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脾胃不好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我认为对于小孩子来说,补脾胃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小孩子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很容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导致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中药方子来帮助小孩子补脾胃,增强身体的健康。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6个相关的话题,并逐一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人。
一、什么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的一种症状。
小孩子由于身体未发育完全,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弱。
这种情况下,小孩子的食欲会减退,容易吃不下东西,也容易出现腹泻、便秘等问题。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小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二、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子有哪些1. 五味子粥五味子是一种有特殊味道的中药材,对于小孩子的脾胃虚弱有很好的帮助。
制作五味子粥的方法是:先将五味子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将五味子和大米一同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至米粥煮烂即可。
小孩子每天可以喝一些,对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都有很好的效果。
2. 当归炖鸡汤当归是一种常用于女性补血的中药材,但对于小孩子补脾胃也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当归炖鸡汤的方法是:将当归、红枣、黄芪、枸杞等按照一定比例放入鸡肉汤中炖煮,直到鸡肉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小孩子每天可以喝一碗,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
3. 玉竹鲫鱼汤玉竹和鲫鱼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制作玉竹鲫鱼汤的方法是:将玉竹、鲫鱼、枸杞、姜片等放入清水中,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小孩子每天可以喝一碗,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
4. 红枣粥红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好的补血作用。
制作红枣粥的方法是:将红枣、大米一同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至米粥煮烂即可。
小孩子每天可以喝一些,对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欲都有很好的效果。
5. 莲子百合粥莲子和百合都是常见的中药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小儿脾

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等,因此养胃健脾成为父母们的重要任务。
腹泻: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
进食不洁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可能会腹泻,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起伏不定,亦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产生腹痛和腹泻症状。
另一方面,若受了凉,特别是小腹受凉,亦会导致腹泻。
腹泻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对某类食物过敏,以致影响消化吸收,例如许多宝宝因缺乏乳糖酵素,无法消化乳类制品的乳糖,便会腹泻。
一、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并呈黄绿色,还伴有发热、腹胀和呕吐。
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频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脓血便,臭味较重,严重者可有高热、抽搐等。
重症腹泻的患儿,还可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
1、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
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况。
2、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所致。
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烧、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
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严重。
3、霉菌引起的腹泻多并发于其他感染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儿。
大便每天3-4次,为黄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状,有的呈绿色,泡沫多,带有粘液。
治疗方法:不要将两种或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频繁地更换用药。
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应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二、病毒感染性腹泻:轻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腹泻,一天内大便3—6次,不超过10次,大便黄绿色,水分较多,或呈蛋花汤样,没有失水表现,精神尚好,偶尔有恶心、呕吐,粪便显微镜检查仅有少许白细胞和脂肪滴。
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愈。
小儿脾虚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脾虚的症状及治疗为什么小儿易感呢?除了有其生长发育不完善,许多脏器功能未臻成熟外。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就是指肺脾肾三脏的不足,中医所讲的肺脾肾不是单纯指生理解剖上的脏器,它包括了呼吸、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密切呢?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则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等症状,导致小儿体质弱,对疾病的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另外,脾与肺是中医学上的子母关系,母病及子,子病累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就有补脾土生肺金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外,本病与家庭社会因素也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又片面强调给小儿高营养的滋补食品,导致小儿饮食不节,营养过剩,使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脾胃负担过重,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不思饮食,营养不良,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
稍感风寒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感冒的发作。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
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
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
对于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
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
可用温盐水漱口。
4.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脾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
将我们所吃得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得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得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得原则就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
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得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就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得色泽代表了气血得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得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就是气血亏虚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
“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得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
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现代人得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
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就是与别得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就是不好处理得健康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有几个很简单得方式,一个就是瞧舌头,肥大,有齿痕。
一就是瞧大便,如果大便总就是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必然有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如果受到伤害,则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体内堆积。
老中医: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自古以来,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你吃了吗”四个字人人耳熟能详。
这既是人们相互之间实实在在的关切,也反映了吃与大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联系。
俗语说病从口入,其实病也能从口治,因为吃的核心在于脾,脾虚,哪怕吃仙丹也没用,吃什么都出问题。
脾好,那五谷杂粮就是最好的营养,可以弥补气血,生发阳气,就是治病最好的良药。
所以中医很早就有“脾胃虚,百病生,诸病从脾胃论治”的观点。
生病的人胃口多半是不好的,补脾被看做是一切疾病调理的关键。
1、《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
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
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
⊙面色暗淡、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
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口唇淡白、干燥《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
⊙睡觉时流口水脾主涎”“涎”即口水。
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
⊙睡眠不好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
⊙精神状态不佳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
⊙肥胖或消瘦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小孩子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往往比成人更容易出现胃肠道问题。
补脾胃是小孩子养生的重要一环,中药方剂作为天然草药的代表,可以帮助小孩子补脾胃,增强体质。
本文将从经验丰富的养生专家角度出发,为大家介绍小孩子补脾胃的中药方剂大全。
一、健脾益气汤健脾益气汤是传统中医学综合运用理论下的一种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适用于小孩子脾虚气弱,容易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
制作方法:黄芪30g、白术30g、党参30g、炙甘草10g、枣仁10g、生姜3片。
将黄芪、白术、党参洗净加水煮沸,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
加入炙甘草、枣仁、生姜,再次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即可。
用量:每次5~1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对黄芪过敏者禁用。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一款常用的中药方剂,以补脾胃、益气为主要功效。
适用于小孩子食欲不振、腹泻、慢性腹泻等症状。
制作方法:白术10克、黄芪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
将白术、黄芪、陈皮洗净后,加入合适的水量,然后加入生姜,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用量:每次5~10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对黄芪过敏者禁用。
三、小儿健脾散小儿健脾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功效为健脾、和胃、消食。
适用于小孩子脾胃虚弱、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制作方法:白术30克、炙甘草10克、黄芪10克、枸杞10克。
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混合,加入适量水煮沸,煮至水量减半即可。
用量:每次3~5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对黄芪过敏者禁用。
四、四神丸四神丸是经典的中药方剂之一,它的主要功效是补益气血、健脾益胃。
适用于小孩子气血不足、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等情况。
制作方法:人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炮姜3克、甘草3克。
将所有材料混合后研成粉末,然后用水或蜂蜜调成丸状即可。
用量:每次2~5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不宜过量,对黄芪过敏者禁用。
五、小儿回阳散小儿回阳散是一种补阳的中药方剂,主要功效是温阳、固表、止汗。
脾为后天之本

肝主疏泄,管修路的,这是花钱;
心主神明,保持人的神志清明,管科教的,这也是要花钱的;
肺主肃杀,负责杀死坏人,相当于警察和军队系统,更是花钱的主;
肾主收藏,负责把花剩下的钱存起来,相当于国库。
脾胃赚的钱多,肝、心、肺这三个花钱的部分日子才过得滋润,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花不完存起来,肾才能发挥作用,才有东西可藏。
每次大大小小的改动,哪怕是一味药三两克的加减,都必须自己先尝。如此五六年间,平安糊的方子成熟了,平安老师自己上大学时候得下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在不知不觉中好了。
因此平安老师算是平安糊的第一个受益者。第二个是他的岳父。
岳父早年闯过关东、下过煤窑,是个受了苦的人,寒凉受得很重。五十岁左右开始大便溏稀,十五六年不得缓解,常年不敢吃一个水果,虽然说不上有多痛苦,却也少了很多乐趣。
5
乾隆皇帝为什么长寿?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虽被尊称为“万岁爷”,但寿命普遍较短。而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所有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享年89岁。经史料分析,乾隆皇帝的长寿与“四象汤”有密切的关系!
乾隆养生四象汤----调养脾胃,益寿延年!
今天介绍一款调养脾胃的产品----平安糊,就是根据乾隆御医黄元御的名方四象汤调配出来的,每天早上热水冲开即可作为养生粥食用,非常方便。
prisoner39
百病不治求诸于脾。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补了脾就能治百病,而是无论什么病,治疗的时候都要以健脾开胃为基础,无论什么病,补脾即便治不好,也一定是有好处的。
鼻头的部位主脾,鼻头的两侧鼻翼主胃。鼻尖红,脾胃热症;鼻头淡白,透着不自然的青光,脾胃虚弱;鼻头黑灰色,身体有较严重的问题,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

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有哪些药小儿的身体发育过程中,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会影响小儿的健康成长。
中药方剂一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手段,下面就介绍一些小儿补脾胃的中药方剂。
一、八珍汤八珍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和生姜组成。
这个配方能够补气养血、益气健脾、调理气血不足引起的脾胃虚弱等情况。
配方制作方法:材料:人参、黄芪、当归、白术、茯苓、党参、炙甘草、生姜。
制作:将以上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煎2小时,去渣留汤,加水煎至100毫升,取出渣。
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后即成。
注意事项:建议儿童每次服用20毫升,每天3次。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生姜构成,可补脾胃、健脾消食。
该药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配方制作方法:材料:人参、白术、茯苓、生姜。
制作:将以上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煎2小时,去渣留汤,加水煎至100毫升,取出渣。
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后即成。
注意事项:儿童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3次。
三、六味地黄丸有些小儿脾虚胃弱,常常出现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枸杞子、茯苓、牛膝和丹皮构成,能够滋阴补肾、健脾胃、调理脾胃功能。
制作方法:材料:熟地、山药、枸杞子、茯苓、牛膝、丹皮。
制作:将以上材料洗净,加水煮沸后改用小火再煎2小时,去渣留汤,加水煎至100毫升,取出渣。
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后即成。
注意事项:儿童每次服用10毫升,每天3次。
四、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是一种对于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症状疗效显著的方剂。
由白术、陈皮、半夏、茯苓、木香、草果、香附、甘草、生姜等组成。
制作方法:材料:白术、陈皮、半夏、茯苓、木香、草果、香附、甘草、生姜。
制作:将以上材料洗净,除生姜外加水煮沸后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去渣留汤,加水煎至100毫升,取出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孩脾胃不好中医认为脾为小儿之本,很多疾病源于脾胃,如腹泻、便秘、咳嗽、湿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等等,因此养胃健脾成为父母们的重要任务。
脾虚易感
“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
在中医的古典医籍和现代教科书中均无此病名,但近年来临床上却很常见。
据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统计,在冬春季节占门诊的80%以上。
提起小儿易感,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这种孩子经常生病,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家长为之经常跑医院,耽误工作。
孩子也很痛苦,身体瘦弱,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症。
一般来讲凡是2岁以上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3—5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6~1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1次以上,即可称为易感儿,又叫复感儿。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炎、咽炎、扁桃体炎。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
为什么小儿易感呢?除了有其生长发育不完善,许多脏器功能未臻成熟外。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就是指肺脾肾三脏的不足,中医所讲的肺脾肾不是单纯指生理解剖上的脏器,它包括了呼吸、消化、免疫、生长发育等多个系统的功能。
为什么脾与小儿易感的关系密切呢?这是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管小儿的饮食消化吸收,脾虚则出现消瘦厌食,食欲差等症状,导致小儿体质弱,对疾病的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另外,脾与肺是中医学上的子母关系,母病及子,子病累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就有补脾土生肺金的治疗方法。
除了以上的内在因素外,本病与家庭社会因素也有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又片面强调给小儿高营养的滋补食品,导致小儿饮食不节,营养过剩,使小儿尚未发育成熟的脾胃负担过重,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不思饮食,营养不良,抵抗病邪的能力下降。
稍感风寒或其它外在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感冒的发作。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
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
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
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
对于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由于脾虚易感儿常表现为一组综合症状,因此治疗也要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
2.注意锻炼身体。
如游泳、滑冰、球类、跑步等运动,可酌情安排。
3.避免接触感染。
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室内不要吸烟,保持空气流通。
可用温盐水漱口。
4.可采用食疗方法,增强脾胃功能。
如:山药胡萝卜粥:山药去皮切片,放胡萝卜,与白米同煮,早晚服食;还可以根据情况加莲子、大枣、薏苡仁、黄芪等。
5.按摩及耳针疗法:
(1)按摩腹部,揉中脘,补脾土(拇指指末节指腹螺纹面),按揉足三里穴。
(2)耳穴选肺、脾、皮质下穴,按摩出现热胀感而止,每穴60下,10天为一疗程。
或选上述穴位贴耳豆,保留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