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钉螺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三明市四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三明市四中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1: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除少数种类可在陆地较湿润的环境中生活外,其他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域中。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湿润处的蜗牛,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等。

1.河蚌(1)河蚌的外部形态河蚌身体表面有两片贝壳,在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

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外套膜包裹着柔软的身体,前端生有一个肌肉质的斧足。

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河蚌(2)河蚌的结构和生理消化:消化系统由口、触唇、胃、小肠、肛门组成,取食流经口旁的水里的微小生物。

呼吸:河蚌的呼吸器官是鳃。

通过鳃,河蚌在水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

(3)珍珠的形成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珍珠。

2.蜗牛蜗牛的壳为螺旋形,头部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面一对较长触角的顶端。

蜗牛身体腹面有肥大而发达的足。

蜗牛蜗牛足中有足腺,能分泌黏液,可减小爬行时足与地面的摩擦力。

3.乌贼乌贼身体内有退化的贝壳,保留在背面的皮下,称为海螵蛸。

有一对发达的眼,腕足有10条,腕足上有用于捕食的吸盘,因此腕足的作用主要不是游泳,而是捕食。

乌贼可借助漏斗喷水的反作用力快速运动。

遇到敌害时能喷出墨囊中的墨汁,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

乌贼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如蚶、蛏、牡蛎、乌贼、田螺、河蚌、鲍鱼、扇贝、贻贝等。

其中乌贼是重要的捕捞对象;鲍鱼、扇贝等是人工养殖的海产珍品。

有些软体动物可以做中药材,如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等。

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形状独特,色泽美丽,可以做工艺品,如鸡心螺、榧螺、竖琴螺等。

但是,也有些种类是有害的。

例如,蜗牛中的多数种类啮食植物,对农业生产有害。

血吸虫病判断题 (学生用)

血吸虫病判断题 (学生用)

血吸虫病判断题1.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对移行期童虫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2.急性血吸虫的现场处置中不需要对病人、病畜的粪便进行灭卵处理。

(×)3.日本血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除人外,尚有40余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血吸虫。

(√)4.日本血吸虫尾蚴多分布在水体表面。

(√)5.有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病人即可定义为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6.为了加快加藤片透明速度,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可将加藤片放置于阳光下照射以提高温度。

(×)7.粪便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杀灭血吸虫虫卵,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8.灭螺前活螺平均密度和灭螺后平均密度指标可用来考核灭螺效果。

(√)9.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中使用过的微量板可以浸泡于酸性溶液中,然后用毛刷洗涤,晾干后继续使用。

(×)10.血吸虫病四类流行村要求每3年对有钉螺分布的村民组和有疫水接触史的常住居民(6-65岁)用血清学方法查病1次,受检率达90%以上。

血清学阳性者给予一次化疗。

(√)11.防止钉螺扩散不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12.人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接触时间越长,暴露的面积越大,则感染血吸虫的机会越多,感染的程度越重。

(√)13.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地理分布有严格的地方性,两者分布基本一致。

(√)14.血吸虫病传播途径3个重要环节分别为: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中存在钉螺和人畜接触疫水。

(√)15.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类型包括:湖沼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区丘陵型。

(√)16.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致病阶段为成虫阶段。

(×)17.日本血吸虫的发育阶段分别为: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

(√)18.我国2006年颁布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坚持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管理、联防联控,人与家畜同步防治。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重点 考点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重点 考点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虫进入静 脉务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心脏、肺部,最后 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寄生,童虫第22天后发育 为成虫。成虫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 与雄虫合胞的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每条雌 虫每天产卵1000~3000。自感染尾蚴至粪检虫 卵阳性需时约1月以上。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 命约4-5年,最长可达40年之久。
牛、羊、马、驴、猪、狗、猫、等多种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不 受皮肤厚薄或部位的影响,尾蚴均可钻入皮肤,并在其体内发育 为成虫产卵。黄牛和羊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症状明显,拉稀和便血 ,消瘦,甚至死亡。水牛和猪感染后的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 牛感染日本血吸虫病与年龄有关,3岁以下感染率最高。感染了日 本血吸病的牛、猪、羊等家畜在孳生钉螺的湖洲或沟渠地带排排 泄粪便,扩散虫卵,这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异位血吸虫病 在偶然的情况下,成虫或虫卵可超 出其正常寄生的门静脉系统,而在异常部位造成 病变称之。主要有脑型血和肺型血吸虫病。
凡是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生产、生活或到流行区参 加过抗洪抢险、旅游的人,无论何种民族、性别 与年龄,只要接触过疫水(有尾蚴的水域),并出 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身体消瘦、四肢无 力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到当地血防专业机构 ,进行全面查治。没有明显症状的人,也应进行 血吸虫病排查。如果感染了血吸虫病, 不要担心 害怕, 只要一发现症状就去医院检查, 服从医生的 治疗, 是完全可以治的;但是自己不要随便乱吃 药。
血吸虫病牛 是主要传染 源
感染途径
人们在捕鱼、捞虾、防汛、排洪、砍芦苇、打湖草 、洗衣物、洗手脚、游泳等活动中接触疫水,都会 感染日本血吸虫病。每年的4-10月均适宜感染性 钉螺逸放尾蚴,以有大批人群下水从事生产、防汛 等活动,极易造成人畜感染。这是日本血吸虫病的 易感季节。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 4、毛蚴感染钉螺 • 毛蚴在水中遇到钉螺,能主动钻入其体内,在水 温5~37℃条件下均可使钉螺感染,但温度低感染率 也低,温度高感染率也高。被毛蚴感染了的钉螺,称 为感染性钉螺,也称“阳性钉螺”。感染性钉螺多分 布在家畜放牧区和船只停靠的地方,以及居民点附近 的沟港等处。 • 5、感染性钉螺在水中逸放尾蚴 • 毛蚴感染钉螺后大约经过两个月时间便发育成尾 蚴,从钉螺体中逸出。被毛蚴感染的钉螺,可以终生 逸放尾蚴。在5~40℃的水温下,尾蚴都可以逸放出 来,钉螺还可爬上草叶,在露水中放出尾蚴。4~10 月期间,或水温20~30℃时逸放的尾蚴数量较多, 尤其是春季第一次涨水初次淹没钉螺区时,水中尾蚴 最多。
• 5、我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 • 我省是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 之一。血吸虫病疫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两岸和 皖南山区,涉及9个省辖市、49个县(市、区) 和4个省属农场的400个乡镇,共2681个行政 村,流行村人口640万。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 两岸和沿江水系、湖泊的江、洲、湖滩地区, 以及以河、沟、田、水系灌区为主的山丘内 陆型地区。
• 四、血吸虫病的感染
• 1、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 • 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及途径取决于生产生 活方式的不同。在易感环境从事插秧、田间管 理、割运湖草、抢收早熟作物、捕鱼捉虾等生 产活动均可引起感染;另外,抗洪抢险时由于 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次数多、时间长,也 易引起感染,甚至成批急性感染。从事洗衣、 淘米洗菜、游泳、嬉水等生活活动同样可导致 血吸虫感染。
1、血吸虫与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因其成虫期寄生于哺 乳动物血管中而得名。可以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 18种之多,最主要的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 和埃及血吸虫等。血吸虫病是指人和哺乳动物感 染了血吸虫后而引起的疾病。在我国只流行日本 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到了晚期, 病人产生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所以人们又把 血吸虫病叫做“大肚子病”等。

杀灭钉螺新药剂问世可有效遏制血吸虫病

杀灭钉螺新药剂问世可有效遏制血吸虫病

杀灭钉螺新药剂问世可有效遏制血吸虫病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年(卷),期】2004(000)001
【总页数】1页(P56)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32.21
【相关文献】
1.绞股蓝有效成分杀灭钉螺效果和毒理研究 [J], 梁慧;耿鹏;倪红;马安宁;熊哲
2.化疗、健康教育和钉螺控制在新垦区血吸虫病防治中的作用 [J], 沈光金
3.株洲市血吸虫病新疫区钉螺调查报告 [J], 吴建平;肖妙青;冯兴才;宋广莉;叶艳辉
4.新杀螟丹室内杀灭钉螺效果的初步观察 [J], 吴锋;姜玉骥;奚伟萍;洪青标;黄轶昕
5.黄果茄杀灭钉螺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及其效果观察 [J], 李洲;程溪;王春静;李桂玲;夏淑贞;魏凤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吸虫生物学

血吸虫生物学

血吸虫生物学血吸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它的存在给许多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疾病。

要深入了解血吸虫病的防治,首先得对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有清晰的认识。

血吸虫的形态特征较为独特。

成虫呈线状,雌雄异体。

雄虫短粗,乳白色,体表多褶皱,常卷曲成圈状。

雌虫细长,前端纤细,后端较粗。

血吸虫的大小因种类而异,一般在 10 到 20 毫米之间。

从生活史来看,血吸虫的发育过程较为复杂。

它需要经历多个不同的阶段和宿主。

首先,虫卵从感染人体的成虫所产,随粪便排出体外。

如果这些虫卵落入水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会孵出毛蚴。

毛蚴具有很强的游动能力,会主动寻找中间宿主——钉螺。

一旦找到钉螺,毛蚴便侵入其体内,并经历一系列的发育和繁殖阶段,最终形成大量的尾蚴。

尾蚴离开钉螺再次进入水中,当人体接触到含有尾蚴的水时,尾蚴会迅速穿透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开启寄生生活。

血吸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主要是肠系膜静脉和肝门静脉系统。

在这里,它们发育为成虫,并进行交配和产卵。

血吸虫的寄生会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虫卵在肝脏和肠壁等部位沉积,会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导致肝硬化、腹水、肠道病变等严重后果。

血吸虫的繁殖方式也有其特点。

成虫通过雌雄交配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大量的虫卵。

虫卵的数量和质量对于血吸虫的传播和生存至关重要。

血吸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它们能在一定的水温、水质和水流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然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血吸虫的生存产生影响。

例如,水质污染、水位变化、水利工程建设等都可能改变血吸虫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其传播和流行。

了解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对于血吸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切断其生活史中的某个环节,如消灭钉螺、加强粪便管理、避免接触疫水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

同时,针对血吸虫在人体内的寄生和致病机制,研发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是我们认识和防治血吸虫病的基础。

田螺有寄生虫吗

田螺有寄生虫吗

田螺有寄生虫吗
田螺有寄生虫。

田螺里一般有寄生虫。

生吃田螺或田螺没有煮熟,食用后可能会得寄生虫病。

但是有一种螺叫钉螺,不属于田螺,食用后会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寄生在水中的钉螺,钉螺中有血吸虫的虫卵,而毛蚴的虫卵在水面上。

如果皮肤碰到水后,毛蚴会钻入皮肤,导致水螅虫在体内寄生,从而发育成为成虫。

所以田螺或其他螺类,需要煮熟后再食用。

田螺中不仅有寄生虫,而且田螺寄生虫的数量还相对较多。

但经过高温处理的田螺中基本就不会含有寄生虫存在,所以建议大家在吃田螺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清洗,让田螺把体内的粪便吐干净并煮熟煮透后再进行食用,否则身体很容易被寄生虫入侵,导致肠胃不适或者腹泻的症状出现,给身体带来影响。

虽然煮熟后的田螺寄生虫几乎不存在,但建议大家不要经常过多食用田螺。

如果吃田螺的话,要充分的煮熟田螺。

有一些寄生虫是很可怕的,如水蛭的卵就有可能存在于田螺里面,如果有这样的虫卵没有煮熟杀死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进入体内进而繁殖的,比较严重的。

祝你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钉螺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危害极其严重,人畜共患,群众俗称“大肚子病”。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血吸虫病感染人数增多,疫情明显回升。

尤其是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云南以及我省部分地区。

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是“综合治理、科学防治”。

综合治理是指采取查治病人和病畜、查灭钉螺、个人防护、粪便管理、安全用水、健康教育等措施。

为什么在每年的春季要开展查灭钉螺,钉螺与血吸虫病之间究竟有关系?
血吸虫病是怎样传播的?人在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时,尾蚴于数秒钟内穿过皮肤进入了人体。

经过约一个月,血吸虫卵随病人的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并在其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

尾蚴必须在有水的环境里才能从钉螺体内逸出,此时,如果人下水就有可能被血吸虫感染。

弄清了钉螺、尾蚴、水体与人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就不难懂得人与人接触是不会感染血吸虫病的道理。

钉螺是什么?钉螺为水陆两栖动物,主要孳生在土壤潮湿、杂草丛生的河、沟、渠、塘、田、滩等自然环境中,一只钉螺一年半后可繁殖到25万只。

其外壳呈圆锥形,有6—8个螺旋,右旋,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就像一个小的螺丝钉,因此得名“钉螺”。

从血吸虫的生活史来看,一条血吸虫毛蚴只要钻入钉螺体内,经过无性繁殖,就可释放出成千上万条尾蚴,所以钉螺实际上是血吸虫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中转站”和“推进器”,医学上称为中间宿主。

在春季钉螺活动频繁,植被较少,易于发现,所以选择在每年的春季开展查灭钉螺,从而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

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血吸虫病?一般来说,人们曾经到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地区)生产或生活,如防汛、游泳、捕鱼虾、打湖草、抢收作物等,如与水接触后数小时,出现皮疹,并有奇痒,三十天左右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就应警惕自己是否得了血吸虫病。

此时,应该到当地医院或血防部门进行检查。

临床上,主要与伤寒、疟疾、败血症、感冒等发热性疾病加以鉴别。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广大群众要增强血防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在血吸虫病易感地带,采用多种防护措施(如涂防护油膏、预防性服药等)避免或减少血吸虫侵入人体的机会,以达到预防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