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药理研究及进展

合集下载

黄芪药渣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黄芪药渣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黄芪药渣化学成分药理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黄芪药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在中医临床和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对黄芪药渣的分析,揭示了其在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治疗疾病中的潜在价值。

黄芪药渣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经验丰富,而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药渣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实现其更广泛的医药价值。

【关键词】黄芪药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研究, 中医临床, 现代医学, 潜在价值, 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气益阳、固表敛汗、扶正祛邪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中治疗不同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黄芪中药渣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希望能够揭示其更深层次的药效机制,并探索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潜力。

黄芪药渣中可能蕴含着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皂苷等,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对黄芪药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充分发挥黄芪的药用价值,促进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部分完成,字数:122。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黄芪药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中医临床和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系统整理现有研究成果,可以为黄芪药渣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更广泛使用,并探索其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潜在机制和价值。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推动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展黄芪药渣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为人类健康和药物治疗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黄芪药渣的化学成分黄芪药渣是从黄芪中提取出的残渣,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多糖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黄芪药理研究

黄芪药理研究

黄芪药理研究黄芪,又名黄芪、党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豆科植物。

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被誉为“长寿药”,有许多药理研究支持其治疗功效。

一、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整体免疫力。

研究发现,黄芪能够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增加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二、抗氧化作用黄芪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调节氧化还原状态、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三、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研究还发现,黄芪还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

四、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副作用。

五、抗心血管疾病作用黄芪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黄芪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

综上所述,黄芪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不过,由于黄芪含有一些活性成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长期使用黄芪的人群,还需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黄芪,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在临床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芪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酮类等,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芪丰富的药理活性。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而黄芪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

它可以增加白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或感染的人群,黄芪常常能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黄芪也表现出色。

它能够调节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黄芪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而对于低血压患者,又能适当升高血压,起到双向调节的效果。

同时,黄芪还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黄芪对血液系统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能够促进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对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病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黄芪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同时,黄芪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对于改善身体的整体机能和延缓衰老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的用途十分广泛。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黄芪常常被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它能够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消化系统方面,黄芪对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它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道的屏障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和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泌尿系统疾病中,黄芪对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在肿瘤治疗方面,黄芪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黄芪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并不单一,可以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红景天则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从黄芪和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黄芪的功效与作用1.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芪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加,增强风寒等外界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机体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

2. 抗氧化作用:黄芪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黄芪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3. 抗炎作用:黄芪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黄芪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的强度和范围。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巨噬细胞的移动和吞噬。

4. 抗肿瘤作用:黄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黄芪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过程,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此外,黄芪还可以增加巨噬细胞和T 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5. 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黄芪可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黄芪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供应量,减少心脏负荷。

此外,黄芪还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红景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红景天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红景天可以减少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侵害。

2. 调节免疫功能:红景天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红景天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炎症介质的生成和分泌。

黄芪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黄芪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黄芪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黄芪作为传统中药材,因其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包括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黄芪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化学成分方面,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药理作用方面,黄芪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等,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临床应用方面,黄芪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在作用机制方面,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如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应激、抗炎等。

然而,目前关于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黄芪治疗糖尿病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芪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疗程、配伍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黄芪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质量控制和标准化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黄芪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黄芪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规范临床应用方案,提高黄芪的质量控制水平,为黄芪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黄芪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黄芪,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药理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独特的治疗机制涵盖了多个方面,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黄芪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通过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黄芪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心律失常
黄芪能够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从 而抗心律失常,对于治疗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效 果。
降血压作用
黄芪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对于治疗高 血压具有显著疗效。
其他临床应用
抗肿瘤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从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辅助治
改善胰岛素抵抗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黄芪能够减轻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 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黄芪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强降糖效 果。
治疗心血管疾病
强心作用
黄芪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 于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疗癌症具有一定的效果。
保肝作用
黄芪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 ,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 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 显著疗效。
抗衰老作用
黄芪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 激反应,从而延缓衰老过程,对于 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 帮助。
04 现代医学对黄芪 的认识与进展
现代医学对黄芪药理作用的研究
等具有显著疗效。
抗炎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 症症状,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炎症性疾病具
有良好的效果。
抗过敏作用
黄芪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 敏症状,对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具有显
著疗效。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降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黄芪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降 低血糖水平,对于治疗糖尿病具有显 著疗效。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摘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是中医补气要药,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益气补中、利尿排毒、托疮生肌等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苷类、黄酮、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芪益气补中现代药理应用临床治疗【化学成分】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 羟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化学成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

其中苷类、黄酮、多糖、氨基酸等为其有效成分。

【性味与归经】甘,温。

归肺、脾经药材形状和地理分布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

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

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

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黄芪属约有2000种,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产,但主要产于北温带。

中国产270余种,分布于东北至西南部。

黄芪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四川,前苏联、朝鲜和蒙古也有分布。

膜荚黄芪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蒙古黄芪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一、功效应用1.补气升阳,适于气虚及气陷之证。

黄芪蜜黄芪是治疗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

黄芪蜜采自天然黄芪花花蜜蜂,具有中药黄芪之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从而起到升举中气、利尿、减轻肾炎、降低血压、强壮身体的作用。

可补气固表,适用于气虚多汗者保健食用。

治疗虚证可分为如下:1.肺气不足,久咳虚喘,自汗脉虚,易感风寒。

常配补肺止咳平喘药。

2.脾胃虚弱,食少纳呆,消瘦便溏,倦怠乏力,舌淡脉缓。

3.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

由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

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助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中药黄芪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黄芪可以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信号转导等途径,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从而消除肿瘤组织。
免疫调节作用机制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黄芪可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 化、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黄芪可以调节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的活性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选择优质种子和适宜的土地进行种植,提高黄 芪的产量和品质。
整地施肥
进行深翻整地,施足基肥,为黄芪的生长创造 良好的土壤环境。
3
种植技术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如膜下滴灌、覆膜种植 等,提高黄芪的抗逆性和产量。
黄芪的药用部位与活性成分的关系
根部活性成分
黄芪根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皂苷等,具有 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不同药用部位的比较
比较黄芪不同药用部位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 提供参考。
黄芪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
质量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控制黄芪的种植、采收、加工和储存等 环节,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标准制定
研究和制定黄芪的质量标准、炮制规范等,明确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范围 ,为中药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黄芪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等多种 药理作用,对于胃炎、胃溃疡、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 的治疗作用。
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效果评估
总结词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调节血脂和 抗动脉粥样硬化。
详细描述
黄芪具有正性肌力、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高血压、 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的药理研究及进展朱莉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摘 要 中药黄芪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免疫、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及研究。

关键词 黄芪;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79(2018)03-0098-02Pharmacology research progres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ZHU Li-ping(Affiliated Longhua Hospital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32)[Abstract]Astragalus membranaceus (TCM)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and has important therapeutic effects on many diseases such as immunity, respiration, digestion and cardiovascular system.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nd study.[Key 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 (Fisch.)Bge.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生用或蜜制用,常用量是9~30g,蜜制可增强其补中益气的功效。

《本草汇言》中关于黄芪的描述是“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黄芪药性甘、微温。

归脾、肺经。

素有“补气圣药”之称,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1]。

现代药理学证明黄芪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心肌缺血、双向调节血压、抗肿瘤、抗衰老以及降血糖等作用[2]。

近些年关于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较多,本文将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1 免疫系统黄芪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对非特异性免疫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黄芪多糖作用尤为明显[3]。

刘印华[4]等将4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依次是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3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依次灌服浓度为5、10、20.mg/ml 的黄芪多糖溶液0.2ml/d,正常对照组一日灌服0.9%氯化钠溶液0.2.ml/d,疗程10日,疗程结束后处死,测定小鼠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器官等免疫指数。

实验结果显示黄芪多糖3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左右后足重量差、以及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提示黄芪多糖可以通过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器官等途径对机体的固有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史晶晶[5]等通过对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溶血素溶血空斑形成的情况及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免疫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的转化率以及促进溶血素、溶血空斑的形成(P <0.01),提示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兔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兔疫功能。

2 呼吸系统沈悦等[6]将18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100例)。

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加双黄连注射液治疗。

疗程7天左右。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3.00%。

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

提示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应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在疗效上优于双黄连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应用,且不良反应较低。

黄茂等[7]应用黄芪颗粒和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0例。

另设对照组(80例)使用常规方式治疗。

疗程60天。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且治疗组免疫学指标IgG、IgA、IgM 以及CD4+、CD8+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 <0.05)。

说明黄芪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对患儿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肖芸等[8]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其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和炎性介质(CRP、IL-6)的影响。

设3组,分别是A 组(24例患者)、B 组(23例患者)以及C 组(18例健康人),A 组给予综合治疗联合周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

B 组仅予综合治疗,C 组未予治疗。

结果显示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的MDA、CRP、IL-6水平明显高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OD 显著低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A 组治疗后的MDA、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OD 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黄芪注射液对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状态能起到改善作用。

3 消化系统魏晏[9]等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40例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方法治疗;另设对照组40例,应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疗程均为6周。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在躯体疼痛、躯体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心理健康评分、SDS、SA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提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督脉灸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起到明显的疗效,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具有明显的提高和缓解作用。

魏乙锋等[10]将18篇文献、2030例患者被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 分析结果提示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相在提高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率、Hp清除率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有一定优势。

梁心慧[11]等将脾胃气虚证为主症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120例)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另设对照组(101例)应用吗丁啉治疗。

疗程均为28天。

2组Hp感染者均加用四联抗Hp治疗10d,结果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以脾胃气虚为主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愈率较高、疗效较好。

4 心血管系统黄芪总皂苷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有降压作用,强心作用,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心脏保存作用.,对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抗生物氧化作用等[12]。

范先基等[13]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试验组,治疗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另设80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结果显示至治疗第4个疗程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至第8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情况、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P<0.05);同时试验组在治疗第4个疗程、第8个疗程结束时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黄芪可增加人体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降低尿蛋白水平,并通过增加心搏出量或扩张血管达到升高血压或降低血压的作用。

其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黄芪剂量不同、患者体质不同、配伍关系不同有关[14]。

杨贵洪[15]将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设为治疗组,予常规治疗联合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

另设对照组50例治疗予常规治疗。

20天为1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的治愈率为78%,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的治愈率为62%,治疗组临床疗效略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血清浓度均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P<0.05)。

说明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可起到明显减轻患者的病毒性心肌损伤的作用。

5 其他作用5.1..抗肿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黄芪确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清除自由基、逆转耐药肿瘤细胞耐药等途径实现[16]。

5.2...抗衰老.钟灵[17]等将6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香菇菌多糖组和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半乳糖、香菇菌多糖和黄芪多糖。

连续给药60天。

以胸腺和脾脏指数、丙二醛(MDA)、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为评价指标。

结果显示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增强SOD、GSH-Px和CAT活力,并显著降低MDA含量。

说明黄芪多糖促进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直接清除自由基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5.3..降血糖.马燕等[18]将50只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小鼠。

随机分为黄芪降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盐酸二甲双胍片组、参芪降糖颗粒组、模型组。

以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Weight)、血清胰岛素(Ins)变化及胰岛β细胞病理改变情况为观察指标。

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有效控制小鼠体重降低,改善胰岛β细胞损坏。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降糖颗粒高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黄芪降糖颗.粒低剂量组和参芪降糖颗粒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黄芪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修复作用。

综上所述,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上品,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理作用广泛,在免疫、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治疗中均能起到显著的临床效果,获得广泛认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及研究。

参考文献[1] 高学敏.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M].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2]刘德丽,包华音,刘杨.近5年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4,(01):68-70.[3]陈国辉,黄文凤.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482-1485.[4]刘印华,赵志强,李树义,张庆波. 黄芪多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体内实验研究[J]. 河北医药,2015,(04):485-487.[5]史晶晶,时博,苗明三. 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医学报,2016,(02):243-246.[6]沈悦,董维晶. 黄芪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呼吸系统感染80例[J]. 医药导报,2003,(S1):11-12.[7]黄茂,鲁志力,饶睿,李松,文耀平. 黄芪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溶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随机对照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01):60-62.[8]肖芸,张宏华,邓春燕,刘英,杨印楼,张维. 黄芪注射液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介质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2,(20):4259-4261.[9]魏晏,魏明. 黄芪建中汤联合督脉灸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5,(06):874-877.[10]魏乙锋,高岑,宋俊生. 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7,(04):572-576+615.[11]梁心慧,张钊,黄垚森,苏正活,谢月恒,岑凤兰.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16,(10):2026-2029[12]沈自强.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19):117-122.[13]范先基,李俊,杨子玉.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J]. 河南中医,2013,(08):1211-1213.[14]李世明,李培彩. 黄芪及其制剂对血压的双相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0,(02):152-154.[15]杨桂洪. 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0,(20):152-153.[16]邓晓霞,李清宋,陈中,陈洁莹,王瑶,林色奇,刘红宁. 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02):307-312.[17]钟灵,王振富,文德鉴. 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3,(04):350-352.[18]马燕,张晶,王亚,喇孝瑾,张晓鹏,吕建东,喇万英. 黄芪降糖颗粒降糖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08):157-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