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增氧机合理搭配
谈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

谈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水产养殖是指以水域为生长场所的动植物的养殖活动。
在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它通过人工手段向水体中注入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产动植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本文将从机械增氧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机械增氧技术的原理机械增氧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氧气注入水中,主要包括曝气、喷气、泵挤气等方式。
曝气是通过气泡喷射或气涌作用,将空气或氧气传递到水中,将水中氧气含量提高。
喷气是利用喷嘴将氧气喷入水中,通过气泡的运动将氧气传递到水中。
泵挤气是通过泵将空气或氧气注入水中,通过水流的作用将氧气溶解于水中。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促进水产养殖的生长和繁殖。
二、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1. 提高养殖密度:水产养殖一直面临着养殖密度的问题,而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从而提高养殖密度,增加产量。
2. 促进水产生长:水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水产动植物的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改善养殖环境。
3. 改善水质:机械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促进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减少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养殖品质:充足的氧气含量可以提高水产动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品质。
三、机械增氧技术存在的问题1. 能耗较高:机械增氧设备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才能持续增氧,因此能耗较高,增加了养殖成本。
2. 维护成本高:机械增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特别是在水产养殖环境中,设备容易受到藻类和微生物的污染,导致设备清洁难度增加,维护成本增加。
3. 氧气浪费:部分机械增氧设备在氧气传递过程中存在损耗,导致氧气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4. 设备寿命短:由于机械增氧设备长时间处于恶劣的水产养殖环境中,导致设备易受腐蚀性物质和细菌影响,设备寿命较短。
四、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1. 提高技术的能源利用率:未来的机械增氧设备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简述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数据及其配置安装要求

简述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数据及其配置安装要求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专注水产,深耕养鱼第一线,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
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水中溶解氧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溶解氧的含量还左右着养殖密度和产量,关系养殖水面的使用效率。
水中溶解氧除来自空气溶入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外,主要来自于人工增氧。
除紧急情况和科学实验下使用化学增氧剂外,一般均使用机械增氧的方式。
在现实生产中,仍有一些人对水中溶氧问题不够重视或者无视它的重要性,虽然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已广泛应用,但人们大多数仍把它当成“救鱼机”,未能充分发挥“增产机”功效。
每年或多或少发生一些缺氧死鱼意外事故,更让人认为不可能的是隐性的长期低溶氧状态会导致鱼病暴发。
虽有这些事情发生,虽然有人一致强调但仍有人无动于衷,让人非常不解。
因此,本文拟就溶解氧有关数据以及机械增氧原理和作用作一整理,仅供参考。
一、氧气特性从上表可知:氧气是气体,无色、无臭、无味,氧分子能够溶解在水中。
不过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属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正常,并且处于室温、标准大气压条件下,一升纯水大约能够溶解30毫升的氧气。
正因为'不易溶于水'的缘故,才需要我们人工或者用机械来强行增加氧气的溶入量,这就是我们平常需要使用增氧机的原因和道理。
二、溶解氧与气压的关系从上图可以看出:气压越高,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就越高,鱼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气压较低时,鱼则可能产生缺氧,或者随着低气压来临发生应激反应。
鱼类应激反应是指环境因子对鱼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导致鱼的状态萎靡,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甚至死亡,此时需开机应对化解。
三、溶氧量对摄食的影响水中溶氧不仅仅是维持鱼类生存的需要,同时也影响着饲料效率和水质状况,据有人测定:①溶解氧从4.5毫克/升(mg/L,下同)下降到3.5mg/L时,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下降50%。
池塘养殖鱼类对溶氧的需求及增氧技术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3-0137-03池塘养殖鱼类对溶氧的需求及增氧技术马维东(松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吉林松原138000)摘要研究以池塘养殖鱼类(罗非鱼)为对象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当水温低于12.80℃时溶氧量较低;当溶氧量为21.58~ 31.82mg/L时,鱼体的耗氧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当水温高于30.30℃时鱼体耗氧速率最快,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当溶氧量为41.45~51.73mg/L时,鱼体内的耗氧量急剧下降且呈显著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水中氧气浓度过高所导致的。
通过改变曝气方式来调节DO浓度可以有效地促进溶氧水平的增加,效果更好。
关键词池塘养殖鱼类;溶氧量控制;增氧技术中图分类号S964.3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3.050The Demand for Dissolved Oxygen and Oxygen Enrichment Technology for Pond Cultured FishMa Weidong(Songyuan Fishe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Songyuan138000,Jilin,China)Abstract:In this study,the pond fish(tilapia)was taken as the object for relevant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s lower 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12.80℃.When the dissolved oxygen is21.58~31.82mg/L, 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fish body shows a trend of first rising,then falling and then rising,among which,when the water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30.30℃,the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fish body is the fastest,and after reaching the highest value,it be‐gins to decline,but still maintains a certain growth range.When the dissolved oxygen is41.45~51.73mg/L,the oxygen consumption in fish decreases sharply and shows a significant trend of decrease,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high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water at this time.Adjusting DO concentration by changing aeration mod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dissolved oxygen level, thus making its effect better.Key words:pond culture fish,dissolved oxygen control,oxygenation technology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溶解氧是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溶解氧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管理资料

第四节 溶解氧的管理
缺氧原因及现象
缺氧是指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 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区别水中 缺氧,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窒息则是 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鱼浮头或泛塘就是生 产上常见的窒息现象的表现。养殖生物用大大大于增氧作 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及时生物呼吸机 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的 氧气,这样发生的缺氧现象在生理上称无氧 性缺氧。
溶解氧的管理
放养模式一定要合理
在池塘养殖中,多是混养搭配养殖。在放养鱼苗 时就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的放养的比例。若是比例 不合适,往往会对主养鱼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顺德的一个养 殖户,塘中的鱼总是浮头并且塘中的总的鱼量每 亩也不过1500斤,这在当地算是较低的存塘量了。 后来询问祥情知,其塘中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苗。 正是这些过多的底层鱼类,造成了塘中的长期的 氧气不足。
值得指出的是:在溶氧变动时,除了上述一些 直接有关的水化成分发生变化外,还会间接影 响PH、碱度,引起一系列次级变化,使Ca、 Mg、Fe、Mn等沉淀或溶解。
二、溶氧过量或不足对鱼的影响
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鱼类必需不断呼吸消 耗O2。其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如鱼种、年 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食物及活动水平 等等)外因(如溶氧、CO2、PH、含盐量、 温度等)有关,对一既定生物说来,以溶氧浓 度或分压最为重要
三、养殖生产对溶氧的要求
溶氧是最重要的养殖水化学因子之一,对水质 养殖及生产有多方面重要影响。因此,各国渔 业用水标准都规定了溶氧指标,具体数值常是 从水质、饵料生物、养殖对象三方面的特点及 需要综合考虑决定的。
为了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清新,就必需避 免水体出现嫌气发臭过程,至少底层水种不应 如此,这样溶氧就应高于2mgO2/l。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养殖水体溶氧的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大,可是,我们讲增氧,通常的措施是增加表层或中上层溶氧,而对底层增氧关注比较少,其实,底层溶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增氧方法上应当加以重视。
一、底层溶氧的作用1.养殖水底生态需要足够的溶氧水体底层的氧化分解耗氧量大,占养殖水体总耗氧量的40%,而正常生长条件下,鱼虾及其他水生生物耗氧只占12%。
2.水底溶氧高促进物质快循环水体底层含有大量的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氧条件下,能加速它们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质循环。
同时,高溶氧还是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的催化剂。
在养殖中后期,调节水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等,理论上讲,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但为什么有时候效果不好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有益菌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池底溶氧太低,不但活菌制剂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还会造成鱼虾缺氧,甚至死亡,所以,养殖水体充足的溶氧是推动和加速物质循环的前提。
3.水底高溶氧能使有害物质无害化底质的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条件,良好的底质条件是水质稳定的基础,所以稳水必先改底,而改良底质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增加底层溶氧。
底层丰富的溶氧加速有害物质无害化——使氨氮下降、硫化氢消除、酸碱度稳定、化学耗氧量下降。
有资料显示,将1000g氨氧化成硝酸盐需要消耗4570g氧,在水体溶氧低于3mg/L时,硝化反应受阻,而低溶氧常常处于水体中下层,同时,溶氧下降导致CO2量上升,结果使pH下降。
4.高溶氧的水底能抵御不良气候的影响抵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突袭,需要无害化的水底,就算遭遇自然灾害袭击,也不会因水底理化因子急剧变化而形成强烈的鱼虾应激反应,那是因为水底经常性高溶氧的作用。
5.水底高溶氧能降低饲料系数许多鱼类习惯水底摄食,有资料显示:当溶氧为1.6mg/L时,罗非鱼摄食减少,饲料系数比溶氧为2.24mg/L时高一倍。
水产养殖业的灵魂——溶解氧

水产养殖业的灵魂——溶解氧水产养殖最怕的就是缺氧,它会产生过量有害细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造成鱼虾生长缓慢、偷死甚至爆发疾病。
掌握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可大大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成功率。
同人一样,水产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池致死。
一般来讲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 mg/L以上。
各种鱼虾蟹需要溶解氧量及窒息点mg/L如下表:池塘溶解氧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机械增氧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产生。
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此外池塘溶解氧还受到光照、风力、气压、浮游生物、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溶解氧看不见摸不着,凭人的感觉很难掌握是否缺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溶解氧测控仪。
一、底部溶解氧变化是反映鱼虾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可对底质和水质做出科学参考。
利用测氧仪器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科学、可靠。
一天应做四次记录:1、早上05:30,一天内溶解氧最低阶段;2、上午08:30,是否开始喂料的依据;3、下午15:30,一天内溶解氧最高阶段;4、晚上23:00,是否全部开增氧机的依据。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可预知底质、水质变化,提前调控。
1、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不宜超过7mg/L,这是鱼虾健康的重要指标,底质、水质均良好,适合鱼虾生长。
在养殖早期阶段应定期投放分解池底有机物和培养有益藻相的微生物制剂;在养殖中后期阶段,定期投放分解池底有机物和降解亚硝酸盐及氨氮的微生物制剂,以减少由有机物诱发的缺氧,培养有益菌相和藻相;定期投放由贝壳烧制的粉末,提高养殖水体的总碱度。
养殖适宜的pH值是7.8—8.6,适宜的总碱度是100—200,不宜超过300或低于60。
但要注意:在养殖早期阶段,如果由于藻相不平衡而产生有害藻类,虽然底部溶解氧变化也正常,鱼虾也可能会发病。
2、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在8—9mg/L,说明此塘养殖环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养殖中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性

【科普惠农养殖技术YANGZHIJISHU■陈俊重庆渝旺水产公司水体的溶解氧是决定水体的藻、菌和水体其他指标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饲料比、生长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对待溶解氧这个指标,不能够脱离溶解氧去谈水质和生长速度等等经济指标。
一、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来源和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通过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大气中的氧含量(地球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将会源源不断地向水体中溶解,一直到水的溶解氧和大气的氧含量平衡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是饱和了(8.4mg/L25度),这时候氧气向水体的移动才会停止。
这里就提出一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增氧剂是否放出氧气速度越慢越好?是否需要24h放氧才能够保证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是否氧气放出速度快了会马上跑到大气中?通过上面机理的分析告诉了大家,是不会的,因为我们水体尤其是池塘底部水体的溶解氧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大气中的氧气是向水体移动而不是水体中的氧气向大气移动。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选择放出氧气速度快的增氧剂为佳,这样才能够迅速地提高和维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
但是,大气的氧向水体渗透过程由于水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表面张力,如果我们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的帮助,这个自然渗透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这个移动主要发生在上层的水中,对于深层的水体如果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使水体发生上下流动,很难形成有效的氧气交流。
上面这一点说明了使用增氧机的目的:一是为了打出水花,提高水体和大气接触的表面积,提高溶解氧向养殖水体溶解的速度。
二是促进养殖水体的上下流劝。
增氧机提高了水体和大气接触的表面积,但是增氧机通过曝气对水体溶解氧的贡献值是相对比较低的,增氧机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养殖水体的上下流动,把上层经过光化作用的含氧水打到池塘底部。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什么叫溶氧?溶氧,溶氧,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数量。
我们平时所说的溶氧,其实就是指“溶氧量”,就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数量。
水产养殖中溶氧的适合范围是多少?溶氧的合适范围为5-8mg/L,这里指的是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是表层的。
太高太低都不好,时高时低也不好,稳定最重要,稳定在合适范围更重要。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藻类的光合作用2.风力的自然作用3.增氧机的机械作用4.增氧剂的化学作用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池塘中60%以上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
水中的藻类就是陆地上的花草树木,万物生长靠太阳,藻类也不例外。
而且不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硅藻是有益藻,也是水中最重要的溶氧来源;蓝藻虽然也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但同时也是水中“杀手”,所以它属于有害藻。
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
风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风力的作用。
风力大空气中溶解到水中的氧气就多,风力小溶解的氧气就少。
白天促进池塘水体的水平流动,打破分层,让上层高溶氧带到底层,使池塘底部得到一定的溶氧;夜晚也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但同时会把底层有害物质搞到中上层,造成池塘溶氧不足。
增氧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增氧机的作用。
它跟风力一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池塘水体水平和垂直流动,打破分层。
它跟风力作用一样,白天提高底层溶氧,夜晚也会把底层耗氧物带到上层,影响上层溶氧。
增氧剂的作用是急救和持续增氧的作用,特别是晚上突然停电或阴雨天气,全塘干洒增氧剂才能让你放心。
如果不见浮头,一般用颗粒的,直接扔到塘底;如果看到浮头或水中有害物质还多,就马上用粉末的全塘泼洒。
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1.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2.藻类耗氧3.鱼虾耗氧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60%以上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24 25 26 27 28
8.57
8.41 8.25 8.11 7.96 7.82
11
12 13 14 15 16
11.01
10.77 10.53 10.30 10.08 9.86
29
30 31 32 33 34
7.69
7.56 7.43 7.30 7.18 7.07
17
9.66
35
6.95
• DO与水温的关系在水产养殖中的指导意义: 夏季饱和溶解氧低,需多开增氧机,但开再 多增氧机也很难达到7个溶解氧。 夏季定期加注新水可以降水温增加水体DO 冬季天气晴好时无需开增氧机
1.32 溶解氧与鱼类的摄食量的关系 • 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 强极为明显; • 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若溶氧在4mg/L则鱼的 摄食量减少12%,在3mg/L时减少26%,在2mg/L减 少51%,在1mg/L时基本上停止摄食。 • 水中溶氧达到鱼类适宜溶氧量5mg/L时,鱼的摄食量 最高可达鱼的自身体重7.0%以上。 • 指导意义:天气水质不好溶氧低时要减少投喂,想加 料,先提高DO!
1.2 DO与养殖水体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1.21 DO与氨氮、亚硝酸盐的关系:
氨氮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如何分解的?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没有特效药? 为什么降氨氮亚硝酸盐后两到三天又反复了? 为什么不喂料的冬天没有氨氮亚硝酸盐? 根本原因:养殖水体中的DO!!
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是水体中氮代谢的中间形态 ,主要来源都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说白了是一回事! 氮来源: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据研 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 说白了就是饲料和底泥,夏天一天吃几百上千 斤料,这下知道为什么没有降解氨氮的特效药 和氨氮、亚硝酸盐反复发作了么!
1.3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的关系
• 1.31 水体DO与饲料系数的关系
实验发现当晚上水体缺氧或亚缺氧状态时,次日早 晨鱼类明显摄食减少,而且生长几乎停顿。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 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 料系数低30%-50%。 结论: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 。
淡水养殖水体的常用理化指标
水体温度 溶解氧(DO) 酸碱度(pH) 分子氨(氨氮) 亚硝酸盐 硬度 余氯、总磷、重金属含量……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指标最重要?
• 第一位:水温,原因: • 1,鱼是变温动物,决定鱼体内各种酶的活性, 如消化酶,冬天不喂鱼吧。 • 2,温度也是溶解氧的决定因素,下面会提到 • 但是水温不是人为可控的(温泉养殖除外) • 最重要的人为可控的理化因素是什么呢?
饲料都去哪了?
溶氧6 mg/L 溶氧5 mg/L 溶氧4 mg/L 饲料消化率90% 饲料消化率75% 饲料消化率60%
溶氧3 mg/L
溶氧2 mg/L
饲料消化率45%
饲料消化率30%
还记得前边说的一天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 mg/L, 任何时候不能低于3 mg/L。知道原因了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养殖水体DO的来源与消耗
三、溶解氧管理
1.1 DO维系水生动物的生命
• 水产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 使其浮头,严重时泛池致死。各种鱼虾蟹需 要溶解氧量及窒息点mg/L如下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 氧在时5-8mg/L,水产养殖动物最适生长;
• 我国渔业用水标准规定,养殖水体溶氧连续 24 h中,必须有16 h以上大于5 mg/L,任何 时候不能低于3 mg/L。
溶解氧
1、溶解氧(DO):水产养殖的生命线 什么是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就是 溶解到水里的氧气,通常记作DO,用每升 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例如5mg/L,我们 一般叫做5个溶氧。
溶解氧(DO):水产养殖的生命线
一、为什么说DO是最重要的人为可控的理化因素
水产动物需要DO来维系生命,无需多言 养殖水体DO和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生长、饲料利用率的关系 养殖水体DO和鱼类病害之间的关系 药物中毒与水体DO之间的关系
各种温度下饱和溶解氧值(一个大气压)
温度( 0 1 2 3 4 溶解氧(mg/L) 14.64 14.22 13.82 13.44 13.09 温度( 18 19 20 21 22 溶解氧(mg/L) 9.46 9.27 9.08 8.90 8.73
5
6 7 8 9 10
12.74
12.42 12.11 11.81 11.53 11.26
草鱼在溶氧3mg/L比6mg/L时,饵料系数增加1.34倍, 摄食量下降35.9%,饲料消化率下降61.2%,生长率下 降64.4%。 举例:若是DO在6mg/L时饲料系数是1.4,在溶解氧 3mg/L时饲料系数则为1.4×1.34=1.87,按5000一吨料 计算,一斤鱼成本由2.5×1.4=3.5元,变为 3.5×1.37=4.69元。 指导意义:定期测定DO,谨记增氧机不是用来急救的 ,而是增产机、增效机、摇钱机!
氨氮、亚硝酸盐分解的过程:
从公式可以看出,氨氮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再在氧气的作用下变成无毒、可被藻类利 用的硝酸盐,所以氨氮亚硝酸盐的分解离不开DO!
指导意义: 氨氮亚硝酸盐分解真正起 作用的是DO和硝化细菌 别指望反消化作用和反硝 化细菌,因为它DO含量 低于0.15~0.5mg/L脱氮作 用才能顺利进行,那鱼还 能生存么? 测水质时,DO指标比氨 氮亚硝酸盐含量更重要。
1.22 DO与水温的关系:
• 夏天大量开增氧机,为什么鱼还是会缺氧浮头呢?冬 天不开增氧机鱼也不会缺氧? • 原因有三: 夏天大量投料,有机物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化学耗氧 量(COD)增加; 鱼是变温动物,温度底时生命活动弱,耗氧较少,生 物耗氧量(BOD)降低; 水温低时水中的饱和DO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