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建设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制定《###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1)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效的智力支持和坚强的思想保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证。

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又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因此,只有当经济高度发展时,精神文明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我乡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群众普遍希望提高科技文化素质,要求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盼望社会安

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省委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总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强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努力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乡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社会秩序逐步好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提高。但是,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小差距,“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全乡整体建设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事业建设不够配套,脏乱差状况比较普遍;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还个别存在。乡党委和政府必须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改变上述状况。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

我省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搞好村乡规划,改善村乡面貌,创造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村乡、文明户活动,大力宣传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典型,破除封建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我乡计划于“十一五”末初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要从现在起,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并于基本实现小康的同一时期内,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我乡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六个方面:

(1)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形成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新风尚。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成为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带领群众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坚强队伍;农民和乡乡企业职工成为能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高素质队伍;农村青少年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少年;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公民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大为增强;

勤劳俭朴、诚实守信、尊崇科学、讲究卫生、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美德蔚然成风。

(2)乡容村貌普遍改善,努力把我乡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的现代乡镇、村规划充分体现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功能完善、设施共享、城乡协调的要求。全面实施乡区集中排水、供气、供热工程。建成小康样板示范点100户,小康住宅改造率达到96%以上。以道路建设为突破口,建设城乡一体化道路改造工程,建成乡区连接村组的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乡、村主次干道硬化、平整,改造率达到90%以上。实施节水灌区和人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以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为基础,使农民住房和生活条件城市化,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40%以上。全面实施林业生态小康村乡建设,实施农村经济带和交通沿线绿化,营造环乡林带、生态片林、小绿地等,乡区绿化率达到30%。加大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综合环境质量。加大防洪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实施农村居民点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切实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和绿化美化环境的双重效果。乡区集市整洁,服务网点卫生状况较好,“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单位文明服务、规范执法。

(3)文化设施普遍改善,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完善乡文化和广播电视站,建成藏书1万册以上的图书阅览室,在15个行政村建有文化中心。在村级文化室的发展规划中我乡将通过文化站、村团支部共同组织现已建起的文化活动室“室室有活动”,在此基础上,到2017年,全乡各村的文化室80%要达到能满足村民正常开会、学习,设施齐全的高标准、高要求,并逐步巩固、发展、完善、利用。在乡域中心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文化、广电、科普、体育设施。有线电视、电话和电信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90%、90%、30%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3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体育场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0%。

(4)医疗保健普遍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现国家规定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要求。乡卫生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实现每千人拥有医师和助理医师2人以上,每1000人拥有1个以上村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8%,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达到98%,无传染性疾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2010年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6万人以内。婴儿出生性别比例基本正常,育龄妇女基本享受生殖健康保健。“五保老人”生活标准达到当地农村人均收入60%以上。

(5)教育设施普遍改善,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各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