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论文

合集下载

五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议论文范文1000字

五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议论文范文1000字

五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议论文范文1000字“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

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这是外国著名思想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

下面给大家分享五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议论文范文1000字。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议论文1“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

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这是外国著名思想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祖国的儿女不把对祖国母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在生命,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州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与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当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的梦想是参加20__年的北京奥运。

”“一次的失败不等于永远的失败,所以,相信每一个奥运健儿,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看着自己国家的国旗徐徐升起,听着令人昂扬激奋的国歌响起——这就是奥林匹克,期待中的20__年北京奥运。

”这是一套广告里的话语。

的确,这个梦想已经不仅仅限于健儿们的身上,而且深深刻在中国13亿人民的心上,民族精神已经得到了升华……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太阳东起,夕阳西下”的过程。

然而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最令我陶醉的是回顾每一位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一刹那,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中国体育代表团勇获32金,其中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夺得的是每一个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

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神速般冲过终点,以12。

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块金牌,此时,我的心里思潮澎湃,我想在这12。

高中生民族精神议论文

高中生民族精神议论文

【导语】每⼀个国家和民族⾃古以来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每⼀种民族精神都将代代传承。

中国⾃古以来就是⼀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也是⼀个拥有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国家。

为⼤家提供《⾼中⽣民族精神议论⽂》,欢迎阅读。

【篇⼀】⾼中⽣民族精神议论⽂ 《中庸》有⾔:“参天尽物”。

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便可⽤这四个字得到合理解释,那便是:尽物之性,尽⼈之性。

奔流不息的汩罗江底,沉睡着屈⼦的灵魂。

他也曾有过“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潇洒;也曾有过“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尽暮”的担忧;也会长抒“路漫漫⽽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壮志;也会悲悯“长汰兮以掩涕兮,哀民⽣之多艰”的疾苦;也会流露“亦余⼼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真情。

纵使宏图不可⼤展,纵使壮志不能得酬,纵使被⼩⼈所诬,纵使被君王所疑。

三闾⼤夫⾼洁的灵魂不能玷染,报国的热忱⽆法掩埋。

当楚国被灭的消息传来,我想,那⼀刻的他纵使不⽢,但更多的是释然吧。

于是抱⽯⾃沉于汩罗江底。

真正做到了“举世混浊⽽我独清,世⼈皆醉⽽我独醒”,⽤⾼洁傲岸的情操筑就了民族精神的⼤坝。

这便是“参天尽物”吧,不留遗憾,不去后悔,坚守信念,执著追求,总有⼈在做着不被别⼈理解的事,但只要路选对了,晚⼀些抵达⼜有什么关系呢? 硝烟弥漫的宋⾦战场,饱含着岳飞的深情。

⾦朝的铁骑扬起风尘⾃远⽽来,张⽛舞⽖地踏⼊中原。

求和协议被迫签下,巨额的银两换来⽚刻的安宁。

民族的耻辱,流离失所的百姓,⽗母双亡的孩童,孤苦⽆依的⽼妪,这⼀切的⼀切都令岳飞⼼中充满悲愤。

悲的是百姓疾苦,愤的是朝廷软弱。

于是披甲上阵,在战争的前线浴⾎奋战,誓为赶⾛这些侵占其家园的外来者。

奈何命运弄⼈,⽣不逢时当真⽐做⿁还惨。

连发的⼗⼆道诏令刻不容缓,“莫须有”的罪名也当真沉重。

枷锁在⾝,不负往⽇雄姿,锁住了报国热忱,锁住了奋战⾝躯,锁住了民族兴亡。

英雄有泪,却⽆处可发啊。

只余下那⼀句“⼗年⾟苦,毁于⼀旦”在空旷的刑场久久回响,那是历史的悲鸣,⼀个是朝代的哭泣。

国考申论范文:“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

国考申论范文:“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

国考申论范文:“中国精神”挺起“民族脊梁”观古论今,伟大的中国精神始终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历程。

中国精神是灵魂,让中国人民面对危亡,也可以向涛头立,红旗不湿;中国精神是方向,让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也可以昂头挺胸,大胆前行;中国精神是力量,让中国人民面对瓶颈,也可以披荆斩棘,创新求变。

由此,中华民族延绵不息,延续至今,正是伟大的“中国精神”撑起了生存发展的脊梁。

中国精神让中华民族站起来。

尽数历史,看今朝,中华民族的确经历了辉煌,度过了低潮,迎来了复兴。

17世纪,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西方列前用鸦片战争进入中国,令四万万民众“奄奄若病夫”,用甲午战争侵略中国,令中华民族“动荡如浮萍”。

20世纪初,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华民族站起来提供了可能性,五四运动用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中国精神,让百万民众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194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让中华民族迎来独立发展的新时期。

自此,中华民族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鲜明的历史呈现鲜明的事实,中华民族历经坎坷,依然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精神”让中国有信心站起来,有能力往前走。

中国精神让中华民族富起来。

如果说中国站起来的历程充满艰辛,那么中国富起来的脚步更是异常艰难。

小岗村曾以“三靠村”著名,被饥饿和贫穷所困扰,18名村民却立下生死状,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实现脱贫致富,创造了小岗奇迹;无独有偶,深圳曾以“小渔村”为名,不为世界所关注,设计师却高瞻远瞩,设立经济特区,以创新求变的改革精神,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深圳奇迹。

不难看出,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变化,依然离不开中国精神的凝聚。

中国精神是敢闯敢试的闯劲,中国精神是实事求是的韧劲,中国精神是创新求变的巧劲,中华民族的性格中正是凝聚了这些优秀品质,中国人民才能在不断的发展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让中国富起来的脚步愈发踏实有力。

民族精神论文有关民族精神的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有关民族精神的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有关民族精神的论文加强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摘要: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上中华民族精神被阐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1]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推动青年学生实现理想、追求人生目标的精神支柱,是促进青年学生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在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

《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发扬和光大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强化国防观念,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这就注定了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素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吃苦耐劳、矢志不渝、温柔敦厚、择善而从的民族性格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伦理观念。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作文一:爱国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先贤英烈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不断追求担当国家的使命和责任。

在现代,我们也要继承发扬这种爱国精神,用实际行动来为祖国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首先,要强化爱国意识并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只有真正了解和认识祖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才能对祖国有更深的感情,愿意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

其次,要树立信心与勇气,勇于实践梦想和追求。

中华民族是勇敢、坚韧的民族,只有具备坚定信念、勇于扛起责任和创新精神,才能成就大业,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要践行公民责任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如参加志愿服务、保护环境、传递文化等,为让普通中国人享受美好生活做出贡献,同时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

只有发扬爱国精神,才能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作文二: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代表了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精华。

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就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参观博物馆等方式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中,需要师从前贤,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才干,并将其通过实践和创新融入现代社会中,让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焕发。

这不仅是重拾历史文脉和民族气息,更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需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到世界上,让那些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华民族的艺术、哲学、文学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探讨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贡献,如中医药、中式建筑等等,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人类文明进程做出贡献。

作文三:团结合作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英文回答:As a Chinese, I am proud of the rich and profound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t is a spirit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has shaped the Chinese people into who we are today.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encompasses many values and virtues, such as perseverance, resilience, and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emphasis on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culture, respecting and taking care of one's parents and elder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his value is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hinese people and can be seen in the way we prioritize family and the elderly in our daily lives. For example, it is common for Chinese people to take care of their aging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often sacrificing their own personal needs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ir familymembers.Another key aspec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sthe emphasis on hard work and perseverance. Chinese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strong work ethic and determination to succeed.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countless stories of individuals who have overcome great obstacle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For instance, the story of Jack Ma, thefounder of Alibaba, is a great example of the Chinesespirit of perseverance. Despite facing numerous rejections and failures, he never gave up and eventually built one of the largest e-commerce companies in the world.中文回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民族的丰富和深厚的精神感到自豪。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文5篇1.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精髓所在,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传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它们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也体现在中华民族对于和平、团结、勤劳、诚信、感恩等方面的追求。

2.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从教育入手,让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其次,我们要从文化传承入手,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要从社会氛围入手,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氛围,让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3.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在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更加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指引。

同时,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更加重要。

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撑。

4. 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等方面都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通过文化交流,中华民族精神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使文化交流更加深入、丰富和有益。

5. 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成长的启示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

其中,中华民族强调的勤奋、诚信、谦逊、感恩等品质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支撑。

同时,中华民族精神也教会我们要有自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弘扬中国精神思修论文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弘扬中国精神思修论文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志愿服务和公益事 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 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弘扬中
国精神的实践中来。
05
弘扬中国精神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
保持文化独立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坚定文化自 信,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完 整性,避免盲目追求西方价值观 。
弘扬中国精神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1 2 3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精神强调和谐、仁爱等价值观念,弘扬中国 精神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中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弘扬中国精神 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 高。
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国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 新,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中国精 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广泛宣传、教 育引导、实践养成等方式,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社会治理中, 形成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宝贵财富 ,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 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 史和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
VS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需要注 重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相结合,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 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 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校园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阵地,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国民意志的调动和统一靠什么?民族精神是重要的纽带,它可以充分调动和统一国民意志,使固有或潜在的硬实力发挥出更大的效用,这也就是软国力的巨大能动作用。可以预言,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民族精神等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关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世界发展的重点由原来追求政治自由,转移到追求经济增长,继而转移到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平等,最终会转移到追求文化自主。文化已经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和成果的分配。
民主党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使民主党派成员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展示了民主党派良好的形象,使得民主党派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和今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严重压力,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加紧推行西化、分化图谋的严峻挑战,面临改革发展新的难题不断增多的风险,等等。就民主党派而言,除了面临上述的挑战,还迫切需要对广大成员进行思想引导,以完成政治交接的重任,这都需要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帮助人们筑牢精神支柱,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侵蚀,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振奋起整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战胜困难,排除风险,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陷入屈辱的深渊,大大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而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此时中国的进步思想家在救亡图存、救亡图强的意识支配下,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精神与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关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改造了国民性,使广大人民有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出出色的公民品格,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民族形象,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民族。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民说》, 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树立民族形象,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精神状态的需要
民族精神,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正如梁启超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想象一个精神衰落的民族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想象一个不能构成自己核心精神内核的民族会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弘扬民族精神,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以往人们多关注的是硬国力的竞争,往往忽视了以文化力为焦点的软国力竞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作为统一人们思想、规范人们行动、保持国家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是重要的软实力。民族精神可以凭借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影响力与经济、科技实力融合在一起显示国力的强大,影响国家的发展。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主张一个国家的国力有基本实体、经济和军事能力、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等五个主要因素,其中体现软国力的两个指标是国家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意志,而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正是文化力。国家战略目标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而政府领导层的水平及效率的高低、民众对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关心程度等因素都是实现目标的国民意志的体现。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之作用
张财源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u*********。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没有了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入手,我们揭开了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关系之谜。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使全体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发自内心的礼敬之情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聚合力,从而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关键字:弘扬民族精神;综合国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蕴含着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是统一思想、规范行动、保持团结稳定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行为准则。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自然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没有民族精神的存在,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通过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共同调整着民族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保证整个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整体。
社会导向是包括民族精神、价值观等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是深藏于这个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它引导本民族的成员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土难离、乡土情结,安土重迁、寻根归宗等是这种情感的写照。它是数千年历史的积淀,是对悠久传统的传承,对民族成员特别是海外游子有特殊的情感维系功能。这种情感维系主要指游子热爱故土的情思以及对民族、对祖国的挚爱;中华一统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统一的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基础;包容和整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使中华民族熔铸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中华文化所包含的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以能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是缘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通过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使民族全体成员凝聚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社会整合是把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亦称社会一体化。它是与社会解体、社会解组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包括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这里我们以文化中的规范体系要素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为例,探讨社会整合与凝聚力。一个民族的规范体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产物,是民族共同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积淀下来的行之有效的行为准则,主要有伦理道德规范、法律制度规范、风俗习惯规范。这些规范体系的作用在于,经过长期教化,它会逐步形成民族成员共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这种思想和行为模式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约束和调节,并在在整个民族的层面上形成民族凝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