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模块测试方案

合集下载

CPRI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

CPRI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

CPRI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一)摘要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与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的不同,它将基站的基带部分(BBU/REC)和射频部分(RRU/RE/RRH)分离,分别作为单独的部分。

这种分布式结构具有配置灵活、工程建设方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BBU和RRU 之间的接口标准,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协议应运而生。

目前,CPRI 接口的测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R&S公司基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于业界首先推出了基于CPRI接口的RRU和BBU测试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基站领域的测试需求,可以更好地为运营商、基站设备商、直放站厂商和检测机构提供相应的测试服务。

1 引言基站是由多个功能部分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是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

但在实用传统基站部署的网络中,基站的扩容却是运营商头疼的大问题。

这是由于传统基站的各个模块通常是集成在一起的,例如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通常是无法完全分离的,如果在基带单元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扩容,增加基带单元的同时就必须增加射频单元,这将无法避免地导致射频部分的浪费。

而如果基站可以实现基站内的单元模块化,各模块之间各自独立,在上述情况下,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只增加基带资源不增加射频资源的灵活配置,从而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

现在新的3G/4G基站采用了开放架构,主要就是指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采用了开放式的接口和标准协议,可分开放置;模块化则是开放架构概念的一种延伸,主要指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自成一体,具有自己的功能,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相互独立。

图1所示为新一代开放式基站框图。

图1 开放式基站框图2003年6月,爱立信,华为,NEC,西门子和北电共同发起成立了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标准化组织。

DO多载波扩容方案

DO多载波扩容方案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7
背景介绍
HECM单板只能单独成资源池,HCPM可以参考上述通道关系图组资源池。比如: {CPM0、CPM1、CPM2、CPM3}可以组资源池、{CPM2、CPM3、CPM4、CPM5} 可以组资源池,但CPM0和{CPM4、CPM5}不能组资源池,CPM1不能和{CPM4、 CPM5}组资源池。 BBU单板背板板间最大支持12个通道透传,一块信道单板(HCPM/HECM)最大支 持30个通道的透传。因此可以通过配置成透传方式来实现跟射频模块的间接连接, 减少射频模块的配置数量。比如:0和1槽配置了HECM单板,2号槽配置了HCPM单 板,则0和1槽的HECM都可以通过2号槽的HCPM进行透传,实现HECM与射频模块 之间的间接连接。
4
6通道模 通道模 式
普通模式( Normal)
软开关
注意:HECM 注意:HECM支持上述4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一旦设定,单板上配置的所有扇区载频 按该工作模式工作。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4
背景介绍
(1)HECM使用6通道模式时,配置脚本中的命令行如下 ADD CBTSECM:BTSID=XX,BRDID=XX,CPLID=XX,WORKINGMODE=CHANNEL6_MODE; (2)由于搜索能力的限制,CSM6800最多支持三扇区间更软切换。如图:
2、硬件描述 、
下面是该场景下扩容前后信道板、射频板和E1传输的配置取值 参数名 HCPM单板配置数 HECM单板配置数 CRFU单板配置数 1X的E1配置数 DO的E1配置数 扩容前 1 1 3 2 2 扩容后 1 1 3 2 4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测量杨少峰【摘要】More and mor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are engaged in the band from 1 MHz to 30 MHz in the recent years as some prospecting products such as household appliance’s interlinking and the internet entering are involved. In the domain of China few has been done in this region and even less has been done concerning the channe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wer distribute lines and the indoor power lines. It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omestic power line’s characteristic in the 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The principle of time domain measurement of power line carrier has been studied designs a circuit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power lin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data processing,we analysis the segment average and time-domain windowing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overall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real power channel is measur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1 MHz~30 MHz频段是当今电力载波通信中最热门的频段,它涉及包括电器互联和高速Internet接入等在内的极具前景的产品,国内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对电网特别是家庭电网在这个频段上的信道特征研究甚少,这不利于电力载波通信相关标准的建立以及自主产权产品的开发。

实验7频带传输系统综合实验-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实验中心-桂林电子

实验7频带传输系统综合实验-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实验中心-桂林电子

实验7 频带传输系统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将所做过的独立实验进行组合,构成可通话的频带传输系统。

掌握系统工作原理,了解信号流程并完成两人通话功能。

2、分析系统连接后所遇到的问题,且提出解决向题的方料3、了解载波相位误差,位同步相位误差对系统的性能的影响。

4、了解相位抖动对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了解二人通话的2DPSK频带传输系统的原理,掌握实验模块的正确组合和连线。

2、了解决收端载波相位误差,位同步相位误差对系统造成影响的方法。

3、观察相位抖动对系统的影响。

4、分析系统组成后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当发端发送固定数字信号时,将收、发端关键波形按相位关系绘画出来。

且加以说明。

三、预习要求1、复习前面各章有关的独立实验内容。

2、了解可通话2DPSK频带传输实验的原理。

3、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四、实验仪器1、直流电源一台2、示波器一台3、数字信源模块、数字调制模块、载波时钟提取模块、数字解调模块、帧同步/终端模块、PCM编译码模块各一块。

五、实验原理图3-16-1 系统流程图1. 数字信源中的多路信号的复接原理数字信源模块的原理框图如附图所示。

1.1时序信号的产生本模块通过二进制分频器,得到16kHZ和8kHZ方波信号,然后送入2/4译码器,得到反相的脉宽为八个时钟周期的四个脉冲信号,经反相器后得到正相的时序脉冲信号。

其波形及相位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复接器中的时序脉冲信号1.2四路数据码的复接本信源模块中的四路独立的八位数码,在以上四路时序信号的控制下,依次选通模拟开关1、2、3、4,按顺序依次将四路数码接入同一通道,形成了一路串行码,完成四路数据码的复接。

在本基带传输实验中,将其中第一路数据码置成帧同步码(巴克码)X1110010。

2. 数字终端模块的分接器原理原理框图如附图所示。

2.1时序脉冲产生电路由U7、U8、U9(74LS164)八位移存器和U12(74LS04)非门、U10(74LS74)D触发器组成。

DDZY719-Z-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协议书

DDZY719-Z-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协议书

DDZY719-Z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协议甲方:乙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议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就乙方供给甲方的DDZY719-Z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达成如下技术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1 总则1.1甲方使用乙方生产的2级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为督促乙方提高表计产品质量,保证甲方在表计使用期限内稳定、可靠运行,经双方协商一致,特制定本协议,共同遵守。

1.2凡本技术协议中未规定,但在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乙方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设备设计和制造。

1.3本技术协议主要的技术依据为: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Q/GDW 354-2009《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Q/GDW 355-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Q/GDW 365-2009《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2 供货一览表3 技术要求3.1 电能表常数3.2 准确度要求3.3 技术参数表≤ 1.0%0.7%1.0%0.5%0.7%0.7%1.0%0.3%0.4%2.0%2.0%2.0%3.3 显示3.3.1 液晶a)LCD的性能不低于HTN类型的材质,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70℃;b)LCD具有高对比度,带白色背光;c)LCD具有宽视角,即视线垂直于液晶屏正面,上下视角不小于±60º;d)LCD的偏振片具有防紫外线功能;e)LCD图如下所示。

3.3.2 指示灯电能表使用高亮、长寿命LED作为指示灯:-脉冲指示灯:红色,平时灭,计量有功电能时闪烁;-报警指示灯:红色,正常时灭,报警时常亮。

-跳闸指示灯:黄色,负荷开关分断时亮,平时灭。

3.3.3 停电显示-停电后,液晶显示自动关闭;-液晶显示关闭后,可用按键唤醒液晶显示;唤醒后如无操作,自动循环显示一遍后关闭显示;按键显示操作结束30秒后关闭显示。

移动通信衰落测试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衰落测试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衰落测试解决方案1.概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受到无线信道的制约。

收发系统之间的传播路径损耗非常复杂:视距、衰落、多径和随机变化是无线信道的基本特征。

衰落信道作为移动通信中的环境条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而对于不同衰落特性的仿真是在各种环境中评估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要求,实际测试中我们需要衰落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信道类型。

2.移动通信的衰落理论及测试模型众所周知:在实际的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方式除了通常的直射和地面反射外,还存在传播路径中各种障碍物引起辐射能量的散射、折射和绕射等。

因此,发射信号往往经由多条不同路径,以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天线,这些到达波就是我们熟称的多径波。

由于它们的强度、传播时间的不同,而使合成后的接收信号的幅值和相位,甚至波形有可能变化很大,引起我们所说的衰落现象。

除此之外,移动台的速度、发射信号的带宽以及传输信道中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会影响衰落特性。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常用的衰落模型有如下几种:2.1恒定相位反射(Constant Phase)Constant Phase Fading是最基本的衰落分布模型,主要反应由于反射波的强度与相位偏移在接收机处引起的衰落特性。

在Constant Phase Fading衰落分布模型中,衰落造成的功率包络凹口主要由三个参数决定,分别为:路径损耗(path loss)、延时(path delay)以及相移(phase angle)。

2.2多普勒效应(Pure Doppler)当移动台在运动中通信时,接收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而这种由于接收机和发射台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频率偏移称为多普勒频移。

主要的决定参数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载波频率以及方位角等。

多个多径分量经由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机,就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多普勒扩展。

同时,无线信道周围事物运动的速度也会造成时变的多普勒频移。

2.3瑞利分布(Rayleigh Fading)通过对多径信号的统计特性分析,当收发信机之间没有直达波通路而存在大量反射波,他们到达接收天线的方向角是随机的,相位也是随机的,在0~2π内均匀分布;同时各个反射波的幅度和相位都是统计独立的,此时接收信号包络的变化服从瑞利分布。

CPRI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一.培训讲学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No.51引言基站是由多个功能部分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是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

但在实用传统基站部署的网络中,基站的扩容却是运营商头疼的大问题。

这是由于传统基站的各个模块通常是集成在一起的,例如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通常是无法完全分离的,如果在基带单元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扩容,增加基带单元的同时就必须增加射频单元,这将无法避免地导致射频部分的浪费。

而如果基站可以实现基站内的单元模块化,各模块之间各自独立,在上述情况下,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只增加基带资源不增加射频资源的灵活配置,从而节省大量的设备成本。

目前,新的3G/4G 基站采用了开放架构,主要就是指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之间采用了开放式的接口和标准协议,可分开放置;模块化则是开放架CPRI 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一马志刚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编者按: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与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的不同,它将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分离,分别作为单独的部分。

这种分布式结构具有配置灵活、工程建设方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BBU 和RRU 之间的接口标准,CPRI 协议应运而生。

目前,CPRI 接口的测试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马志刚所撰《CPRI 原理及测试解决方案(一》一文首先介绍了CPRI 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R&S 公司的CPRI 测试解决方案以及CPRI 测试实例。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基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于业界首先推出了基于CPRI 接口的RRU 和BBU 测试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基站领域的测试需求,可以更好地为运营商、基站设备商、直放站厂商及检测机构提供相应的测试服务。

□□□□□□□□□□□□□□□□□□□□□□□□□□□□□□□□□□□□□□□□□□□□□□□□□□□□□□□□□□□□□□□□□□□□□□□□□□□□□□□□□□□□□□□□□□□□□□□□□□□□□□□□□□□□□□□□□□□□□□□□□□□□□□□□□□□□□□□□□□□□□□摘要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与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的不同,它将基站的基带部分(BBU/REC和射频部分(RRU/RE/RRH分离,分别作为单独的部分。

中兴通讯GSM产品及方案介绍1


中兴C-RAN应用---无线电协作,多RRU共小区高铁应用
内部公开▲
浏阳河隧道覆盖示意图
浏阳河隧道全长约10Km ,采用 11个RRU +功分器+泄露电缆的 覆盖方式,隧道内外RRU共小区, 切换带不设在隧道内,避免火车 出入隧道影响切换信号隧道内电 平基本在-75dBm以上,全场 13KM不切换。
中兴通讯GSM产品及方案介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目录

中兴通讯GSM产品介绍

高铁覆盖组网介绍

中兴通讯GSM设备商用进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ÿ
中兴通讯成熟的SDR基站设备
n
内部公开▲
n
n
技术领先,支撑高效数据业务 通过多年持续研发,中兴通讯SDR系列基站可以提供多载波室内宏基站、 BBU+RRU分布式基站和室外一体化基站等多场景解决方案。基于MicroTCA架 构的基带处理单元(BBU),实现了原生态的IP化,完善支持EDGE、EDGE+技 术,可以有效支撑中国移动对于高速数据业务的建设需求。 创新设计,创造资源深度融合 中兴通讯SDR系列基站可通过软件配置实现多种无线制式的接入,支持多制式 混合,实现多频段、多制式网络的有机整合,将传统的2G/3G网络简化成一张 SDR网络,并具备强大的HSPA+、LTE技术演进能力,有效降低网络TCO,解 决运营商的成本与演进问题。 绿色节能,完美体现社会责任 面对由于网络规模增加而逐步放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中兴通讯业界领先地将多 载波功放技术(MCPA,Multi-Carrier Power Amplifier)引入GSM基站,在 绿色节能方面领先业界。

世纪鼎利LTE载波聚合技术培训


第二部分: Pioneer LTE 载波聚合功能-界面
第二部分: 辅载波配置与去配置
UE接入或者切入后的服务小区即为PCell,要将某小区配置为SCell需满足如下条件: UE的CA能力及协议定义的频段组合,支持PCell与该小区之间进行CA; 该小区与PCell互为邻区; 该小区与PCell互为CA协同小区; SCell添加方式有两种: 1)附着或切入后基站主动为UE添加Scell(即常说的“盲配”) 2)基站收到添加辅载波的A4报告后为UE添加(即基于测量的辅载波配置)
数据承载性能测试
FTP Download/Upload
支持多线程
Multi-FTP Download/Upload
Ping、Trace Route、 DNS Lookup
多业务串行循环 File控制
支持多FTP并行
FTP、HTTP、 Email等多业务并

PS Call/By
第三部分: 载波聚合手持测试方案
两种添加方式都需满足上述配置SCell的3个预置条件,差别仅在邻区关系,邻区关系在网管可 配,若为“同覆盖”或“邻区包含本小区”则基站主动添加,其它邻区关系基站会在初始接入下 发针对该邻区所在频点的A4/A2测量,UE上报A4报告后,基站配置该邻区为UE的Scell;UE上报A2 报告后,基本去配置该Scell小区。
下面结合鼎利Pioneer软件一一介绍:
第二部分: 基于“盲配”的辅载波配置
切换时只有Pcell的测量信息,没 有辅载波测量信息
1
切换请求 切换完成
测量配置请求 测量配置完成
辅载波配置请求 辅载波配置完成
直接通过重配置消息将Scell的配置信息下发给终端
2
(配置下发之前没有MR上报),通知终端增加Scell。 这时开始有辅载波测量信息。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WCDMA基站测试方案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WCDMA基站测试方案3G Node B Test Solution from Rohde & Schwarz摘要根据3GPP TS25.104和3GPP TS25.141,全面介绍了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对WCDMA 基站从型号核准、基站验收到现场维护的完整而成熟的测试方案。

关键词WCDMA,3GPP TS25.104,3GPP TS25.141,型号核准测试,验收测试,现场维护测试目录0 前言1 WCDMA基站测试概述2 测试软件及仪器3 发射机特性测试(Transmitter Characteristics)4 接收机特性测试(Receiver Characteristics)5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Requirements)6 基站验收测试与型号核准测试的区别7 现场维护测试8 小结0 前言作为欧洲最大的无线电测试测量仪器制造商,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对WCDMA基站测试拥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包括WCDMA基站整机生产测试、元器件测试、型号核准测试、基站验收以及现场日常维护测试。

本文着重介绍WCDMA基站型号核准、基站验收测试的方案,该方案已被WCDMA运营商用来进行基站验收测试,是一个成熟的测试方案。

在文章的最后,简单介绍了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WCDMA基站现场维护测试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的基站型号核准和基站验收测试方案中使用的测试软件的演示版本和应用说明都可在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网站上免费下载:登录后,在搜索(Search)栏中输入1MA37即可找到。

该演示版本还附带了程序源代码,可供参考和修改。

如果需要最新版本的测试软件1MA67,请就近与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代表处联系索取。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有的测试均可不使用测试软件,完全手动操作,但较繁琐费时。

1 WCDMA基站测试概述根据3GPP TS25.104和3GPP TS25.141,WCDMA基站型号核准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测试:发射机特性测试(Transmitter Characteristics)接收机特性测试(Receiver Characteristics)性能测试(Performance Requirements)基站验收测试只需要进行一部分的发射机特性测试和一部分的接收机特性测试,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波模块测试方案
目录
1.文档介绍 (3)
2.测试描述 (4)
2.1测试所需软件环境 (4)
2.2测试所需硬件环境 (4)
2.3测试条件描述 (4)
2.4测试内容 (4)
3.常规项目检测 (5)
3.1测试简介 (5)
3.2测试范围与目的 (5)
3.3测试方式 (5)
4.灵敏度测试 (5)
4.1测试简介 (5)
4.2测试范围与目的 (5)
4.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6)
4.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6)
4.5性能测试用例 (6)
5.............................................................................................................................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7)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
5.2测试范围与目的 (7)
5.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7)
5.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7)
5.5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7)
6.安全性测试用例 (8)
6.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
6.2测试范围与目的 (8)
6.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6.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6.5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8)
7.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9)
7.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9)
7.2测试范围与目的 (9)
7.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9)
7.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9)
7.5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9)
8 文档测试用例 (10)
8.1 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10)
8.2测试范围与目的 (10)
8.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10)
8.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10)
8.5文档测试用例 (10)
1. 文档介绍
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日本松下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载波模
块。

现需要对此模块进行各种相关的测试,为了保证测试能顺利进行,
并对模块的系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特编写本文档。

测试描述 测试所需软件环境 国网或者广电标准后台软件, 用以实现实时抄表, 定时抄表等功
测试所需硬件环境 ★ 载波电表,载波采集器,用于电力线载波通讯的各类终端; ★ 抄表集中器,中继器, 485通讯装置及相关配套设备;
★ 各类采用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电气控制装置、电能质量装置、 电厂控制自动化系统、抄读装置、民用开关装置;
★各类采用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数字电力调度交换机、 电力线载波 机、配电网载波机、载波集抄系统、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电力modem 等。

2.3 测试条件描述
本测试要在分别在实验室和实际环境中测试,以检测其应用效果。

2.4 测试内容
功能检测,常规项目检测,灵敏度检测和干扰检测等多项内容。

2.
2.1
2.2
3.常规项目检测
3.1 测试简介
对载波模块的常规参数进行检测
3.2 测试范围与目的
常规测试的内容包括:中心频率、调制带宽、调制制式、信号强度、谐波系数等。

测试目的是为了得到此模块的一些常规参数,从而对其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在实际使用中进行指导。

3.3 测试方式
本测试主要应用示波器对载波模块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得到参数记录。

或者也可以由日方提供相关的测试报告。

4.灵敏度测试
4.1 测试简介
4.2 测试范围与目的
绝对灵敏度:电力线载波设备在50 Q, Odb噪声信道中的抗衰
减量;
有效灵敏度:电力线载波设备在50Q, +10db噪声信道中的抗衰减量
4.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4.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4.5性能测试用例
5.用户界面测试用例
5.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5.2测试范围与目的5.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5.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5.5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6.安全性测试用例
6.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6.2测试范围与目的
6.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6.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6.5信息安全性测试用例
7.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7.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7.2测试范围与目的
7.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7.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7.5安装/反安装测试用例
8 文档测试用例
8.1 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8.2 测试范围与目的
8.3 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8.4 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5 文档测试用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