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9《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期末考试复习题与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关于凯恩斯主义表述错误的是:()

A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B 1936年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开始出现

C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及借助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

D 凯恩斯主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

2. 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 提供公共物品

B 规范市场行为

C 充分就业

D 提高工资水平

3. 所谓制度调节,就是指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以期提高经济绩效。作为西方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发挥的作用不包括:()

A 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B 引导私人投资,开发落后地区

C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条件、基础条件和社会稳定条件

D 控制市场结构

4.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代表

B 德国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

C 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

D 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代表

5.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也称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后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经济学说。以下关于新自由主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是宣扬社会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

B 新自由主义的一系列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地推进了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C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成为发达国家进行经济体制调整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积极推动力量

D 新自由主义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所以被称为“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

二、简答题

1.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有哪些具体区别?

2.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

3.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有哪些手段,并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4.什么是经济体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哪些特点?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D

2.D

3.D

4.B

5.C

1.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有哪些具体区别?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及借助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凯恩斯最根本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合理性提供了一整套经济学的证明,这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任何经济学都根本做不到的。

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是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新自由主义倡导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首先是利己的,其次才是利他的动机和行为;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主张私有化,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对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进行归纳,主要体现在互相联系、彼此促进的四个方面,即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全球一体化。

2.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

(1)市场缺陷。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垄断、自然资源干预、破坏性竞争、外部性、信息不充分。国家调节的直接目标,就是矫正“市场失效”。

(2)社会、政治和其他的原因。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护个人权利。第二,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第三,国家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3.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有哪些手段,并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手段:(1)制度调节,就是指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以期提高经济绩效。(2)政策调节,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3)经济计划化,就是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综合性的调节。(4)社会调节,如

企业管理民主化、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5)国际经济协调,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作用和影响:(1)国家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迅速或稳定发展;(2)国家调节造成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1.国家调节与市场机制之间经常地发生矛盾;国家调节手段之间的矛盾;(3)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的新变化,即从以往的“增长型资本主义”转变为“发展型资本主义”。

4.什么是经济体制?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哪些特点?

经济体制,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因:进入8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并未出现大的好转,各类经济问题依然成堆。发达国家意识到现行的经济体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整与改革。于是,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体制调整与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大,并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主要内容:(1)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股权分散化;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2)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总体上看,发达国家改革传统的社会福利制度,实行福利制度社会化的途径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削减政府预算中的福利支出;实施劳动福利计划;推进社会福利计划实施主体的多元化或私有化;取消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各种规章管制,减少国家对福利供应的垄断,促进私人组织同国家福利组织之间的竞争。(3)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下降,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提升。第二,货币政策的重心从以利率为主要调节手段转变为货币供应量调节和利率调节交替使用。第三,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作用。(4)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在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期,政府在微观领域普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大量的干预,形成了严格的政府监管或政府规制。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对低效率的政府监管或规制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总地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从国家干预走向自由化,即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和微观规制,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提高经济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