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48例PPD皮试阳性结节性红斑临床疗效比较论文
PPD皮试阳性外涂异烟肼注射液110例效果观察

PPD皮试阳性外涂异烟肼注射液110例效果观察
钱小芳; 孙丽莉; 朱丽华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1(017)002
【摘要】2009年1~12月,我们对110例PPD皮试检查均为阳性的肺结核住院
患者用异烟肼注射液外涂皮试处,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0例肺结核患者,男136例,女104例;平均年龄(29±12.26)岁。
均符
合《肺结核诊断标准》[1]。
PPD皮试检查均为阳性。
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与对照组1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钱小芳; 孙丽莉; 朱丽华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昆山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3
【相关文献】
1.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48例PPD皮试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比较 [J], 任
莉
2.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48例PPD皮试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比较 [J], 任莉;
3.276例皮试仪皮试法阳性反应结果判断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升平;牟灵英;代会贞;杨寒冰;杨丽梅;
4.PPD皮试阳性外涂异烟肼注射液110例效果观察 [J], 钱小芳;孙丽莉;朱丽华
5.T-SPOT及PPD皮试阳性的病毒性脑炎一例 [J], 何晓非;熊晓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探究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4T02:59:58.67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高纯良[导读] 探究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高纯良阜新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阜新123000【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于我院就诊的64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患者根据自我意愿分组,分别是对比组(n=32例)、研究组(n=32例)。
对比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对比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百分比为71.88%,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3.7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43.75%、78.13%、96.88%,均明显高于对比组的12.50%、46.88%、78.13%(P<0.05);对比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63%、5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更佳,可使痰菌快速转阴,且具有安全性,副作用较少。
【关键词】莫西沙星;耐药结核病;临床效果结核病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常见病为肺结核。
症状为低热、咳嗽、咳痰咳血等。
结核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耐药菌株,多因不对症或不恰当的治疗方式、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与其他病毒感染等因素所致[1]。
本次就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于我院就诊的64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探究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间于我院就诊的64例耐药结核病患者,将其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分成对比组与研究组,各32例。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耐药结核病,痰菌阳性;均未患有其他病症;无脏器功能不全者;近期未服用喹诺酮类药物;无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反应。
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

结节性红斑的诊疗进展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刘岩;徐钧【摘要】结节性红斑是以皮下脂肪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疼痛性红斑。
病因主要包括特发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药物、肿瘤等。
相关检查包括皮损活检、血沉、抗“O”、结核试验、胸片、血常规等。
应该对症对因治疗。
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碘化钾、沙利度胺等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严重难治性病例。
中医中药治疗及物理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Erythema nodosum ( EN) is an inflammatory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of the fat cell of the skin, resulting in tender red nodules or lumps that are usually seen on both shins. It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idiopathic, infection, autoimmun disorders, pregnancy, medication and cancer. Relative examination include biopsy, ESR, ASO,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chest X-ray, blood count and so on. Treatment should focus on the underlying cause. NSAID, corticosteriods, potassium iodide, thalidomide can be used in severe refractory cases.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ysical therapy are also effective.【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6(032)012【总页数】3页(P746-748)【关键词】结节性红斑;诊断;治疗【作者】张琛;高炳爱;陈玉欣;刘岩;徐钧【作者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100076;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100076;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100076;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100076;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100076【正文语种】中文1.1 结节性红斑(EN)的发病与感染密切相关,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沙门氏菌属,少见的如布鲁氏杆菌病[1]、系统性曲霉感染[2]、弓形体病、梅毒、麻风、阿米巴病、乙型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及真菌、支原体等。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4例。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7%,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81.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20.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联合传统药物与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抗结核治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结核病患者时,由于不合理应用药物,导致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而且还导致患者病情变得复杂。
故而,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时,应有效、合理使用药物[1]。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共收治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4例。
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35岁,平均年龄为(48.27±4.58)岁,平均病程为(10.85±0.41)年。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阿米卡星,每12h滴注7.5mg/kg;静脉滴注氨基水杨酸,每日4g-12g,2h-3h内滴完;每次口服1次乙胺丁醇,根据患者体重20mg/kg。
连续治疗12周。
实验组:在基于常规组治疗方法上,加入左氧氟沙星药物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口服2粒左氧氟沙星,每日服用2次,连续治疗12周。
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在结核性结节性红斑中的诊断意义

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在结核性结节性红斑中的诊断意义程锋刚;谭耀驹;黄艳君;张言斌;徐琦【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在结核性结节性红斑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临床中的结节性红斑患者,行PPD皮试阳性(>10 mm),进行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TB)检测,根据T-SPOT.TB的检验结果,进行分组治疗,以及是否对抗结核治疗有效,共得到4组数据.分别选取T-SPOT.TB在不同阳性值时,来对4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描述T-SPOT.TB检测在诊断结核性结节性红斑中的作用价值.结果当设定T-SPOT.TB>10为阳性时,T-SPOT.TB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41.18%、78.72%、70.00%;当设定T-SPOT.TB>20为阳性时,分别为82.50%、70.59%、86.84%、63.16%.结论在临床上对疑似结核引起的结节性红斑患者行T-SPOT.TB检测对鉴别诊断是有帮助的,T-SPOT.TB的阳性值越高,越支持结核感染.【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3【总页数】3页(P46-47,50)【关键词】结节性红斑;结核;诊断【作者】程锋刚;谭耀驹;黄艳君;张言斌;徐琦【作者单位】广州市胸科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0095;广州市胸科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9结节性红斑是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病,然而病因有多种,有文献[1]显示结核菌感染在结节性红斑发病的病因中占主要因素。
结核感染只是结节性红斑的病因之一,而结节性红斑的临床表现和皮肤组织病理在对明确病因方面无特异性。
复治肺结核耐异烟肼患者和耐利福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

•322•中国防痨杂志 2021 年 4 月第 43卷第 4 期C h i n J A m i t u b e r c,April 2021,V〇1. 43,No. 4 .论著.复治肺结核耐异烟餅患者和耐利福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舒薇戈启萍黄学锐马丽萍纪滨英陈瑜晖陈效友姜广路谢莉李波陈盛玉陈森林闫俊萍石莲陈玲黎友伦席秀娥刘倩颖闫兴录王飞王芙蓉吴湘张朋冷学艳曹文利张海晴崔洪哲杨澄清吴超李鹃李华孙珣贤张立杰谢仕恒宁宇佳田希忠杜建李亮高微微【摘要】目的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
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 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人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 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人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
复治肺 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 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 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_ 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 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 6%(33/39)和 70_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 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 567,P<0. 001;f=8..500,P=0. 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 7%,47_/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127,戶=0.017;;(;2=10.533,尸=0.005)。
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对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结核菌素与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对结核病的临床意义钟红红;董辰元;赵丽青【摘要】@@ 县市结核病防治所是为最基层的防痨机构,每年收治大量的结核病患者,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增加,要求医务工作者多动脑、勤思考,力求达到诊断和治疗上快速、准确,让患者满意.【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0(015)008【总页数】1页(P1175)【作者】钟红红;董辰元;赵丽青【作者单位】266700,山东,平度,平度市呼吸病防治所;266700,山东,平度,平度市呼吸病防治所;266700,山东,平度,平度市呼吸病防治所【正文语种】中文县市结核病防治所是为最基层的防痨机构,每年收治大量的结核病患者,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增加,要求医务工作者多动脑、勤思考,力求达到诊断和治疗上快速、准确,让患者满意。
对我所2008年~2009年收治的533例结核病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试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上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2008年~2009年结核病患者533人,其中男427人,女106人。
继发型肺结核患者479人,其中继发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冠心病78例,继发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3例;继发型肺结核合并矽肺12例。
结核性胸膜炎57例,结核性脓胸3例,腰椎结核8例,颈部淋巴结核3例,颌下淋巴结结核1例,骨关节结核6例。
老年结核病患者155人,年龄<20岁患者76人。
痰菌(+)患者172人。
患者均通过痰菌、PPD试验、体液结核抗体试验、胸部X线检查、胸膜活检、淋巴结病理活检、肺穿刺活检、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确诊结核病。
二、试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选择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1/3处,0.1 ML(5 IU)皮内注射,用26号10 MM长的一次性短斜面的针头和1 ML注射器,注射后应能产生凸起的皮丘,边界清楚,上面可见明显的小凹。
试验后48~72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指轻摸硬结边缘,测量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得出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而不是测量红晕直径,硬结为特异性变态反应,而红晕为非特异性变态反应。
复治肺结核耐异烟肼患者和耐利福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3)),年R月至3)(,年R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3)余家 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33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3(,例耐多药及 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例+复治肺 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 的45P例患者#简称/敏感组0$'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R+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0$和耐利 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P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0$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 3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 痰 涂 片 阴 转 率 #-+*-Q%43"--$和 痰 培 养 阴 转 率 #-+*-Q%+P"PP$均 分 别 低 于 耐 利 福 平 组 (54*-Q#++"+,$和R)*-Q#34"+4$)和敏感组(54*3Q#+55"4-($和5)*)Q#+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i (-*P-R%#)*))(*3i5*P))%#i)*)(4$*在治疗-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R,*RQ%4R"P,$和痰培养 阴转率#R-*PQ%+,"P($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5,*3Q#++"+R$和,+*PQ#3,"+($)和敏感组(,(*PQ#+,5"4+P$和 ,)*5Q#+-R"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i5*(3R%#i)*)(R*3i()*P++%#i)*))P$+耐异烟肼组治 愈 率 #P+*4Q%+,"R+$低于耐利福平组#-)*)Q%3R"4P$和敏感组#-,*PQ%++R"45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i5*4)R%#i )*)(P$*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4*4Q%4R"R+$低于耐利福平组#RP*-Q%+4"4P$和敏感组#53*(Q%+,5"45P$%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3i(3*P5R%#i)*))3$+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 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48例PPD皮试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
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ppd皮试阳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的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与随访1年的复发率。
方法:收集本院48例ppd皮试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患者,随机分到a、b两组,a组给予2个月异烟肼加吡嗪酰胺治疗,b组给予2个月的异烟肼加利福平加吡嗪酰胺和4个月的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的疗效、安全性和1年后的复发率。
结果:两组1个月后、6个月后的有效率、安全性无差异,复发均很低。
结论:对于无明确活动性结核感染病灶,而ppd皮试阳性的结节性红斑患者,短程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能取得和6个月疗程同样的疗效。
【关键词】结核;结节性红斑;抗结核化疗
【中图分类号】r758.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85-01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en)是好发于小腿胫前,呈暗红色的炎性疼痛性结节红斑性疾病。
其病因与多种病原体感染、风湿免疫病、药物、肿瘤、雌激素等有关[1]。
在我国,结核感染被公认为是en的最常见原因,并主张早期抗结核治疗。
本文前瞻性收集了48例ppd皮试阳性的en患者,分别给予2个月和6个月抗结核治疗,疗效、安全性和1年后的复发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人来源于本院2006年4月-2010年8月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48例。
其中女性32例,男性16例,男
女比为1:2,年龄18-50岁。
48名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每组24人。
1.2病例选择:①所有病例均具有典型的en皮损。
②排除了链球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白塞氏病、结节病、肿瘤、药物等疾病。
③ppd皮试强阳性硬结>19mm。
④ppd皮试阳性硬结10-19mm,但经过一般治疗无效的。
⑤无抗结核药禁忌。
1.3实验检查:35例血沉增快或伴crp增高,7例血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例ena抗体谱中抗ssa抗体阳性,1例类风湿因子滴度轻度升高,抗o均阴性。
48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
1.4皮肤结节病理活检:19例行皮肤活检,见皮下组织间隔性脂膜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未见干酪样坏死,未见肉芽肿病变,抗酸染色阴性。
1.5治疗方案:①病因治疗:a组2hz(2异烟肼+吡嗪酰胺);b 组2hrz/4hr(2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4异烟肼+利福平)。
②两组在治疗初一个月均给予适当休息,非甾体消炎药、维生素c、丹参片口服。
用药2月内每两周查一次血像,肝肾功能,血尿酸。
在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观察疗效变化,1年后随访结节红斑的复发率。
1.6疗效判断标准:①基本痊愈:疼痛消失,结节消失>90%,无新发病灶;②显效:疼痛明显减轻,结节消失50%-90%,无新发病灶;③改善:疼痛部分减轻,结节消失10%-50%;④无变化:结节
减少<10%或有新发病灶出现。
痊愈和显效被认为治疗有效。
1.7统计学方法:因所观察疗效指标为分类定性数据,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治疗1月后a组痊愈62.5%,有效率8
3.3%,b组痊愈66.7%有效率87.5%,具体数据,(见表1);治疗6月后a组有效率91.6%,b组有效率95.8%,具体数据,(见表2)。
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a组2例改善和无变化的病人加用泼尼松和雷公藤多甙,一月后获得显效。
b组有3例已获痊愈的未能坚持完疗程,在第4个月自行停药。
6个月疗程结束后仍有1例有反复的新发病灶,加用了泼尼松和雷公藤多甙获显效。
表1治疗1月后观察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改善无变化有效率 a 2415(62.5)5(20.8)3(12.5)1(4.2)83.3% b2416(66.7)5(20.8)2(8.3)1(4.2)87.5%表2治疗6月后观察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改善无变化有效率 a2420(83.3)2(8.3)1(4.2)1(4.2)91.6% b 2421(87.5)2(8.3)01(4.2)95.8%2.2不良反应:在治疗6个月内观察,a组2例有消化道不适,1例血尿酸增高;b组3例消化道不适,2例谷草、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血小板下降,给予对症治疗,在疗程结束后消失。
2.3两组治疗1年后观察,各有1例复发,复发症状均较轻。
3.讨论
en病因多种多样,如多种病原菌的感染、风湿免疫病、肿瘤、药
物等等。
在我国,特别是结核多发区,结核杆菌成为en的主要病因。
范团起等研究小组报道结核杆菌引起的en发生率为
53.6%-84.0%[2-4]。
随着患者保健意识和对疾病认知度的提高,首诊于风湿科门诊的en患者愈来愈多,除了明确的乙肝病毒、链球菌感染、淋巴瘤等之外,结核应该成为首先考虑的病因。
而ppd皮试因其简单易行、经济方便,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en的常规检查,必要时行t-spot 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以进一步鉴别,对于强阳性结果的患者及早给予抗痨治疗[5]。
本文收集的ppd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均无活动的结核感染的临床表现,如盗汗、消瘦、低热、咳嗽、胸痛等,胸片、肺部ct、痰涂片、病理与肠道、肾脏、骨骼关节检查等均未发现活动性结核灶依据。
对于此类患者抗痨治疗是否需要长程联合成为我们的困扰。
本文予2hz和2hz/4hr两种方案治疗取得了相近的疗效。
追踪一年后亦少有复发。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这类患者的体内存在不活跃结核病灶,结核菌数量少、毒力较低,也有可能是短时间接触到结核传染源而获得。
但它能够引起机体防御,导致ⅳ型变态反应。
故早期短时间的杀菌能达到很好的疗效,复发率也低,且更易被患者接受,服药治疗依从性更高,也降低了发生药物毒副反应的可能性。
由于本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病例数量有限,尚需进一步扩大临床样本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东海,王国春.实用临床风湿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04.
[2]范起团,李卫红,张广政.结节性红斑与结核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5):389.
[3]李秉煦,蔡剑锋,林孝年.下肢红斑结节性皮损与结核关系的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16(3):166.
[4]王玉兰.结核与结节性红斑的关系探讨及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2):157.
[5]杨勤宇,李惠,赵恒光.结核相关结节性红斑的研究进展.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