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江苏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绿色联盟联考(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江苏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绿色联盟联考(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绿色联盟联考(期中)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淀粉和淀粉酶共有的组成元素是A.C、H、O、N、P B。

C、H、O、NC。

C、H、O、N、S D.C、H、O2.组成脂肪酶和脂肪酶基因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B。

甘油和脂肪酸、核糖核苷酸C。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甘油和脂肪酸、脱氧核苷酸3.胰岛素是一种由51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具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C.分子中含有50个肽键D.分子中至少含2个氨基和2个羧基4.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A .调节细胞正常浓度B .组成体内化合物C .维持正常pHD .提供能量5。

实验室中,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常用的试剂是A.苏丹红试剂B.本尼迪特试剂C.苏丹Ⅲ试剂D.双缩脲试剂6.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7.决定质膜选择透性的物质是A。

膜蛋白和胆固醇 B.膜蛋白和磷脂C。

糖类和磷脂 D.蛋白质和糖类8。

以下关于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可以作为储能物质B。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C。

核酸含有C、H、O、N、P D。

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要从成分9.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观点的是A.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B。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所有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10。

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A。

分裂期前期B。

分裂期中期C。

分裂期后期 D. 分裂间期11.下列关于质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活种子的胚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性B.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模型C。

苏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苏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生物的种类所决定 B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C .细胞的核质比例D .细胞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 2.有丝分裂中,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发生于: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3.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92,则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分别为( )A.92 92 92B.23 92 92C.46 92 92D.184 46 464.一个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内有32条染色体,则洋葱根毛体细胞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数和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A .16和16B .32和16C .8和16D .8和85.果蝇体细胞有 8 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 分子数目依次是( ) A. 8 、16 、16 B. 16 、16 、16 C . 16 、0 、16 D. 8 、0 、16 6.从内部原因看,细胞癌变的机理是A .自然形成的B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 .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D .细胞衰老的必然结果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 .皮肤和消化道上皮细胞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B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3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8.洋葱体细胞分裂中有8对染色体,下列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A .根毛区细胞 B .根尖分生区细胞 C .叶肉细胞 D .花粉粒9.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内水分减少B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降低C .酶的活性降低D .细胞内呼吸速率增强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与分化前有所不同B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大多保留着分裂能力C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D .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已经表达11.科学家用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 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 )数据如下图所示。

江苏省房山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卷 (1)

江苏省房山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卷 (1)

江苏省房山中学2007-2008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选修班)命题人:段爱军命题时间:2008-4-18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B.转运RNA的碱基组成不仅仅有三个C.信使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不完全相同2.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B.纯合子连续自交,其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子杂交或自交,其后代一定都是纯合子D.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3、转录和翻译是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两个重要步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①两者需要的原料不同②两者所需酶的种类相同③两者在同一场所中进行④两者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D.只有四种说法正确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指导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其主要原因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B.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转运RNA携带到核糖体中C.一个核糖体可同时与多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D.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6、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5.D【解析】试题分析:A、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错误;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类型,但是数量不相等,B错误;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错误;D、若相对性状的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若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D正确.故选:D.7.C【解析】试题分析: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褐色(用A表示)雄蜂的基因型是A,纯合黑色(用a 表示)雌蜂的基因型是aa,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因此子代的雄蜂基因型为a,体色为黑色,蜂王和工蜂的基因型为Aa(雌蜂),体色为褐色,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由于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所以自由交配后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但aa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故选: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4.A【解析】试题分析: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基因型都是AaBb,由于基因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其相互交配的后代中,凡含AA或bb的个体均死亡,若单独考虑每一对基因,则其后代基因型分别为2/3Aa、1/3aa和1/3BB、2/3Bb,二者组合结果,后代基因型为2/9AaBB(黄色短尾)、4/9AaBb(黄色短尾)、1/9aaBB(灰色短尾)、2/9aaBb(灰色短尾),因此子代的表现型比为2:1,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苏教版

1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70分)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同源染色体指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 .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任意两条染色体C .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2.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B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 .着丝点分裂3.一般情况下,下列能够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是A .卵原细胞B .初级卵母细胞C .次级卵母细胞D .卵细胞 4. 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有四个染色体B .有四个DNA 分子C .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D .有两个着丝点5.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6.右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 .卵原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第一极体 D .卵细胞 7.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细胞的是8.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 分子数之比是A .1︰2B .1︰4C .1︰8D .2︰1 9.受精卵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A .无丝分裂B .有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以上三者都不是 10.哺乳动物的4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和4个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如果全部受精,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4个 B.8个 C.6个 D.2个11.下列各曲线图分别表示不同细胞分裂方式中DNA或染色体数的变化,其中代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变化的是12.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依次是 A.1、2、2 B.1、1、1 C.2、1、1 D.2、2、1 1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4.下列有关人类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卷发与黑发 B.双眼皮与蓝眼C.有耳垂与毛耳 D.能卷舌与不能卷舌15.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2015-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201-2016学年度下学期半期校联考生物试题命题人: 开永审题人:何代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0分)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寿命有限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D因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2下列可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醋酸杆菌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蓝藻D马蛔虫受精卵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4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

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A2n和Bn/2和/22n和/2Dn和下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6.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 间期DNA合成之后的时期)。

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

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

由此推断()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与其释放量有关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7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大其分裂能力越强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9.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已经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微型人脑。

2015-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和答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5分)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则sinα的值为.2.(5分)圆心为(1,﹣1),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3.(5分)已知向量=(3,﹣2),=(x,4),且∥,则x的值.4.(5分)函数y=cos(πx﹣)的最小正周期为.5.(5分)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cm,圆心角为60°,则扇形的面积为cm2.6.(5分)若方程x2+y2﹣2x+4y+m=0表示一个圆,则此圆的圆心坐标为,m的取值范围是.7.(5分)将函数y=sin3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8.(5分)已知||=5,||=12,且(3)•()=﹣18,则向量与的夹角为.9.(5分)圆O1:x2+y2+6x=0与圆O2:x2+y2﹣8y=0的位置关系是.10.(5分)已知A(3,2),B(﹣1,5),则与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坐标是.11.(5分)已知sinα﹣cosα=,则sinαcosα=.12.(5分)已知向量=(1,1),||=1,|2+|=3,则|﹣|=.13.(5分)已知sin(﹣α)=﹣,且0<α<,则sin(+α)=.14.(5分)在△ABC中,已知AB=AC,BC=6,点P在边BC上,则•的取值范围为.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5-17每题14分,18-20每题16分,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4分)已知sinx=,其中0≤x≤.(1)求cosx,tanx的值;(2)求的值.16.(14分)已知向量=(4,﹣2),=(﹣1,3),=(6,8).(1)求(+)•;(2)若⊥(﹣λ),求实数λ的值.17.(14分)已知圆C:x2+y2﹣2x﹣8=0,直线l:x+ay﹣3a=0.(1)当直线l与圆C相切时,求实数a的值;(2)当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B=4时,求直线l的方程.18.(16分)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φ<π),若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为π,当x=时,函数y=f(x)取得最大值2.(1)求函数f(x)的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单调增区间;(2)若x∈[﹣,],求函数f(x)的值域.19.(1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2,∠BAD=60°,E,F分别为AB,BC上的点,且AE=2EB,CF=2FB.(1)若=x+y,求x,y的值;(2)求•的值;(3)求cos∠BEF.20.(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ABC顶点坐标分别为A(0,a),B (﹣,0),C(,0),Q(0,b),(其中a>0,b>0),圆M为△ABC 的外接圆.(1)当a=9时,求圆M的方程;(2)当a变化时,圆M是否过某一定点?若是,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1)的条件下,若圆M上存在点P,满足PQ=2PO,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1.(5分)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1,2)则sinα的值为.【解答】解:∵点P(﹣1,2),∴x=﹣1,y=2,|OP|==,因此,sinα==.故答案为:2.(5分)圆心为(1,﹣1),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解答】解:由圆心坐标为(1,﹣1),半径r=2,则圆的标准方程为:(x﹣1)2+(y+1)2=4.故答案为:(x﹣1)2+(y+1)2=4.3.(5分)已知向量=(3,﹣2),=(x,4),且∥,则x的值﹣6.【解答】解:向量=(3,﹣2),=(x,4),且∥,可得﹣2x=12,解得x=﹣6.故答案为:﹣64.(5分)函数y=cos(πx﹣)的最小正周期为2.【解答】解:函数y=cos(πx﹣)的最小正周期为=2,故答案为:2.5.(5分)已知扇形的半径为3cm,圆心角为60°,则扇形的面积为cm2.【解答】解:扇形的半径为R=3cm,圆心角为α=60°=,所以扇形的面积为S=lR=•α•R2=××32=(cm2).故答案为:.6.(5分)若方程x2+y2﹣2x+4y+m=0表示一个圆,则此圆的圆心坐标为(﹣1,2),m的取值范围是(﹣∞,5).【解答】解:方程x2+y2﹣2x+4y+m=0表示一个圆,此圆即(x﹣1)2+(y+2)2 =5﹣m,则此圆的圆心坐标为(1,﹣2).由5﹣m>0,可得m<5,故答案为:(1,﹣2);(﹣∞,5).7.(5分)将函数y=sin3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sin (3x﹣).【解答】解:将函数y=sin3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sin3(x﹣)=sin(3x﹣).故答案为:y=sin(3x﹣).8.(5分)已知||=5,||=12,且(3)•()=﹣18,则向量与的夹角为.【解答】解:设两个向量的夹角为θ,则cosθ===,又θ∈[0,π],所以θ=;故答案为:.9.(5分)圆O1:x2+y2+6x=0与圆O2:x2+y2﹣8y=0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解答】解:圆O1:x2+y2+6x=0的标准方程为(x+3)2+y2=9,圆心为O1(﹣3,0),半径为R=3,圆O2:x2+y2﹣8y=0的标准方程为x2+(y﹣4)2=16,圆心为O2(0,4),半径为r=4,则|O1O2|==5<3+4=R+r,且5>|R﹣r|=|3﹣4|,故圆O1和圆O2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答案为:相交.10.(5分)已知A(3,2),B(﹣1,5),则与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坐标是.【解答】解:=(﹣4,3),与向量同向的单位向量===.故答案为:=.11.(5分)已知sinα﹣cosα=,则sinαcosα=.【解答】解:sinα﹣cosα=,两边平方可得:1﹣2sinαcosα=,则sinαcosα=.故答案为:.12.(5分)已知向量=(1,1),||=1,|2+|=3,则|﹣|=.【解答】解:设=(x,y),∵向量=(1,1),||=1,|2+|=3,∴+=(2+x,2+y),=1,=3,联立解得,.∴=或.则|﹣|==.故答案为:.13.(5分)已知sin(﹣α)=﹣,且0<α<,则sin(+α)=.【解答】解:∵0<α<,∴﹣<﹣α<0,∴﹣<﹣α<,又sin(﹣α)=﹣,∴cos(﹣α)==,∴sin(+α)=cos[﹣(+α)]=cos(﹣α)=.故答案为:.14.(5分)在△ABC中,已知AB=AC,BC=6,点P在边BC上,则•的取值范围为[,18] .【解答】解:设BC的中点为D,①当P在BD上时,即0≤x≤3,设PB=x,则0>•=x(x﹣3)=(x﹣)2﹣;②当P在DC上时,即3<x≤6,PB=x,则•=x(x﹣3),0≤•≤18;综上:•的取值范围为[,18];故答案为:[,18].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5-17每题14分,18-20每题16分,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卷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4分)已知sinx=,其中0≤x≤.(1)求cosx,tanx的值;(2)求的值.【解答】解:(1)∵sinx=,0≤x≤,∴cosx==,…4分…7分(2)∵sinx=,cosx=,∴===…14分.16.(14分)已知向量=(4,﹣2),=(﹣1,3),=(6,8).(1)求(+)•;(2)若⊥(﹣λ),求实数λ的值.【解答】解:(1),;∴;(2);∵;∴=﹣10﹣8λ=0;∴.17.(14分)已知圆C:x2+y2﹣2x﹣8=0,直线l:x+ay﹣3a=0.(1)当直线l与圆C相切时,求实数a的值;(2)当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B=4时,求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x﹣1)2+y2=9,圆心为(1,0),半径为3 (2)∵直线l与圆C相切,∴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 (4)∴ (7)(2)∵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 (10)∴a=0或 (12)∴直线l的方程为:x=0或4x+3y﹣9=0 (14)18.(16分)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φ<π),若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为π,当x=时,函数y=f(x)取得最大值2.(1)求函数f(x)的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单调增区间;(2)若x∈[﹣,],求函数f(x)的值域.【解答】解:(1)因为当时,函数y=f(x)取得最大值2,所以A=2, (2)分因为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任意两个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为π,所以T=2π,即,所以ω=1,…4分将点代入f(x)=2sin(x+φ),得,因为0<φ<π,所以,所以;…6分令﹣+2kπ≤x≤+2kπ,k∈Z,解得﹣+2kπ≤x≤+2kπ,k∈Z;所以f(x)的单调增区间是;…10分(2)当时,,,…14分所以函数f(x)的值域是[﹣1,2].…16分19.(1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2,∠BAD=60°,E,F分别为AB,BC上的点,且AE=2EB,CF=2FB.(1)若=x+y,求x,y的值;(2)求•的值;(3)求cos∠BEF.【解答】解:(1)∴,∴ (4)(2)= (6)= (10)(3)设的夹角为θ,∵,∴ (12)又∵, (14)∴ (16)20.(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ABC顶点坐标分别为A(0,a),B (﹣,0),C(,0),Q(0,b),(其中a>0,b>0),圆M为△ABC 的外接圆.(1)当a=9时,求圆M的方程;(2)当a变化时,圆M是否过某一定点?若是,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1)的条件下,若圆M上存在点P,满足PQ=2PO,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设圆M的方程为:x2+y2+Dx+Ey+F=0.∵在圆M上∴解得D=0,E=5﹣a,F=﹣5a圆M的方程为:x2+y2+(5﹣a)y﹣5a=0当a=9时,圆M的方程为:x2+y2﹣4y﹣45=0(2)由(1)圆M的方程可化为:x2+y2+5y﹣a(5+y)=0要使圆M过某一定点,∴解得x=0,y=﹣5,∴圆M过定点(0,﹣5)(3)设P的坐标(x,y),因为PQ=2PO,所以,整理得,(b>0)所以点P 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又因为点P在圆M,所以两个圆有公共点,当a=9时,圆M的圆心为(0,2),半径为7故有,解得5≤b≤27第11页(共1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是指()A.细胞中的四对染色体B.细胞内有四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四个染色单体D.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5.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均发生在()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8.如图,是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9.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其分别发育成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不同点是( )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DNA分子含量C.子细胞的数目D.生殖细胞的数目10.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A.nB.2nC.3nD.4n11.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1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15.等位基因是指()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6.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是单性花,便于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A.自交、杂交和测交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D.杂交、测交和自交18.用纯种的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A.以黄色作母本,绿色作父本B.以绿色作母本,黄色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的花粉19.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20.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2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2.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F1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A.1B.1/2C.1/3D.1/42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杂交组合后代性状一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二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2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A.F1产生的配子B.亲本产生的配子C.亲本配子的结合D.F1配子的随机结合25.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A.1:1:1:1B.3:1:3:1C.3:3:1:1D.9:3:3:126.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YYRrB.YYrrC.YyRRD.yyRr27.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A.ddTtB.DDttC.DdTtD.DDTt28.基因型为AaBbCc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A.3种、9种B.4种、16种C.8种、27种D.4种、9种29.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A.GGhh×ggHHB.GgHh×GGHHC.GGHh×gghhD.GgHH×GGHh30.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D.aabb3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A.B.C.D.32.下列有关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男孩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父D.女孩的色盲基因全部来自外祖母33.一对夫妇生一“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 B X B╳X b YB.X B X b╳X b YC.X b X b╳X B YD.X b X b╳X b Y3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35.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D.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30分.36.如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2)A细胞有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_____期.(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_条.37.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2)从实验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绿色子叶的占_________.38.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占得比例是_________,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39.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用(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分数表示).40.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B或b,经查3号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回答:(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是_________基因(填显性或隐性),在_________染色体上.(2)7号成员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_________(填编号).(3)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若成员3和4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0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C、减数分裂中能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C正确;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定义的理解,难度不大.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是指()A.细胞中的四对染色体B.细胞内有四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四个染色单体D.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解答】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据此答题.【解答】解:①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①正确;②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错误;③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③错误;④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④错误;⑤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掌握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位置,再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着丝点不分裂,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但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已经分开不在一个细胞中,即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易错知识点,学生极易弄混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及着丝点的分裂情况,建议同学们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对比记忆.5.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均发生在()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可知,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该学会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后发生染色单体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原始生殖细胞(2N)初级性母细胞(2N)次级性母细胞(N)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N).据此答题.【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8.如图,是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其分别发育成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不同点是()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DNA分子含量C.子细胞的数目D.生殖细胞的数目【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专题】对比分析法;减数分裂.B、精子和卵细胞所含核DNA含量相同,B错误;C、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均可形成4个子细胞,C错误;D、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能列表比较两者,同时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nB.2nC.3nD.4n【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表示DNA分子复制,bc表示减数率一次分裂,c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由于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在没有复制时为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DNA分子复制,数目加倍;但每条染色体都含两个染色单体,数目不加倍,所以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2n,DNA数目是4n.故选:B.【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11.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正确;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均为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考点】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解答】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考点】受精作用.【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A正确;B、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正确;C、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D、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受精作用,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受精作用的概念和实质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是指()A.细胞中的四对染色体B.细胞内有四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四个染色单体D.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5.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均发生在()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8.如图,是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9.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其分别发育成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不同点是()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DNA分子含量C.子细胞的数目D.生殖细胞的数目10.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A.nB.2nC.3nD.4n11.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3.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14.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15.等位基因是指()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6.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是单性花,便于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A.自交、杂交和测交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D.杂交、测交和自交18.用纯种的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A.以黄色作母本,绿色作父本B.以绿色作母本,黄色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的花粉19.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20.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2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2.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则F1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A.1B.1/2C.1/3D.1/423.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2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A.F1产生的配子B.亲本产生的配子C.亲本配子的结合D.F1配子的随机结合25.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A.1:1:1:1B.3:1:3:1C.3:3:1:1D.9:3:3:126.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YYRrB.YYrrC.YyRRD.yyRr27.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A.ddTtB.DDttC.DdTtD.DDTt28.基因型为AaBbCc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A.3种、9种B.4种、16种C.8种、27种D.4种、9种29.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A.GGhh×ggHHB.GgHh×GGHHC.GGHh×gghhD.GgHH×GGHh30.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aBbB.AabbC.aaBbD.aabb3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A.B.C.D.32.下列有关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男孩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父D.女孩的色盲基因全部来自外祖母33.一对夫妇生一“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X B X B╳X b YB.X B X b╳X b YC.X b X b╳X B YD.X b X b╳X b Y3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35.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D.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30分.36.如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_,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2)A细胞有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_个DNA分子,属于_________期.(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4)染色体暂时加倍的细胞有_________.(5)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6)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染色体有_________条.37.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2)从实验_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3)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5)实验中一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绿色子叶的占_________.38.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占得比例是_________,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39.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现有表现型均为灰身直毛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由图1可知,在果蝇灰身和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2)由图2可知,在果蝇直毛和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3)若同时考虑这两对相对性状,则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用分数表示).40.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B或b,经查3号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回答:(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是_________基因(填显性或隐性),在_________染色体上.(2)7号成员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代中的_________(填编号).(3)6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若成员3和4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房山高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0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B错误;C、减数分裂中能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C正确;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定义的理解,难度不大.2.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是指()A.细胞中的四对染色体B.细胞内有四个DNA分子C.细胞内有四个染色单体D.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解答】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此时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据此答题.【解答】解:①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①正确;②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错误;③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③错误;④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④错误;⑤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⑤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掌握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位置,再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着丝点不分裂,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但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已经分开不在一个细胞中,即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易错知识点,学生极易弄混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及着丝点的分裂情况,建议同学们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对比记忆.5.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均发生在()A.有丝分裂中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可知,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该学会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后发生染色单体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原始生殖细胞(2N)初级性母细胞(2N)次级性母细胞(N)减数第二次分裂生殖细胞(N).据此答题.【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8.如图,是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同种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在其分别发育成精细胞和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不同点是()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DNA分子含量C.子细胞的数目D.生殖细胞的数目【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专题】对比分析法;减数分裂.【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解: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相同,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所含核DNA含量相同,B错误;C、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均可形成4个子细胞,C错误;D、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能列表比较两者,同时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如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A.nB.2nC.3nD.4n【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表示DNA分子复制,bc表示减数率一次分裂,c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由于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的细胞核内DNA在没有复制时为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DNA分子复制,数目加倍;但每条染色体都含两个染色单体,数目不加倍,所以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2n,DNA数目是4n.故选:B.【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11.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B正确;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D、精(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均为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考点】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解答】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