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条码的检测

合集下载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条码的检测课件

条码的检测课件
Analyzer4100,CTS-901等。
条码的检测
15
2.4质量判定
• 码制
• 商品条码的唯一性
• 外观
• 反射率、PCS值
• 条高
• 放大系数
• 空白区尺寸
• 译码
• 尺寸误差
• 条码位置
条码的检测
16
第三节 条码检测的标准
• 1.条码符号标准 • 2.条码符号检测技术标准 • 3.有关条码制作、生产、识读等环节的其他规范和
标准 • 4.条码应用领域的行业性标准
条码的检测
17
第四节 条码检测的常用设备
• 1.通用设备 • 2.专用设备 • 3.条码检测仪的使用
条码的检测
18
1.通用设备
• 通用设备包括密度计、工具显微镜、测厚仪和显微 镜。
• 密度计有反射密度计和透射密度计两类。
• 反射密度计是通过对印刷品反射率的测量来分析条 码的识读质量。透射密度计是通过对胶片反射率的 测量来分析条码的识读质量。
• 例如在某一具体的应用中,条码符号的参数应 该遵循应用标准的要求。
128码就是一个例子,统一代码委员会和国际 物品编码协会为了在其系统中应用该代码,对 其代码的格式、长度和数据内容的结构都作了 近一步的规定。对于UCC/EAN-128码的检测, 不但要看其是否符合128码的符号规范,而且其 长度等参数要符合EAN·UCC的要求。
条码的检测
12
2.1检验项目
• GB/T 14258-1993规定的检验项目共11项。包括: 外观;条(空)反射率、印刷对比度(PCS值); 条(空)尺寸误差;空白区尺寸;条高;数字、 字母的尺寸;校验码;译码正确性;放大系数; 印刷厚度;印刷位置。

条形码检测指导

条形码检测指导

条行码检测指导书条码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之一。

条码以其快速、准确、可靠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各行各业中被大量采用。

在整个系统里,条码作为信息的载体,自始至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每一个环节,条码能否被准确、快速的识读都关系着整个系统能否高效的运行。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条码的质量问题。

条码检测即是对条码质量进行监管有效手段。

条码检测仪是一种精确测量条码各方面识读性能的设备。

条码检测的方法目前存在的条码检测方法有两种:"传统方法"和"美标检测方法"。

最初的条码检测通过目测条码的外观、并用检测仪器测量条码的PCS值和条空的尺寸偏差,再根据有关的条码标准和技术规范判定条码是否合格(P/F)的方式进行。

在用仪器测量时,如果条、空的尺寸偏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而且PCS值在规定的值以上,那么检测仪就被判定这个条码为"合格(P ass)",否则就判定为"不合格(F ail)"。

这种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在国际上使用了近20年,具有成熟、直观的优点。

但是随着条码扫描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经传统检测方法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条码中有部分能被大多数扫描器较好的识读。

原因之一是传统检测方法中,评判条码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合格(P)"与"不合格(F)",而在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条码阅读器的性能各不相同。

另外,传统检测方法是以一次扫描为基础的,在检测时,可能正好通过了条码最好的部分,也可能是通过了不好的部分,这不能真正代表条码的真实状况。

因此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着检验偏严、不切合条码实际使用的缺点。

"美标检测方法" 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它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缺点。

条形码的检测.

条形码的检测.

昆明理工大学《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论文条形码的检测姓名:吴雷学号:201110304103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包装工程年级:2011级指导教师:何自芬2014年6月5 日摘要迄今为止,99.5%的商品使用了条码,但条码印刷质量的合格率却只97%,这给条码扫描计算机管理带来很大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条形码的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方法和仪器。

A bstractTo date, 99.5% of the commodity using bar codes, but the pass rate of only 97% by mass, which have a great impact to the barcode scanning computer manag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ject as well as barcode detection testing methods and instruments.关键词条形码、检测、控制引言条码是由深色条和浅色空组合起来的图形符号,条码的质量参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条码的尺寸参数,另一类则为条码符号的反射率参数。

这两种参数在条码技术规范中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条码符号的这两种参数采用通用的反射率测量仪器及测长显微镜进行测量,这可以说是条码检测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最初,这种检测方法中所有的测量都是非自动化的,由于条码的条空太多,测量和根据条空判定被测条码条空编码是否正确非常麻烦,另外,人为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从70年代中期以后,条码符号质量的评价都是用条码检测的专用仪器——条码检测仪来进行测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检测方法。

条码检测仪的出现使得条码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符号经过条码检测仪扫描后,马上就可以得到检验结果,性能全面的检测仪还能打印出列有详细质量参数值的质量检测结果,这就使得印刷企业能够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印刷设备,充分发挥印刷设备的潜能,从而提高条码符号的印制质量。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

条码管理规范一、引言条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产品、物料等进行编码和标识,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数据的准确记录。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的条码管理规范,以确保条码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适合范围本条码管理规范适合于企业内所有需要进行条码管理的产品、物料等。

三、条码生成1. 条码编码规则1.1 采用国际通用的GS1标准进行条码编码。

1.2 条码由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组成,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

1.3 条码编码应具备惟一性,不得重复。

1.4 条码编码应具备可读性,易于人工识别。

1.5 条码编码应具备可扫描性,易于条码扫描设备识别。

2. 条码生成方式2.1 条码可以通过条码生成软件生成,确保生成的条码符合编码规则。

2.2 条码生成软件应具备批量生成条码的功能,以满足大批量产品、物料的条码需求。

2.3 条码生成软件应支持不同类型的条码,如一维码、二维码等。

3. 条码打印3.1 条码打印应使用高质量的条码打印机,确保条码清晰可辨。

3.2 条码打印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条码质量。

3.3 条码打印应选择适合的打印介质,如热敏纸、热转印纸等。

3.4 条码打印应选择适合的打印参数,如打印速度、打印浓度等,以确保条码质量。

四、条码应用1. 条码标识1.1 条码应粘贴在产品、物料的明显位置,确保易于扫描和识别。

1.2 条码标识应采用耐候、耐磨、不易退色的材料制作,以确保条码的持久性。

2. 条码扫描2.1 条码扫描设备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设备,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速度。

2.2 条码扫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条码扫描应采用适当的扫描角度和距离,以确保条码的成功扫描。

3. 条码识别3.1 条码识别应使用专业的条码识别软件,确保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条码识别软件应支持不同类型的条码,如一维码、二维码等。

3.3 条码识别软件应具备数据解析和存储功能,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条形码的检测ppt课件

条形码的检测ppt课件

2、在线式条码检测仪
在线式条码检测仪(RJS SV检测仪)是一种专门 设计的安装在印刷设备上的检测仪,能自动监控 条码生产过程,实时控制质量。一些设备甚至能 自动反馈控制指令以提高符号质量,并重新印刷 有缺陷的标签。
3、固定式(台式)条码检测仪
固定式(台式)条码检测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仪器 ,一般为高性能的条码检测仪,满足条码综合特性 分析能力的要求,可完全按照CEN(欧洲标准委员会 )、ANSI(美国标准委员会)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标准对扫描曲线进行详细分析后将条码分级,还可 以按照传统的标准进行细节的评估。一般选择此类 设备作为条码符号印制质量判定的检测仪。
1、条、空颜色搭配不当 2、任意缩放条码尺寸 3、印刷的纸张、油墨、设备选择不当
二、检测项目
包括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 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 、符号一致性、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 高和印刷位置共12项。
1.译码正确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可以用参考译码算法进行 译码并且译码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一 致的特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的基本特性。
谢谢观赏!
六、小结
在条码符号质量评价标准中,通常采用的是扫描 反射率曲线分析法,用来评价条码符号的识读性 能和印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规范。 GB/T18348-2001规定的检测项目共12项。 包括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 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符号一 致性、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高和印刷位置 。 条码检测常用设备根据它们的应用领域及对它们 可能的功能,可以分便携式条码检测仪、在线式 条码检测仪和固定式条码检测仪三类。
1、定义
条形码简称条码,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粗细 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条码隐含着数字信息 、字母信息、标志信息、符号信息,主要用 以表示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 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代码的表示方法。

条码检测标准

条码检测标准

卓弘公司条码检测执行程序和标准1. 外观印刷品外观检测:表面有无破损、折裂、穿孔、涂抹等缺陷;表面有无脏污、印刷油墨拖挂,着墨不均匀等现象;与其他图案相距是否太近或出现重叠印刷;有无明显污点、脱墨等印刷缺陷。

2. 尺寸精度,包括原版胶片尺寸精度检测和印刷品尺寸精度检测。

3. 印刷色差对比度(PCS值):即条、空色差对比度。

PCS值参见《反射率、反射浓度及PCS值》表。

4. 左右空白区尺寸:标准版商品条码左侧空白区宽3.63mm,右侧空白区宽2.31mm;缩短版商品条码左右侧空白区宽均为2.31mm。

5. 条码符号高度:通用商品条码的标准高度为26.26mm,不同的放大系数,其条码符号高度也有所不同,具体数值请查《商品条码放大系数的选择表》。

6. 校验码:是根据前12数字,按一定程序自动计算出来的。

7. 条码印刷厚度:条、空印刷厚度差不超过0.1mm8. 首次读出率:即首次能够识别读出的概率。

9. 印刷位置:看是否印在商品便于结算员扫描计价的地方;是否避开了包装封口,搭接、接缝、遮盖等影响识读的地方;对于曲率较大的圆柱体包装,是否将条码放置于与容器中轴线垂直排列的位置印刷。

原则是看是否印在不易污染、不易磨损、不易变形,便于识读、便于操作的位置。

10. 放大系数:通用商品条码的标准尺寸(长37.29mm、宽26.26mm)的放大系数为1.0,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产品包装设计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放大系数,但放大系数的范围只能在0.80-2.00之间,通常放大系数最好在0.9-1.2之间。

11. 条码字符:看供人识读的数字代码与供机器识读的条空字符是否一致;是否保证了条码的唯一性;是否假冒伪劣条码。

三、常用的检测方式常用的检测方式有:1、通用检测(Traditional verifier):直接给出上述检测内容的检测结果,由检测人员查询检测标准对比检测结果,判断检测的条码质量。

2、ANSI检测:将上述检测内容经过检测计算,转换为质量等级A-F,一般A级质量最好,F级为不合格。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
条码等级检测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IEC 15416确定的。

该标准定义了条码质量的评估方法和准则,用于衡量一维和二维条码的质量等级。

具体的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义检测指标:条码等级检测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指标,包括模块宽度、条窄宽比、定位精度、条码高度、孔径偏差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条码的质量和可读性。

2. 确定评分等级:根据检测指标的要求,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将条码分为几个等级,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

等级A表示条码质量最好,D表示条码质量最差。

3. 进行质量评估:使用条码质量评估设备进行条码质量检测,根据各项检测指标的符合程度,给予条码一个相应的等级评分。

4. 制定修复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条码,制定相应的修复标准,即修复条码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提高条码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条码等级检测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条码类型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评测和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条码检测方式
检验项目:

GB/T18348-2001规定的检测项目共12项。包括: 译码正确性、最低反射率、符号反差、最小边缘 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可译码度、符号一致性、 空白区宽度、放大系数、条高和印刷位置。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① 译码正确性

译码正确性是条码符号可以用参考译码算法 进行译码并且译码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表示 的代码一致的特性。 在检测译码正确性时,通常把条码符号的供 人识别字符作为“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 将其与译码结果比对 。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⑧可译码度

可译码度是与条码符号条/空宽度印制偏差有关的 参数,是条码符号与参考译码算法有关的各个单 元或单元组合尺寸的可用容差中未被印制偏差占 用的部分与该可用容差之比中的最小值 。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⑨空白区宽度

空白区宽度不够常常导致条码符号不能识读, 甚至造成误读,因此空白区的宽度尺寸应该 保证不小于规定的数值,而空白区宽度在条 码符号的印制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国 际标准ISO/IEC15420将空白区宽度作为参与 评定符号等级的参数之一,GB12904—2003则 暂时将其列入强制性要求,商品条码符号的 空白区宽度不符合要求,该条码符号即被判 定为不合格。
⑤最小边缘反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⑥调制比(MOD)


调制比(MOD)是最小边缘反差(ECmin) 与符号反差(SC)的比,即MOD= ECmin/ SC,它反映了最小边缘反差与符号反差在幅 度上的对比。 一般来说,符号反差大,最小边缘反差就要 相应大些,否则调制比偏小,将使扫描识读 过程中对条、空的辨别发生困难。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①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

单元边缘的确定方法 :条、空单元边缘的位置 在扫描反射率曲线上邻接单元(包括空白区) 空、条反射率中间值即(Rs+Rb)/2的点处。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②译码正确性的检测


检测商品条码的译码正确性时必须采用 GB12904—2003规定的标准译码算法 。同一 标准译码算法进行译码正确性的检测。 还应注意,要使用标准规定的单元边缘确定 方法,正确地确定各单元的边缘和测量各单 元的宽度,以保证能准确地进行译码。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③光学特性参数的检测

最低反射率(Rmin)、符号反差(SC)、最小 边缘反差(ECmin)、调制比(MOD)和缺陷度 (Defects)这五个参数从条/空颜色搭配、相邻条 空的反差、细条/空及油墨扩散(或油墨不足) 对反差的影响及脱墨、污点对局部反射率的影 响等几方面综合评价了条码符号与反射率有关 的光学特性,因此这五个参数称为光学特性参 数。
1.4.5 条码检测质量判断

①码制:
在商品包装上只能印刷商品条码,即UPC码或EAN码 。

②判定规则
EAN-13、EAN-8商品条码符号的质量分别符合相应规则;印 制质量的强制性要求:符号等级不低于1.5/06/670、符号一致 性和空白区宽度符合要求;

UPC-A、UPC-E商品条码符号的质量相关规则,印制质量的 强制性要求:符号等级不低于1.5/06/670、符号一致性和空白 区宽度符合要求;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③光学特性参数的检测

光学特性参数的等级确定表
1.4.4 条码检测设备
检验设备

根据GB/T14258-2003 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条码符号进行检 验需要使用以下检验设备: (1) 最小分度值为 0.5mm 的钢板尺(用于测条高、放大系 数)。 (2)最小分度值为0.1mm的测长仪器(用于测量空白区)。 (3) 具有综合分级方法功能的条码检测仪。如 Codascan , Inspector Ⅱ Analyzer4100,CTS-901等。
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
Bar Code Technology and RFID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条码技术
• 1.4 条码的检测技术
• • • •
1.4.1 1.4.2 1.4.3 1.4.4
条码检测概述 条码检测的方式 条码检测的标准 条码检测的常用设备
1.4.1 条码的检测术语与定义

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 译码正确性的检测 光学特性参数的检测 可译码度的检测 实验室实际的检测方法 检测数据处理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①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

检测带 :商品条码符号的条码字符条底部边 线以上,条码字符条高的10%处和90%处之间 的区域 ,除了条高和印刷位置外,对所有检 测项目都应该在检测带内进行检测。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⑥调制比(MOD)

最小边缘反差(ECmin)、符号反差(SC)和 调制比(MOD)这三个参数是相互关连的,它 们综合评价条码符号的光学反差特性 。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⑦缺陷度(Defects)

缺陷度(Defects)是最大单元反射率非均匀 度(ERNmax)与符号反差(SC)的比,即 Defects= ERNmax/SC。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②符号一致性



符号一致性是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与该条 码符号的供人识别字符一致的特性,是条码 符号应有的根本特性之一 。 在检测符号一致性时,通常把译码结果作为 “条码符号所表示的代码”,将其与条码符 号的供人识别字符比对。 理论上,符号一致性和译码正确性是不同的, 实际上二者的操作方法是一样的。
1.4.2 条码检测方式
12 印刷位置

检查印刷位置的目的是看商品条码符号在包 装的位置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以及有无穿孔、 冲切口、开口、装订钉、拉丝拉条、接缝、 折叠、折边、交迭、波纹、隆起、褶皱和其 他图文对条码符号造成损害或妨碍。一般只 能对实物包装进行此项检查。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③光学特性参数的检测



找出最低反射率(Rmin )和最高反射率(Rmax ); 用公式SC = Rmax- Rmin,计算符号反差( SC ); 找出各相邻单元的空反射率(Rs)和条反射率(Rb),用 公式EC= Rs- Rb计算各边缘反差(EC),从中找出最 小值即最小边缘反差(ECmin); 用公式MOD= ECmin/ SC计算调制比(MOD); 计算各单元中最高峰反射率与最低谷反射率之差,即单 元反射率非均匀度( ERN)。条单元中无峰、空单元及 空白区中无谷的,其ERN 为0,取所有 中的最大值作为 最大单元反射率非均匀度(ERNmax),用公式Defects = ERNmax /SC 计算缺陷度(Defects ); 然后,根据下表2的规定确定各参数的等级。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③最低反射率(Rmin)

最低反射率是扫描反射率曲线上最低的反射 率,实际上就是被测条码符号条的最低反射 率。最低反射率应不大于最高反射率的一半 (即Rmin≤0.5Rmax)。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④符号反差(SC)


符号反差是扫描反射率曲线的最高反射率与 最低反射率之差,即SC= Rmax-Rmin。符 号反差反映了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或承 印材料及油墨的反射率是否满足要求。 符号反差大,说明条、空颜色搭配合适或承 印材料及油墨的反射率满足要求;符号反差 小,则应在条、空颜色搭配,承印材料及油 墨等方面找原因 。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⑨空白区宽度

放大系数与空白区尺寸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⑩放大系数

GB12904—2003规定,商品条码的放大系数为 0.80-2.00。
1.4.2 条码检测方式
11条高

印制的条码符号,条高应不小于标准规定的 数值。 条码的高度越小,对扫描线瞄准条码符号的 要求就越高,扫描识读的效率就越低。
1.4.3 条码检测方法
①检测方法的一般要求


扫描测量次数 :对每一个被检条码符号,在 对译码正确性、符号一致性、最低反射率、符 号反差、最小边缘反差、调制比、缺陷度和可 译码度进行检测时,应在上图所示的10个不同 条高位置各进行一次扫描测量,共进行10次扫 描测量。10次扫描的扫描路径应尽量垂直于条 高度方向和保持等间距。 扫描测量:一般都是使用具有美标方法检测 功能的条码检测仪在检测带内进行扫描测量, 得出扫描反射率曲线,并由条码检测仪自动进 行分析。
1.4.2 条码检测方式
⑤最小边缘反差(ECmin)


边缘反差(EC)是扫描反射率曲线上相邻单 元的空反射率与条反射率之差,最小边缘反 差(ECmin)是所有边缘反差中的最小的一 个。 最小边缘反差反映了条码符号局部的反差情 况。边缘反差太小会影响扫描识读过程中对 条、空的辨别。
1.4.2 条码检测方式
(1)最低反射率(Rmin) (2)最高反射率(Rmax) (3)符号反差(SC) (4)总阈值(GT) (5)空反射率(Rs) (6)单元(element) (7)单元边缘(element edge) (8)边缘判定(edge determination) (9)边缘反差(EC) (10)最小边缘反差(ECmin) (11)调制度(MOD) (12)单元反射率不均匀性(ERN) (13)缺陷(defects) (14)可译码性(decodability) (15)扫描反射率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