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之物理性能
竹纤维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分析

竹纤维是近年来由我国自行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吸湿、放湿性和染色性能优良等特点。
竹纤维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能够保持无虫蛀、不霉烂,有一定的抗菌功能。
竹纤维虽然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与其他纤维相比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缺陷,如湿强低于棉纤维,干强远低于涤纶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纤维针织物的性能特点,本文分别用竹纤维和棉纤维两种纯纺纱线进行小样织造,并对两种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为合理使用竹纤维开发产品提供一定依据。
1、实验部分1.1试样准备实验采用18.2tex的纯竹纤维纱和棉纱,在机号为30G的多针道单面机上织成两种织物,采用单面纬平组织,织物经适当整理后备用。
织物基本指标织物种类纵密/横列·(5cm)-1横密/纵行·(5cm)-1回潮率/%竹纤针织物120.376.57.87棉纤针织物113.972.17.82注:回潮率测定条件为温度16.2,相对湿度69%。
1.2测试仪器及方法织物透气性试验采用Y561型织物透气仪,参照国家标准GB5453—85规定试验方法。
织物悬垂性试验采用YG811织物悬垂测定仪,织物抗起毛起球试验采用YG502织物起毛起球仪,织物折皱弹性试验采用FY一22硬挺度仪、YG541A型织物折皱弹性仪,织物刚柔性试验采用LFY一22硬挺度仪。
测试条件:实验室温度25℃,相对湿度60%。
2、结果及分析2.1透气性和悬垂性两种试样的透气性测试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竹纤维针织物的透气性远优于棉针织物的,这是由竹纤维本身的特殊结构决定的。
在电镜下观察竹纤维的横切面和纵向结构,可看到竹纤维的横截面为带锯齿的不规则圆形,纵向平直,表面有沟槽,其形态结构与粘胶纤维几乎相同,因此透气性、吸湿放湿性良好,染色性能优良。
在炎热夏季,竹纤维的这些优良性能赋予了面料干爽舒适的特点,它可以瞬间吸收并蒸发人体排出的水分,使人感到凉爽。
织物透气性/L·(m2·s)-1竹纤维针织物3065.2棉针织物663.6试样的悬垂性测试结果见表3。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3)试样尺寸
扯边纱条样: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小于等于75%时,试样长为(300~ 330)mm以保证隔距为200mm和预加张力,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大于 75%时,试样长为(200~230)mm以保证隔距为100mm和预加张力 ,试样宽一般为60mm,然后在试样两长边各拆去5mm的边纱,使试样 的有效宽度为50mm。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中 脱出。在裁下试样前应标上经(纵)口处滑移不对称或滑移量大于2mm时,舍弃试验 结果。
(2)如果试样在距钳口5mm以内断裂,则作为钳口断裂。当5块试 样检测完毕,若钳口断裂的值大于最小的“正常值”可以保留,如 果小于最小的“正常值”,应舍弃,另加试验以得到5个“正常值” ;如果所有的试验结果都是钳口断裂,或得不到5个“正常值”,应 报告单值,钳口断裂结果应在报告中注明。
一、织物拉伸性能的相关概念
织物拉伸断裂是指织物在拉伸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伸长变形 ,最终导致其断裂破坏的现象。 1.断裂强力 织物受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单位为牛顿。 2.断脱强力 织物断开前瞬间记录的最终的力,单位为牛顿。 3.断裂伸长率 织物拉伸至断裂时产生的伸长占原长的百分率。常用断裂伸长率 表征织物的抗拉变形能力。 4.断脱伸长率 对应于断脱强力的伸长率。 5.断裂功 是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到断裂时外力所做的功,它反映了织物的 坚牢程度。 6.断裂时间 织物拉伸至断裂所需要的时间。
等速伸长(CRE)织物强力试验仪(如图3),剪刀、钢尺、挑针、张力重 锤、烧杯等用具,织物试样若干种,三级水。
抓 样 试 验 夹 持 试 样 面 积 的 尺 寸 为 25mm±1mmX25mm±1mm 。 可 使 用 下 列 方 法 之 一 达 到 该尺寸。
针织物主要特性

针织物在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的线圈个数。它反映在一定纱线粗细 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通常用横密、纵密和总密度表示。 横密是针织物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毫米)内的线圈数。 纵密是针织物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 总密度是针织物在规定面积(如25平方厘米)内的线圈数。 针织物横密对纵密的比值,称为密度对比系数。
基本单元:
针织物:线圈就是针织物的最小基本单元,而线圈由圈干和延 展线呈一空间曲线所组成。
梭织物:经纱和纬纱之间的每一个相交点称为组织点,是梭织 物的最小基本单元。
区别
特性
针织物:因线圈是纱线在空间弯曲而成,而每个线圈均由一根 纱线组成,当针织物受外来张力,如纵向拉伸时,线圈的弯曲发生 变化,而线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时线圈的宽度却减少,如张力是横 向拉伸,情况则相反,线圈的高度和宽度在不同张力条件下,明显 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因此针织物的延伸性大。
毛皮
动物毛皮的毛一般分为两种或三种,底层的为绒毛,细而轻, 但产量低,价格高;上层为刚毛,毛皮的颜色通常都来自刚毛, 有的动物还有中层毛。 通常应用的毛皮有羊、兔、狗的等,比较名贵的有狐狸、海獭、 貂、海狸鼠、海豹的毛皮等,常用做大衣、帽子、围巾的材料, 比较厚重的毛皮如熊、狼的毛皮一般作为褥子、挂毯等材料。 如果去除毛为皮革,如羊皮,皮革作为制鞋的材料更为常用, 也可用于制作服装。 单独的毛也是纺织的材料,羊毛是最常用的材料,山羊绒轻软, 比较名贵,在印度非常流行藏羚羊绒制作的围巾,轻软可从戒 指孔中穿过。中国的毛笔中的狼毫是用黄鼠狼尾部、山羊或兔 的刚毛制作的。
针织物的缺点是容易勾丝,且尺寸较难控制。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指标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指标1、线圈长度:2、密度:4、单位面积标准重量:3、未充满系数和覆盖系数:5、脱散性:6、卷边性:7、延伸度:8、弹性:9、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 10、缩率:11、起毛起球一、针织生产对纱线原料的要求 针织用纱的细度针织用纱的捻度针织用纱弹性针织用纱的强度与伸长率纱线的摩擦性能其它要求原料种类、纱线细度的选择、针织机机型、机号的选用是针织物工艺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纱线细度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可以用纱线的直径或周长表示,也可用长度和重量的关系间接表示纱线细度单位:特克斯Tt 、旦尼尔Td、公制支数Nm、英制支数Ne 换算关系:Tt=0.111 X TdNm=1.693 X Ne不同的细度指标与纱线直径的关系(见书P30)(二)、机号表示针织机针床或针筒上排针稀密程度的指标,用针织机针床(针筒)上规定长度内所具有的针数(针槽数)来表示,反映了针床上植针的稀密程度以及用针的粗细。
G=E/T机号越高,说明规定长度内植针数越多,它所要求加工的纱线细度越细。
大多数圆纬机针床的规定长度为25.4mm,有些针织机如台车规定长度为38.1mm。
(三)针槽间隙织针针头厚度a、筒口处针槽壁的厚度为b,针与针槽壁的间隙为上式间隙越大,可加工的纱线越粗,间隙与针距的比值-间隙系数β越大,可加工的间隙的利用率越高,在相同的机号条件下,可编织更紧密的织物。
随着针织机机号的提高,允许加工的最高纱线的线密度也相应降低,主要看针槽间隙与纱线直径之间的比值-加工系数C,一般要求C≥2,若低于2,纱线在编织过程中可能有两根纱线或结头同时处于一个间隙之中的情况,将受到不同程度的积压,损伤纤维,甚至出现破洞(四)纱线线密度与机号关系的理论公式根据机号、间隙系数、加工系数的概念,可以推导出纱线线密度与机号关系的理论公式:Tt=Kt/G2 (G的平方,下同)(Kt=7000~11000)Td= Kd/G2Nm= Km G2Ne=Ke G2在实际生产中,任何一种机号的针织机,都有一个适合加工纱线线密度的范围,其最大线密度取决于针与槽间隙,最小线密度理论上不受限制,只取决于织物服用性能,或者说织物的未充满系数。
织物与织物的物理性能

织物与织物的物理性能什么是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有吸湿法和蒸发法。
把盛有吸湿剂或水并封以织物试样的透湿杯放置于规定温度和湿度的密封环境中,根据一定时间内透湿杯(包括试样和吸湿剂或水)质量的变化计算出透湿量。
一、定义织物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应力与变形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性能叫做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它包含强度、伸长、弹性及耐磨性等方面的性能。
1:织物:由线条状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关系构成的片块状物。
机织物,针织物,第三织物,无纺织物2:织物中的纱线存在三种结构关系:交叉关系,绕结关系和连接关系;交叉关系:两组纱线直线运动相遇后上下交替接触,构成正余铉曲线状稳定叠压的关系。
绕结关系:曲线运动的纱线相遇后弧圈内侧接触构成稳定穿套的关系。
连接关系:互相靠近或接触的纱线依靠粘结等外部作用力构成的稳定关系。
3:织物中的纱线还存在三种非结构关系是点接触关系,并列接触关系和相离关系。
这三种关系结合上面三种结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定性能且稳定的织物。
4:机织物: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针织物: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第三织物:由既存在交叉关系和又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无纺织物:纱线由连接关系构成的织物。
二、强度性能1.织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作用时,会产生拉伸断裂。
将织物受力断裂破坏时的拉伸力称为断裂强度;在拉伸断裂时所产生的变形与原长的百分率,称为断裂伸长率。
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决定于纤维的性质、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组织以及染整后加工等因素。
⑴纤维的性质:纤维的性质是织物拉伸断裂性能的决定因素。
纤维的断裂强度是指单位细度的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单位:CN/dtex。
在天然纤维中,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其次是蚕丝和棉,羊毛最差。
化纤中,锦纶的强度最高,并且居所有纤维之首,其次是涤纶、丙纶、维纶、腈纶、氯纶、富强纤维和粘胶纤维。
其中,粘胶纤维强度虽低,但略高于羊毛,在湿态下,其强力下降很多,几乎湿强仅为干强的40~50%。
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针织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方法近年来,测试工作已成为许多针织物生产厂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织物生产厂家已逐渐知道,即使测试的项目不多,也能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次品、改善品质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测试的对象,从原料到染整成品;测试的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在针织用纱方面测试的基本项目一般有:(1)含水量和回潮率,(2)含油量,(3)纱线粗细(支数),(4)纱线的均匀度。
除了这些测试内容外,有的厂有时还要求试验纱线的其他性质如拈度、断裂强度、疏松性、残余收缩性和弹性。
针织布的测试项目多于纱线的项目。
一个中等规模针织物生产厂家,经过周密考虑的测试内容大致不会超出以下范围:(1)破裂、撕裂、断裂强度,(2)耐磨强度,(3)纬向条花,(4)起球程度(对有聚丙烯腈和聚酯成分的针织物特别重要),(5)抽丝程度(对变形聚酯的单面和双面针织物特别重要),(6)织幅和单位面积重量,(7)每平方寸织物内的线圈横列和线圈纵行数。
除了以上的基本测试内容外,有的针织厂还可能测试针织布的静电性能、延伸度和回弹性、透气性、折皱性、悬垂性、拒水性、防火性。
至于纱线和织物的化学测试,所牵涉到的设备和装置,其要求比物理测试复杂得多。
有些针织厂在设备上兼具物理和化学测试的能力。
但在大多数场合, 许多针织厂认为将这些测试工作委托给专门的试验室进行为好。
针织物最常进行的化学测试项目有:染色的日晒牢度、汗渍牢度、洗涤和干洗牢度、摩擦牢度、升华牢度,有时也测试各种化学整理剂(如填充剂和加重剂、防缩树脂、手感改善剂、抗静电剂、防霉剂、丝鸣增效剂、消光剂等)对于穿着者所能引起的过敏作用。
针织物勾丝性能测定仪由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的Gellowen 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适用于变形长丝、非变形长丝、短纤纱以及上述纱线混纺制成的针织物和机织物;另外,此设备是专为针织物和机织物而设计的,簇绒织物和非织造布不能使用该方法。
钉锤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试样套在包有毛毡的转筒上,既不能绷紧,也不能松动起皱,把一个用链条悬挂的钉锤绕过导杆放到试样表面上,当转筒以恒速转动时,钉锤在试样表面随机翻转、跳动,使试样勾丝。
第三节 针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第一章 针织概述
二
1. 线圈长度:指组成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 2. 密度:表示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
横密: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 数。 PA=50/A(A—圈距)
纵密: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 数。 PB=50/B(B—圈高)
(重点) 8.针织物的几个重要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重点)
第一章 针织概述
2. 横列——针织物中,线圈沿织物 横向组成的一行称为线圈横列。
3. 纵行——针织物中,线圈沿纵向 相互串套而成的一列称为线圈纵 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圈距——在线圈横列方向上,两 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水平距 离“A”。
5. 圈高——在线圈纵行方向上,两 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B”。
总密度: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50mm×50mm) P=PA×PB
第一章 针织概述
3.未充满系数: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线密度对其稀密 程度的影响。 线圈长度与纱线直径的比值
δ= L/f L—线圈长度(mm) f—纱线直径(mm)
思考:δ越大,织物越稀、密?
4.单位面积干燥重量:每平方米针织物的干燥重量,
第一章 针织概述
第一章 针织概述
12.断裂强力: 针织物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下,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 最大负荷。 13.勾丝:针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碰到坚硬的物体, 织物中的纤维或纱线就被勾出,在织物表面形成丝 环。
第一章 针织概述
14.起毛起球: 针织物在穿着洗涤过程中, 受到摩擦,表面纤维端露出 织物而起毛。若这些起毛纤 维在以后不会及时脱落。就 互相纠缠在一起,形成许多 球形小粒。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1线圈的长度L针织物的线圈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和延展线组成。
2密度我国规定,纬编织物的单位长度为50MM。
横密P A;P A=50/A ,纵密:P B P bB=50/B台达PLC与交流伺服器在经编机上的应用1 引言传统的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包括纤维、织造、后整理和服装四个部分。
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
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
经编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我国的经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的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新兴地区经编企业起点高、产品结构合理、规模效益明显,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的注入,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使我国的经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
传统的经编机多为链条式经编机,由于其为机械主轴传动结构,没有导入电气传动,造成其以下缺点:织花速度慢,效率低;链条机构复杂,每更换一种花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每一花型对应一种链块,这样更换花型时间长,成本高。
造成小批量定单失去生产意义;由于机构的复杂性,致使复杂花型无法在链块机上进行生产。
只能生产花型较简单的布料,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全伺服经编机已在纺织中渐渐得到应用。
现在全伺服的经编机在产量,效率,花型多样性,产品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优势,因此将成为未来提花织布的主流。
2 全伺服经编机系统构架2.1系统架构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架构2.2系统配置系统配置1 控制部份。
系统采用DVP80EH00T+DVP08HN00T+DVP08HN00T+DVP08HN00R系统集成做为主控制器,进行横移信号的采集,进而再同步发送给各个分控制器(DVP32EH00T),系统分控制器共有28个DVP32EH00T,每组分控制器控制两轴梭节伺服。
分控制器与伺服分别通过RS485通讯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监控。
2 驱动部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物之物理性能收入纬博:专业知识针织物与梳织物有很大区别,针织物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主要物理机械性指标有多种,通过其物理机械性之特点,及测量数据便可成为针织物之基本指标。
[一]密度(STITCH DENSITY):织物的密度对外观影响很大,密度是表示针织物在一定纱线细度条件下的疏密程度,通常用规定长度的线圈数来表示,有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两种:(1)横向密度(COURSEWISE DENSITY):简称横密,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A=50/APA─横向密度A─圈距50─规定长度(mm)(2)纵向密度(WALEWISE DENSITY):简称纵密,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B=50/BPB─纵向密度B─圈高50─规定长度(mm)总密度:针织物在规定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
密度对比系数:针织物横向密度对纵向密度的比值。
针织物的密度是目前考核针织物之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线圈长度(LOOP LENGTH):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及其延展线段所组成。
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线圈长度的近似计算和测量方法有三种:(1)按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进行计算。
(2)把线圈拆散再量度其实际线圈长度。
(3)在针织机编织时,利用仪表实测其线圈长度。
线圈长度与针织物的密度有关,对针织物的机械性能如: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以及抗起毛球性和勾丝性等,存在很大的影响,是评定针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
[三]未充满系数(LINEAR MODULUS OF STITCH):未充满系数又称线圈线性模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细度对疏密程度的影响,反映针织物的紧密程度,线圈长度和纱线直径是分不开的,未充满系数是表示在不同纱线细度情况下,反映针织物的疏密程度的指标。
未充满系数为线圈长度l与纱线直径f之比,用符号8表示:8=l/f8─未充满系数l─线圈长度(mm) f─线圈直径(mm)未充满系数分为两部份:(1)面积未充满系数(AREA MODULUS OF STITCH):亦称线圈面积模数,表示针织物结构疏密程度的工艺参数,是一个线圈在针织物中所占面积与纱线在线圈中所占面积之比值。
(2)体积未充满系数(VOLUME MODULUS OF STITCH):亦称线圈体积模数,表示针织物结构疏密程度的工艺参数,是一个线圈在针织物中所占体积与纱线在线圈中所占体积之比值。
[五]覆盖系数(COVER FACTOR):亦称紧密系数(TIGHTNESS FACTOR),表示针织物紧密度的工艺参数,为纱线特数(TEX)的平方根与线圈长度之比,即K值。
K值=TEX/线圈长度开方。
线圈长度愈短或纱线直径愈粗,K值就愈大,织物愈密。
1. 针织物之机械性能[一]单位面积干燥重量(COMMERCIAL WEIGHT):针织物单位面积的干燥重量是考核针织物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每平方米的干燥针织物的克重表示(g/m2),可利用切重仪,切出规定面积布样,再称出其重量,再以回潮率计算出其单位面积干燥重量。
[二]厚度(THICKNESS):针织物的厚度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细度等因素,一般以厚度方向有几根纱线直径来表示,或以纱线密度来表示,最简单以厚度仪测量织物的厚度数值。
织物厚度尤以双面罗纹类布种,十分重要,对织物外观手感弹性有密切影响。
[三]脱散性(LADDERING RAVELLING):针织物的脱散性是指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与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互相分离的一种现象。
当纱线断裂后线圈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脱散,有些织物圈干沿逆编方向脱散,有些织物的沉降弧沿顺编方向脱散。
织物的脱散性不单使针织物强力及外观受到影响,针织物的脱散性及其组织结构、纱线摩擦系数、织物的未充满系数和纱线的抗弯刚度等因素有关,线圈长度长,脱散性大,纱线摩擦系数和纱线的抗弯刚度大,则脱散性小。
[四]卷边性(SELVEDGE CURLING):某些组织的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边缘发生自然包卷的现象,称为卷边,是由于各线圈中弯曲的纱段,具有内应力,力图使纱段伸长的缘故,这是线圈的弹性恢复力作用的综合结果。
卷边性与针织物组织结构、纱线弹性、纱线细度、松度、密度以及纱线长度有关。
单面织物因所有弯曲方向相同,弹性恢复力的方向也相同,形成织物从布边的横列向织物正面包卷,而纵行向反面包卷,罗纹或双面织物,因纵行或横列线圈其相应纱段弯曲方向相反,相反方向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织物的卷边性并不明显。
卷边性要以后整浆边等工艺解决,或改变布边组织作改善。
[五]延伸性(EXTENSIBILITY):针织物的延伸性是指针织物受外力拉伸时的伸长特性,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线圈长度、纱线性质和细度有关,因线圈形状变化与纱线的伸长,令织物变形,对针织物的延伸性可分为单向和双向,单向拉伸时织物沿拉力方向伸展,并且垂直拉力方向收缩。
而双向拉伸时,两组相互垂直拉力,同时在织物上产生作用,作横直两方拉伸,如拉力不停,直至织物变形如同拉伸纱线,最后断裂为止,一般大部份针织物横向延伸性比纵向大,有些织物则横直延伸性接近相同。
[六] 弹性(ELASTICITY):针织物的弹性是指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后,针织物恢复原状的能力,它取决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纱线的弹性、纱线的摩擦系数的减小而变大,织物弹性在规定范围内随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的减小而增加。
[七]断裂强力与断裂伸度(BREAKING TENACITY & BREAKING ELONGATION):针织物在连续增加的负荷作用下,直至断裂时所能承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值,称为针织物的断裂伸长率。
[八]收缩率(SHRINKAGE):针织物的收缩率是指针织物在一定状态下,如加工或使用过程中,胚布或成的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变化,相比的变化率,它可由公式求得:Y=H1-H2/H1 X 100%Y─针织物收缩率H1─针织物在加工或使用前的尺寸H2─针织物在加工或使用后的尺寸。
针织物的收缩率可有正值和负值,如在横向收缩而纵向增长时,则横向收缩率为正,相反为负。
[九]勾丝和起毛球(SNAGGING & PILLING):针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尖硬或粗糙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织物中的纤维或纱线被勾出的一种现象,勾丝情度与织物的结构,疏密度,原料特性,后整理有关。
起毛球则为织物在穿湙及洗涤过程中不断受摩擦,织物表面纤维端被拖出,露于织物的表面而形成起毛,若这些起毛的针织物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脱掉,甚至相纠缠在一起,称为起毛球。
起毛球的因素很多,主要为针织物所用原料的品种、针织物组织结构、染整加工的条件等。
起毛球现象在合成纤维织物较严重,可在纤维强度适当降低,以便毛球容易脱落,可改善布面起毛球情况,用树脂处理布面,亦可改善起毛球情度。
2. 针织物之缩水与缩率织物之缩水是纺织业内的一个大问题。
上文所讲缩水是纺织品在一定状态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等过程﹐发生长度或宽度变化的一种现象。
纺织品包括纱线纤维﹑面料﹑成衣。
缩水这个名词有点牵强﹐因有水字﹐必然与水有关的收缩现象。
但大家都知道﹐令织物产生收缩之方式有多种﹐在纤维方面﹐上文提及有沸水收缩﹑热空气收缩﹑热蒸气收缩等﹐对于纤维称收缩比较合适。
而织物面料之缩水﹐为纱线及织物结构在加工时,所受之不同外力作用所产生﹐为湙下一工序成衣制造时得以控制。
故生产面料时需经处理﹐把缩水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更贴切些可称为织物尺寸稳定性。
而成衣经过穿著﹑使用和洗涤后﹐能保持原有尺寸形状的性能﹐一般称缩水,已成为习惯。
在过往日子里﹐纺织品缩水问题不被重视﹐市场已接受缩水事实。
在买服装时已预大尺码﹐以便缩水出现后,尺码变得更合适。
时至今日﹐消费者知道预尺码缩水这个问题﹐应为生产商责任。
一时间﹐缩水问题便成为纺织行业的大问题。
如何控制得好,更被各企业所追求及改进。
各种形形式式之帮助降低缩水的机械层出不穷,低缩率织物成为品牌及生产厂的急切追求。
针织品之结构特色﹐令缩水问题更难控制。
在此﹐首先了解针织物松弛状态或称松弛稳定状态﹐即针织物处于内应力消失后尺寸稳定的状态﹐此状态可分为﹕(一) 静态干松弛状态:即针织物在完全无张力条件下平放在平面上﹐让其自然松弛﹐在特定时限内所达到的松弛状态。
(二) 静态湿松弛状态:即针织物在浸液内静置﹐特定时限后脱水﹐并于无张力条件下平置,干燥后所达到的松弛状态。
(三) 动态湿松弛状态:即织物在滚动洗涤状态进行并脱水﹐在无张力条件下平置干燥﹐在特定时限后所达到之松弛状态。
(四) 完全松弛状态:即织物在滚动洗涤状态进行并脱水﹐再在滚动状态下干燥﹐在特定时限后所达到之松弛状态。
为了检测针织物的各种松弛状态﹐必需将处理前后试样尺寸的变化进行量度﹐其相差的百分比即为[缩率]﹐亦作为织物尺寸稳定性能的指标。
其公式如下﹕Y = ( H1 –H2 ) / H1 x 100%Y = 针织物的收缩率H1 = 针织物在加工处理前之尺寸H2 = 针织物在加工处理后之尺寸织物之收缩率可分为正值及负值。
若横向缩小﹐纵向增长时﹐则横向收缩率为正值﹐纵向则为负值。
织物的收缩率视乎织物之原料﹑织物之组织结构﹑织物之织染整加工方法的差异而定。
因影响变量多﹐要稳定则必须对从头到尾的各个工序进行关注及控制。
3. 针织物线圈之认识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接而成织物﹐而线圈是纱线在三度弯曲的条件下﹐呈一空间曲线而成。
而组成线圈可分几个部段﹕(定义参考中国国家标准)(一)线圈LOOP﹕由两根圈柱及一个针编弧和一个沉降弧所组成。
(二)圈柱LEG LOOP PILLAR﹕线圈的圈干中与针编弧相连的直线支柱部份。
(三)圈干NEEDLE LOOP﹕线圈中针编弧和两根圈柱组成的部份。
(四)针编弧TOP ARC﹕线圈的圈干中与两根圈柱连接的圆弧部份。
(五)沉降弧SINKER LOOP﹕线圈中连接同一横列相邻两个圈干的线段。
(六)延展线UNDER LAP﹕经编线圈中连接邻近两个横列圈干的部份。
沉降弧与延展线主要连接著相邻的两只线圈﹐针织物就是以线圈各部段相互串套而成。
(七)纵行线圈WALE﹕针织物中线圈在纵向串套连接的行列。
(八)横列线圈COURSE﹕针织物中线圈在横向连接的行列。
(九)线圈长度LOOP LENGTH﹕针织物中每个线圈的纱线展直后的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及其延展线段之长度﹐一般以毫米mm 单位。
(十)圈高COURSE SPACING﹕在线圈纵行方向上﹐相邻之两个线圈对应点间之距离。
(十一)圈距WALE SPACING﹕在线圈横列方向上﹐相邻之两个线圈对应点之距离。
(十二)正面线圈﹕针织物外观有正面及反面之分﹐线圈圈柱处于为其串套的那个线圈的针编弧上面的线圈﹐或线圈圈柱覆盖于线圈延展线上的一面﹐称正面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