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动物需要量的下限,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情况,如气候、季节、圈舍和动物本身的情况如疾病、应激等对饲养标准进行调整。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包括生长育肥牛、妊娠母牛、哺乳母牛的营养推荐量。
其中育肥牛的营养标准适用于肉用牛品种、引进肉牛杂交品种以及地方牛品种等。
生长育肥牛营养需要,是在150千克到500千克体重肉牛范围内,不同的日增重(0-1.2千克),分别给出了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它们是:干物质:指肉牛每天进食的干物质,单位是千克。
实际中的饲料是风干物质,因此在计算牛的饲料进食量时,应以干物质的量除90%,以得出接近的饲料供给量。
干物质进食量受体重、增重水平、饲料能量浓度、日粮类型、饲料加工、饲养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根据国内生长育肥牛的饲养实验总结材料,肉牛干物质进食量的参考计算公式为:DMI(kg)=0.062W0.75+(1.5296+0.00371W)´G式中:G为日增重(kg),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体重(kg),DMI 为干物质进食量(kg)。
肉牛能量单位:为了实际中便于使用,将肉牛的需要的净能值折算为肉牛能量单位,本书已在问题6对此做出了描述。
综合净能:肉牛的营养体系将肉牛对能量的需要分为两个部分:用于维持生存的净能叫做维持净能;用于增重的净能叫做增重净能。
把维持净能和增重净能综合起来做为一个综合指标即为综合净能,利用综合净能比较方便,其单位是兆焦耳。
中国肉牛饲养方法一、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一般原则1、牛的生物学特性经过人类长期驯化饲养后,牛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生物习性,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科学饲养。
(1)牛有恋群性。
牛喜欢小群活动,一小群3-5头,当有其他牛来到时,会引起争斗。
新引进的牛要先进行大群饲养,待个体间互相熟悉后,再进行分群,可减少争斗,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舍饲时最好采用对头式拴系,使牛有安全感,解除后顾之忧,放心采食。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育肥是指将肉牛从出生到出栏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达到理想的出栏体重和品质要求。
良好的育肥方式和管理技术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肉牛育肥方式1. 饲草搭配饲养饲草搭配饲养是一种常见的肉牛育肥方式。
在饲草搭配饲养中,通常采用粗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肉牛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常见的粗饲料包括青贮饲料、干草等,而精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糠麸等。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饲料,可以使肉牛获得全面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提高出栏体重和肉质品质。
2. 饲料添加剂辅助饲养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在肉牛饲料中添加的物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肉牛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制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弥补饲料中的营养不足,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肉牛的快速生长。
3. 饲养环境优化良好的饲养环境对肉牛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饲养环境包括合理的圈舍设计、通风排污系统、饲水供给、卫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优化饲养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促进肉牛的健康生长。
二、育肥管理技术1. 饲料配制与供应管理在育肥过程中,合理的饲料配制和供应管理至关重要。
饲料的配制应根据肉牛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调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
对饲料的供应管理也需科学合理,根据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给,确保肉牛获得适宜的饲料消耗量和充分的营养供给。
2. 生长监测与健康管理对肉牛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是育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肉牛的体重、体型、毛色、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肉牛的生长健康状况,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障肉牛的健康成长。
3. 疾病预防与免疫管理在育肥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免疫管理尤为重要。
育肥牛养殖技术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地区的一位育肥牛养殖户,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育肥牛养殖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育肥牛养殖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此,我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育肥牛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一、育肥牛养殖的意义1. 保障国家食品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育肥牛养殖可以提供优质的牛肉,满足市场需求,保障国家食品安全。
2. 促进农民增收育肥牛养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3. 优化产业结构育肥牛养殖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物流运输等,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
二、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1. 选择优良品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育肥牛养殖效益的基础。
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品种,如西门塔尔、利木赞等。
2. 科学饲养管理(1)饲料配制:根据育肥牛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
饲料应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精饲料,确保营养均衡。
(2)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育肥牛的生长发育。
(3)环境卫生: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3. 疾病防治(1)定期免疫: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疾病发生。
(2)驱虫:定期对育肥牛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
(3)治疗: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
4. 适时出栏根据市场需求和育肥牛的生长状况,适时出栏,提高养殖效益。
三、提高育肥牛养殖效益的措施1. 加强科技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
2. 推广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先进的育肥牛养殖技术,如发酵床养殖、自动化饲喂等,提高养殖效率。
3. 合作共赢养殖户之间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提高养殖效益。
4. 政策扶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如补贴、贷款等,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 引言1.1 肉牛养殖的重要性肉牛养殖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肉牛不仅能提供高品质的肉类产品,还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肉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其粪便可以作为优质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促进作物生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肉牛养殖,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养殖效益,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
肉牛养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方面,更体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
随着全球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肉牛养殖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加强肉牛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2 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意义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意义在于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关注,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意义越发凸显。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肉牛养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遗传改良、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体重,提高肉质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肉牛的需求。
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还能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还在于推动畜牧业向更加科学、现代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肉牛养殖技术的现状肉牛养殖技术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不断发展和改进的阶段。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肉牛产品需求的增加,肉牛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我国肉牛养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也逐步完善。
在肉牛养殖技术方面,近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肉牛品种的优化和改良,通过选择性繁殖和基因改良,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生长速度更快、繁殖率更高的肉牛品种。
肉牛养殖与育肥技术2

肉牛育肥养殖技术2第一章牛的品种一、我国黄牛我国黄牛分布很广,东起沿海各省,西起新疆西藏,南到台湾、海南,北至内蒙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饲养。
在我国牛的总数中黄牛占首位,约占总牛数的72%。
我国黄牛具有役用、肉牛、乳用多种经济用途,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
在我市较多的黄牛有:蒙古牛、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等。
(一)、蒙古牛产地:原产内蒙古高原地区。
现在东北、华北至西北各省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
外貌特征:体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黄褐色、黑色居多。
头短宽而粗重,角向上前方弯曲,髯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狭深,腹圆大而紧吊,后躯短,尻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
成年公牛体重400—470公斤,母牛300—370公斤。
生产性能:具有肉、乳、役多种用途,但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非专门化品种。
在良好的放牧条件下,肥育性能尚好。
秋季是蒙古牛膘肥体壮屠宰适期。
8月份屠宰的蒙古牛上等膘情的屠宰率为51.5%,而4月中旬屠宰的,其屠宰率仅为40.2%。
(二)、鲁西牛产地:原产于山东西部、黄河以南、运河以西一带。
菏泽、济宁两地是鲁西牛的高产区。
外貌特征:体形高大略短,被毛为黄色,也有棕色、深黄。
结构较为细致紧凑,肌肉发达,前躯较深,背腰宽广,侧观呈长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形。
多数牛具有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嘴圈、腰下四肢内侧毛色为浅色。
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400—650公斤,母牛体重一般为250—450公斤。
生产性能:鲁西黄牛是我国产肉性能较好的地方牛种,皮薄骨,肉色鲜嫩,色泽红润,其生产的高档牛肉可打入星级宾馆。
18月龄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65公斤和0.43公斤。
平均屠宰率为58.88%,眼肌面积95.5平方厘米。
(三)、南阳牛产地:原产于河南的南阳地区,分为平原牛和山地牛两种。
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黄色、米黄、草白等色。
体格高大,骨骼结实,背腰宽广,发育匀称,肢势正直,公牛颈短而厚,销呈弓形;母牛颈薄,呈水平状。
肉牛育肥阶段的饲养与管理 肉牛育肥两种方法 - 养牛技术

肉牛育肥阶段的饲养与管理肉牛育肥两种方法-养牛技术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牛肉价格的一路攀升,肉牛养殖户开始逐渐扩大肉牛的养殖规模,但是要想获得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需做好每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其中育肥阶段的技术非常的重要。
育肥5~13周阶段是育肥牛体质恢复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杂交牛日增重1~2千克。
育肥牛对精、粗饲料采食量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但精、粗饲喂量应缓慢地增加,以免发生消化不良和瘤胃积食。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育肥阶段的饲养与管理肉牛育肥两种方法。
1、育肥前期的准备在育肥前首先要进行称重,这样有利于对肉牛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可以为分群和分床提供理论依据,在称重时要将称重的结果记录下来,为进入育肥期提供参照数据,从而提升肉牛管理的质量。
驱虫。
肉牛在育肥前进行驱虫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如果肉牛患有寄生虫病,会导致体内的大量营养被寄生虫摄取,从而导致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影响增重速度,严重时还会导致肉牛逐渐的消瘦,体质变差,患病。
因此驱虫工作很有必要。
在驱虫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驱虫方案,药物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驱虫后的排泄物要堆放到指定的地点发酵。
分群。
在育肥前进行合理的分群、分床的工作不但便于日常的管理,还可以提高养殖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做好日常的观察以及饲喂等管理工作,对肉牛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分群时要根据肉牛的称重结果、性别、品种以及体质来进行分群,分床则要根据肉牛的体重情况依次的进行。
对于圈养来说则要控制好饲养密度,一个群体中肉牛的数量控制在10~15头之间,这样便于管理,同时还可以减少群体间发生打斗的现象。
2、育肥阶段的饲养肉牛进入育肥阶段要进行科学的饲喂,牛属于反刍动物,以采食粗饲料为主,但是为了提高育肥效果,一般各养殖场以精、粗、青混合饲料为主,这样的饲喂方式较为理想,对肉牛的消化有利,可显著提高肉牛的日增重。
但是这种饲喂方式对于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场来说操作起来工作量较大,因此也可以将这些种类的饲料分开来饲喂,饲喂原则为先粗、后精,并且要少喂勤加,以减少剩料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地育肥肉牛的好处及技术什么叫作“易地育肥肉牛”呢?在一个地区繁育和培育的肉牛或架子牛,被转移(买、卖)到另一个地区进行育肥,就叫作易地育肥。
易地育肥肉牛,一般是从较远的外地或牧区购买犊牛或架子牛。
这些地方饲草资源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牧草及农副产品资源饲养母牛,把断奶后的犊牛或长到1岁半时转移到内地精饲料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短期强度育肥,然后出售或屠宰。
这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生产肉牛的方法。
实践证明,此法有很多好处:一是对牧区或犊牛繁育场来说,出售当年牛犊,可以减少犊牛越冬期的管理和冬春死亡;同时可以增加牛群中母牛的数量,专门用来繁殖犊牛,促进养牛专业化,提高牧区和繁殖场的经济效益。
二是对农区的育肥场、农户和专业户来说,购进6月龄犊牛,到第二年越冬前,牛已到出售和屠宰时间,不再第二次越冬,能减少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三是如果购买犊牛进行易地强度育肥,经短期育肥后,所生产的牛肉能达到上等品质标准,其经济效益显著。
现将易地育肥肉牛的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从易地(外地)买进的架子牛,一般在原地的饲喂条件较差,大多数牛都是喂粗饲料或少量精料,买来后应在短时间内尽快过渡到以喂精料为主,在120天—150天育肥出栏。
具体安排是:恢复期10天—15天。
架子牛从外地买来,经过长途运输或赶运造成的疲劳,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架子牛到达育肥地点(育肥场、农户和专业户)后,对饲料、饲养方法、饮水及环境也需有个适应过程。
所以在恢复期饲料以干粗料(玉米秸、干青草)或加50%青储饲料为主。
过渡期15天—20天。
经10天—15天的恢复期饲养,架子牛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饲料应由粗料型向精料型过渡。
具体做法是:将精料和粗料加适量水充分拌匀,使精料能附着在粗料上;或将精料和青储饲料充分拌匀后饲喂。
这样连续喂几次后,架子牛就习惯吃精料了。
以后逐渐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
过渡期结束时,肉牛日粮中精料比例应占40%—45%。
催肥期120天左右。
催肥期内,肉牛的日粮中精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具体安排是:1天—20天,日粮中精料的比例为55%—60%,粗蛋白质水平12%左右。
21天—50天,日粮中精料的比例上升到70%,粗蛋白质水平10%。
51天—90天,日粮中精料的比例增加到75%,粗蛋白质水平10%。
91天—120天,日粮中精料的比例达到80%—85%,粗蛋白质水平10%。
在育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日多餐制。
为防止育肥牛一次吃得过多而造成胀肚,在最初的三四天,一天要饲喂五六次,每次喂量不要太多,以后可使槽内昼夜有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充分供给清洁的饮水。
每天应饮水三四次,最好让其自由饮水。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牛舍应做到冬暖夏凉,并保持通风干燥;催肥期应固定拴系饲养,以尽量减少运动;保持牛体卫生,经常刷拭,预防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牛肉质量肉牛育肥后期是关键:肉牛出栏屠宰前一个月为育肥后期。
这一阶段是提高牛肉品质,确保牛肉安全,增加胴体重和净肉率的关键时期,对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肉牛饲养场户来说,这是关系到能否获得育肥牛高价位、取得高效益的重要时期。
因此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一般说,从架子牛过渡到育肥场后,经过3个月4个月的短期集中育肥,使之快速达到增肉、增膘的目的,育肥场和饲养户从中获得利润,这是对肉牛生产中“架子期-育肥期”两阶段模式的笼统说法。
实际上,育肥期这一阶段还需要细分,还应该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
目前,国内多数规模牛场已采取这样的喂养策略。
吊成架子的牛转为育肥,前期生长主要表现在肌肉生长,脂肪积存不多,饲养上不需要过多的饲料营养和脂肪,并可避免影响以后的消化吸收,造成饲料的过多消耗。
此期应依其强大的消化能力,供给多量的营养丰富的粗饲料和适量的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牛表现增重快、外型变化大,短期“成个”、“成型”。
此阶段的养殖饲料增重比是合算的。
若此时屠宰就很不上算,表现为出胴出肉成绩不好,肉质肥度差,上不了高档次,卖不了好价钱。
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水膘”或“虚膘”。
严格地讲,此时育肥周期尚未完成,不应出栏。
育肥牛达到以下状况即可适时出栏: 1、皮肤褶少,体膘丰满,看不到明显的骨骼外露。
2、采食量下降,牛腹缩小,牛只不愿走动。
3、臀部丰满,尾根两侧看到明显突起。
4、胸前端突出且圆大。
5、手握肷部皮紧,手压腰背部有厚实感。
对于出现下列情况的牛育肥后期适当集中统一管理,一是不明原因减食喜卧的,二是体重达到要求的,三是其他需要育肥出栏的牛要适当集中,做好最后一个月的统一饲养、统一管理,以发挥投入的最大效能,避免其他牛只过早肥胖。
饲养技术:1、提高日粮能量。
后期育肥牛精料配方应单独设制,突出能量物质,条件许可的可以少量添加动植物油脂(可占精料的1%—3%),适当减少蛋白质用量,同时注意满足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2、草料比。
饲草精料供给比例不高于4∶6(折干计算)。
3、精料用量。
体重500千克育肥牛日供给混合精料不低于每头6千克,若以日粮总量计算最高用量可占到日粮干物质的85%。
4、饲草要求。
能量大、易消化、适口性好,生物学利用价值高。
5、给牛以安静环境。
少轰打、惊吓,保证牛床、运动场松软卫生。
6、勤观察牛只的采食及粪便的变化,及时处理发生的异常问题。
7、禁止使用抗生素或不符合要求的药物与添加剂。
养殖场在搞好育肥后期饲养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把出栏牛卖给分级严格、信誉高的宰杀企业,这样的企业实行优级优价,能保证养殖户的利益,只有这样,养牛场户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肉牛精饲料的配制及主要注意事项:肉牛主要以粗饲料为主,但粗饲料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需要补喂精饲料。
精饲料营养全面与否,直接影响到肉牛生长发育。
在配制肉牛精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精饲料包括: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常量)元素和维生素。
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高粱、大麦等,约占精饲料的60%~70%。
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豆饼(粕)、棉子饼(粕)、花生饼等,约占精饲料的20%~25%。
产棉区育肥肉牛蛋白质饲料应以棉子饼(粕)为主,以降低饲料成本,犊牛补料、青年牛育肥可以添加5%~10%豆饼(粕)。
小作坊生产的棉子饼不能喂牛,以防止棉酚中毒。
棉子饼(粕)、豆饼(粕)、花生饼最大日喂量不宜超过3千克。
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食盐、小苏打、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一般占精饲料量的3%~5%。
青年牛育肥骨粉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2%左右,架子牛育肥占0.5%—1%。
冬、春、秋季节食盐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0.5%~0.8%,夏季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1.2%。
以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时,应添加小苏打,添加量占精饲料量的1%,其他粗饲料喂牛时,夏季可添加精饲料量的0.3%~0.5%。
微量(常量)元素、维生素添加剂一般不能自己配制,需要从正规生产厂家购买,按照说明在规定期内使用,严禁应用“三无”产品。
精饲料配制的注意事项严禁添加国家不准使用的添加剂、性激素、蛋白质同化激素类、精神药品类、抗生素滤渣和其他药物。
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和药物要严格按照规定添加。
严禁使用肉骨粉。
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4%。
颗粒饲料育肥牛将精、粗饲料按比例混合,制成颗粒全价料饲喂育肥牛可提高增重,减少饲料浪费,显著缩短试验牛的采食时间,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定额,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参考配方:玉米面47.5%,麸皮5%,棉子饼10%,添加剂1%,食盐0.5%,骨粉1%,麦秸粉或草粉35%。
养牛省草九种方法长草短喂:把饲草铡短后喂牛比整喂节省20%左右,一般把茎秆铡成3厘米—5厘米喂牛。
粗草细喂:秸秆若能进行盐化、碱化、氨化处理或粉碎后拌精料喂牛,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增加适口性,从而节省饲草。
少喂勤添:将饲草1次喂牛,牛容易养成挑剔适口草料的毛病,使饲草造成浪费。
少喂勤添,可节省饲草。
槽内饲喂:改变把饲草直接扔在牛栏里饲喂的不良习惯,将饲草放在槽内饲喂,这样饲草就不会被牛的粪便污染,也可节省大量饲草。
先粗后精:先喂粗饲料,牛会饥不择食,采食粗饲料较多。
之后,再按其营养需要饲喂精料或优质牧草,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粗饲料的作用,节省饲草。
改造食槽:食槽过浅会使牛在吃草时把草料弄到外面造成浪费。
将食槽做得深一些,即可避免浪费现象。
一般牛槽深度在40厘米左右为好。
剩草加工:以前往往把牛吃剩下的粗硬茎秆当燃料烧掉,如果将其晾干后收集起来,用粉碎机粉碎成草粉,然后再用来喂牛,茎秆就能得到有效利用。
节约垫草:保持栏舍内卫生清洁,尽量用废弃的杂草做牛的垫草,以减少饲草浪费。
看牛吃草:不少养牛户在喂牛时只要把草料放进牛槽就一走了之,这样牛在吃草时把草料弄到槽外,落地草被牛踩后就不能再喂喂。
因此,饲养人员应看着牛将草料吃完后再离开,发现饲草落地及时收起喂牛,这样可节约不少草料。
羔羊开食及育肥技术对于育肥羔羊,在哺乳期要使其早开食,特别是山羊适应精料能力差,为保其在哺乳期早食、多食,应特别注意所选饲料的适口性。
山羊对精料质量反应很敏感,应不喂发霉或发酵的饲料。
断乳时间可根据开食情况掌握,应在其可食70—80克精料时断乳,为了减少羔羊转群时的应激反应,在羔羊转出之前应先集中暂停给水给草,空腹一夜,第二天装车运出,运出时速度要快,尽量少延误时间,到肥育地后的当天不要喂饲,只饮水和给少量干草让羊安静休息,避免惊扰,然后再进行称重、注射四联苗和灌驱虫药等。
育肥开始后,不论采用何种肥育方式都要有预饲过渡期。
预饲过渡期在适度育肥时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3天,只喂干草,让其适应新环境;第二阶段7—10天,给予70%干草、25%玉米粒、40%豆饼、1%食盐。
强度肥育羔羊预饲过渡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天,只喂干草,让羔羊适应新不境;第二阶段7—10天,参考日粮为玉米粒25%、干草64%、糖蜜5%、豆饼5%、食盐1%;第三阶段为10—14天,参考日粮为玉米粒39%、干草50%、糖蜜5%、豆饼5%、食盐1%、抗生素35毫克。
以上日粮日喂2次,投料以能在40分钟内食完为好。
另外,还可根据各地不同资源自行调整。
肉羊冬季育肥原则1、育肥组群原则:凡不做种用的公、母羔羊和淘汰的老、弱、瘦、残羊都可用作育肥。
先对它们进行去势、驱虫、灭癣、修蹄,然后按老幼、强弱、公母进行分群和组群。
这样,有利于羊群的安宁和羊的生长发育。
但一般而言,幼龄羊比老龄羊增重快,肥育效果好。
羔羊1至8月龄的生长速度最快,且主要生长肌肉,选择断奶羔羊做肥育羊,生产出肥羔肉质好,效益高。
因此,一般在羔羊断奶鉴定整群后,把不适合留作种用的羔羊,按性别、体重大小分别组群,分群肥育;淘汰成年羊,按年龄、体重大小分别组群肥育,这样有利于根据对营养需求的不同情况来调配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