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输卵管炎灌肠的治疗

合集下载

泽丹灌肠液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泽丹灌肠液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2 2 排除标准 .
近 2周 内实施相 关治疗 者 ; 急性盆腔 炎
寿 情危重者: 合并有妇科肿瘤、 子宫内膜 异位症 、 结核性盆
腔 炎 、 腔静 脉 瘀 血 证 者 等 均排 除 。 盆
3 治疗 方 法
泽丹灌肠液 中桃仁活血祛瘀而疗腹痛 ; 丹参活血祛瘀
善 调 妇 女 经 脉 : 棱 、 术 同 为 破 血 行 气 之 品 , 丹 参 同 用 三 莪 与
维普资讯
, 角 匡 2 7 多2 三 兰 型 自 | 0年 0 0 塑 塑鱼
: 三
,… 一 。… 一 … 一 “ … 一 。 ‘
{ ・中 医 妇 科 ・ ;
、 ~ … … 一 … 一 … , 。 .。 一 々 ・ o

泽丹灌肠液治疗慢性盆腔炎 3 例 o
4 疗 效 分析
共 治瘀滞腹痛 ; 甲软坚 散结 , 鳖 入肝经血 分对痞块疗 效甚 好 ; 胡疏肝 解郁利 胆 以消郁滞 ; 柴 蒲公英 清热解 毒 , 湿 清 热; 黄芩清热泻火 , 燥湿解毒 ; 车前草 、 泽泻祛湿为主 ; 当归 养血活血补虚; 杜仲壮腰补 肾。 代药理学研究证 明[]蒲 现 4:
4 1 疗效标准 .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妇科检 查阳性体征
消失, B超示子 宫附件无异常 。显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 好 转, B超无异常发现 。 有效 主要症状及体征有改善, B超 示较前有好转 。无效: 治疗后无变化。
4 2 结 果 .
用; 同时可 以起到局部热 敷、 理疗 作用 , 血管扩张 , 使 既改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有效 3例 ,无 效 3例 ,治 愈率 为 6 . 7 ,总有 效 率为 66%

自拟灌肠方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6例

自拟灌肠方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6例
液 、 禁 等并 发 症 。疗 程 1 2 d 平 均 1d 失 2— 2 , 6。
3 讨 论
l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临 床 资料 .
选择 20 0 8年 8月 一 0 9年 1 温 岭 市 第 二 20 2月
人 民 医院 收 治 的慢 性 盆 腔 炎 患 者 5 2例 ,年龄 1 6 9~ 2岁 ,平 均
2 结 果
分 等指 标 进 行 比较 。 果 治 疗 组 疗效 明显 优 于 对 照组 , 结 其 症 状 积 分较 对 照组 明显 降 低 。 结 论 自拟灌 肠 方 治 疗慢 性 盆 腔 炎疗 效 确 切 。 【 键词 】 慢性盆腔炎 关 灌 肠 中药 灌 肠 方
慢 性 盆 腔 炎 是 女 性生 殖 器 系统 较 为 常 见 的疾 病 , 占妇科 炎 症 发病 率 的 3 % ~ 0 , 呈不 断上 升 的 趋 势 …。 为 急性 盆 腔 0 4% 并 多 炎 未 能 彻底 治 疗 , 患 者 体质 较 差 , 致 炎症 迁 延 不 愈 而致 , 或 导 亦
文 章 编 号 :0 4— 4 X(00 0 10 7 5 2 1 )6—13 0 0 8— 2
者3 4例 , 男性 2 0例 , 性 1 ; 龄 1 5 女 4例 年 8~ 4岁 ; 史 最 长 2 病 7 个 月 , 短 6个 月 。 最 均具 有 典 型 排 便 时 、 排便 后肛 门疼 痛 、 出血 的
则切开溃疡中心 的内括约肌 ; 肛缘部分切开痔和肛缘皮肤 , 切开
外 括约 肌 皮 下层 一 部 分 。然 后 , 除 肥 大 的肛 乳 头 和裂 痔 。 缝 切 用 针从 切 口上 端 黏膜 进 针 ,从 切 口的 下端 皮 下 穿 出 ,然后 予 以结 扎 。注 意 结 扎 时尽 量 向外 牵拉 , 线 结 答在 肛 缘 皮 肤 处 , 形 切 使 纵 口变成 两 个 近半 月 形 切 口。 再将 其 创 面 的 黏 膜 和皮 肤 缝 合 , 侧 每 1 针 。 查 无 活 动性 出血 , 双 氯 酚 酸钠 栓 10 g 肛 , 士 —2 检 予 0m 纳 凡 林 纱 条 填 塞 创 面 , 菌纱 块 加 压 包 扎 , 贴 固定 。 术 后 当 日予 流 无 敷 质饮 食 , 日开 始 正 常 饮食 。术 后 2 h即 可排 大 便 , 次 4 并开 始 中药 坐 浴 。采 用 我 院 自制 坐 浴 粉 ,每 次 1 —2瓶 盖 ,倾 入 2 0 0 0~ 30m 00 L温 开 水 中溶 解 后 熏 洗 , 次 坐 浴 1 2 mi, 日 4~ 每 5~ 0 n 每 6 次 。术 后 使 用抗 生素 1 。 周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

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加保留灌肠。

结果:治愈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5%。

结论:该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可靠经济有效。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慢性盆腔炎治疗资料与方法6年6月~8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例年龄~8岁平均6岁且都有生育史经产妇例初产妇1例。

诊断标准:全身症状多不典型涉及范围较广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以下腹为主呈单侧或双侧隐痛、坠痛或胀痛。

部分伴有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剧可伴低热易感疲劳月经失调神经衰弱等症状。

体征可有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压痛、增厚、附件区包块等。

辅助检查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后穹隆可有少量积液。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提示包块或积液消失;②好转:症状完全缓解或部分体征消失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③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b超提示炎性包块及积液无改变。

治疗方法:内服加保留灌肠。

①内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为:当归15g赤芍1g川芎1g红花1g桃仁1g五灵脂15g没药15g 蒲黄1g元胡1g干姜15g小茴香1g川楝子15g鱼腥草15g。

脓性白带味腥重者加土茯苓、败酱草各g;少腹痛经量少加附子1g变干姜为炮姜6g;有包块者加红藤g荔核15g;月经量多者加益母草15g地榆炭15g;带下量多、便溏、腹胀者加黄芪15g云苓1g;大便干加大黄1g;腰痛怕冷加杜仲1g菟丝子1g。

用法:每日1剂二煎同前煎兑汁分次口服1日为1疗程连用个疗程。

②保留灌肠:用妇炎灌肠方灌肠方药组成为:地肤子15g蛇床子 15g土茯苓15g红藤15g败酱草15g蒲公英g白鲜皮15g柴胡1g丹参g三棱15g莪术15g。

水煎后除去药渣放凉于月经过后7日开始保留灌肠1~15ml/次每日1次1日为1疗程连用个疗程与内服药同时应用。

结果6例患者痊愈8例(6.9%)有效15例(.6%)无效例(6.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39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梁芸菊▲,杨申花,郑进福(广东省丰顺县中医院 妇产科,广东 梅州 514300)【摘要】目的 探究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舒适状况量表(GCQ )评分及随访6个月妊娠率。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入院时,两组患者GC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Q 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试验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试验组患者妊娠25例(62.50%),未妊娠15例(37.50%);对照组患者妊娠16例(40.00%),未妊娠24例(60.00%),试验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 <0.05)。

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舒适度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湿热瘀结型;金黄散;不孕症;中药保留灌肠Clinical eff ect ob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Jinhuang powder on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of dampness heat stasis typeLiang Yunju, Yang Shenhua, Zheng Jinfu(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engshun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izhou 514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tention enema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Jinhuang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of damp heat stasis typ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of damp-heat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golden yellow powder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group. The TCM syndrome score, GCQ score and pregnancy rate at 6 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admission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On admis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CM syndrome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n admission, and the degree of redu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 At admission, there was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 in GCQ scores between 2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GCQ score in 2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n admission, and the degree of increase in the tes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n the trial group, 25 patients (62.50%) were pregnant and 15 patients (37.50%) were not pregnan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 cases (40.00%) were pregnant and 24 cases (60.00%) were not pregnant. The pregnancy rate in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χ2=4.053, P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combined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golden yellow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dampness-heat stasis type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can signifi 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comfort and pregnancy rat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通信作者: 梁芸菊,E-mail:****************40【Key words】Oviduct obstruction; Damp-heat stasis type; Golden yellow; Inferti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tention enema不孕症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的护理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2例的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慢性盆腔 炎系妇科常见、多发疾病, 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
健康, 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 , 或因 患者体质较差、 病情迁延所致, 一般病情较顽固, 当机体抵抗力差时, 易有急性
发作。本科 自2 0 06年 3 月 ̄2 0 0 7年 2月采用 中药 保留灌肠 治
订 子宫活动受限、压痛, 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压痛。 5分;子
方面有着重要 的影 响, 在做好常规护理 的同时, 应密切观察血 压 的变化,及时 了解患者有无 高血压危象、心、脑血管并发症
本组 患者在详细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 理的配合下 ,9 8例
患者血压水平得到 了良好控制, 血压保持在 (2  ̄19 / 7 ~ 1 0 3 ) (0 8 ) H ,获得 了满意 的效果。 9衄 g
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 5分:下腹 、腰部酸痛下坠, 3 分 ;带下增多, 1分;低热疲 乏, 1分;经期腹痛, 分:病程每 1 增加 1年加 0 5分。分级标准 : . 重度, 积分在 1 5以上;中度, 积分 1  ̄1 0 5分;轻度 , 积分 5 ~9分 。 15 .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基 本治愈 : 症状 、体征消失, 妇科检查正常, 积分为 0分 ;显效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5 例的护理 2
马俊 华
( 黑龙江省林 口县人 口和计划生育局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 炎的临床 疗效。 方法 治疗, 观察疗效及血液流 变学指标等治疗前后 变化 。 结论
得 疗 效 的 主要 机 理 。
17 0 ) 560
5 例慢性盆腔 炎患者均来 自本院妇 产科 用中药保留灌肠 2
取左侧 卧位 。药温 以 3  ̄4 ℃左右 为宜, 8 1 连接一次性注射 器

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主要方法论文

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主要方法论文

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的主要方法【摘要】目的研究用vlh—h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注药,结合侧穹隆封闭术,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df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输卵管粘连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入院的500例患者用vlh—h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注药,结合侧穹隆封闭术,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df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愈308例,好转164例,总有效率94.4%,无效28例,占5.6%。

结论上述方法治疗输卵管粘连或阻塞,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输卵管注药;输卵管粘连;输卵管阻塞;不孕输卵管粘连或阻塞是造成妇女不孕因素中最常见的一种,占30%-40%,慢性输卵管炎(淋病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粘膜破坏,可使输卵管粘连或阻塞导致不孕。

我们采用输卵管注药结合侧穹隆封闭术,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df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500例输卵管病变的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粘连或阻塞,其中继发不育382例,原发不育128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20岁,平均33岁,病史1-5年258例,5-10年167例,10年以上75例,其中双侧输卵管阻塞86例,一侧输卵管阻塞且另一侧输卵管粘连132例,双侧输卵管粘连282例。

2适应症2.1因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症诊断与治疗。

2.2输卵管结扎及再通术后的判断与治疗。

2.3慢性盆腔炎、腹腔炎、附件炎、输卵管炎的治疗。

3禁忌症3.1月经周期紊乱尚未纠正。

3.2盆腔存在生殖器肿瘤。

3.3生殖器炎症,急性期或慢性期反复发作,药物治疗尚未控制。

全身状况差,有严重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有禁忌妊娠的疾病者4治疗方法vlh—h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注药,于患者月经3日开始至排卵前,每日输卵管注药1次,每月5次。

宫腔镜下通液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宫腔镜下通液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的 不 孕 症 患 者 。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 和 对 照 组各 4 2例 , 治疗 组 年 龄 2 ~4 岁 , 均 2 3 2 平 7岁 , 发 性 不 孕 8例 , 发 性 不 孕 原 继 3 4例 ;对 照 组 年 龄 2 ~4 2 0岁 ,平 均 2 8岁 ,原 发 性 不 孕 9
宫腔镜 下通液术结合 中药灌肠治疗输 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刘静
( 州 联 合 医 院 妇产 科 , 东 德 山
德 州 ,5 0 0 2 31)
【 摘要 】 目的 : 探讨治疗输 卯管阻塞性不孕症 的有效方法 。方法 : 8 例输 卵管 阻塞性不 孕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 将 4
组各 4 2例 。 对照组采用 西药行 宫腔镜 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 的基础上给予 中药保 留灌肠治疗 。 果 : 结 两 组输卵管通畅情况 、 妊娠率 、 受孕 时间方 面比较 , 治疗 组均优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论 : 腔镜下输 卵管插 管通 液术 宫
万 u、 地塞米松 5mg糜蛋 白酶 40 0 2 1 、 0 U、% ̄ 多卡因 2 、 J mL 阿托 品 05m 、 . g 注射用水 2 0mL混合 。患者取膀 胱截石位 , 常 规消 毒外 阴 、 阴道 、 宫颈 , 扩宫 颈至 75号 , . 膨宫压 力为 2ka5 3 P ,%葡萄糖液充盈 子宫后 , 缓慢 置人官腔 镜 , 仔细检 查宫颈管有 无异常 ,观察宫腔整体 形态 , f 如子宫 内膜息 肉
2 0年 1 0l O月上 第 2卷 第 2 8期
O t b r2 O c o e 01 V0 . 1 2 No 2 -8
中国中 医药咨讯
J un l fC n rd t n l ieeMe iieI fr lo o ra hiaT a ii a n s d cn nomain o o Ch ・2 03 ・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观察

中医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4 7例 临床观察
杨 华
( 乌兰察布市 中心 医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 1 2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 中医灌 肠治 疗慢性 盆腔 炎的 临床疗
效。方法 4 7 例慢性盆腔 炎患者采用中药每 日 1 剂煎汤灌肠 ,
减轻 , 症状减轻 ; 无效 : 下腹痛及带下病及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加重。
直接原 因 : 分娩者 占 1 O例 , 流产者 1 3 例, 官腔手术者 1 8例 , 经
期不 洁者 6例 。
药: 败酱草辛 、 苦、 微寒 , 人 胃、 大肠 、 肝经 , 辛能散结 , 寒能泄热 ,
又有活血 之功 ; 红 藤苦 、 平, 人 胃、 大肠经 , 长 于清热解毒 散结 ; 黄芩 、 黄柏性味苦寒。 五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之效 。 丹参 、 赤芍 、 仙鹤草 、 茜草 、 大黄为佐 药 , 诸药共奏止血活血不 留瘀之效 。皂 角刺性味辛温、 活血消肿、 排毒散结 , 其温性反佐余药苦寒之性 , 相合共奏清热化湿 、 活血散结之效 。 由于盆腔 内静脉丰富 , 且与
2 结 果
每 日1 次, 4 5 d为 1 疗程。 结果 1 2 例, 有效 5 例, 无效 2 例。结论
4 7 例 患者临床治愈 2 8 例, 显效 慢性盆腔 炎 中医灌肠 治疗可
本组 4 7例患者临床治愈 2 8例 ,占 5 9 . 6 %,显效 1 2 例, 占
2 5 . 5 %, 有效 5 例, 占1 0 . 6 %, 无效 2 例, 占4 . 3 %。
一 0固回圈国目雹回国国
分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这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极大 的帮 助。心理疏导 能对 患者 的诊疗过 程产 生积极的影响 , 其技 巧也 很重要 , 对患者 的心 理进行疏通 引导 , 从 而治疗及 预防心理疾 病, 促进身心健康I 5 1 。要求医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 使 患者打开心 结, 以达到健康积极 向上的 目的。 中西药结 合并辅 以心 理治疗焦虑 症状在 临床 上有不 可替 代的疗效 , 本文结果显示 , 焦虑量表评分 比较 , 观察组 与对照组 在治疗后有 显著差异 ( P < O . O 1 )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为 9 5 . 5 5 %,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输卵管炎灌肠的治疗
导语:输卵管疾病通常会发生在很多女性身上,由于反反复复的流产加上人工流产的时候自己没有处理好,恢复好,都有可能会造成输卵管患上疾病,就比
输卵管疾病通常会发生在很多女性身上,由于反反复复的流产加上人工流产的时候自己没有处理好,恢复好,都有可能会造成输卵管患上疾病,就比如说非常常见的慢性输卵管炎灌肠,这种疾病虽说看起来并不是很严重,可是往往危害着很多女性的身体健康,那么通常如何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调理治疗呢!
慢性输卵管炎属中医学的“带下”、“通经”、“瘕”、“不孕”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慢性输卵管的基本病理是“湿、热、滞、瘀”的变化,日久之后,又可出现“虚、寒”。

中医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可采用中药灌肠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并佐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温经散寒、利湿除痰之品。

中药灌肠的优势
为避免内服方苦寒药对胃肠刺激,增加肝脏负担以及对药力的影响,使患者更利于坚持疗程,通过灌肠保留给药,使药物直达病处,解决药效不受消化道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缓解,改善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

基础方剂
公英、地丁、紫草、败酱草、莪术、丹皮、赤芍、黄芪、海藻、昆布、黄柏等各一定剂量,随证加减。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将药汁合并后,再浓煎至100毫升灌肠。

方解
公英、地丁消痈散结,清热解毒;紫草清热凉血,化斑解毒;败酱草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