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IT培训机构骗术曝光

合集下载

网络课程骗局曝光谨防教育培训诈骗

网络课程骗局曝光谨防教育培训诈骗

网络课程骗局曝光谨防教育培训诈骗近年来,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应运而生。

然而与此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了这一热潮,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从中谋取暴利。

本文将为您剖析网络课程骗局的套路,并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1.高额回报的虚假承诺很多网络课程会宣传可以轻松赚取丰厚的收益,甚至夸张到月入数万的程度。

他们会用各种数据和案例来支撑这一说法,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虚假的。

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学员,从而获取更多的报名费和相关收益。

2.夸张的课程内容和师资有些网络课程会大肆宣扬自己的授课内容有多么丰富,授课老师有多么出色。

但实际上课程内容和授课质量往往与广告宣传大相径庭。

有些课程甚至连专业性都达不到,更不要提能否帮助学员取得实质性进步了。

3.诱导性的营销手段一些网络课程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吸引学员,如限时优惠、一次性打包、返现等。

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错过就没有”的紧迫感,促使学员下单。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噱头,目的就是想要尽快圈钱。

4.售后服务缺失即便学员成功报名了网络课程,后续的售后服务也常常存在问题。

当学员遇到任何疑问或技术问题时,客服人员要么无法及时响应,要么语焉不详,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情况下,学员的学习体验自然大打折扣。

5.隐藏的收费陷阱有些网络课程在表面上看起来收费合理,但实际上却设置了各种隐藏收费。

比如说需要购买辅助工具、参加线下活动等,这些都会增加学员的实际支出。

学员在报名时很难一眼看出这些收费陷阱。

网络课程骗局的套路五花八门,有的隐藏得很深,不易被发现。

因此在选择网络课程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谨慎和警惕的态度,仔细甄别课程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切记轻易上当受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成为教育培训诈骗的受害者。

软件开发培训是骗局吗?

软件开发培训是骗局吗?

软件开发培训是骗局吗?网上讨论很热闹的软件开发培训常见骗局,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很多机构挂羊头卖狗肉,让一些学子坑的很惨,下面简单罗列几种软件开发培训常见的骗局!一、借着国家工信部的幌子进行软件开发培训招生市面上还有一些机构是号称国家工信部旗下的公司,跟你说是可以带薪培训的,培训的时候每个月都有生活补助,乍一听,挺好,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等你去了之后,他会让你签一些材料,他们就在这些材料里面做文章,里面会包含一些贷款协议。

请注意,是贷款协议,也就是说,你在培训的时候,他们给你补助,但是毕业后,你需要再还钱,而且还钱的金额都得上万了,由此可见,之前他们给你们发的补助,其实就是你们自己给自己发的,然后你还得再给他们还贷款。

这种欺骗的手段很温和,但是却很肮脏,就像温水煮青蛙,水滚了,你才意识到疼,不过这时候已晚了!市面上这些不良机构还是蛮多的,同学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天上不会掉馅饼!【点击查看,了解更多】二、以招聘软件开发实训生的名义进行招生在一些招聘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机构在发布招聘信息,说是要招聘java助理或者实训生,而且是招聘无经验的,待遇都很高。

如果你给他们投了简历,那么你就开始掉到他们设的套了。

有的是面试直接告诉你,你的能力不够需要前期培训来提升,之后就可以上班了,许多人以为是公司内部培训,就傻傻同意了。

而有的更狠,他们会通知你过去面试,但是无论在面试的时候你答的多么烂,他们也会通知你面试通过了,但是当你去办理入职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忽悠你来培训了,说的天花烂坠,如果你信了,并且报名了,那么你就被骗了。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做教育的公司,昧着良心来做教育,他们能培训出优质的学生吗?三、软件开发每个人都能学会许多初中毕业生,10几岁就外出打工了,工厂混了几年,估计连汉子都忘记怎么写了,看朋友做程序员薪资较高,有了想法想了解学习,就忽悠人家,软件开发很简单,不需要基础,事实上软件开发作为后台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并非每个人都能学会,并且如果你初中毕业,除非你有超强的天才能力或者非常喜爱,不然很难去入这个门的!这都是前人上当受骗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大家吸取不要被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给骗了,而且我发现通过百度搜寻培训班的时候是有技巧的,比如你在成都培训,搜索“成都软件开发培训”,除了百度竞价广告外,排名较靠前的都比较靠谱!而不是点一些乱七八糟的广告!【点击查看,了解更多】北大青年锦江天府学院,是北大青鸟在西南地区的一所全专业校区,拥有编程开发、ACCP、BENET、网络营销、Web前端、Android开发、Java开发、软件开发等热门专业课程,总有一款适合你。

谨防IT培训考试陷阱

谨防IT培训考试陷阱

谨防IT培训考试陷阱谨防IT培训考试陷阱谨防IT培训考试陷阱,很对人在找工作前会去考一个IT证书,因为这能添上一个不错的履历,但是很多人在报考IT培训时是很容易遇到各种陷阱,下面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IT培训考试都哪些陷阱。

不少培训机构在宣传中夸大其辞,称“只要手中有了‘××证书’,成为‘××认证工程师’,不但工作好找,而且年薪可以到达10万”。

由于IT企业都希望招收有经历的人,IT认证证书就是其在此方面一个能力的表达,持证一族比没有证书者更易找工作,而且工资收入一般也较高。

但随着各种“假证书”、“灌水证书”的出现,IT证书的含金量受到了一定程度打击,企业会更加注重你的实际能力。

很多培训机构都宣称自己是被正式授权的,培训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就能拿到绝非假冒的证书。

据了解,一般像微软、思科这样的厂商认证,其培训与考试是分别进展授权的,两者相对独立。

授权培训中心由微软亲自经过严格、全面的考核后授权,而微软认证考试中心那么分别委托两家美国的计算机教育和考试认证效劳公司授权。

利用授权考试中心的名誉假冒授权培训中心进展欺骗的隐蔽性最强,最简单有效的识别方法就是去厂商网站查询当地培训中心,如果没有那么必假无疑。

在招生时只告诉你参加某一认证的学期是多长时间,而且可随来随学。

但就不告诉你详细学时数、授课教师等详情。

一定要问清详细的学时、授课时间及授课教师等详细情况。

教师授课水平的上下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比方,要想成为微软授权认证培训中心,至少要有两名取得微软认证教师证书MCT的讲师,并且每个讲师会有侧重性的讲授1~2个课时。

而认证教师的可以从微软的网站查到。

虽不承诺100%通过考试,但却有称一次考不过,可重考。

因为IT认证考试费用较昂贵,而多数学员的经济状况不佳,可重考对他们的诱惑可想而知。

但因其提供的低本钱的培训(提供一台电脑让你背题库),仍有可观的利润。

如某课培训费用为350元,减去重考费用240元,仍有100多元的利润。

上海达内培训被骗的经历

上海达内培训被骗的经历

上海达内培训被骗的经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行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
IT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其中不乏一些不良培训机构,他们以虚假宣传、虚假承诺等手段骗取学员的钱财,给学员带来了极
大的伤害。

本人就曾经遭遇过上海达内培训的骗局,现在将其经历分
享给大家,以提醒大家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要谨慎。

一、虚假宣传
在选择上海达内培训之前,我曾经看到过他们的广告,宣传自己是国
内最好的IT培训机构之一,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能够帮
助学员快速掌握IT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然而,当我真正进入上海
达内培训后,才发现这些宣传都是虚假的。

他们的师资力量并不强大,教学设备也很一般,而且教学质量也很差,根本达不到他们所宣传的
水平。

二、虚假承诺
在我报名上海达内培训时,他们承诺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IT技能,并且可以帮我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然而,当我学习完毕后,他们
并没有兑现承诺,也没有给我提供任何就业机会。

我多次联系他们,
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这让我非常失望和愤怒。

三、不良服务
在上海达内培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他们的服务态度非常差,根本不愿意帮助我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需要咨询一些问题,他们也不
愿意耐心解答,甚至有时候还会对我发脾气。

这让我感到非常不满和
失望。

总之,上海达内培训的骗局让我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得
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提醒大家在选择培训机
构时要谨慎,不要被虚假宣传和承诺所迷惑,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
培训机构,以免上当受骗。

IT培训机构惯用伎俩大揭秘

IT培训机构惯用伎俩大揭秘

IT培训机构惯用伎俩大揭秘
任何不以就业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现在做IT培训的机构杂草丛生,都是打着100%就业的招牌,然而你信吗?在这个竞争惨烈又缺乏安全感的社会,保证就业已经成为一种说辞。

然而真正的就业并不是给求职者一个栖身之地。

在这里并不是要抨击培训机构,只是还原事实。

确实有很多培训机构是跟求职者说学培训完之后高薪就业某家大企业,非常的吊炸天。

事实上,他们又有多少底气可以跟你保证呢?没有企业背景做支撑,培养的人才的模式也是流水线。

培训完了之后推荐到各种企业,最终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到底能不能胜任自己的岗位都是一个大写的问号。

高薪就业的牌已经被打烂!**机构最新就业喜报,吊炸天!培训4个月最终以12K的高薪入职**企业。

看到这个数字吓得我都不知道挖掘技术哪家强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完全没有基础的孩子,给4个月的高压训练,之后就是10K以上的月薪,咱们都是读过书的人,这些打着高薪就业的招牌做培训的是不是少了一些真诚?
参差不齐的招生模式,各大培训机构为达到盈利对外界招聘不同层次的学员。

就像一个大杂烩,将不同学历(中专、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等)的人员拉去同一个环境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最终出来的效果绝对也是参差不齐。

至于为何会出现高薪就业的说法也就可想而知了。

源头把控优质资源更有保证,相对而言,北大青鸟贵州大数据学院的招生模式要严格很多。

具体体现在从源头把控。

每一个人才我们都是经过多层次筛选,从学历和个人素质以及职业素养方面把控,确保所有的小伙伴们都是最优秀的。

经过我们的塑造和打磨最终能够以最优秀的状态进入企业。

点击咨询。

奈学教育维权案例(2篇)

奈学教育维权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奈学教育,一家专注于IT培训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然而,在2019年,奈学教育却因涉嫌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引发了一场维权风波。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案例,以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借鉴。

二、事件经过1. 消费者投诉2019年3月,消费者小王在奈学教育报名参加了Python培训课程。

报名时,奈学教育宣称课程由业内知名讲师授课,就业率高达90%。

然而,小王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讲师并非宣传中所说的业内知名人士,课程内容也与宣传不符。

此外,奈学教育在课程结束后,拒绝退还学费。

2. 消费者维权小王在多次与奈学教育协商无果后,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调查发现,奈学教育涉嫌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媒体曝光消费者协会的调查结果引起媒体关注,多家媒体报道了奈学教育涉嫌欺诈消费者的新闻。

舆论压力之下,奈学教育不得不回应公众关切,承诺对涉嫌虚假宣传的课程进行整改,并对退款问题进行协商。

4. 维权成功在消费者协会和媒体的推动下,奈学教育最终与小王达成退款协议,退还了小王的学费。

同时,奈学教育对涉嫌虚假宣传的课程进行了整改,并承诺加强内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例分析1. 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不足该案例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不足。

小王在报名奈学教育时,未对课程内容、师资力量等进行深入了解,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2. 教育机构监管不力奈学教育涉嫌虚假宣传、退款难等问题,暴露出我国教育机构监管不力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合法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

3. 法治精神彰显在此次维权事件中,消费者协会和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积极推动案件调查,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法治精神的践行。

四、启示1. 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消费者在购买教育产品时,要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师资力量等信息,提高自身权益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小心IT培训行业的一些骗局

小心IT培训行业的一些骗局

小心IT培训行业的一些骗局目前的现状是,IT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很多IT培训机构受利益引诱,不顾一切海量投入广告,为忽悠学生不惜做出种种承诺,让很多初涉社会的同学不知所措。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IT培训机构、课程学习以进入IT行业,是摆在所有IT求学者面前的难题培训机构常用伎俩剖析,伎俩一:来者不拒由于专业对口工作不是很好找,想转行从事IT,看了某家培训机构的地铁广告后前往咨询。

在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情况下,他却通过了这家培训机构所谓的严格的入学考试,并且告诉他经过他们的培训一定能找到月薪5K 以上的工作。

结果培训结束后,投了上千份简历,很长时间也没能接到一份入职通知。

分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从事IT职业的,如果自己计算机基础很差而培训机构没有任何提醒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这家机构的唯一目的了。

伎俩二:名企联合招聘/招聘实习生,小李在学校计算机学习的不错,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结果很快获得了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面试机会。

如期前往后发现面试地点在某培训机构内。

一开始和正规公司的面试环节一样,但最后就会有面试官(其实是培训机构的咨询人员)对小李提出各种问题,说小李基础还是有一点,但离实际工作要求还差很多,想工作就得先参加培训。

(当然是需要花钱的培训,培训之后,未必能去的了。

)分析:很多黑心培训机构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打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是在招生。

只要先把学生骗上门了,其余的就重在忽悠了。

伎俩三:免费入学,先就业后付款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免费用入学,先就业后付款”的口号,让很多抱着“试试看,反正先不掏钱“心态的学生轻易上当。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培训机构只要让学生在入学时与商业贷款公司签订个人贷款协议,培训机构就大功告成了。

培训机构从贷款公司拿到学员的培训费用,再找几个老师随便对付学生,学生的死活与培训机构无关。

最后的结局是,不管这个学生最终有没有就业,商业贷款公司天天追着学生追讨贷款,不还贷款就走司法程序,学生最后不仅要付学费,还要支付不菲的违约利息,学生最终往往是申诉无门、欲哭无泪。

揭秘:千锋教育培训坑人不浅,骗局何时了

揭秘:千锋教育培训坑人不浅,骗局何时了

揭秘:千锋教育培训坑人不浅,骗局何时了打开百度网页,诸如此类的所谓的恶性投诉IT教育机构的文章不胜枚举。

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会觉得这家教育机构骗局不断,不可信赖,但是仔细看下去,发现几乎都是同一篇文章,连标点空格都没有变化的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平台转载。

于是,我们便会对文章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我们以自己为消费者的角度来试想一下,假如我们在超市买到了过期猪肉抑或是在出境游参团的时候遭到了导游的过多自费项目的的兜售,我们是会在第一时间在各个平台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非公正待遇、悲惨遭遇,还是会直接投诉超市和旅行社的经营者来反馈自己的不满,我想思维正常的消费者一定会选择后者这种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因为这种经历毕竟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不是只有网络的宣泄才能达到我们最大的心理平衡,理智的消费者一定会直接找商家维权,或者找上级机构申诉,这样我们获得的赔偿远比网上的口水仗要来的实际的多。

经过这么仔细一分析,我想大家对网上无中生有的差评和诽谤的制造者到底是谁一定有了定论——没错,就是那些酸葡萄心理的严重的同行。

所谓酸葡萄心理就是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来自我安慰。

而这些“理由”无疑就是在IT培训市场中对相对课程优势明显,教学名声显赫的同行的恶意中伤。

古语说“名高引谤”,大致意思是声誉和名声显著了,往往会找来别人的诽谤和诋毁。

处于金子塔顶端的人事物,往往会让大家望尘莫及,大家往往只能看到他们的光环,而看不到他们之所以能到达今日成就背后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努力。

IT教育培训也是如此,制造诽谤的同行,或许只是觉得这个品牌对他们的市场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和威胁,却没有看到这个品牌的树立和良好口碑传递背后的哲学。

一味的贬低对手,只会显得自己更没有人格和气度,一定程度来说,已经是一个失败者的姿态了。

繁荣IT教育培训市场,”一枝独秀“显然不是正解,我们更愿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因为只有在和同行的良性竞争中,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自身不足,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成成长为最强大、最完美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骗子IT培训机构骗术曝光
目前的现状是,IT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很多IT培训机构受利益引诱,不顾一切海量投入广告,为忽悠学生不惜做出种种承诺,让很多初涉社会的同学不知所措。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IT培训机构、课程学习以进入IT行业,是摆在所有IT求学者面前的难题培训机构常用伎俩剖析,伎俩一:来者不拒由于专业对口工作不是很好找,想转行从事IT,看了某家培训机构的地铁广告后前往咨询。

在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情况下,他却通过了这家培训机构所谓的严格的入学考试,并且告诉他经过他们的培训一定能找到月薪5K 以上的工作。

结果培训结束后,投了上千份简历,很长时间也没能接到一份入职通知。

分析: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从事IT职业的,如果自己计算机基础很差而培训机构没有任何提醒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这家机构的唯一目的了。

伎俩二:名企联合招聘/招聘实习生,小李在学校计算机学习的不错,毕业后就开始找工作投简历,结果很快获得了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面试机会。

如期前往后发现面试地点在某培训机构内。

一开始和正规公司的面试环节一样,但最后就会有面试官(其实是培训机构的咨询人员)对小李提出各种问题,说小李基础还是有一点,但离实际工作要求还差很多,想工作就得先参加培训。

(当然是需要花钱的培训,培训之后,未必能去的了。

)分析:很多黑心培训机构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打着招聘的幌子,实际上是在招生。

只要先把学生骗上门了,其余的就重在忽悠了。

伎俩三:免费入学,先就业后付款现在很多培训机构打着“免费用入学,先就业后付款”的口号,让很多抱着“试试看,反正先不掏钱“心态的学生轻易上当。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培训机构只要让学生在入学时与商业贷款公司签订个人贷款协议,培训机构就大功告成了。

培训机构从贷款公司拿到学员的培训费用,再找几个老师随便对付学生,学生的死活与培训机构无关。

最后的结局是,不管这个学生最终有没有就业,商业贷款公司天天追着学生
追讨贷款,不还贷款就走司法程序,学生最后不仅要付学费,还要支付不菲的违约利息,学生最终往往是申诉无门、欲哭无泪。

点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学费最终是要自己承担的。

如果培训机构教学实力硬,学员就业没问题,这种商业贷款对某些家庭困难的学员也是有一定帮助,培训结束后也是很快会还完的。

但很多黑心机构教学实力不够,很难做到学员顺利就业,但也借助这种第三方贷款完全摆脱了自己的办学风险,由学员去承担所有的风险。

伎俩四:100%包就业小赵在某号称实力很强的培训机构花上万元学习并签订了保证就业协议,毕业后被推荐到某软件公司工作,试用期工资3000,但是一个月后以试用不合格被辞退,再回去找培训机构要求推荐工作,培训机构解释说我们已经帮你推荐了高薪资的工作了。

实际上小赵的工资是培训机构给发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只不过少赚点而已。

点评:学习是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与学员自我学习互相作用的过程,如果学员不努力,再牛的行业专家也无法保证就业。

如果哪家培训机构敢号称100%包就业,那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陷阱。

伎俩五:不顾一切海量投放广告,营造高端形象小王毕业后迫于求职压力,想找一家培训机构充实自己的技能。

看到市场或网络上某个培训机构的广告到处都是,就以为这是一个高端培训机构。

结果是培训后后悔不已,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并且白白浪费几个月时间,错过了就业黄金期,对自己的信心也是极大的打击。

点评:学员用传统思维去看待教育行业必然失败,殊知清华、北大好,肯定不是广告做得好,而是口碑好。

要知道不管什么培训归根结底是商业培训,钱都投到广告上了(据了解,这类培训机构学生交的1万多元学费中有近1万元投到广告上了),投入到教学上的钱自然就少,进而可以知道教学团队的水平,学员能学到的知识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有的教育产业都需要良心办学培训市场鱼龙混杂,花招更是层出不穷。

如何选择培训,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是摆在所有“屌丝”面前的课题。

除要避免以上问题之外,最好的办法是去问曾经培训过的老学员,以了解哪些是真正口碑好的培训机构。

比如像北大青鸟这类
老牌子,教会同学们实际技能、靠口碑相传的软件开发培训机构。

总之,在当今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勾的大形势下,希望同学们擦亮眼睛,避免落入一些不真正做教育的培训机构的陷阱,同时也希望中国涌现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IT培训机构,用师资实力培养学生,用良心服务感动学生,用师德人品去影响学生,去推动中国软件的发展。

点击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