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人骗子的骗术伎俩作者

合集下载

一个老外在中国的邮购骗史

一个老外在中国的邮购骗史

一个老外在中国的邮购骗史(二)1.对顾客邮购的关键是如何令顾客信赖和产生冲动后购买没有实际意义的物品,小康称为“挤牛奶”。

小康几乎每天都与目录策划部门的人开会,商议怎样放带钓的“鱼饵”,引诱顾客掏腰包,例如制定一个较为紧迫的有效期使顾客在匆忙中下决心购买,但实际上即使远超过有效期后有顾客提出购买,小康之家仍然正常出售。

尽管这个部门只有几个人,但邮购的秘诀都掌握在他们手上,邮购目录制作和发行、选择卖什么物品、以什么价格出售、提供什么服务给顾客等等。

邮购行业的放大效应特别大,精心制作一本目录后,发行数量超过百万份,一次性销售额达五千万很普通。

每隔二个月,制作和邮寄新的一期邮购目录给近期有购物的顾客,利用中国人特有的谦逊个性,令他们收多期目录感觉不好意思而购买。

经历过开始的失败阶段后,从销售美来特首饰开始,小康把美国邮购行业的做法全套搬过来。

把顾客当作上帝以博取信赖。

小康之家向顾客提供30天期限的购物百分百满意保证,到2003年底更延长至60天。

实际中,即使超过期限或顾客损坏了物品,也照样退钱。

许多情况下自愿答应顾客一些无理的要求,如有一次,一个顾客来信说从小康之家买了一本儿童书给女儿,因为书的边缘太锋利割伤女儿的手,弄得她工作和生活一团糟,要求赔偿,否则联系登报纸,小康马上答应给予赔偿1000元。

打印具体信和目录一齐邮寄给顾客,让顾客有亲切感。

具体信是找文案写好一封给顾客的信后,通过计算机系统提取顾客的姓名、什么时候购买什么物品、顾客的居住城市和生日等资料,嵌入到信的内容里面。

尽管需要用十几台激光打印机花十多天才能打印出百万封具体信,但每封信都以具体的顾客名字为抬头,信中亲切问候当地的天气如何,该顾客上次购买的某产品使用情况如何,及时祝贺顾客生日快乐,达到让顾客以为是专门为其一人写信,确实感动大多数的顾客慷慨解囊,还不断有顾客回信和邮寄送礼物给小康。

具体信对大兵特别有效,他们天天生活在既封闭又枯燥的军营中,定期收到具体信和目录,真的把小康当作知心朋友,把自己的军营生活和调动情况回信告诉小康,又把省吃俭用的钱向小康购买许多没有价值的物品,这样的大兵遍布全国各大军区。

印尼华人骗子的骗术伎俩作者

印尼华人骗子的骗术伎俩作者

印尼华人骗子的骗术伎俩作者:印尼防骗中国投资者来印尼投资,由于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语言交流存在困难,大部分投资者会找当地华人帮忙,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华人通晓华语和当地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同宗同源,有钱大家一块赚。

我相信大部分的印尼华人是勤劳、朴实、善良的,但是确有少数华人道德败坏,良心丧尽,专门干一些坑蒙拐骗的勾当,损坏华人的整体形象。

这些华人骗子凭借语言优势和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专门欺骗敲诈来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中国老板。

他们欺骗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打着为企业帮忙办事的招牌,暗中吃回扣或骗钱。

如帮忙租房、买车、采购设备等具体业务。

在办理这些事情中,他们借语言优势抬高实际价格,从中吃回扣或骗钱。

按照我们普通的想法,在办理这些事情中,吃点回扣,那点好处费也不算什么稀奇。

可是他们吃回扣的比例和数额会大大出乎你的想像。

我举几个实例,某中国老板在苏门答腊岛租赁一套房子做办公室兼住房,华人翻译给他的价格是三年150条,待他住了一年之后,再次遇到房东时,才知道实际的租赁价格是75条。

某翻译在杂货店购买商品时,当着中方老板的面砍价还价,待买卖成交付款后,翻译找借口返回杂货店把属于自己加价的那一部分装进自己口袋。

在购买商品时,假如实际价格是100元,他们开回来的票据可能是300甚至400元。

二、利用投资者不熟悉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的弱点,编制一些危言耸听的谎话,诱使中国人掏钱买平安。

如辞退不合格的员工,工作不满一年的索要3个月甚至5个月的工资补偿(实际上补一个月就可以了),故意说这是印尼政策规定,不按规定做会有更大的麻烦。

编造假话,要去政府部门办理这个证那个证的,借钱去办事,实际什么也办不回来。

三、提供虚假信息,利用虚假证件骗取投资者信任,乘机索要一笔钱逃跑。

中方代表进行项目考察时,提供虚假信息,蒙哄考察人员,如不属于自己的工厂说成是自己的,把别人的矿山说成是自己的,带合作意向签订,支付部分款项后失踪。

65岁沉香玩家,一块料800万卖台湾人,在印尼被华人骗手指被砍掉

65岁沉香玩家,一块料800万卖台湾人,在印尼被华人骗手指被砍掉

65岁沉香玩家,一块料800万卖台湾人,在印尼被华人骗手指被砍掉在沉香这个圈子里,成为一个传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老廖的代价是一根手指。

在印尼收香,被砍断了手指老廖今年65岁,原名廖艺德,广西人,祖祖辈辈都是雕刻匠人,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紫檀、黄花梨、檀香、崖柏等名贵的木材,靠手艺吃饭,家境也算殷实。

一次机缘巧合,他帮一位台湾人雕刻了一块沉香老料,由此一脚踏进了沉香这个圈子。

2002年,艺高人胆大的老廖只身一人前往印度尼西亚的小城巴布亚,想找原产地的香农收购沉香。

一没有门路,二不认识香农,老廖找了印尼当地的一个华人做向导。

他被带到了偏僻的乡下,找到了本地的酋长,向导告诉他,酋长有身份有地位,当地香农收的沉香料都会汇总到他手里统一出售,“看他的房子确实也比当地一般的房子气派,虽然都是木屋。

”华人向导简单介绍后,对方就拿出几筐材子,让老廖挑。

“那时候说实话对材料不是很熟悉,只知道闻有没有味道,沉不沉水。

”看过几批料,挑了一部分,一番讨价还价,老廖决定要了。

中途他去了趟厕所,回来看到那位酋长正在给华人向导塞钱,“鬼鬼祟祟地不知道在说什么。

”老廖当下就觉得不对劲,自己有可能被下套了。

他跟向导说,这个材料先不要,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当时向导脸色就变了,不同意走,还说当地土著做生意有个规矩,材料看可以,不想要也可以,但是问过价格,砍过价了,就不能不要,坏了规矩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时老廖40多岁,血气方刚,摆明是个圈套怎么可能再往里钻。

争执很快升级成了争斗,几个地痞涌上去把老廖按在地上,一刀砍断了他的左手食指。

“吃到教训”的老廖被迫忍痛继续交易,给了钱才得以脱身。

回国后,那批货的鉴定结果,果然是假货。

“20万,外加一根手指,买一个教训,当时如果再坚持,估计一条命就留那儿了。

”一块沉香1125克,价值800万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早期在东南亚收香的主要以阿拉伯、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人为主,因为这几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早,需求比较大。

东南亚“杀猪盘”:“爱情”圈养的网络骗局

东南亚“杀猪盘”:“爱情”圈养的网络骗局

东南亚“杀猪盘”:“爱情”圈养的网络骗局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种名为“杀猪盘”的网络骗局,其特点是以“爱情”为幌子,利用网络相亲交友平台,通过美丽的外表和甜蜜的言辞吸引他人,然后诱使对方投资金钱,最终达到骗取利益的目的。

在这个骗局中,骗子通常会布置一张看似完美的“爱情网”,通过使用美女和帅哥的照片,编织一个看似真实的“爱情故事”,然后在相亲交友平台上主动与他人联系。

一旦对方被吸引,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诱使对方投资资金,比如说借口家庭遭遇不幸需要钱治病、借口工作遇到资金瓶颈需要资金支持等等。

随着对方的输钱越来越多,骗子就会开始消失,甚至可能再次以新的身份出现进行下一轮骗局。

这种骗局之所以被称为“杀猪盘”,是因为其实质上就是利用对方的“感情”,诱使对方在“爱情”的名义下将钱交出来,最终实现了成功骗取他人的目的。

而得到成果的骗子们就像杀猪一样把对方的“感情”和金钱全部收割,而对方却被抛弃在一边,损失惨重。

在东南亚地区,“杀猪盘”骗局的受害者众多,他们中既有年轻的单身男女,也有为了寻找新伴侣而上相亲交友平台的中老年人。

这些受害者在被骗之后陷入沉重的债务之中,同时心理也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而在一些恶势力的牵扯下,还可能导致受害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在对付这种网络骗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而且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恶劣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于“爱情”盲目追求的教育,让人们明白真正的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追求“爱情”不能成为被骗的借口。

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更需要提高安全意识,警惕“杀猪盘”这样的网络骗局。

相亲交友平台也应该加强对于身份和信息的审核,确保注册者的身份真实性,杜绝骗子的途径。

加强用户的安全操作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也是阻止“杀猪盘”骗局的一个重要途径。

“杀猪盘”骗局是一种以“爱情”为名的网络骗局,通过美丽的外表和甜蜜的言辞诱使他人投资金钱,最终达到骗取利益的目的。

印尼煤炭贸易交易内幕

印尼煤炭贸易交易内幕

印尼煤炭贸易交易内幕来源:外贸交流未知时间:2011-01-16 15:33 点击:301 收藏我要投稿步入了这个行业,做梦多过于现实,人人都想一夜发财致富,都想不要付出就有丰厚的收入,大宗能源贸易真的是可以帮助某些怀着发财梦想的人疯狂。

国内煤炭资源的匮乏,印尼煤的贫价,导致很多企业冒着巨大风险做这个国际贸易,但是对于刚刚涉及这个行业贸易来说,印尼煤贸易是个危楼,一触就倒。

对于行业老手来说,印尼煤炭贸易会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网友回复:印尼矿主和国内矿主有很大区别,印尼是个相对落后国家,矿主一般都没有什么资金,所以制约了煤矿的开采和运输,一般煤炭运作整个流程是这样:地主(地权拥有者)+矿主(煤矿开采运作者)+金主(资金投资者)。

印尼煤炭运输流程:矿区-----运煤车运到矿区堆场-----矿区堆场-------小船运到码头堆场---码头堆场-------接驳船运到锚地(海上下锚,一般印尼煤很少在码头上货,都是接驳船上大船)上大船。

印尼矿主和国内矿主有很大区别,印尼是个相对落后国家,矿主一般都没有什么资金,所以制约了煤矿的开采和运输,一般煤炭运作整个流程是这样:地主(地权拥有者)+矿主(煤矿开采运作者)+金主(资金投资者)。

印尼煤炭运输流程:矿区-----运煤车运到矿区堆场-----矿区堆场-------小船运到码头堆场---码头堆场-------接驳船运到锚地(海上下锚,一般印尼煤很少在码头上货,都是接驳船上大船)上大船。

从矿区堆场运输到接驳大船,这方面费用一般都是金主出的,这方面运输费用多则10多美金,对于一船5万吨的船来说,这方面都要现金支出。

所以很多矿主会这样和金主合作,他们先出这方面的费用,大家合作,每吨分多少美金给金主。

下面介绍些案例:国内买家和印尼贸易商签订FOB合同,国内买家派船印尼,但是船到了,没货供;这取决几方面原因:1。

他们接可转让信用证,贸易商本身没有实力购得煤炭,再卖给他的买家,只能接到信用证和矿主协调供货,如果矿主没有找到金主去运输,煤运不出来。

在华的印尼新娘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与骗婚

在华的印尼新娘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与骗婚

在华的印尼新娘: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与骗婚潘胡摘要:印尼在华的合约新娘问题引起了中国、印尼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印尼经济发展的差距、非法中介谋求暴利和印尼新娘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成为在华印尼新娘群体日益扩大的动因。

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并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其中杂糅了商品化婚姻、人口贩卖和婚姻诈骗等问题,处理起来千头万绪,十分棘手。

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印尼的中国劳工问题”。

因此,在解决在华的印尼新娘问题时,中国应完善涉外婚姻法,加强与印尼的合作,严厉打击从事非法涉外婚姻介绍的个人或组织,严厉惩治人口贩卖,及时解救被贩人员,建立健全跨国婚姻纠纷应对机制,尽快形成两国婚姻信息的互通机制及查询制度,共同扩建自由婚姻领域,促进跨国婚姻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印尼;婚姻移民;跨国婚姻;人口贩卖;骗婚收稿日期:2020-02-19作者简介:潘胡(1989-),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印尼政治与社情。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华侨华人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项目批准号:16JJD810006)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人口的跨国流动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跨国的人口流动既包括自愿的情况,也包括许多非自愿的情况,人口贩卖、有组织犯罪和“难民潮”等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来,缅甸的“罗兴亚人”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学界对东南亚地区人口跨国流动的研究逐渐兴起。

除了难民问题,以跨国婚姻为外衣的来华“合约新娘”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关注,尤其是“合约新娘”的来源国•44•政府和社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华的“合约新娘”大多来自越南、缅甸和老挝等与中国陆上接壤的东南亚国家。

随着“合约新娘”产业的发展,输出国也逐渐拓展到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是南亚国家,如印尼、柬埔寨和巴基斯坦等。

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印尼排华事件是印度尼西亚暴徒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那么你了解印尼排华事件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希望能帮到你。

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1998年5月,居住在印尼的华人遭受黑色五月暴动,也就是印尼反华事件。

在暴动中,印尼华裔的店面以及住所被残忍的烧毁,暴徒还残忍的对华裔进行残杀,成百上千的华人在暴乱中遇难,更令人愤怒的是印尼暴徒还对华人妇女进行强暴、轮奸,其中甚至还有不到十岁的女童。

这起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是,印尼经济在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创伤,繁荣了30年的印尼开始衰落,印尼的本币开始暴跌,燃油以及食物的价格开始暴涨,印尼的人民开始抱怨。

为了缓解印尼人民的不满,印尼的苏世家族开始策划一系列的排华暴乱,用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这导致居住在印尼的华裔无辜遭受了严重的暴乱。

另外根据学者们的分析,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还另有隐情。

从清朝开始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国人便开始大规模的渡海到印尼定居工作,而中国人既懂经商又勤劳节约,所以相对于当地的印尼人民来说,华人在当地就是经济的表率,华人大多比印尼人富裕。

就这样日积月累,当地人开始对华人产生不满,眼红华人的财富,他们认为华人是用奸诈以及狡猾手段抢走了他们的财富和工作。

而当时华人又比较温顺,认真做事不问政治,又加上清朝时期的国力又相对衰弱,鞭长莫及,华人一直以来都受到当地人的排挤,以至于后来成为暴乱的受害者。

以上便是印尼排华事件的起因了。

印尼排华事件的简介印尼98排华事件简介中记载,1988年的5月份,印度尼西亚的暴徒对华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暴行,此次事件也被称为“黑色五月暴动”。

在印尼98排华事件简介中也提到造成骚乱的直接原因是印尼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们持续了30年的经济繁荣分崩离析,暴跌的本币以及暴涨的物价使得印尼人民埋怨不断。

为了能够转移大家的注意力,印尼政府的一些内部人员策划了一系列杀害学生以及华人的阴谋,意在挑拨种族矛盾,6名印尼大学生在游行示威活动中遭到枪杀,正式拉开了排华暴乱的序幕。

印尼煤炭大骗局

印尼煤炭大骗局

印尼煤炭大骗局编者按:之所以把标题从《印尼煤矿及贸易商的陷阱》改为《印尼煤炭大骗局》,是为了提醒读者,印尼骗子的手段是专业的,系统的,我们国内采购商应该好好研究,认真总结,以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遭受到惨痛的损失。

一.延期信用证的陷阱印尼煤矿及贸易商(以下称为卖方)会要求买方开据三个月的延期信用证,并会称,这样会让买方节省资金及提高资金利用率。

买方也会觉得很划算:卖方的煤到港口了,信用证还没兑付,等到电厂的货款到位了,再兑付信用证,节省了一笔费用,会马上同意卖家的条款。

其实根据笔者在印尼长期总结的经验,要求开延期信用证是印尼人都是皮包公司,他们100%是想凭延期信用证去银行担保贷款,等到贷款下来后他们再用贷款去买煤矿的煤(印尼的挖煤及运费,港口费,驳船费都要现金支付),这样他们空手套白狼,来赚取巨额利润。

现实是,去年开始,印尼银行不可能凭延期信用证贷到款,因为在这之前,发生了几起印尼骗子凭延期信用证贷款,然后逃跑的案例。

不管印尼哪家银行,不可能再贷到一分钱。

所以,如诸位如有印尼卖家提出要求你们开延期信用证,最后的结果是,你证开出了,卖家永远不可能供给买家一粒煤。

或者更惨的是,买家的船到了港口,也装不到一粒煤。

你再打买家的电话,永远打不通或关机。

卖家没贷到款,他们又是皮包公司,没有现金去付款买煤,支付运费,驳船费,他怎么能履约,装煤给你呢?他这个时候不躲什么时候躲呢?二.精心布置的信用证圈套已经是第二次在雅加达见到印尼华侨陈先生了,他是不是姓陈,亦或是姓张,姓赵,我到现在也不能肯定,只知道他是印尼R公司的副总。

陈先生个子不高,五十岁左右,一米六上下,很廋小的样子。

和他见过两次面,都是在咖啡厅里,照例是我们买单,他始终一脸微笑,和和气气。

但现在想起,那笑脸背后,是毒蛇的阴险和狡诈,不由得惊出一身的冷汗。

陈先生说R公司和印尼的大华银行有很深的关系,能够很容易贷款出来,来给没钱的印尼煤炭中间商出资金做金主,救人于水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尼华人骗子的骗术伎俩作者:印尼防骗
中国投资者来印尼投资,由于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语言交流存在困难,大部分投资者会找当地华人帮忙,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华人通晓华语和当地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同宗同源,有钱大家一块赚。

我相信大部分的印尼华人是勤劳、朴实、善良的,但是确有少数华人道德败坏,良心丧尽,专门干一些坑蒙拐骗的勾当,损坏华人的整体形象。

这些华人骗子凭借语言优势和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专门欺骗敲诈来印尼投资的中国企业和中国老板。

他们欺骗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打着为企业帮忙办事的招牌,暗中吃回扣或骗钱。

如帮忙租房、买车、采购设备等具体业务。

在办理这些事情中,他们借语言优势抬高实际价格,从中吃回扣或骗钱。

按照我们普通的想法,在办理这些事情中,吃点回扣,那点好处费也不算什么稀奇。

可是他们吃回扣的比例和数额会大大出乎你的想像。

我举几个实例,某中国老板在苏门答腊岛租赁一套房子做办公室兼住房,华人翻译给他的价格是三年150条,待他住了一年之后,再次遇到房东时,才知道实际的租赁价格是75条。

某翻译在杂货店购买商品时,当着中方老板的面砍价还价,待买卖成交付款后,翻译找借口返回杂货店把属于自己加价的那一部分装进自己口袋。

在购买商品时,假如实际价格是100元,
他们开回来的票据可能是300甚至400元。

二、利用投资者不熟悉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的弱点,编制一些危言耸听的谎话,诱使中国人掏钱买平安。

如辞退不合格的员工,工作不满一年的索要3个月甚至5个月的工资补偿(实际上补一个月就可以了),故意说这是印尼政策规定,不按规定做会有更大的麻烦。

编造假话,要去政府部门办理这个证那个证的,借钱去办事,实际什么也办不回来。

三、提供虚假信息,利用虚假证件骗取投资者信任,乘机索要一笔钱逃跑。

中方代表进行项目考察时,提供虚假信息,蒙哄考察人员,如不属于自己的工厂说成是自己的,把别人的矿山说成是自己的,带合作意向签订,支付部分款项后失踪。

四、投资前甜言蜜语,投资后百般刁难,致使合作项目流产。

一旦投资后,合作伙伴出现问题时,投资项目陷入非常被动的决面,纠纷不断,不停地无理取闹。

中国企业上当的原因分析:
一、不熟悉情况,对印尼投资环境没有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用中国式思维考虑印尼的事情。

二、舍钱买平安的思想在作怪,很多人明知合作伙伴初次违反规定或违反合作协议时,怕把关系搞僵,不敢做坚决斗争,一味妥协仍让,甚至委曲求全。

三、受某些别有用心的当地华人影响,认为印尼法律欠缺,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不能为外国企业提供合法保证,出现问题时不愿意找
当地政府解决,采取花钱买平安的做法。

殊不知,这正中骗子的圈套,使他们得寸进尺,进一步无法无天。

四、在印尼不注意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不善于结交当地的各方实力集团,出现事情时索手无策,任由合作伙伴宰割。

五、合作初期,过分依赖和信任合作伙伴,在聘用翻译和专业人员方面舍不得投入,在项目考察上急于求成,过分追求快速,致使决策失误,导致后期无法挽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