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相关挽联

合集下载

挽联大全

挽联大全

挽联大全挽联1陇上犹留劳迹堂前共仰遗容挽联2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芝传嘉风挽联3勤俭度日遵遗训努力工作报余恩挽联4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看挽联5完来大璞眼天地留得和风惠子孙挽联6著作等身身不老子孙维业业长存挽联7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再晤言挽联8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春风何处游挽联9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挽联10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号挽联11白马素车愁入梦青天碧海怅招魂挽联12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高风安可仰,如何一别再难逢挽联13为国捐躯成仁取义挽联14杀敌在前方英名留后世挽联15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挽联16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挽联17舍已为人当仁不让赴汤蹈火见义勇为挽联18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挽联19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挽联20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挽联21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挽联22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挽联23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挽联24椿形已随云气散鹤声犹带月光寒挽联25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挽联26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挽联27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挽联28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挽联29骑鲸去后行云黯化鹤归来霁月寒挽联30平生风义兼师友来世因缘结弟兄挽联31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挽联32明月清风怀入梦残山余水读遗诗挽联33人间未遂青去志天上先成白玉楼挽联34未弭前思顿成永别追寻笑绪皆为悲端挽联35海阔天空忽悲西去乌啼月落犹望现归挽联36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挽联37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挽联38沧海慨横流,跨鹤空山归上界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挽联39挂剑若为情,黄菊花开人去后思君在何处,白杨秋净月明时挽联40樽酒昔言欢,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人琴今已杳,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挽联41齿德产推尊,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斗山今安仰,风流长往,典型堪作后人师挽联42女星沈宝婺仙驾返瑶池挽联43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挽联44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挽联45绮阁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挽联46画堂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挽联47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挽联48壼范垂型贤推巾帼婺星匿彩驾返蓬莱挽联49白去居空悠然而尽黄叶满地凄其以悲挽联50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阶月冷泣血萱花挽联51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挽联52一夜秋风狂摧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挽联53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挽联54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挽联55厚谊附饴含,从前雅嗜枣梨,辱赐宠言蒙眷爱深恩承岳戴,此后傥闻丝竹,缅怀往事益欷歔挽联56倚门人去三更月泣杖儿悲五夜寒挽联57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哀生诸子,斑襕忽变尽成麻挽联58严亲早逝恩未报慈母别世恨终天挽联59终天唯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挽联60半子无依何所赖东床有泪几时干挽联61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挽联62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挽联63宝琴无声絃柱绝瑶台有月镜奁空挽联64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伴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挽联65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挽联66横批:福寿全归----------挽联67横批:典型宛在----------挽联68横批:勤劳一生----------挽联69横批:俭朴家风----------挽联70横批:教子有方----------挽联71横批:忠厚待人----------挽联72横批:德及梓里----------挽联73横批:名留后世----------挽联74横批:永垂不朽----------挽联75横批:千古流芳----------挽联76横批:间容宛在----------挽联77横批:松柏长青----------挽联78横批:驾返蓬莱----------挽联79横批:骑鲸西归----------挽联80横批:哲人其萎----------挽联81横批:鹤归华表----------挽联82横批:宝婺星沉----------挽联83横批:凤落长空----------挽联84横批:驾返瑶池----------挽联85横批:淑德可风----------挽联86横批:母仪千古----------挽联87横批:女史流芳----------挽联88横批:巾帼英雄----------挽联挽联大全通用挽联音容宛在浩气常存秋风鹤唳夜月鹃啼恩泽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泪痕水放悲声教诲永记风范永存常怀典范寄托哀思秋日鹤唳夜月鹃啼寿终正寝鹤驾西归寿高德望子肖孙贤千秋忠烈百世流芳流芳千古光启后人情怀旧雨泪洒凄凉严颜已逝风木与悲精神不死风范永存功德无量青史永垂名流后世德及乡里留芳百世遗爱千秋花凝泪痕水放悲声花落水流兰摧玉折悲歌动地哀乐惊天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功德国标彤史芳依白云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典型如在目悉思向谁宣疼心深似海愁绪密如罗提耳言犹在扪心齿欲寒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星离成恨事去散奈愁何女星沉宝婺徒饮千行泪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鹤梦归何处猿啼在此间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魂魄昭日月肝胆映山河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政绩今犹在清名终古留忧国身先殉游仙梦不回星沉处士里月冷瘐公楼学子失师表老成有典型知君以忧死愧我犹独醉美德垂千古忠魂上九霄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刚正炳千秋丹心照日月高风传梓里亮节昭后人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门外奠云聚堂中悼念多户听凄风冷楼空苦雨寒芳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苍松长耸翠古柏永垂青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玉梅含孝意金柳动哀情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一生树美德半世传嘉风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陇上留芳迹堂前仰遗容画荻踪难觅扶桐泪欲倾遍地皆春色吾门独素风一生行好事千古流芳名素心悬夜月高义薄秋云直道至今犹存清名终古常留音容笑貌依旧亮节高风长存青山永志贤德绿水长咏雅风浩气长存天地英灵含笑九泉门外红梅绿竹室内白衣素袍赤心光照日月清名永世长留终身辛勤劳作一世淳朴为人友思今成永别笑绪已为悲端一生刚直无邪终身清白光明身逝音容宛在风遗德业长存一夜顶风堆白雪三年泪水滴红冰那知别意随波去无复诗魂入卷来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离里万里云天归落日一门两泪洒麻衣事业已归前辈绿典型留在后人模春雨梨花千古恨秋风桐叶一天愁绿水青山悲陈迹落花啼乌泣化身蓬门日影高轩过蒿里歌声白马来热泪常濡春雨湿&nbs;愁容暗逐白云飞风号万树子规啼雪积重门白马咽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训杳无声情凝雪片皆飞白泪洒枫林尽染红千山不语齐俯首万水呜咽共吹萧祖国山河埋忠骨神州十亿颂英雄情深风木终天恸泪点寒梅触景思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流水夕阳千古恨秋霜春雨万人思人皆贺节双眉喜我独思亲一片悲终生俭朴留典范一世勤劳传清风山耸北郊埋忠骨泽留乡里仰遗风秋草独怜人去后空林只见日斜时泪滴千行大地湿哭声一片墓云低热血一腔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明月清风怀旧貌残山剩水读遗诗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吟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薰政乡人生前爱国勤劳支临终嘱儿多节俭眉间爽气无由见座右清言不再闻忠节似松凌霜雪高风如水照苍天犹似昨日共笑语不信今朝辞我别彩落萧辰悲夜月芳留梓里已青风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哀思犹执兼恭延后代尚留名望忆旧人伤心难禁千行泪哀痛不觉九回肠良操美德千秋在亮节高风万古存万里山花凝血泪一溪流水作哀声有中皆碑留遗范无言敬奉寄哀思桃华流水杳然去清风明月何处寻凄凉云树愁千里惆怅春风恨隔年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九泉有泪流知已万户同声哭善人地下又添高士伴生前原当古人看从今不复闻謦亥此后何堪忆笑容老泪无多哭知已苍天何要丧斯人回忆田园欢乐会不堪樽洒故人稀悼念不闻亲教诲情怀仍忆旧音容相逢至今犹可忆旧游何处不堪愁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终生俭仆留模范一世勤劳传好风往事昭昭传乡里精忠耿耿在人间月霁风光人共仰山颓木朽天添愁雨霖杏蕊流红泪雪压松枝着素装有灵为子孙成材多德让后代继业挽男性联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此日骑鲸去何年化鹤乘壮梁悲落月鲁殿圯灵光海内存知已云间涉德音庾公楼月冷处士里星沉寿终德永在人去范长存哀慕有余恸瞻依无尽时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读礼悲风木吟诗废蓼我天下遗一老人已足千秋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正喜春园共把盏奈何南渍正销魂鹤唳三更空月冷鹃啼午夜咽风寒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翠色和云悲夜月鸿雁声哀月一轮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传碧水青山认作主落花啼鸟总伤神称觞沿忆登堂事挂剑难为过墓情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何日一梦飞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鹃一趄风烛红霞敛万古仪型碧草埋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明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书遗世文章多灼见平生业绩足千秋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堪嗟驾鹤归华表深痛骑鲸赴玉楼箧里诗文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春花正浓人已老华年刚尽岁方新公去大名留史册我来何处别音容秋水蒹蔚溯回往哲青风桃李想象斯文秋色荒凉乔阴莫仰愁云黯淡仙驭难回客燕思归悲添秋士宾鸿信断梦杳仙乡梅蕊开时噩音忽至蔚灰动处大梦难回蒲剑斩邪魔高千丈榴花照眼血染双行高风送秋飞霜迎节驾鹤上汉骖鸾腾天如此韶华青犹未老何来噩耗人竟云亡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挽女性联音容宛在懿德长存南柯梦里望云思亲慈颜已逝风木与悲寿终内寝鹤驾西天烛剪西窗梅残东阁花凝泪痕水放悲声情怀旧雨泪洒凄凉梅含孝意柳动倭情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白云悬影望乌鸟切思遐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蓬岛归仙驾萱帏失母仪画荻踪难觅扶相泪欲流傾日碧魂依蔓草雪红泪洒桃花户外红梅绿竹室内白衣素袍慈竹当风空背影晚萱经雨不留芳径扫丹枫皆丧礼门临白马尽佳宾西竺莲翻云影淡北堂萱萎月光寒花落萱帏春去早光寒鹬宿夜来沉倚门人去三更月立杖儿悲五夜风雨飘翠竹垂红泪云压青松带素冠香消夜月梅花寂韵冷苍天鹤构寒雨泣黄花应有恨风凄翠竹更堪悲画地曾传贤母荻引刀谁断教儿机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离言风吹蕙帐萱花落月冷吴江杜宇悲女宗靡依痛深戚里母范何恃泪滴慈帏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阶月冷泣血萱花洒昔言欢犹忆风姿磊落慈容今已杳只余梅影横斜愁思千缕朵朵梨花含血泪离情万种声声哀乐悼芳魂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玉箫声断秦娥去后风楼空风动帏空青鸟降时魂不返潭深波咽乌雅啼处梦难回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愁去寂寞旌飘户外痛哀情泣杖子凄其中夜慈乌三鼓月断机人远去北堂萱草五更霜陟怙痛前年方祝萱帷长白发辞尘当此日忽悲菽水隔黄泉夜景写凄清满院寒风声倍惨云容归缥缈空庭落月痛何如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证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早标彤史范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纵空溯白云乡仙去难留望三晋云山德曜未尝偕隐愿神伤已甚怅一官露冕安仁更赋悼亡诗忆蟠桃熟时生来多子多孙竞秀阶前承膝下悟木稚香后此去成仙成佛乐应天上胜人间。

挽联大全一、挽男性联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此日骑鲸去 何年

挽联大全一、挽男性联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此日骑鲸去 何年

挽联大全一、挽男性联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此日骑鲸去何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此日骑鲸去何年化鹤乘壮梁悲落月鲁殿圯灵光海内存知已云间涉德音庾公楼月冷处士里星沉寿终德永在人去范长存哀慕有余恸瞻依无尽时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读礼悲风木吟诗废蓼我天下遗一老人已足千秋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正喜春园共把盏奈何南渍正销魂鹤唳三更空月冷鹃啼午夜咽风寒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翠色和云悲夜月鸿雁声哀月一轮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传碧水青山认作主落花啼鸟总伤神称觞沿忆登堂事挂剑难为过墓情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何日一梦飞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鹃一趄风烛红霞敛万古仪型碧草埋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明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书遗世文章多灼见平生业绩足千秋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堪嗟驾鹤归华表深痛骑鲸赴玉楼箧里诗文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春花正浓人已老华年刚尽岁方新公去大名留史册我来何处别音容秋水蒹蔚溯回往哲青风桃李想象斯文秋色荒凉乔阴莫仰愁云黯淡仙驭难回客燕思归悲添秋士宾鸿信断梦杳仙乡梅蕊开时噩音忽至蔚灰动处大梦难回蒲剑斩邪魔高千丈榴花照眼血染双行高风送秋飞霜迎节驾鹤上汉骖鸾腾天如此韶华青犹未老何来噩耗人竟云亡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忆杖履追随直节清严犹在望怅老成凋谢名贤言行未终篇二、挽女性联音容宛在懿德长存南柯梦里望云思亲慈颜已逝风木与悲寿终内寝鹤驾西天烛剪西窗梅残东阁花凝泪痕水放悲声情怀旧雨泪洒凄凉梅含孝意柳动倭情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白云悬影望乌鸟切思遐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蓬岛归仙驾萱帏失母仪画荻踪难觅扶相泪欲流倾日碧魂依蔓草雪红泪洒桃花户外红梅绿竹室内白衣素袍慈竹当风空背影晚萱经雨不留芳径扫丹枫皆丧礼门临白马尽佳宾西竺莲翻云影淡北堂萱萎月光寒花落萱帏春去早光寒鹬宿夜来沉倚门人去三更月立杖儿悲五夜风雨飘翠竹垂红泪云压青松带素冠香消夜月梅花寂韵冷苍天鹤构寒雨泣黄花应有恨风凄翠竹更堪悲画地曾传贤母荻引刀谁断教儿机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离言风吹蕙帐萱花落月冷吴江杜宇悲女宗靡依痛深戚里母范何恃泪滴慈帏绮阁风寒伤心鹤唳兰阶月冷泣血萱花洒昔言欢犹忆风姿磊落慈容今已杳只余梅影横斜愁思千缕朵朵梨花含血泪离情万种声声哀乐悼芳魂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青鸟传来王母归时环佩冷玉箫声断秦娥去后风楼空风动帏空青鸟降时魂不返潭深波咽乌雅啼处梦难回华月光寒韵满庭前含孝意愁去寂寞旌飘户外痛哀情泣杖子凄其中夜慈乌三鼓月断机人远去北堂萱草五更霜陟怙痛前年方祝萱帷长白发辞尘当此日忽悲菽水隔黄泉夜景写凄清满院寒风声倍惨云容归缥缈空庭落月痛何如家有诗仙惜到处名山未能偕隐身常礼佛觉往生净域确有明证相夫挽鹿课子丸熊淑德早标彤史范佛座拈花慈闱摧竹仙纵空溯白云乡仙去难留望三晋云山德曜未尝偕隐愿神伤已甚怅一官露冕安仁更赋悼亡诗忆蟠桃熟时生来多子多孙竞秀阶前承膝下悟木稚香后此去成仙成佛乐应天上胜人间三、通用挽联恩泽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泪痕水放悲声教诲永记风范永存常怀典范寄托哀思秋日鹤唳夜月鹃啼寿终正寝鹤驾西归寿高德望子肖孙贤千秋忠烈百世流芳流芳千古光启后人情怀旧雨泪洒凄凉严颜已逝风木与悲精神不死风范永存功德无量青史永垂名流后世德及乡里留芳百世遗爱千秋花凝泪痕水放悲声花落水流兰摧玉折悲歌动地哀乐惊天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功德国标彤史芳依白云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典型如在目悉思向谁宣疼心深似海愁绪密如罗提耳言犹在扪心齿欲寒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星离成恨事去散奈愁何女星沉宝婺徒饮千行泪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鹤梦归何处猿啼在此间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魂魄昭日月肝胆映山河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政绩今犹在清名终古留忧国身先殉游仙梦不回星沉处士里月冷瘐公楼学子失师表老成有典型知君以忧死愧我犹独醉美德垂千古忠魂上九霄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刚正炳千秋丹心照日月高风传梓里亮节昭后人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门外奠云聚堂中悼念多户听凄风冷楼空苦雨寒芳名垂千古丹心照汗青苍松长耸翠古柏永垂青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玉梅含孝意金柳动哀情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一生树美德半世传嘉风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欲祭疑君在无语泪沾衣哭灵心欲碎弹泪眼将枯陇上留芳迹堂前仰遗容画荻踪难觅扶桐泪欲倾遍地皆春色吾门独素风一生行好事千古流芳名素心悬夜月高义薄秋云直道至今犹存清名终古常留音容笑貌依旧亮节高风长存青山永志贤德绿水长咏雅风浩气长存天地英灵含笑九泉门外红梅绿竹室内白衣素袍赤心光照日月清名永世长留终身辛勤劳作一世淳朴为人友思今成永别笑绪已为悲端一生刚直无邪终身清白光明身逝音容宛在风遗德业长存一夜顶风堆白雪三年泪水滴红冰那知别意随波去无复诗魂入卷来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离里万里云天归落日一门两泪洒麻衣事业已归前辈绿典型留在后人模春雨梨花千古恨秋风桐叶一天愁绿水青山悲陈迹落花啼乌泣化身蓬门日影高轩过蒿里歌声白马来热泪常濡春雨湿愁容暗逐白云飞风号万树子规啼雪积重门白马咽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训杳无声情凝雪片皆飞白泪洒枫林尽染红千山不语齐俯首万水呜咽共吹萧祖国山河埋忠骨神州十亿颂英雄情深风木终天恸泪点寒梅触景思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流水夕阳千古恨秋霜春雨万人思人皆贺节双眉喜我独思亲一片悲终生俭朴留典范一世勤劳传清风山耸北郊埋忠骨泽留乡里仰遗风秋草独怜人去后空林只见日斜时泪滴千行大地湿哭声一片墓云低热血一腔化春雨壮志千秋泣鬼神明月清风怀旧貌残山剩水读遗诗三径寒松含露泣半窗残竹带风吟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薰政乡人生前爱国勤劳支临终嘱儿多节俭眉间爽气无由见座右清言不再闻忠节似松凌霜雪高风如水照苍天犹似昨日共笑语不信今朝辞我别彩落萧辰悲夜月芳留梓里已青风白马素车挥别泪青天碧海寄哀思犹执兼恭延后代尚留名望忆旧人伤心难禁千行泪哀痛不觉九回肠良操美德千秋在亮节高风万古存万里山花凝血泪一溪流水作哀声有中皆碑留遗范无言敬奉寄哀思桃华流水杳然去清风明月何处寻凄凉云树愁千里惆怅春风恨隔年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九泉有泪流知已万户同声哭善人地下又添高士伴生前原当古人看从今不复闻謦亥此后何堪忆笑容老泪无多哭知已苍天何要丧斯人回忆田园欢乐会不堪樽洒故人稀悼念不闻亲教诲情怀仍忆旧音容相逢至今犹可忆旧游何处不堪愁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终生俭仆留模范一世勤劳传好风往事昭昭传乡里精忠耿耿在人间月霁风光人共仰山颓木朽天添愁雨霖杏蕊流红泪雪压松枝着素装有灵为子孙成材多德让后代继业四、教师挽联四十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一辈子报效国家富强系心中为人花甲春秋留冰心一片传冶院内外执教卅年寒暑有桃李成千遍全球南北躬耕一生,桃园杏坛不言悔蝶梦双飞,黄泉碧落永相随!一生清苦,半世携手,终负前盟先辞去。

名人名家悼挽联大全

名人名家悼挽联大全

三一文库()/祝福语
名人名家悼挽联大全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挽邓世昌
大业方成胡何死
俊星闪耀仍辉邦李人凤挽胡耀邦
岱色苍茫众山小
天容惨淡大星沉纪昀挽刘文正(统勋)联。

句奇语重常以公心求公道
不为私虑营私谋闽宜怀念薛亭
成功却只身萧散
大勇哪知世险夷黎元洪挽黄兴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毛泽东挽母
担山岂有歇肩日
改革诚为弄潮人闽宜怀念薛亭
党人李范今千古
文学欧苏此一时张学良挽梁启超
道不远人人自远
卿须怜我我怜卿纪昀挽某京卿
丹心共见燕山夜
健笔终存天地间杨述挽邓拓
丹心一点祭余肉
白骨三年死后香孙中山挽徐锡麟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长开革命花冯玉祥挽秋瑾
樊孔周周身是孔
刘存厚厚脸犹存刘师亮挽四川商会总长樊孔周,被督军刘存厚派人刺杀
可怜麟凤供炰脯
如此江山待祓除孙中山挽龚炼百
哭终旧雨来新雨
痛念生人忘死人张难先挽严重,“湖北三怪”之一
刚峰原不随流俗
孝肃何须有后人纪昀挽岳起
公朴为民主而死
民主为公朴而生黄炎培挽李公朴
国民赖公有人格。

男儿怀抱谁人知——严复早期报刊实践活动探析(1895-1899)

男儿怀抱谁人知——严复早期报刊实践活动探析(1895-1899)

男儿怀抱谁人知* ——严复早期报刊实践活动探析(1895-1899)惠萍【摘要】摘要:1895-1899年是严复从事报刊实践活动最活跃的几年,也是严复思想影响成型和上升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实践活动基本上奠定了严复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地位之基础。

但结合时代背景,具体考察严复的个人生活遭际、文化结构、政治诉求以及经营报刊的经济收益,可知严复从事报刊实践活动的初衷并没有超出一个传统士大夫的思想之囿。

其思想并没有呈现出前期激进、后期保守的变动讯息,相反却可看出他反对无序革命、坚持渐进改良的思想。

【期刊名称】台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9【关键词】严复;《直报》;《国闻报》①2015年4月24日,李克强总理视察严复故居时对严复的评价。

见人民网http:///n/2015/0425/c1024-26902609.html如果把严复于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散文而蜚声士林视为严复影响中国思想界之起点的话,那么严复思想影响中国思想界已百二十余年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来自严复创译的天演进化思想,不仅为当时正值“千年未遇之变局”的中国思想界提供了针对那个特殊社会转型期的有效解释范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且还为处在“天演物竞”之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行动指南——“成为适者”。

当时人们纷纷取名“适之”、“竞存”之类便是明证。

而严复晚年为自己墓碑亲笔题写的铭刻“惟适之安”既可视为严复依此理论对人类生存的终极思考:“依乎天理,是故有变境而无生灭,安时处顺,薪尽火传”[1]1104,也可视为严复留给世人最后的谆谆教诲。

“民惟安生乐业,乃有以自奋于学问思索之中,而不忍于芸芸以生,昧昧以死”[1]1363。

对严复本人来讲,他“既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①,终生都在思考着“近之可以保身治生,远之可以利民经国”[1]5的大事,至于他的思想是激进还是保守、是进步还是落后、是现代还是传统,以及生前身后人们加之于他的毁誉都不能简单以一概之。

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

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

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作者:王仕琪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05期郭嵩焘(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

道光年间进士。

1853年随曾国藩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地天国革命。

1859年曾去津助僧格林沁抗击英法侵略军。

1863年署广东巡抚,1875年命在总理衙门上行走,署兵部左侍郎。

1877年起,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

1878年8月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1891年病逝。

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

中国首次对外派遣常驻公使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

今人看来这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不值一提。

但在当年,这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是有“天翻地覆”之感的大事。

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互派大使,这是近代国际交往的惯例和常礼。

但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无派大使到“属藩”之说。

而近代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一方面感到与“蛮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屈从列强的压力和蛮横要求。

这种对“洋人”既鄙视又恐惧的心理与坚持传统礼仪、中外从不互派大使的观念紧紧纠结一起,更不愿派遣驻外大使。

互派大使,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

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争论最大、咸丰皇帝和王公大臣最为痛心疾首的一条即外国公使驻京。

1858年中英天津谈判时,中方代表曾表示皇帝宁可一战也绝不让步。

但在英国代表与其将来北京挤满了外国军队、不如现在就痛快答应的武力威胁下,咸丰皇帝最终勉强同意,批准了《天津条约》。

同意外国公使驻京的消息传来,清廷大员一片怒斥,认为撼动国体,“从来外夷臣服中国”,来华朝贡均不许久留,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是“不修臣节”。

咸丰皇帝则又强调外国公使驻京是只准暂住,而且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眷属”;如果英、法两国以条约为依据一定坚持其公使常驻北京,则他们“必须更易中国衣冠”;同时又要中方谈判代表改订部分条款。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生平事考郭嵩焘,湘阴人,我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

派名先杞,乳名崧龄(亦称“龄儿”),字伯琮,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

曾号南岳老僧、南岳老人,又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

在长沙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

家族历史据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记载,郭姓源自春秋时期的“虢”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的“虢”。

虢郭二字相通。

虢国被晋灭亡,虢公丑奔京师,遂姓郭氏。

郭嵩焘的祖上原本居住江西信丰,后其中一支迁往广东南雄居住。

湘阴郭氏始迁祖称姚山公。

姚山公于明朝末年(万历或天启年间)由广东南雄迁往湘阴居住。

姚山公生有二子:有诚、有达。

自此,郭氏在湘阴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巨族”。

从姚山公算起,郭嵩焘算是郭氏在湘阴的第十四代人。

出生地与居住地郭氏迁居湘阴,世代居住在县城南部。

郭嵩焘于“1818年4月11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初七),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城西正街面榴轩。

”(《郭嵩焘全集·集部三·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当时的湘阴县城西正街约相当于今天湘阴县城的三井头地区。

咸丰二年(1852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灾,在家守制的郭嵩焘在县城以南周吉岭玉池山下盖宅,取名尉迟山庄。

这是郭嵩焘的第二个居住地。

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左宗棠、郭嵩焘预感动乱即将来临。

为了避祸,二人相约到山间隐居,称“为山居结邻之约”。

(《年表》895页)后来,左宗棠选择在梓木洞筑室居住,郭嵩焘也参与其中,其时,左宗植、左宗棠兄弟和郭嵩焘、郭崑焘兄弟都在梓木洞居住。

咸丰三年,郭嵩焘赶赴江西帮助曾国藩,九月二十六日(1853年10月28日),郭嵩焘告别江忠源,仍然回到湘阴梓木洞居住。

所以,梓木洞算是郭嵩焘的第三个居住地。

1866年(同治五年),郭嵩焘卸任署理广东巡抚,回到湖南,“赴长沙北乡沙坪罗汉庄,营建沙坪韩波塘新屋”(《年表》905页),这是郭嵩焘的第四个居住地。

南京历代楹联

南京历代楹联
03
章炳麟挽南 京光复烈士
04
陈三立挽郭 嵩焘
06
南京群众挽 南京空军阵 亡将士
05
陈三立挽陆 润庠
1
蔡元培挽孙中 山
2
蔡元培挽梁启 超
3
陶行知挽孙中 山
4
冯玉祥挽范鸿 仙
5
胡适挽孙中山
于右任挽韩恢 于右任挽孙中山
叶恭绰挽孙中山 马叙伦挽孙中山
姚雨平题莫愁湖粤军 阵亡将士墓
周恩来挽张冲
宋庆龄挽孙中山
3
佚名题妙相庵
4
佚名题南明寺
5
胡齐佳题玉泉 寺
施文熙题保圣寺 王嘉宾题龙华寺
佚名题安隐寺 陈义经题栖霞寺
朱元璋挽马皇后 李渔自挽联
袁枚挽童钰 袁枚挽名医徐爽亭
1
梁同书挽袁枚
2
林则徐挽陶澍
3
佚名挽温绍厚
4
魏源挽龚自珍
5
何绍基挽魏源
左宗棠挽曾国藩 俞樾挽薛慰农
黄鹏年挽曾纪泽
两江师范全体挽张之 洞
联嵌问号嘲 “立宪”
联嘲空头官衔
01
朱元璋题阉 苗猪行
02
曾国藩题南 京国医传习 所
03
张之洞题旅 馆业联
04
张之洞题绣 品店联
06
张之洞题邮 局
05
张之洞题印 刷业
01
张之洞题书 报业
02
张之洞题制 笔业
03
佚名题横波 茶楼
04
彭玉麟题金 陵湖南会馆
06
薛时雨题金 陵牛疫局
05
下关救生局 联
03
俞樾题胜棋 楼
04
赵继元题鸥 波小榭
06
黄体芳题胜 棋楼

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

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

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争帝制问题为民主问题慷慨誓师感动六军齐敌忾有国家思想无富贵思想英雄短气遥瞻三岛倍伤神杨振芳挽蔡锷白门随侍曾几何时忆当年帷后读书窃听言笑犹在耳玄室永潜遂不复返对此日堂前设奠追怀馨欬亦伤神周作人挽叔祖周椒生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孙中山挽黄兴。

随陆:刘邦文臣随何、陆贾;绛灌:绛侯周勃、灌婴大海正扬帆方期翊赞中枢决策运筹虎跃龙骧襄改革长天惊折翼何忍悲歌一曲怆怀感德星沉月落动哀思闻楚卿挽胡耀邦当辛亥六诏革命俶扰之秋电发飙驰旗下执鞭称属使为洪宪一呼提兵激昂而起功成身死风前酹酒哭元勋黎民藩挽蔡锷|中華励誌網挽联大全大全||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端端病故您啊老天不该命灼灼巨星舍我返诸天上去真真痛煞我也众人便想捐区区一息请您回到人间来佚名挽周恩来嗟月旦停评伯牛有疾如斯灵雨空山君自涅槃登彼岸问人间何世胡马窥江未去明珠漏网我为国家惜遗才郁达夫挽许地山临危得脱见其智履险不咥见其勇高位首辞尤证其让辛亥覆清曰公功癸丑抗袁曰公忠两辰死沪是完公名黄周庠挽黄兴七十年挥大军奋战艰苦卓越真乃军中一位杰出元帅半世纪坚持根据地旗开得胜不愧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郭沫若挽聂荣臻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风景忆江南值得杜拾遗一个正是群玉山头瑶台月下新妆拟飞燕难怪李谪仙两字可怜吴獬挽某校书(能诗文的妓女)|中華励誌網挽联大全大全||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噩耗自东海传来滇粤蜀湘同一哭不迩声色不殖货利神人是南岳诞降功名事业足千秋商文炳挽蔡锷去冬待漏属令私邸过谈避嫌不敢前悔以小人度君子来粤借箸正值灵輀就道揖别如昨梦既悲逝者行自伤汤寿潜挽戴文诚三十年革命斗争遍历艰危不屈不挠坚持精神皆示范廿七载后勤工作躬亲巨细任劳任怨苦干作风是楷模黄克诚挽杨立三(1954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扫专制毒铸自由魂若论先知当在杨衢云尤令季之上以穷书生研机械学使得资助可与爱斯坦马克尼齐名郁达夫挽杜南上马杀贼下马著书仗大力撑持真秀才真将军真理学前表出师后表誓志痛忠魂酸楚有寡妇有孤儿有哀亲胡林翼挽罗泽南|中華励誌網挽联大全大全||名人名家悼挽联18辑-挽联大全十载共艰辛方幸大业垂成胜利在望何期一病竟千古三军齐痛哭誓将美帝驱逐蒋贼歼灭清平六合告重泉贺龙、李井泉挽续范亭素车白马客驰东郭门来望松柏森然不见玉鱼长葬地丹旌穗帷人归北邙道去叹潇湘浩淼怕聆黄鹤悲鸣诗郭沫若挽吴耦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嵩涛联集》
郭嵩涛(1818-1891),清末外交官。

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

湖南湘阴人。

道光进士。

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随曾国藩办团练,曾向江忠源建议办水师抗拒太平军。

1863年(同治二年)升署广东巡抚,与两广总督瑞麟不合,被黜。

1875年(光绪元年)授福建按察使,又任总理衙门大臣。

次年出使首任英国大臣。

1878年兼驻法国大臣,次年以病辞归。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铁路,开办矿产,整顿内务,以立富强之基,并注意西方的巴力门(议会)制度。

遭到顽固派的猛烈攻击。

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礼记质疑》、《郭嵩涛日记》等。

所著《云川山庄别集》收有联作近四百副。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寿人十一月十一日生辰,一说此为刘凤诰所作
世须才,才亦须世;
公负我,我不负公。

∙挽左宗棠。

郭任广东巡抚时左曾三次弹劾
无补清时,终老书丛原宿志;
偶谈瀛海,重摊诗卷纪前游。

∙自题
尘世任人忙,流水春风,却笑桃花误刘阮;
天台从此入,名山福地,长留衣钵继丰寒。

∙题天台国清寺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惟有滩声似旧时。

∙题汩罗屈子祠
骚可为经,卓然雅颂并传,俨向尼山承笔削;
风原阙楚,补以沅湘诸什,不劳太史采輏轩。

∙题汩罗屈子祠
收吴楚六千里肃清江路之功,水师创立书生手;
开国家三百年驰骋名扬之局,亮节能邀圣主知。

∙挽彭玉麟
笺疏训诂六经,于易尤专,阐羲文周孔之遗,汉宋诸贤齐退听;
节义词章终古,以儒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题长沙船山学社
论交谊在师友之间,兼亲与长,论事功在唐宋之上,兼德与言,朝野同悲惟我最;其始出以夺情为疑,实赞其行,其练兵以水师为著,实发其议,艰难未以负公多。

∙挽曾国藩

修六艺之文,通万方之略,后世谁相知,怅望千秋为陨涕;
质鬼神无疑,俟圣人不惑,殷忧与终古,苍凉寰海一孤臣。

∙罗正钧挽郭嵩焘
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王闿运挽郭嵩焘
国无专祠而士林有俎豆,家无私谥而瀛海识姓名,真气塞乾坤,必到盖棺平众议;功在绥边以苦口破群疑,学在传经以虚心衷一是,寒芒动奎壁,愿因修史上遗书。

∙萧大猷挽郭嵩焘
国无专祠,而士林有俎豆,家无私谥,而瀛海识姓名,真气塞乾坤,必到盖棺成众评;
功在绥边,以苦口破群疑,学在传经,以虚心衷一是,寒芒动奎壁,愿因修史上遗书。

∙萧大猷挽郭嵩焘
王者守在四夷,坛坫折冲诚有道;
天不慗遗一老,沅湘耆旧更何人。

∙易顺鼎挽郭嵩涛
鸿文硕学郁儒宗,才过古人,不掩其德;
赤胆忠肝筹国是,谤满天下,无损于名。

∙王先谦挽郭嵩焘
劳宣中外,望重泰山,立德与言,而公不朽;
誉以诗人,视犹子弟,为天下恸,亦哭其私。

∙张珣挽郭嵩焘
识议为流俗所惊,瀛寰七万里间,终全国体;
勋业仍著书以老,中兴名将相外,留此儒臣。

∙王启原挽郭嵩焘
文事继韩昌黎,论筹笔勋名,当在元和平蔡上;
声名满郁单越,数乘槎岁月,更难甘掾使秦时。

∙张亨嘉挽郭嵩焘
孤愤塞五洲之间,众醉独醒,终古行吟依屈子;
抗心在三代以上,高父醇意,一时绝学并船山。

∙陈三立挽郭嵩涛
为翰苑,为封疆,为海外輶轩,青史长留不朽事;
是同年,是前辈,是楚中耆宿,白头顿失老成人。

∙俞樾挽郭嵩焘
平生蒙国士知之,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惭羊叔子;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严复挽郭嵩焘
邦交九万里,兵事三十年,觏闵既多,乾坤或几乎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立言不朽,功德尤赖以传。

∙杨名照挽郭嵩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