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_上下册_修订版_(夏清__陈常贵_着)_天津大学出版社 绪论.ppt(改)
化工原理_上下册_修订版_(夏清__陈常贵_着)_天津大学出版社 绪论.ppt(改)

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试验研究方法 试验研究方法 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
化工过程计算的基础: 化工过程计算的基础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8/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1、单位制: 、单位制: 单位制 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cgs制 长度 制 长度(L) cm Kms 制 长度(L) 长度 m 质量(M) 质量 g 质量(M) 质量 kg 时间(θ) 时间 s 时间(θ) 时间 s 别称 绝对单 位制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3/13
几个基本概念
3、过程速率 、 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 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 过程速率 过程推动力 过程阻力 4、平衡关系 、 过程所能进行到的极限状态的数学描述
返回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14/13四川理工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绪论
9/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重力单位制:长度(L)、时间 重力单位制:长度 重力单位制 、时间(θ)、力(F) 、 的规定单位分别为m、 、 的规定单位分别为 、s、kg(f),又称 , 工程单位制。 工程单位制。 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 ➣ SI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质量 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 )、长度 )、时间 )、物质 (kg)、长度(m)、时间(s)、物质 )、长度( )、时间( )、 )、热力学温度 )、电流强 量(mol)、热力学温度(K)、电流强 )、热力学温度( )、 )、发光强度 度(A)、发光强度(cd) )、发光强度( ) 辅助量:平面角( )、立体角 辅助量:平面角(rad)、立体角(sr) )、立体角( )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4/13
天津大学版化工原理上下册习题答案(2005夏清)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
7×103 Pa —13。
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P表= -真空度=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 σ螺解:P螺= ρgh×A = 960×9.81×(9。
6—0。
8) ×3.14×0。
762150.307×103 Nσ螺= 39。
03×103×3。
14×0。
0142×nP油≤ σ螺得n ≥ 6.23取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1 = 400 mm ,R2 = 50 mm,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50 mm。
试求A﹑B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a–a′处P A+ ρg gh1= ρ水gR3+ ρ水银ɡR2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即:P A = 1.0 ×103×9。
化工原理_上下册_修订版_(夏清__陈常贵_着)_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传热(新)

一、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
(一)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若以流体和壁面间的对流传热为例,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可以 表示为
式中
dQ:局部对流传热速率,W; dS: 微分传热面积,m2; T: 换热器的任一截面上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Tw:换热器的任一截面上与热流体相接触一侧的壁面温度,℃; α : 比例系数,又称局部对流传热系数,W/(m2· ℃)。
第四章 传
热
1
4.1 概述
传热:由温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自发过程:热量从高温传递到低温。
一、化工生产的传热问题
化工生产需要大规模地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而 这些性质的变化都涉及热能的传递。 化学反应:向反应器提供热量或从反应器移走热量; 蒸发、蒸馏、干燥:按一定的速率向这些设备输入热量;
高温或低温设备:隔热保温,减少热损失;
空气自然 气体强制 对流 对流 5~25 20~100 水自然 对流 20~ 1000 水强制 对流 1000~ 15000 水蒸汽 冷凝 5000~ 15000 有机蒸 汽冷凝 500~ 2000 水沸腾 2500~ 25000
34
§4-3-3 保温层的临界厚度
t1 t f 总推动力 Q ln r0 r1 1 总热阻 2L 2Lr0
7
三、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所隔开,分别在固体壁面两侧 流动。冷、热 流体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 1、套管式换热器
8
2、列管式换热器
9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1— 外壳 2—管束 3、4—接管 5—封头 6—管板 7—挡板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1—壳体 2—管束 3—挡板 4—隔板
10
牛顿冷却定律。
化工原理第二版贾绍义_夏清版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章流体流动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在1-1´与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gR∵P1 = P4,P2 = P3且P3= ρ煤油gΔh , P4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gR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ρ煤油gΔh 即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1.0³×10³×1 - 13.6×10³×0.068 = h(1.0×10³-0.82×10³)h= 0.418m5.用本题附图中串联U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气压,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U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
化工原理答案夏清主编包括绪论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解答(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 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1 = 400 mm , R2 = 50 mm,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50 mm。
试求A﹑B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a–a′处 P A + ρg gh1 = ρ水gR3 + ρ水银ɡR2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7.16×103 Pab-b′处 P B + ρg gh3 = P A + ρg gh2 + ρ水银gR1P B = 13.6×103×9.81×0.4 + 7.16×103=6.05×103Pa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化工原理第1章课件PPT

贾绍义 《化工原理》(下册)授课课件 在本课件制作过程中,得到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的有关教师的 指导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由于制作者水平所限, 本课件不妥之处甚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用户批评指正。 制作者 2008年12月
1
学时安排
总学时48
绪论 第1章 流体流动 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
1学时 13学时 8学时
m pM V RT
T0 pM 22.4Tp0
24
流体的密度
(2)混合物的密度 液体混合物,混合前后体积不变
1
组分的 质量分 数 组分的体 积分数
m
x wA
A
x wB
B
...
x wn
n
气体混合物,混合前后质量不变
m A x VA B xVB ... n x Vn
29
一、牛顿黏性定律
牛顿型流体(Newtonian fluid)
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为牛顿型流体。
所有气体和大多数低分子量液体均属牛顿 型流体,如水、空气等。
30
一、牛顿黏性定律
非牛顿型流体(non-Newtonian fluid)
凡不遵循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为非牛顿型 流体(non-Newtonian fluid)。
13
三、课程的学习要求
①单元操作设备的选择能力。 ②工程设计能力。
③操作和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
④过程开发或科学研究能力。
14
绪 论
0.1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0.2 单位制和单位换算
15
一、 物理量的单位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质量、长度、时间和温度。 导出单位:速度、密度、加速度。 2.绝对单位制和重力单位制 绝对单位制:长度、质量、时间。 重力单位制:长度、时间和力。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版化上下册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天津大学版化上下册习题答案化工原理课后习题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P表= -真空度=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 σ螺解:P螺=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39.03×103×3.14×0.0142×nP油≤ σ螺得n ≥ 6.23取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1 = 400mm ,R2 = 50 mm,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汽向空气中扩散,于右侧的U 型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 = 50 mm。
试求A﹑B两处的表压强。
分析:根据静力学基本原则,对于右边的U管压差计,a–a′为等压面,对于左边的压差计,b–b′为另一等压面,分别列出两个等压面处的静力学基本方程求解。
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g,其他数据如图所示a–a′处P A+ ρg gh1= ρ水gR3+ ρ水银ɡR2由于空气的密度相对于水和水银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记即:P A = 1.0 ×103×9.81×0.05 + 13.6×103×9.81×0.05= 7.16×103 Pab-b′处P B + ρg gh3 = P A + ρg gh2 + ρ水银gR1P B = 13.6×103×9.81×0.4 + 7.16×103=6.05×103Pa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习题解答

利用拉乌尔定律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查例1-1附表可的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B,P
A,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
B)/(P
A-P
B)可得出液相组成,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绘平衡t-x图数据。
以t = 80.1℃为例x =(99-40)/(101.33-40)= 0.962
温度t液相中甲醇的气相中甲醇的温度t液相中甲醇的气相中甲醇的℃摩尔分率℃摩尔分率100 0.0 0.0 75.3 0.40 0.729
96.4 0.02 0.134 73.1 0.50 0.779
93.5 0.04 0.234 71.2 0.60 0.825
91.2 0.06 0.304 69.3 0.70 0.870
V = V+(1-q)F = D(1+R)= 138.46 kmol/h
∴ V= 146.46 kmol/h
8.某连续精馏操作中,已知精馏段y = 0.723x + 0.263;提馏段y = 1.25x –0.0187'''
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
6H
14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解:
根据附表数据得出饱和蒸汽压
以t = 248.2℃时为例,当t = 248.2℃时P
5= 0.0576
∵ x
5< x
W= 0.1 < x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9/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重力单位制:长度(L)、时间 重力单位制:长度 重力单位制 、时间(θ)、力(F) 、 的规定单位分别为m、 、 的规定单位分别为 、s、kg(f),又称 , 工程单位制。 工程单位制。 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 ➣ SI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质量 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物理量 )、长度 )、时间 )、物质 (kg)、长度(m)、时间(s)、物质 )、长度( )、时间( )、 )、热力学温度 )、电流强 量(mol)、热力学温度(K)、电流强 )、热力学温度( )、 )、发光强度 度(A)、发光强度(cd) )、发光强度( ) 辅助量:平面角( )、立体角 辅助量:平面角(rad)、立体角(sr) )、立体角( )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4/13
单元操作分类
➣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传热、蒸发、精 流动与输送、沉降、过滤、传热、蒸发、 吸收、干燥、萃取等。 馏、吸收、干燥、萃取等。 按目的:物料的增、减压和输送; ➣按目的:物料的增、减压和输送;物料的混 合与分散;物料的加热、冷却与冷凝; 合与分散;物料的加热、冷却与冷凝;均相 混合物的分离;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混合物的分离;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按遵从的基本规律: ➣按遵从的基本规律:遵从动量传递的单元操 遵从热量传递的单元操作; 作;遵从热量传递的单元操作;遵从遵从质 量传递的单元操作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0/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2、单位换算 、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经验公式的单位换算
返回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1/13
化工过程计算的基础
1、物料衡算 、 ∑GI:输入物料总和; ∑GO:输出物料总和; 输入物料总和; 输出物料总和 GA:积累的物料 ∑GI= ∑GO+ GA 无化学反应时,该式也适用各组分;有化学反 无化学反应时,该式也适用各组分; 应时,只适用于任一元素。 应时,只适用于任一元素。 步骤: )画流程图; )确定控制体; ) 步骤:1)画流程图;2)确定控制体;3)确定 基准;4)列方程,求解。 基准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5/13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1、根据技术和经济的特征,进行过程和设 、根据技术和经济的特征, 备的选择 2、进行设备设计和组织必要的实验取得设 、 计所缺的数据 3、操作与调节 、 4、开发和利用新的单元操作。 、开发和利用新的单元操作。 返回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6/13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2/13
几个基本概念
2、热量衡算 、 输入热量总和; ∑QI:输入热量总和;∑QO:输出热量总 和;QA:积累的热量 ∑QI= ∑QO+ QA 对确定的控制体只能有一个热量衡算方程。 对确定的控制体只能有一个热量衡算方程。 步骤: )画流程图; )确定控制体; ) 步骤:1)画流程图;2)确定控制体;3) 确定基准; )列方程,求解。 确定基准;4)列方程,求解。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3/13
研究对象
1、化工生产过程:以化学手段将原料加工 、化工生产过程: 成有用产品的生产过程被称为化工生产过 程。其中以化学反应为核心,并辅助大量 其中以化学反应为核心, 的物理操作步骤。 的物理操作步骤。 2、单元操作:化工生产过程中诸多辅助的 、单元操作: 物理操作步骤。其特点是:只是物理操作; 物理操作步骤。其特点是:只是物理操作; 化工过程共有的; 化工过程共有的;在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 同一单元操作的原理相同, 中,同一单元操作的原理相同,设备往往 也是通用的。 也是通用的。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7/13
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1.试验研究方法 试验研究方法 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
化工过程计算的基础: 化工过程计算的基础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8/13
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1、单位制: 、单位制: 单位制 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cgs制 长度 制 长度(L) cm Kms 制 长度(L) 长度 m 质量(M) 质量 g 质量(M) 质量 kg 时间(θ) 时间 s 时间(θ) 时间 s 别称 绝对单 位制
化学工程发展简介
1、萌芽时期: 、萌芽时期: 2、奠基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美国出 、奠基时期: 版第一部专著——《化学工程原理》。 版第一部专著 《化学工程原理》 3、化学工程时期:传递工程、化学反应工 、化学工程时期:传递工程、 系统工程等。 程、系统工程等。 4、第四时期: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化 、第四时期: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学工程逐渐渗透到其它学科, 学工程逐渐渗透到其它学科,形成许多新 的分支学科。 的分支学科。 返回
化工原理
(上、下册) (工艺类)
四川理工学院材 料与化学工程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化工原理
绪论 §1 流体流动 §2 流体输送机械 §3 非均相物系的分 离 §4 传热 §5 §6 §7 §8 气体吸收 精馏 塔设备 干燥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2/13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目的 三、化学工程发展简介 四、单位制与单位换算 五、几个基本概念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3/13
几个基本概念
3、过程速率 、 过程速率=过程推动力 过程推动力/过程阻力 过程速率 过程推动力 过程阻力 4、平衡关系 、 过程所能进行到的极限状态的数学描述
返回
四川理工学院材化系 化学工程教研室
绪论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