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万物有灵论: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明确了什么是宗教,并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

了万物有灵论,又称泛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宗教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生命现象的好奇,它是一个认知的结果,用来缓解人们对外界无知产生的焦虑,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泰勒认为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要信条:1、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2、相信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之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先民开始时对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非生命物体从而形成泛灵信仰,再到祖先崇拜(包括图腾崇拜),然后再到自然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发展到一神崇拜的。后来的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指出,原始社会不可能存在万物有灵的现象,因为原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能综合各种现象进行抽象推理的地步。尽管如此,泰勒仍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先河,为后来者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残余法:即利用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来推断文化进化的方法论,泰勒称为“残余法”。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等人提出。2、认为现实一些看上去荒诞、无足轻重的习俗、信仰、文化在过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是原始文化进化的残余。3、通过对这些残余的分析,我们能够确认文化的进化。4、后世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割裂了文化内部各种特质之间的有机整合,通过在不同的文化中抽取想要的部分来拼凑进化理论。其优点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注过去和社会。

摩尔根:摩尔根全面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对原始社会进行了分区,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发现来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在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研究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用比较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并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摩尔根关于氏族的研究指出,氏族就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他明确指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族和联盟,并且氏族、胞族、部族和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乘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进而摩尔根得出民族是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的。摩尔根还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庭制度的早期形态,提出了从杂交经过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进化理论。马克思曾经阅读《古代社会》并作大量笔记,恩格斯后来在其笔记的基础上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摩尔根婚姻家庭发展五阶段:

1、血缘婚:杂交之后第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相互婚配而建立家庭,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2、普拉路亚婚: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婚配。(族外群婚,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妻子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普拉路亚”,夏威夷语,“亲密的伙伴”。

3、对偶婚:一对配偶结婚,配偶关系不固定,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有效。(摩梭人阿注婚)

4、父权制:一夫多妻,母系社会中可能存在一妻多夫。

5、专偶制:现代意义上的婚姻家庭,一夫一妻。

一三五阶段最重要,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婚姻家庭形式。

评价:1、他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2、首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家的研究;3、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途径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后来,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默多克,在摩尔根开创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世界上六种主要亲属称谓制度。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