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零件的加工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薄壁零件是指壁厚较薄,形状复杂的零件,通常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薄壁零件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薄壁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残余应力等问题,给加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薄壁零件的加工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特别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振动、共振等问题;二是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影响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三是薄壁零件通常要求加工精度高,加工表面要求光洁度要求高。
对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艺优化、加工设备选择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薄壁零件的加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本文旨在探讨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通过对薄壁零件加工特点、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艺优化、加工设备选择以及加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薄壁零件因其结构特殊、加工难度大、容易变形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一定的挑战。
通过对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解决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研究目的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和加工工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可行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薄壁零件在机械加工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加工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薄壁零件的特殊性,其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加工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典型薄壁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典型薄壁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模具、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
在零件加工中,薄壁零件因其结构特殊、加工难度大,对加工工艺要求较高。
本文将针对典型薄壁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工件材料及加工要求1. 工件材料:典型薄壁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硬度一般在28-45HRC之间。
2. 加工要求:薄壁零件加工一般要求表面光洁度高、尺寸精度要求高、壁厚薄、结构复杂等特点。
二、数控铣削工艺分析1. 工艺方案选择: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控铣削刀具和切削参数。
对于铝合金等材料,一般选择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参数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和转速。
2. 夹紧方式选择:薄壁零件加工时,应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避免加工过程中因变形而影响加工质量。
一般可采用夹具夹紧或磁力吸盘夹紧等方式,根据零件尺寸和形状特点选择合适的夹紧方式。
3. 切削力控制:在数控铣削过程中,控制切削力对薄壁零件加工至关重要。
要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角度,降低切削力,避免引起零件变形和加工质量不稳定。
4. 节渣处理: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切屑容易产生,特别是在高速切削时更为显著。
应采取合适的节渣方式,避免切削刀具堵塞,影响加工质量。
5. 冷却润滑:在数控铣削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冷却润滑对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对薄壁零件加工,更需要合理选择喷淋位置和冷却润滑液的使用方式,以防止零件变形和表面质量不稳定。
6. 加工精度控制:薄壁零件加工时,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在数控铣削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切削参数,采取合适的刀具路径和切削刀具轨迹,避免因加工过程中引起加工质量问题。
7. 加工工艺优化:针对典型薄壁零件的形状特点和加工要求,应综合考虑工艺方案和加工工艺优化,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采用高速切削、干法加工等新技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节约成本。
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及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及工艺分析机械加工肯定少不了薄壁零件的加工,而这类零件加工更需要仔细认真,所以了解其加工特点及工艺很有必要。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推荐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及工艺分析,希望你喜欢。
薄壁零件的加工特点1)易受力变形:因工件壁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2)易受热变形: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难于控制;(3)易振动变形: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艺薄壁零件加工精度的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受力变形;(2)受热变形;(3)振动变形。
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控加工工艺,很难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薄壁零件,甚至使薄壁产生破裂。
主要原因如下:(1)在粗加工时,切削量较大,在切削力、夹紧力、残余应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会使薄壁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2)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随着材料的去除,工件的刚度已降至非常低,薄壁部分的变形会进一步加剧。
因此,根据薄壁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精度要求,对于薄壁零件,应尽可能选择高速切削技术来加工。
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切削力和切削热,消除工件的残余应力,以提高薄壁零件的尺寸稳定性,同时要兼顾加工效率。
除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外,薄壁零件的加工,还要合理安排加工顺序,尽可能保证内外轮廓线依次交叉切削加工。
以进一步消除工件变形带来的尺寸误差。
薄壁零件的加工举例1、工序的划分本任务划分为两道工序,共分(1)工序一:薄壁加工;(2)工序二:铣凸台和椭圆槽。
(3)工序三:孔加工。
其中工序一是难点。
划分2个工步,具体加工顺序如下:(1)选择φ10 mm双刃键槽铣刀粗加工薄壁内外轮廓线,刀补值选8.3mm,留出半精加工余量,深度方向分层切削,留0.2mm余量;(2)换φ10 mm 四刃立铣刀,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半精加工薄壁内外轮廓线,刀补值选8.1 mm,深度方向分别留0.1mm余量;(3)用φ10 mm四刃立铣刀,采用高速切削技术,精加工薄壁两条轮廓线,并根据实际测量尺寸控制零件加工精度。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1. 引言1.1 简介薄壁零件在机械加工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加工难度和技术要求较高。
对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薄壁零件加工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薄壁零件的定义、加工难点以及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来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并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工艺优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薄壁零件的特点和加工需求,不断完善工艺流程,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还将讨论工艺优化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背景薄壁零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轻量化、高强度和高性能的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薄壁零件的特殊性,其加工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变形、裂纹等质量问题,给生产制造带来了挑战。
通过深入分析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探讨加工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加工方案和工艺优化措施,对于提高薄壁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薄壁零件加工的难点主要包括材料轻薄、刚度低、易变形等特点,导致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共振、切削变形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工参数优化、刀具选择、切削力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必要对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薄壁零件加工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2. 正文2.1 薄壁零件的定义薄壁零件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其壁厚相对较薄的零件。
薄壁零件通常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
由于其壁厚较薄,薄壁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和难点。
薄壁零件的定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薄壁零件的壁厚通常小于其最小尺寸的10%,这就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壁厚过薄导致变形或破裂的问题。
薄壁零件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加工,以保证零件的质量和性能。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方法分析

薄壁零件加工工艺方法分析什么是薄壁零件?薄壁零件是指壁厚相对较薄,外形也相对复杂,常见于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的零件,如汽车车门、电子设备外壳等。
薄壁零件加工的难点薄壁零件加工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零件壁厚薄:由于零件壁厚相对较薄,所以容易产生振动和翘曲等变形现象,而且易热变形,导致加工难度增加。
2.外形复杂:薄壁零件外形通常比较复杂,加工难度也大。
薄壁零件加工的常用方法单点加工法单点加工法是指通过刀具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对平面零件和简单形状的薄壁零件进行加工。
常见的单点加工法包括:1.铣削:用铣刀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可实现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加工。
2.钻孔:用钻头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也可加工一定程度的凸凹面。
3.车削:用刀具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通常适用于对旋转体进行加工。
轧制加工法轧制加工法是指通过轧制的方式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
该方法适用于对较大尺寸的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如汽车车身等。
常见的轧制加工法包括:1.深冲模:利用模具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可加工多曲面、异形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2.拉伸模:利用模具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适合加工尺寸大、平面面积较小的零件。
其他加工法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如:1.冷却加工法:通过冷却液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可减少热变形和振动。
2.激光加工法:通过激光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结论薄壁零件的加工难度比较大,但是通过一些常用的加工方法,如单点加工法和轧制加工法,以及一些其他的加工方法,如冷却加工法和激光加工法,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加工难题,对薄壁零件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薄壁零件是指其壁厚比较薄,通常小于等于1mm的零件。
由于壁厚薄,导致材料之间的连接薄弱,易受力变形和振动产生,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以避免加工不合格或产生质量问题。
本文将对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分析。
1. 材料选择对于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般来说,薄壁零件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和刚度,并且要耐腐蚀、抗疲劳和抗热变形。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铜、铝、钛、镍基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还应注意材料的厚度,以确保在加工和组装时能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设计与加工工艺的匹配在进行薄壁零件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加工工艺的限制,以避免造成加工难度和工艺问题。
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长而狭窄的几何形状长而狭窄的几何形状会导致加工难度大,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时应避免采用这种几何形状。
(2) 设计圆角和缺口圆角和缺口可以减少应力集中,降低变形和裂纹的风险。
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添加这些元素。
(3) 避免切向切削和钻孔切向切削和钻孔会产生较大的横向力和挤压力,导致变形和振动。
因此,在加工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方式。
3. 先试后加工在对薄壁零件进行机械加工前,应先进行试验或模拟,以确保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其他质量问题。
试验的方式可以是材料试验、构件试验或但部分试验等,以检验零件强度和可靠性。
4. 选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在薄壁零件加工中,应选用适当的加工技术,包括切削、钻孔、冲压、锻造、焊接等。
在进行切削加工时,需注意切削参数的选择和加工速度的控制,以避免刃口和切削力对零件造成影响。
对于钻孔,应选择适当的钻头和工艺,并控制出钻孔后的质量问题。
冲压与锻造时,需要考虑加工次数、力度和质量要求。
采用焊接时,需注意焊接布局和焊缝质量。
5. 保证设备精度和稳定性在进行薄壁零件加工时,需要保证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设备精度应符合加工要求,并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以确保加工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影响因素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影响因素薄壁零件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所以薄壁零件的加工不能轻易忽视。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推荐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影响因素,希望你喜欢。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1)采用开口套装夹:用开口套改变三爪卡盘的三点夹紧为整圆抱紧,即用三爪卡盘夹持开口套使其变形并均匀抱紧薄壁套后再车削内孔。
(2)采用大弧形软爪装夹:改装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在三个通用卡爪上焊接大弧形软爪,增大夹持面积,减小薄壁套的夹紧和车削变形。
注意在把大弧形软爪与原三爪卡盘的三个卡爪焊接后适当放置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变形,然后对大弧形软爪应有足够的径向厚度,使其有足够的刚度。
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再次进行“白干自”的精密车削,确保精度不变。
(3)直径大、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圆盘薄壁工件,可装夹在花盘上车削。
在花盘上用螺钉固定一个定位盘,注意在固定前要用千分表调整定位盘的外圆与车床主轴同轴,用两个或四个压板轴向压紧薄壁套后就可以车削内孔。
在夹紧时注意不要完全压紧一个压板后,再压紧另一个压板,而是对称地逐渐使各个压板压紧薄壁套,这样不会因夹紧力而使薄壁套变形,车削完整后,也是对称地逐渐松开各个压板。
薄壁零件加工的影响因素影响薄壁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但归纳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受力变形因工件壁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如图1所示。
(2)受热变形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难于控制。
(3)振动变形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薄壁零件的简介薄壁零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因为它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
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车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对于批量大的生产,我们可利用数控车床高加工精度及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并充分地考虑工艺问题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为此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方面进行试验,有效地克服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了加工精度,为今后更好的加工薄壁零件提供了好的依据及借鉴。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薄壁零件是指壁厚相对较薄的零件,通常壁厚小于3毫米。
由于薄壁零件的特殊性,其机械加工工艺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以下是对薄壁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
1. 加工前的准备:在进行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对薄壁零件的尺寸、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测量,确定加工方案。
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薄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还需要检查加工设备和刀具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机床选择:在选择加工薄壁零件的机床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和减振性能。
薄壁零件的加工对机床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应选择具有较高刚性和较低振动的机床。
常用的机床有龙门铣床、数控机床等。
3. 夹紧方式:薄壁零件的夹紧方式也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薄壁零件的刚度较低,夹紧力过大会导致变形或破坏,因此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夹紧方法。
可以使用气体夹紧或真空吸盘夹紧来避免变形。
4. 工艺参数的选择:对于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时,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材料、壁厚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应采用较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以减小振动和变形的可能性。
5. 刀具选择:在加工薄壁零件时,刀具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应优先选择刚度较高、刀片角度合适的刀具,以确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
要定期对刀具进行检查和磨削,保持其良好的切削性能。
6. 切削方式:在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切削方式也需要特殊考虑。
应尽量采用切削速度高、进给速度小的方法,以减小振动和变形的风险。
避免使用过大切削力的方法,以减少对零件的变形影响。
7. 加工顺序:薄壁零件的加工顺序也需要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应从外表面向内部进行加工,逐渐减小夹持力度,以减小变形的可能性。
要合理选择加工路径,避免过长的刀具移动距离,减少振动和变形。
薄壁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特别的谨慎和认真。
在加工前的准备、机床选择、夹紧方式、工艺参数的选择、刀具选择、切削方式和加工顺序等方面都需要特殊的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业信总化
仿一/瑶簟ICADICAMICAEICAPP■■—■■——■——●——■■■■■—■——●——■■■—■■——■●
薄壁零件的加工
李铁钢
(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沈阳110136)
摘要:分析了压力圆顶的腹板组件零件特点,制定出可行的工艺方案,提出利用曲面真空铣夹定位进行数控加工的方法,论述了夹具制造和零件anT的典型问题,经过生产证明了/JITT艺方案的正确性。
关键词:曲面薄壁零件:数控加工:曲面真空铣夹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333(2008)11—0108—03
1工艺方案规划
某型产品零件压力圆顶腹板组件148A2281一l一7是
一个薄壁曲面型的腹板,如图
l所示,外廓尺寸为1650mmx
1350mm,厚度为0.8ram的铝
合金,材料牌号为:2024一T2,
每个零件上面有300个左右
的4,2.4的装配导孑L,个别零件有开口。
此项零件装配后的压力圆顶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不允许漏气。
从总体上来说,此零件为钣金类零件,零件必须先利用蒙皮拉伸机拉伸成型,周边带加工余量,而后铣切周边,钻装配导孔,铣开口。
其对外型的加工,有3种工艺方式,(1)由钣金生产部门划零件外缘线,按线铣切周边,此方法缺点是加工精度低,不能保证加工精度要求。
(2)各制造一套钻模板,钻模板上制有装配导孔和开口,按钻模板铣外型、钻孔,此方案缺点是需要制造7套钻模,钻模的形状复杂,设计制造周期长,并且外型的制造精度较划线铣切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加工要求。
据装配专家言外型处易产生微裂纹,产品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腹板边缘断裂而发生事故的情况。
(3)数控加工外型及导孔和开口,加T精度高。
分析此类零件的结构特点,为薄壁的钣金拉伸零件,要想数控加工,必须首先解决零件的定位问题。
零件平面尺寸大、厚度薄、刚性差,定位装夹困难,采取全型面和2一咖5.2定位孔定位,利用真空夹具吸附配合压板装夹零件,5坐标联动加工数控铣外型和钻孔及铣开口。
压力圆顶为一回转型面,由此7项零件组成,利用“成组技术”分析知,零件外廓大小相差不多,零件型面为在一个回转体表面上,可以利用一个真空铣夹制造,外廓按零件的最大外廓设计。
零件在CATIA软件中按照产品的绝对坐标系建模,可以进行图形变换操作。
2真空铣夹设计与制造
此零件能否正确进行数控加工,真空铣夹的设计致关重要。
以前我们用过真空吸附加工过平板类的零件,对曲面类零件的加工这还是第一次。
夹具的设计与工艺方
108I机械工程师2008年第11期案是密不可分的,此7项零件共用一套夹具,经过分析148A2281-7为最大的零件。
因夹具复杂,故将夹具也采用CATIA进行设计,便于数控制造。
为减少坐标变换,夹具坐标系以148A2281—7的坐标系设计。
此组件外廓由4种形式组成,在三维数据中各自以其空间安放位置存放,现将其Merge到一个模型中,以回转轴为中心,各自定义一个旋转变换,将其旋转到一7的位置,使所有的7项零件紧邻的两侧边缘重合,那么另一侧边缘将有4种不同的形式。
为便于零件在夹具上的定位,在此7项零件上制出2一咖5.2的定位孔,此定位孔在一7的零件上给出,铣夹和拉形模及零件上一致,零件拉伸成型后由钣金生产车间制出。
零件壁薄,加工外形中外侧部分易上翘和卷起,影响加工,在加工前将7
项毛料以最大的状态留
余量,四周用压板压紧,
如图2所示,真空独立
吸附,使在外型加工完
毕后,外侧的毛料仍能
够吸附在夹具上。
在拉
伸型胎上划有零件的毛
料线,便于钣金生产车
间拉形后切割余量。
各项零件的内部密封区由若干个小的密封区所组成,各密封区应躲避开7项零件的开口及导孔处。
为有效吸附,总管路由4条管路组成,分片抽气。
为便于对刀找正,设置一对刀块。
真空铣夹制造关键部位采用数控加工,从结构卜看.上表面形状复杂,具有密封槽、定位孔和抽气孔,厚度较厚,不可能采用拉伸成型后加工,必须采用铸造毛坯,先粗加工上下型面,而后
将骨架焊接后,再精加
工曲面定位上表面、密
封槽、定位孑L和抽气孔
等。
粗加工与夹具贴合
的型面时,可以将公差
取大一些,本工装取行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薄壁零件的加工
作者:李铁钢
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沈阳,110136
刊名:
机械工程师
英文刊名:MECHANICAL ENGINEER
年,卷(期):2008(11)
1.龚仲华数控加工技术 2004
2.孙家广等计算机图形学 1995
3.王隆太机械CAD/CAM技术 2001
4.尤春风CATIA V5机械设计 2002
1.李聪薄壁零件数控铣加工工艺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31)
2.武凯.何宁.廖文和.姜澄宇.WU Kai.HE Ning.LIAO Wen-he.JIANG Cheng-yu基于变形控制的薄壁结构件高速铣削参数选择[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7)
3.费国强.周世友.王康懿.FEI Guoqiang.ZHOU Shiyou.WANG Kangyi真空壳体加工工艺方案[期刊论文]-新技术新工艺2009(6)
4.胡军薄壁零件加工及如何减少变形[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3)
5.魏勇.伍爱民.WEI Yong.WU Ai-min真空吸附夹具系统的设计[期刊论文]-电讯技术2008,48(4)
6.杨毅.YANG Yi数控加工中的真空夹具[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30(1)
7.杨大卫.梁伟.姜增辉.YANG Dawei.LIANG Wei.JIANG Zenghui轴向车铣薄壁回转体的动力学分析[期刊论文]-新技术新工艺2009(11)
8.陈凡.周继.蒲如平真空系统的改进设计[期刊论文]-液压与气动2002(10)
9.张玉峰.ZHANG Yufeng薄壁环形件加工工艺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8)
10.陈珩.CHEN Heng薄壁零件的数控编程及加工技巧[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2009(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gcs20081104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