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自然博物馆感受

参观自然博物馆感受在一个美丽的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家人来到了当地的自然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我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
很多人将自然博物馆视为一个教育性质的场所,但对我来说,参观自然博物馆是一种盛宴。
通过各种生动的展览和互动体验,我领略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多样性。
当我步入博物馆的大厅时,我被一个庞大的恐龙骨架所吸引。
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时代,探索着史前世界的奥秘。
我开始了解许多生动的事实,如恐龙的生存和灭绝。
这个展馆里的多媒体技术给了我一种强烈的感觉,仿佛我正在深入挖掘地球的漫长历史和悠久的文化遗产。
这个特别的环境让我体验了一个高水平的科学学习和栩栩如生的视觉冲击。
沿着天然石灰洞穴和海底洞穴的展览前进,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航程,探寻着海洋和地球的奥秘。
我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自然珍品和标本,我惊喜地看到了很多我从未见过的珍奇生物和动植物。
所有这些展品和标本都是通过无数的努力和探索,最终被保护和保存起来的。
在这里,我意识到了人们是如何努力地探索和发现自然的奥秘,并对自然进行保护和维护的重要性。
当我慢慢向前走时,我看到了一堆鳄鱼在水里游动。
我惊讶地发现它们是活生生的动物,不是模型或标本。
我很兴奋地观察它们,并尝试“聆听”它们在水中移动的声音。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这样亲近地了解过自然了。
在这里,我可以亲身体验自然的不同面貌和色彩。
博物馆中的各个展览,都是为了展现和解释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进一步激发我的好奇心和让我对自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本次博物馆之旅,我最爱的项目之一就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探索深海。
我对海洋充满了好奇心和敬畏之情,但是我从未深入海底进行过探险。
在展览区中,我穿上VR头盔,仿佛进入了一个完美再现海底环境的虚拟空间。
我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瞠目结舌。
在那里,我可以看到实际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的生物和海底景象。
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事情,例如深海的温度变化、无光的环境等等。
通过自然博物馆,我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体验和成长的机会。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想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想最近我去参观了一家自然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启发性的经历。
我从这次参观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并且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当我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时,就被它的外观所吸引。
外墙装饰着各种鲜艳的颜色,而且有许多奇妙的雕塑和图案。
一进入大厅,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骨架,这就是该博物馆的门户之一。
此外还有围绕着鲸鱼骨架的展览和各种各样的标本展。
我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动物和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逛博物馆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动物和植物。
有些物种是我熟悉的,但它们在博物馆中展示出来的是我从未见过的整体的图像。
有关这些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详细解释和展示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发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是非常专业且知识渊博的,他们能够向我解答所有的问题。
他们能够解释这些地球上的奇妙物质,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除了学习动植物和生态学的知识之外,我还从博物馆中了解到了一些事情,例如地球的形成。
当我走到巨大的石头展区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大自然在我们周围运作的速度,而且它的年龄和规模也是惊人的。
这些展览向我们解释了宇宙的起源以及地质时代的长期演变。
我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幼小和微不足道。
然而,我最深刻的经历可能是参观了一个特别的展览——海洋生物群展。
在这个展览里,我看到了许多奇妙的生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
整个展览区都被液晶幕和水下光环所包围,这让我感觉像是置身于深海中,与巨大的鲸鱼和狮鱼为伴。
这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展览,使我保持了长时间的沉思和感叹。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愉快和有益的参观。
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知识,也给我的广阔视野打开了一个窗口。
博物馆是一个充满奇妙之旅的地方,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来学习和探索自然的美妙之处。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有感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有感第一篇: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有感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有感一.贝林厅——动物星球1.野性非洲大陆,辽阔的稀树大草原孕育了世界上最大密度的动物群体。
这里既是动物们惬意温馨的乐园,更是生存之战的竞争斗场。
为了生存繁衍,这里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迁徙壮观景象。
2.深邃亚洲雨林,分布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是整个亚欧大陆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具有地球之肺的美名,是数目的王国,野生动物的天堂,活跃着丢球上半数以上的野生动物。
3.孤独南美澳洲,长期孤悬海外的澳洲与世隔绝的南美大陆为受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侵袭,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一亿年前大陆分离时的动物门类,且不断分化发展,形成了远古类群与现代类群共生的局面。
4.四季北美印象,以四季变换的形式展示了北美的动物种群,有很多珍惜动物标本,甚至是濒危灭绝的动物孤本。
5.动物生存之道,6.地下乐土,庞大的犬鼠等地下动物家族的乐园,洞穴曲折巧妙,安全且隐蔽。
世界因多姿多彩的物种而精彩,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
二.恐龙厅——恐龙世界重庆自然博物馆藏品数量有11万余件,其中珍贵标本超过1000件,涵盖现生生物、古生物与古人类、地质矿产等学科类别,是一个集天文、地理、生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以恐龙为代表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其特色之一。
新馆恐龙厅上下两层打通展示,走进恐龙厅,你就会看到巨大的恐龙骨架,分散各处、形态各异的恐龙骨架也给人一种神秘和紧张感。
这里是全国最齐全的恐龙家族集聚地。
恐龙厅展示了大型恐龙骨架和数百件恐龙骨骼、牙齿、蛋及蛋巢、脚印化石标本,包括在重庆境内发现的合川马门溪龙、上游永川龙,在逼真巨幅画的映衬下,展厅仿若一个“侏罗纪公园”。
展厅内还有透明的恐龙化石修复工作室,你可以看到科研人员是如何为恐龙化石“疗伤”的。
三.重庆厅——山水都市亿万年来,强烈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及江河发育,造就了今日重庆奇特的山川形貌,并孕育了丰富的物产资源。
去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

去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今日,风和日丽,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
在教学楼边,一大排大巴车已经原地待命。
上了车,我的心像一只飞奔的快马,盼望着笨重的车体赶快开动,在途中,我总情不自禁地向外远眺着,迫切的盼望能看到那“北京自然博物馆”几个大字。
到了博物馆,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原始哺乳动物展,讲解员阿姨先后为我们介绍了大象、马与犀牛的进化过程,叙述他们从矮小到笨重在渐渐走向敏捷,随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机器,它可以测出你的体重,并与史前的生物做比拟,于是我们几个重量级的人物一起上秤,与马门溪龙做了对抗,竟然还是差了它200多倍,我们又看到了中国的第一朵花,他小巧玲珑,虽然是个化石,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
之后,我们来到了水生动物的房间,看到了史前生物,如三叶虫等,通过一个镜子,我们看到了几个水生动物的种种变化,虽然叫不上来名字,但我们都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天,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赞叹。
然后,我们上到了二楼,正直走过去,看到了蕨类植物富强时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态各异的高大树木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树的旁边,我们可以观察一只只音箱大的蜻蜓,特别可怕。
连续向前走去,我们慢慢地从远古走向了现代,我们看到了现代动物的巢穴,例如海狸,它把它那圆圆的脑袋露出水面,友好的向我们招呼,随后,我们看到了许很多多的陆生动物,例如狼、鹿、虎的家园,虽然他们生殖力量强,但因认了的肆意破坏,他们的数量正在逐步将少,引起了我们的重视。
最终,我们往楼下走,来到了一个现代生物的房间,体验了猫头鹰的视觉,触摸了现代的种种惊奇生物,但没多久,集合时间到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渐渐走回去集合。
这次参观博物馆,使我了解了很多的生物的构造特点,进化过程,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次我照旧感到很新颖,稳固了学问,不过圆满的是我没有去参观恐龙的房间,不过假如有时间,我肯定会再来这个博物馆来了解更多的生物神秘。
去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二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
重庆自然博物馆进化厅观后感

重庆自然博物馆进化厅观后感去了趟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进化厅,那可真是一场奇妙又好玩的“穿越之旅”啊!刚走进进化厅,就感觉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进了时间的长河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超级古老的化石,它们就像一群来自远古的“老爷爷老奶奶”,安安静静地待在展柜里,可嘴里却像是有讲不完的故事。
你看那些恐龙化石,哇塞,那骨架大得惊人!我站在旁边就像个小蚂蚁似的。
以前只在电影里看过恐龙张牙舞爪,在这儿看着化石,我就在想,这么个庞然大物,它一天得吃多少东西啊?估计得把一片森林都给啃光咯。
而且它们的种类还特别多,有的恐龙脖子长得像个大吊车,估计是专门用来够高处树叶的;有的恐龙则是满身铠甲,看起来就像个超级战士,肯定在当时的恐龙世界里是横着走的角色。
然后再看看那些古生物的进化历程展示,就像是一部超级漫长的生物版“升级打怪”史。
从最开始的单细胞生物,小得几乎看不见,到慢慢变成多细胞生物,再逐渐演化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和功能。
这就好比是大自然这个超级大导演,拿着一根魔法棒,指挥着这些生物按照它的剧本一点点改变。
而且这个过程充满了各种意外和惊喜,有的生物一不小心就走上了“歪路”,然后就灭绝了;而有的生物却像是开了挂一样,不断进化出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路繁衍至今。
在进化厅里走一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真的太顽强、太神奇了。
不管是经历了多少次的大灾难,比如冰河世纪那样的极端环境,生命就像一团永远扑不灭的小火苗,总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我们人类也是从这么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步步走过来的,从在树上荡来荡去的小毛猴,到现在能发明各种高科技的智慧生物,这简直就是一部超级励志的奋斗史啊!不过呢,这个过程也有点像是一场超级大冒险,走错一步可能就没有我们人类了。
所以啊,看着这些展品,我也在心里暗暗感叹,我们现在可得好好保护环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进化成果。
不然的话,说不定哪天大自然又要来个大洗牌,我们可就惨咯。
总的来说,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进化厅就像是一本活着的生物进化教科书,但比教科书有趣多了。
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自然博物馆是一个让人对大自然的奇妙和浩瀚深感震撼的地方。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当地的自然博物馆,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观后感。
简介自然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是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展览馆。
它巧妙地展示了地球上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同时提供了关于自然历史和生态系统的丰富信息。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给人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观展体验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看到了一幅壮丽的地球壁画。
壁画展示了地球各个地区的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广阔。
接着,我走进了生态展区,展馆内仿真的植被和动物让我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
我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标本,对它们的多样性感到非常惊讶。
展馆中还有一些交互式展示,我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获取关于不同物种的详细信息。
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命周期。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区域是地质学展示。
我在那里看到了各种岩石和矿石的样本,了解了它们形成的过程和用途。
此外,展馆还有一个地震模拟器,我体验了一次真实的地震情景,增加了对地质学的兴趣和认识。
参观完博物馆的展览后,我还参加了一个导览活动。
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例如附近的花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导游通过讲解,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工作。
教育价值观看博物馆的展览,我收获了许多教育价值。
首先,我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展馆中,我看到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各种珍稀物种,了解到它们的栖息地和环境要求。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我之后的行为提供了指导。
其次,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观看展览和地震模拟器的体验,我对岩石、矿石和地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对地球的构造和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导览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直接接触自然的机会。
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了花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让我们更加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需求。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来到位于北碚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参观游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由6个风格不同的展厅组成。
走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几只大象的化石,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象类,长毛象。
告别了长毛象的化石,我们来到了贝林厅。
一进展厅,我就看见了众多的标本,那些栩栩如生。
瞧!那只羚羊正在向前瞭望,我不禁想问:“它是不是正在思念它远方的亲人呢?” 呀!那只角马被凶猛的咬住了后腿,看到这,我的心都悬了起来;咦?这只獴张大了嘴巴,是不是在给同类发信号,说:“我找到食物了。
”后来我又看见了北极熊、猩猩、鸵鸟……我感叹到:“这些动物标本真是太美了!”
来到恐龙厅,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考古学家正在挖掘恐龙化石的场景。
走过长廊,就来到了宽阔的恐龙化石展厅,这是个两层的展厅,展厅的第一层中央陈列着一具具恐龙化石:有高大的马门溪龙、凶猛的霸王龙、笨重的剑龙……抬头望去,轻盈的翼龙在展厅上方翱翔,置身其中,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几千万年前那凶残的恐龙世界。
沿着扶梯拾级而上,就来到了恐龙百科展台,上面展示了恐龙的头、牙齿等化石,介绍了恐龙灭绝的知识和关于恐龙一系列的假说。
离开恐龙厅,来到了自然厅的蝴蝶展板前,那里的蝴蝶标本至少有上百只,我想:如果这些蝴蝶能都变成活的,那得有多漂亮呀!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重庆厅、地球厅、进化厅。
这次参观真有趣,我不仅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标本,还长了不少见识呢!。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1今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自然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古干尸展厅,展厅里放了两具干尸的骨头,都是明朝的。
一具干尸骨头已经发黄,还有一具干尸骨头竟然是黑色的。
我看了觉得有点恐怖,所以我们很快就出来了。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古动物展厅。
一进展厅我就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
我根据这些化石的样子告诉妈妈这里的恐龙化石有剑龙,还有长颈龙。
妈妈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我是在自然课上听老师说的。
这次我看到了真的恐龙化石,觉得有些害怕。
因为长颈龙的化石好高,头颈好长,头都快碰到屋顶了。
我想如果它们没有灭绝一定会把人吃掉吧,它们简直是庞然大物,就连旁边的恐龙蛋化石也很大,我都看呆了。
古动物展厅里的古人类发展陈列室也很吸引我。
陈列室里的图片、模型介绍了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还有人的胚胎发育的过程。
我看到很多实景模型,知道了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知道了猿人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步,还知道了古人类是怎么生活、捕猎的。
其中有一个模型中有一群猿人用自己做的石器在杀一只鹿,我觉得太残忍了,不过妈妈说他们是为了生存才这样做的,不然他们会饿死的。
后来我还参观了各种动物的展厅,看到了节肢动物、线形动物、鱼和两栖动物的标本,还有各种鸟、哺乳动物的模型。
其实还有很多动物我有点忘了。
不过今天我问了爸爸妈妈一个问题把他们考住了。
你知道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是什么吗?答案是蝙蝠。
如果上自然课认真听的小朋友一定都知道这个答案。
我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参观自然博物馆的心得体会篇2暑假里,我们全家去上海看望舅舅和舅妈,顺便想参观一下我梦寐以求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到了舅舅家,我把想法告诉了舅舅和舅妈,他们欣然答应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就会带着我和妹妹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心得体会
篇一:自然博物馆参观感想
自然博物馆参观感想
周二下午我们参观了自然博物馆,这是开学后我们班记得第一次集体活动,开学后我没到其他地方,因此很激动。
还有我们的辅导员沈老师一起,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才到自然博物馆,为了纪念这活动我们在博物馆的门口合了一张影。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恐龙时代,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竟有个头那么大的恐龙,我不禁想象在那个时代,恐龙作为哪个星球上的霸主,是如何的生存,栖息,繁衍后代。
然而就是如此强壮的生命在一瞬间就消失殆尽,生命又是何其脆弱啊!其实我们人也是一样,获取小小的打击就可以结束人的生命。
而后我们走进了无脊椎动物的世界,看到的是主要是一些软体动物,贝类,还有昆虫。
我们看到了各色各样的贝壳,还有一只巨型蜻蜓,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有几百只蝴蝶构成的“蝴蝶墙”。
五颜六色的蝴蝶,斑驳的色彩给我一种梦幻,一种唯美的感觉。
当我走近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暑假的时候,在我们老家的水库里摸贝壳的趣事。
我们那里的夏天格外热,所以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在那里乘凉,有在那里洗澡,洗衣服的,还有在那里钓鱼的,我就和我老弟,表妹们在水库的尾边摸贝壳,有很大的,也有小的,摸到的贝壳总是有放回去了。
其实在博物馆的时
候总觉得那个蝴蝶格外的美,惊叹大自然,竟可拥有如此多的神奇的物种。
接着我们走进了生命的摇篮——海洋生态系统。
深邃的蓝透着生命的神秘。
记得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动物世界,看到海洋时总觉得不敢(出自::参观重庆自然博物馆心得体会)相信,那里物种的丰富是无可比拟的,不同类群不同颜色的鱼,还有那些美丽的珊瑚礁,海葵,海底的世界引人遐想,还有虾兵蟹将,人们对海底的探索也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在我看来,最崇敬的应该是那些可爱而又幼小的生物,弱肉强食是大自然里永远无法改变的定律,但是那些小生命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自己的聪颖从他们的生存环境中活下来,他们有着奇特的器官,特殊的本领,我想这就是进化吧。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进化的过程。
海里的一些鱼长出了腿,爬到了陆地上从鱼纲到两栖纲的进化,真的不可思议,还看到了许多有尾的两栖纲,还有好多蛙类,这让我想起了上学之前我和姨妈在饭馆吃饭时的一道菜,用青蛙做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恶心,现在吃青蛙的实在太多了,我觉得国家应该相关政策制止这种行为。
走着我们就来到了湿地系统,周围是两米多高的芦苇,脚下是清澈的河流,河里有亭亭玉立的荷花,还有灵动的小鱼,还有肥肥的虾,看到这些我想到我们国家今年十八大召开咱们的目标是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水清,天蓝,地绿的一个国家,而脚下的画面就是我们应该达到的。
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湿地系统,湿地里的物种也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现在湿地里的鸟类有很多已
经灭绝,有很多已成为珍稀物种,可是还有人没有警觉起来,他们泯灭自己的良心,以金钱为利益,去破坏那些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残害那些无辜的鸟类,我们每个人警觉起来,为了那个伟大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湿地后我们看到了各色的鸟,还有鹤和鹅,还有一只开屏的孔雀,真的好美。
还有让人觉得很真实的一幕,一只大鸵鸟追这一个偷蛋的动物,真的觉得很真实。
也很可爱,就像小时候偷邻居家桃的情景,想起来就觉得可笑。
然后又来到了大草原,有雄狮,斑马,梅花鹿等,很和谐的画面,可是真实的生活里却是每一只动物都必须高度警觉,以防被吃或受到袭击。
动物的观察就到此结束了,然后我们来到了植物世界,从最低等的植物到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我还看到了银杏树,就想起了前一个月理工楼的路上的那些银杏树,叶子黄时,那个画面真的好美。
其实最让吸引我的是那里关于光合作用知识的介绍,从细胞器到他反应的整个过程,都进行了详细描述。
又把高中的知识复习了一遍。
最后我们走进了自己——人的世界,踏着蝌蚪状的精子的脚印,我们走进了了人类,从受精卵的分裂到分化,及在母体的发育与成熟的过程,还有对人各个器官,系统,各种激素的介绍,这些内容好熟悉。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些无法理解的东西,那里竟然有人的胚胎,在我看来不符合人道,但又不能不接受。
看完了人,我们就出来了,脑袋里还装着寒武纪,海洋,湿地等画面。
这次的经历真的让我无法忘记,我们通过这次的参观,对生物及生命
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
其实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是地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我国早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而今又提出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地绿的观念,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人们为了自己,残忍的杀害了我们的好朋
友,破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家园,可是仍有很多人还不知悔改,他们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有担当,要有正确的观念,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然后向自己身边的人传播,就像近两年的一位感动中国的一个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的故乡滇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或许我们不能像他一样伟大,但是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都要努力做好。
其实最重要的是全国公民一起努力,共同完成这个目标。
篇二:北京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自然博物馆感想及评估
3月15日,在蔚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的全班同学还有部分本科生去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
收到这个通知时,我们还挺兴奋的。
不仅不用宅在学校可以出去透透气,而且参加博物馆还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因为之前也没去过,所以很期待。
当天一早我们就和同学相约乘车来到了博物馆,到博物馆时因为还没到开馆时间,所以我们还在门口等了很久。
当时还挺迫不及待的。
后来蔚老师来了,开馆时间也快到了,我们便稍微提早进了馆内。
解说员跟我们做了简单介绍便开始带领我们参观,边参观边在一旁给我们解说。
在一层我们的参观路线是“古爬行动物厅—恐龙公园—无脊椎动物厅—生命起源厅”。
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各类恐龙化石、恐龙骨架了,每一座恐龙骨架及恐龙化石下都有解说牌,会介绍该恐龙的相关信息。
在没人带领没人介绍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根据它展示的恐龙类型和解说牌对该恐龙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恐龙公园了,一进入恐龙公园,仿佛我们大家都进入恐龙时代了。
一只只体型巨大的恐龙,或伸着脖子、或捕食状、或奔跑状、或休息状,各种形态都有,栩栩如生。
加之还伴有一阵阵恐龙叫声,还能看到他们身体心脏跳动的样子,还能看到它们嘴一张一合的,俨然就像群真的恐龙在你面前。
通过观察不同恐龙的不同形态,或观察它们捕与被捕,你就能立马对不同的恐龙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加上解说牌和讲解员的解说,我们可以较容易就了解不同的恐龙。
了解那个时代恐龙生活的场景,了解恐龙们的敌人与朋友。
之后还看到慈母龙和一窝恐龙蛋,那一堆蛋里有的已有恐龙破壳而出,有的还只被小恐龙们捅出一个小洞,有的还完好无损。
已出生的小恐龙们张着小嘴嗷嗷逮捕的样子,甚是可爱。
再看看恐龙妈妈,望着小恐龙的眼神,是那么慈爱。
解说员说慈母龙是最慈爱的恐龙了,说其他恐龙等小恐龙们出生后就不管他们,而慈母龙会一直守着小恐龙们,直到它们完全能自立。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父母们,何尝不是慈父慈母呢?动物们其实有很多和人类相似的地方,他们之间也有关爱。
恐龙馆参观完后,看到出口处有一块解说牌,上面介绍如果把地球出现的时间看成24小时,那么恐龙出现了52分钟,而人类只出现了
9.4秒,如今人类却面临各种生存问题,因此呼吁人们珍惜环境,珍爱生命。
参观完恐龙馆解说员特意提醒我们看这块写着“结语”的解说牌,我们完全能够体会博物馆和解说员们的良苦用心,自然的力量实在太伟大了,它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各自物种,使我们的世界充满多样性而不单调,如今我们却不断地破坏着自然,自然才会给我们“报复”。
所以展馆有效地把科普和呼吁环保结合在一起,授
人已知识的同时,也影响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人们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以鼓励大家共同环保,创造更和谐的自然。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水生生物馆,看到各种深海中的鱼、虾、龟等,一群群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着,觉得非常可爱,甚是喜欢。
同时,也为它们本可以自由遨游于广阔的大海中,如今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狭窄的玻璃缸中而觉得惋惜。
幸好听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后它们又忘记所有开始新的旅程,所有它们大概不一定知道自己被禁锢在小小的玻璃缸中呢,它们也许仍以为自己畅游在广阔的大海中,因此它们看上去还挺悠闲自得的。
接着我们参观了珍稀动物馆,看到各种珍贵的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北极熊等,还有各种蛇虫鸟雀。
它们一个个立在墙上,那么逼真。
解说员说这些动物的皮毛都是真的,因此他们看上去都是那么真实,仿佛真的一下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珍稀物种大聚会。
各种标本,各种仿真,实在太漂亮了。
不过这里的物种实在太多了,光蝴蝶,一面墙就有几十种,因此解说牌的内容就不详细了,对于这些物种的了解就少之又少了,得靠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
解说员对这一区域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