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文件解读及编制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前言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突发环境事件无法避免。
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各企业和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而对于这些预案的质量和实效性也需要进行评审。
本文主要介绍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一、预审工作1.1 研究评审规则、程序和方法为了能够评审出优质的应急预案,评审人员需要研究评审规则、程序和方法。
评审规则主要是根据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及有关文件和法律规定制定的;评审程序是确定评审的先后顺序以及每个评审环节的内容和标准;评审方法则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预案和评审内容,采取适当的评审手段和技巧。
1.2 组织评审人员和进行分工评审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评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分工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审。
评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如环保、安全、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理工科和文科方面的知识背景,在评审过程中还应该具备判断力和思维能力,使得评审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和客观。
1.3 确定评审标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的目的是检查预案编制是否符合预案编制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文件的规定。
评审标准包括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的要求、应急保障设施和物资的要求等。
1.4 准备评审文档评审过程中需要准备的评审文档包括评审计划、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等。
二、评审过程2.1 展开初审初审主要是检查应急预案编制中所涉及的各项要素是否都具备,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初审的主要内容包括预案基本情况、预案适用范围及对象、应急组织机构、应急资源准备及使用、应急处置措施、应急演练情况等。
2.2 进行现场评审现场评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初审时发现的问题和确认预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评审人员通过实地检查和现场查看等方法来确认预案的可行性、工作程序是否合理,以及预案是否需要改进。
上海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 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 或单位;(3)尾矿库;(4)军事设施;(5)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 城镇燃气管道;(6)加油站、加气站;(7)港口、码头。
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GB 50483-2009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 50351-2014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47-2012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074-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 年版) GBZT 23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 规范 GB 50493-200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设计规范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50746-2012 石油化工循环水场设计规范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 害因素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环发[2001]199 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SH 3015-2003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Q/SY 1190-2013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09 年)
3 术语和定义 3.1 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 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 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 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3.2 环境风险 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 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3.3 环境风险单元 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 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 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 场所。 3.4 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 指本指南附件 A 规定的各种(类) 化学物质及其数量。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企业面临的环境事件风险也越来越高。
为了帮助企业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制定了以下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一、了解环境事件风险的背景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和突发事件,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
了解各种环境事件的潜在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确定企业的关键环境问题评估企业的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确定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关键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管理、碳排放控制等。
三、评估环境事件风险的可能性评估各种环境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包括历史数据、科学研究和专家意见等。
四、评估环境事件风险的影响程度评估环境事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包括生产中断、供应链中断、财务损失等。
五、制定应对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事前预防措施、事中应急措施和事后恢复措施。
六、监测和评估环境事件风险的变化定期监测和评估环境事件风险的变化,包括新的环境事件发生和现有环境事件的变化。
七、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包括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应急计划、组织培训和演练等。
八、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包括政府、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共同应对环境事件风险。
九、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绩效,及时调整和改进。
十、持续改进环境风险管理通过持续改进环境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提高企业对环境事件风险的应对能力和业绩。
以上是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的内容。
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合作,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事件风险。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含评估报告编制大纲来源:| 作者:| 日期:2015-03-04 11:05:52 | 浏览2733 次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 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 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 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 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 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 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 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DOCX 39页)

目录1 前言 (1)2 总则 (1)2.1 编制原则 (1)2.2 编制依据 (1)2.2.1 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2.2.3 相关技术文件 (3)3 企业基本信息与环境风险识别 (3)3.1 企业基本信息 (3)3.1.1企业简介 (4)3.1.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 (4)3.1.3地形、地貌与地质 (5)3.1.4环境质量现状 (5)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6)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6)3.3.1主要物质理化性质 (7)3.3.2废气 (8)3.3.3废水 (8)I我的页脚3.3.4固体废弃物 (8)3.4生产工艺 (9)3.5安全生产管理 (11)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2)3.6.1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2)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2)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7)4.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7)4.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18)4.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21)4.3.1源强物质类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源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21)4.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衍生后果分析 (22)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3)5.1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3)5.2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3)II我的页脚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4)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4)7.1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4)7.2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6)7.1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6)7.1.2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26)7.1.3 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30)7.1.4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33)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附件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为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组织评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提高评审的规范性、客观性、针对性,有效发挥评审作用,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组织评审环境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程序,并附有评审表等表格,供企业和评审人员参考。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需要备案的企业组织对其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文件的评审。
2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0〕10号);《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5〕48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xx年第74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xx年第48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一、前言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是重要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强调“预防
为主,防污染更节约”的理念,以及“危害优先管控”的原则,旨在企业
采取有效的管控和处置措施,防治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本文依据相关
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编制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旨在
指导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二、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类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三、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外界因素对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可能
对环境造成的突发性、动态的污染和其他影响。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通过评价环境污染、植物检测结果、
综合水质检测数据以及其它环境污染源的实时信息,对环境污染源进行分级、定量分析,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评估环境污染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基本步骤
1、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环境事件的
特点和发生可能性,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环境事故应急训练。
2、环境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
行环境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计算可得乙二醇储罐的最大泄漏速度为1.25kg/s,
根据阻止泄漏所需花费15min,泄漏量为1.125吨。
乙二醇沸点为470.3K,如不遇火源,液体泄漏温度(常温
20℃)为293K,小于沸点温度,故泄漏后形成液池。
液体泄漏速率
排放系数Cd : 实际流量与理想理论流量的比,用于补偿公式推 导中忽略了的摩擦损失、因惯性引起的截面收缩 等因素。
三、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公司内应急物资表(总表) 应急物资清单(主要环境风险源场所) 应急物资清单(监控摄像头/消防栓/灭
火器等); 主要应急救治医院药品储备(办公室) 厂区污水、雨水管网图(截止阀、应急
池位置) 厂区平面布置图及应急逃生图
四、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 果情景分析
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年份日期,地点,装置规模,引发原因,物料泄漏量,影响 范围,采取的应急措施,事件损失,事件对环境及人造成的 影响等。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A —— 裂口面积,m2
P
r —— 液体密度,kg/m3
P ——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 0—— 环境压力,Pa
h
g —— 重力加速度,m/s2
h式—中—Cd裂取口0.之64上,液储位罐高h度=5,.2m6m(根据P0建设单位提供,储
罐内液体充满度为75%左右,料口距罐底约0.5m)Po压力
根据该罐最大排压阀设置压力计算。A以半径1mm的圆进行
液体蒸发——包括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 蒸发三种。乙二醇泄漏后在周围形成液池,表 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造成大气污染。依据风 险评价导则,质量蒸发速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3-质量蒸发速率,kg/s; u-风速,m/s; P-物品蒸汽压,Pa; R-气体常数,本项目取8.31; T0-环境温度,K; r-等效半径,m; M-分子量。 乙二醇分子量62.068,蒸汽压=6.21kPa
泄漏口形状
圆形(多边形)
三角形
0.65
0.60
0.50
0.45
长条形 0.55 0.40
雷诺数Re是流体力学里面的一个参数,是流体 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比值的量度。
液池半径计算
r = [ 32 g m t3/(ρπ)]1/4 式中 r-液池半径,m; m-泄漏液体量,kg; t -泄漏时间,s; 根据计算得到30.8m,实际泄漏后所有泄漏物
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为SE风,其出现频率为9.8%,次主导风向为ESE风, 其出现频率为9.2%,SSW风出现频率最小为1.9%,全年静风(U10 <0.5m/s)出现频度为4.6%,平均风速为2.7m/s。
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产品种类 原辅材料年使用量、最大储存量 化学品MSDS(包括产品) 注:产品为化学品,如不是易燃易爆化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
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 [2014]34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 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 (环发 [2015]4 号)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 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 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 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 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 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 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 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 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表3-1 企业基本概况
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
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 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 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 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2)地形、地貌(如在泄洪区、河边、坡地)、 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台风、 泥石流、洪水等); 3)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 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A 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 生厂外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事故
B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C 非正常工况(如开、停车等); D 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E 违法排污; F 停电、断水、停气等; G 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 H 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 I 其他可能的情景。
通过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一般固废
废纸板
出售
固体废 弃物
危险废弃物
废助剂桶 色素废包装 废包装材料
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上 海安亭环保有限公司运出后 处置
噪声(公司夜间 空压机、循环泵、输送泵、灌装
噪声
通过建筑隔声,绿化降噪
不生产)
机等
自然环境
1).周边情况(最近气环境、水环境、 声环境敏感源)
2).雨水排放口所排放的水体环境; 3).气候(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
乙二醇储 D
罐
0.5
1.69*10-5
常温 50
30
2.7
6.28*10-5
0.5 F
2.7
1.85*10-5 6.43*10-5
气相毒物危害预测
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最大可信风险类型分 别进行预测。所采取的模式如下:
Cwi
x, y, o,tw
2
2Q
3/ 2 x,eff y,eff z,eff
表4-6 泄漏挥发源项计算结果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n
a
不稳定(A,B)
0.2
3.846×10-3
中性(D)
0.25
4.685×10-3
稳定(E,F)
0.3
5.285×10-3
源项
大气稳定
贮存温
风速(m/s)
条件
度
泄漏 孔径 mm
挥发时间 min
质量蒸发 速率
(kg/s)
0.5 B
2.7
1.43*10-5 5.70*10-5
计算得燃烧速率为0.00097kg/(m2·s)
质都在围堰内,泄漏的半径受围堰内面积影响, 故计算围堰剩余面积即能得到实际液池半径。 储罐区设有围堰,该区域面积为1620㎡,4个 200m³乙二醇储罐占地面积为133m³,另外6 个50m³卧式储罐占地面积151㎡,实际围堰 内剩余面积为1336㎡,所能形成液池半径为 20.6m。
质量蒸发速度Q
则很容易确定闪蒸部分的比例,即闪蒸液体分数
为:
F例V—闪蒸液体分数;直接蒸发的液体与原液体的比
Cp—液体恒压热容,J/(kg·K) T—液体温度,K;
Tb—液体常压沸点,K; 化
HV—常压沸点下的汽 热,J/kg。
液体泄漏速率计算: 柏努利方程
Q L ——液体泄漏速度,kg/s
C d —— 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
40
58000m2
注册资金
500万
输送泵、循环泵、灌装线、软水机等
乙二醇、助剂、食用色素等
主要污染源分析表
分类 废水
污染物名称 软水制备废水
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因子 COD、盐等
处置方式 通入宿舍应急水箱用于冲厕、 保洁
COD、SS、氨氮、总P、总N等 纳管排入青浦区第二污水厂
废气 储罐呼吸废气
乙二醇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企业雨水排口(含泄洪渠)、清净下水排口、 废水总排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水环境风险受 体(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 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 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等)情 况,以及按最大流速计,水体24 小时流经范 围内涉及国界、省界、市界等情况,并列表 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级别或面积)、 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据企业距离(米)、 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口填写)、 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燃烧速度:
式中 dm/dt—单位表面积;
Cp——液体的比定压热容,J/(kg·K);
Tb——液体的沸点,K;
T0——环境温度,K;
H——液体的气化热,J/kg。
查表得Hc=1.178432*106J/kg,Tb=470.75K, T0=293.15K,H=7.9914*105J/kg,Cp=2350 J/(kg·K)。
环境风险事件分析
(1)火灾风险源包括乙二醇储罐区和泵房生产操作过
程。这些场所使用、装卸和储存化学品的过程中, 由于员工操作不当、使用非防爆工具,或设备、 管道、法兰密封性差,或容器破损,会造成这些 乙二醇泄露,遇明火等点火源可引起火灾事故。
(2)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除了乙二醇可燃外,其他 都为不燃原料。乙二醇在使用、装卸和储存过程中, 由于员工操作不当、设备、管道、法兰密封性差,或 容器破损,造成这些物料泄露事故。
氢
γ
1.10 1.13 1.29 1.31 1.31 1.36 1.40 1.41
PC 1.71 1.73 1.83 1.84 1.84 1.87 1.90 1.90
注意:泄漏流量仍然随容器中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闪蒸量计算
FV
CP T Tb
HV
如果液体的沸点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泄漏后一部
分液体将立即闪蒸为蒸气。假设闪蒸过程绝热,
学品,最好有化学品监测证明文件。
二、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 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 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以企业厂区边界计,周边5 公里范围内大气环境 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 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 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植被等)和土壤环境 风险受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 情况,并列表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人口 数、级别或面积)、中心经度、中心纬度、距企 业距离(米)、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 口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