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合集下载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活动策划书一、活动类型:主题活动二、活动主题:自然博物馆之行,阅巴渝自然文化三、活动背景:重庆自然博物馆是是中国综合性自然历史博物馆,该馆藏有地质矿产、古生物、动物、植物、土壤和旧石器等标本近7万件,模拟标本和其他珍稀标本100余件。

它是重庆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少年科普和德育教育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身为地协成员,完全有必要对自然历史及科普进行了解。

四、活动目的:1、了解自然,丰富知识2、为所有地协成员的深刻交流提供一个平台3、团结集体,增长友谊4、缓解学习压力5、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五、活动时间:2012年3月24日(周六)六、活动地点: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自然博物馆七、活动机构:重师地理协会八、活动内容:1、参观自然博物馆2、欣赏自然文物,体会文物艺术3、了解相关自然文物知识4、成员间交流心得九、活动流程:(一)、活动前的准备1、通知会员及有兴趣的同学,统计具体人数2、地协召开会议,讨论具体的活动安排,如负责人分工、路线、食物等3、出发前准备好相机、记事本等4、提醒同学们注意活动期间的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二)、活动过程中1、观看自然,听讲解2、参观过程中做到有序文明3、拍照,以便返校后整理相关资料4、成员间交流感想(三)、活动后1、合影留恋2、总结此次活动的心得3、出活动海报十、注意事项:1、将活动的时间地点提前告诉参与者2、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注意安全3、预先制对可预料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4、时刻注意保持大学生形象策划人:×××2012年3月21日。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重庆自然博物馆;BSAP;策略;行动0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__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__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__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

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方案与实施策略

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方案与实施策略

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方案与实施策略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各种自然元素和知识的地方,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场所。

在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中,如何制定方案并有效实施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的方案和实施策略,并共享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方案设计1. 定义学习目标:设计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的方案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促进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等。

2. 结合实际情况:在制定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包括孩子芳龄、教师水平、博物馆资源等因素,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 多样化的教育内容:科学教育计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生物、物理、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科学知识,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实施策略1. 导师引导:在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 互动体验: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的实施策略应包括丰富的互动体验,通过实验、模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科学知识。

3. 联系实际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科学知识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三、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中,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实施都至关重要。

对于方案设计来说,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和多样化的教育内容是关键。

而在实施策略上,导师引导、互动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的方案和实施策略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科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总结回顾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计划的方案和实施策略对幼儿的科学学习至关重要。

方案设计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和多样化教育内容;实施策略中需要注重导师引导、互动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

通过科学博物馆的资源和教学环境,幼儿们可以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提高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宋中伟;侯江【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3(000)021【摘要】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BSAP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As one of members of BSAP, Chongqi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CMN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ongqing city. Addition, CMNH is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es of the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in Chongqing C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ee contents were presented (1) the plan and idea of the popularizing science of CMNH, (2) the strategy and action of BSAP in CMHN,and (3) the role of Chongqing city in BSAP.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se were to improved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participating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总页数】3页(P182-183,189)【作者】宋中伟;侯江【作者单位】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重庆 400700;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重庆4007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陈列展示在传承中的创新突破 [J], 宋中伟;侯江2.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爬行动物名录 [J], 李健;钟婧;张虹;刘文萍;李华3.浅谈观众流量监控系统在大型文博场馆中的应用——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例 [J], 黎巍巍4.提高自然博物馆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利用率的有效策略 [J], 唐小凤5.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BSAP)编制进展和实施策略 [J], 武建勇;于之的;刘海鸥;刘纪新;赵富伟;薛达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

浅谈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前言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展示自然现象、万物生命及其演化过程、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场所。

它们可以为公众提供多种知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培养观众的科学素养。

而科普活动作为博物馆面向公众展示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博物馆教育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次成功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策划是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策划的几个方面,介绍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科普活动的策划。

活动策划内容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该明确且可检测。

设置目标时应当首先考虑受众的需求,明确活动的受众、目的和期望的效果。

比如,主题为“环保”的科普活动,目标可以是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对人类、生态和经济的重要性、并激发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热情。

活动主题活动主题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符合博物馆所展示的科学内容,而且应该与当下时事联系密切,吸引观众的注意。

同时,主题应该能够便于参与者的理解和接受。

比如,当前全球关注的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可以成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主题,通过组织科普活动,向公众传播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受众需求和活动目标,结合博物馆展品进行设计。

活动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等相应设定,如亲子科普活动,知识竞赛等。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的讲解、科技体验、展览演示、互动教育等方面。

比如,在“环保”主题的科普活动中,可以设置多个环节,如探讨家庭废品的分类、回收利用,还可以组织观众自制环保玩具、举办环保主题美术创作比赛等。

活动时间和场地活动时间和场地是活动策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策划阶段要考虑到季节性、假期及当地的文化氛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活动。

同理,场地选定要考虑到博物馆的票务、展览、机电设备等硬件因素。

活动宣传活动宣传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才能够对科普活动产生浓厚兴趣。

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相应宣传策略,活动宣传宜通过媒体广告、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微信群、博客文章、海报等方式进行。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s c i e n c e f o C MN H ,( 2 ) t h e s t r a t e g y a n d a c t i o n o f B S A P i n C MHN, a n d ( 3 ) t h e r o l e o f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i n B S A P . T h e ma i n o b j e c t i v e s o f t h e s e w e r e t o
i mp r o v e d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nd a p a r t i c i p a t i n g i n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va r t i o n b y mu s e um o f n a t u r a l h i s t o r y .
o f N a t u r a l Hi s t o r y( C MNH ) p l a y s a l l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i n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 A d d i t i o n , C MNH i s a l s o o n e f o t h e i m p o r t nt a b a s e s o f t h e p o p u l a r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h o n g q i n g C i t y . I n t h e p r e s e n t s t u d y , t h r e e c o n t e n t s w e r e p r e s e n t e d( 1 ) t h e p l a n a n d i d e a o f t h e p o p u l a i r z i n g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效果比较及思考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知识传播效果较好。

通过展览、讲解和互动体验等形式,自然博物馆向公众传递了丰富的科普知识,帮助公众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生物。

科普知识的传播对于公众的科学素养提升和培养科学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博物馆还能够培养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自然博物馆展示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展品和实物模型,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公众在参观中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等方式,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这对于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和激发科学研究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自然博物馆的展品和解说内容存在过于专业化和复杂化的问题。

科普教育应该注重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科学知识,而不是让公众陷入晦涩难懂的进阶学术领域。

开展科普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能力,但是目前部分自然博物馆在解说和引导方面存在不足。

更重要的是,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应该与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进行对接,形成教育共同体,实现科普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自然博物馆应该加强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开展针对学生的科普教育活动。

可以通过引入学校科学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和体验等方式,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自然博物馆应该加强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能力和解说水平。

可以组织教育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和科学素养。

还可以加强科普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形成科普教育网络。

通过与其他博物馆、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培养科学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活动在知识传播和兴趣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科普资源共享等措施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自然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的效果,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然科学。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和目的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旨在通过展示和保护自然界的珍贵资源,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为了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与者亲自体验自然的魅力,并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活动目的:1. 提供观众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2. 拓宽观众的知识面,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

3. 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高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

二、活动内容1. 自然科学讲座自然科学讲座将邀请知名科学家和专家,通过讲解自然界的奥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观众了解科学的力量和生命的奇迹。

这些讲座将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等等。

通过讲座的方式,观众将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方面的自然现象,并得到解答他们一直以来的疑问。

2. 实地探索活动自然博物馆将组织实地探索活动,带领观众前往自然环境丰富的地区,如森林、湿地、海洋等地,进行户外实地考察和采集标本。

参与者将由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带领,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物种的生活习性,并亲自参与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加参与者对自然的亲近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素养。

3. 制作手工艺品活动自然博物馆将组织手工艺品制作活动,以自然界的材料为主题。

这些活动将通过教授参与者制作各种与自然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纸鸢、花瓶等,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创作的乐趣。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通过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珍贵和利用方式。

4. 彩绘比赛自然博物馆将组织彩绘比赛,以自然为主题。

参与者将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参与者的艺术才华,还可以通过赛事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三、活动计划时间活动将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安排,共计持续半年时间,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的策略和行动
【摘要】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能力建设项目框架体系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一个代表。

本文介绍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工作的规划和设想,在BSAP中的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以及在重庆市BSAP中的位置和作用。

旨在通过自然博物馆这一宣传、教育平台,促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进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关键词】重庆自然博物馆;BSAP;策略;行动
0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08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08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10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

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
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改善大众受教育和获取信息的机会是自然博物馆这一公共科普教育机构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首先应当充分发挥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作用,对BSAP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影响公众、社区和非政府组织能够积极参与BSAP 的制定和实施。

在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方面,第一,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并将保护题目列入教育大纲;其二,酌情与其他地区和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方案。

其三,应便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
一切公众可得信息的交流。

同时,在科普教育的基础上,挖掘收藏丰富的标本科研价值、开展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 重庆自然博物馆基本情况
该馆现设有生命科学部(包括动物学及植物学)、地球科学部(包括古生物学)两大学科研究部门,现有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30余人。

该馆自1930年创建以来,我国老一辈动植物学家俞德浚、施白南等曾先后在此任职,进行野外采集、科学研究以及科普工作。

该馆经过80余年的学科积累,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担负着生物标本收藏、展示与科研的职责。

该馆展览面积1800余m2;生物标本馆1400余m2;生物标本制作场1200m2;收藏生物标本近11万件,向公众固定展示生物标本约800件,承担并从事着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科学普及工作。

2 重庆自然博物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
该馆固定陈列有脊椎动物陈列、恐龙陈列、古生物化石陈列。

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展览面积1800m2、出展标本数1000余件。

近10余年来,举办巡回展览50余场次、观众累计人数364.5万人次、展览面积63400m2、出展标本数9300余件。

从展览内容上分,蝴蝶及昆虫展览8场次,观众人数26.5万,展览面积2400m2,出展标本数3200余件;鸟兽展览7场次,观众人数28万,展览面积30000m2,出展标本数4400余件;恐龙展览35场次,观众人数310万,展览面积31000m2,出展标本数1700余件。

从展览地区分,内展展览37场次,观众人数80.5万人次,展览面积53000m2,出展标本数8390余件;外展展览场次13次,观众人数284万人次,展览面积10400m2,出展标本数910余件。

通过历年所作的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取得一定成果,参观或参与科普展览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尤其是2008年3月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后,民众生物保护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基本陈列,每年大约接待10万余人次的参观,是重庆地区动植物知识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通过直观生动的展览,使人们在趣味中认识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在提高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自觉关心和爱护地球家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每年坚持在“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等全国性活动中,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把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来开展工作,使环境教育者能够方便利用基地资源对来访的学生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

在此基地,参与者可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来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体验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达到普及环境教育理念
的要求。

帮助人们学习许多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价值观,理解持续保护地球资源的义务和保持环境质量的责任,有助于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人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自重庆市直辖以来,该馆就开始实施绿色志愿者行动。

绿色志愿者主要以大、中学生为主,紧紧围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在社区进行广泛宣传。

志愿者开展了宣传活动、举办知识讲座、组织环保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学校环境教育(由志愿者在学校长期开展环境教育)、志愿者绿色行动(号召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分类回收垃圾等的宣传)。

有效地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爱护环境,参与环保”的热潮,绿色志愿者从无到有,活动规模逐步壮大,通过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维护公民合法的环保权益,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3 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该标本中心在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

保藏在该馆内的动植物标本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最直接可靠的凭证。

每份采集标本上的原始记录,如时间、产地、生境、海拔、习性、特征等描述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代表着一段历史,分析其分布、数量、生态适应、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西南地区动植物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本库特设标本观察室(55m2),为来自各地的访问学者提供标本查阅,并进行合作研究。

尤其可作为分类学研究的基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中心。

并在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收集和保存上将起到积极作用。

动植物标本的各个部分,比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在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被保存下来,随着生物标本技术的发展,许多干制或固定标本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植物基因资源库。

从采集标本的数量、种类组成情况上可分析,从年代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比如分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若明显下降,则可知该群落结构日趋单一,生物系统越来越脆弱和敏感。

其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利用对资源的掌握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3.2.4 战略目标和定位,以博物馆标本藏品库和展览场馆为平台,立足重庆以及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西南地区,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瞄准国际现代动植物科学前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跨越式的重大贡献。

到2012年新馆开馆,将该馆建设成为具有现生动植物和古生物科学研究体系、具有较完整标本收藏体系的国家区域中心级自然博物馆,成为我国西南生物多样性普及生物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基地,以及收藏、研究基地。

即将建成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143856m2,建筑面积30842m2,场馆面积16252m2。

现代化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必将与重庆市的科研教育体
系,如市环保局、市科委、教委科技处、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等专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研究机构一道,共同构成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共同为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环保局办公室.《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会会议纪要[Z].2008-7-1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金鉴明.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策略和行动计划[Z].2002-1-21至23.
[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Z].1993-12-29.
[4]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行动计划制定指南[Z].
[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