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中国教育问题.乍一看,这个内容好宽好大,其实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现在这么些年的改革,中国教育的改革到底还有什么问题,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也许真正的改革者都无法说出来,更何况是我,在这里面,教育产业化,教育和政府的关系等等都不是我所要涉及的,毕竟我的思维达不到那样一个高度,我只是想就我自身所接触的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来自农村地区,从我小学到初中,一位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教室很拥挤学校很少而且规模很小,而我也几乎没怎么觉得奇怪过,也许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懂吧,后来读了高中,我知道了这是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也知道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那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经费又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了.查了资料说我国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公开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不知道这些年的教育经费是按这个标准来的吗?我也不知道.

上高中的时候,记得同学们刚开始都很厌恶高考,我也不例外.有一天,我们校长说,最需要感谢应试教育的就是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父母所能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我们所得到的各种特长爱好的培训,这些没有一个公平的,而只有高考是一个最公平的机会.现在想想,也许老师

当初是别有用心的,但是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吧,所以无论多少人批判应试教育,我都一直保持沉默.

到了大学,似乎和我期望的不一样,曾经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大学

里学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前些天,看了一条微博“我一直在想大学

为什么要把课安排的这么松散然后耗上四年,而不是像中学一样朝七晚五学上两年就毕业——它就是要这样,用四年的时间,打磨你锐气,消耗你的梦想,拆散坚定过的爱情,然后才能放心地把一个足够圆滑和现实的你,送到社会,婚姻,现实里。大学,多可怕,多必要的存在。”其实我有点不懂它所要表达的,大学就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存在.到这里,不由得想起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作为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我当然知道是片面的,但它也算是说明了大学的存在合理。其实大学教育也许有很多问题,但我是一直坚信着的,大学是教会你学习的地方,有人学得会,有人学不会,当然大学改革也是必要的。

渴望当个老师是我很多年的梦想了,虽然没有读相关专业,但梦还在。进入大学后,一直有关注各方面的支教信息,但无奈支教要求条件实在太多,现在的我还无法达到。就经常在想,为什么我有这份心还无法作出实际行动呢,不是中西部落后地区需要吗,却还这么难呢,虽然教学水平不会太高超,但也可以带去新的东西,或多或少。虽然我知道那些国家为解决这种状况推行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等等,但力量毕竟有限吧,其实想想高等院校也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于这种计划,想必也会起点效吧。

从十七大,十八大,两会,都出现了学有所教。其实,中国教育改革这些年发展还是有的,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取得一定成就,总的来说,已经基本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了。

其实,在现在这么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社会,“有学上”已经满足不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更多的追求“上好学”。小的时候,觉得大学生特别了不起,也可以算说很光荣吧,但现在高校扩招多少年之后呢,大学生成了个普遍群体,所以大部分都会有接受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很有必要。

也许中国教育有很多问题,但我所能看到的接触到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吧,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时的,现在无论教育怎么改革,都应该着重在实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还要保证经费的监督,确保教育公平;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即使是在应试教育下;还要发展更高层次教育,更高质量的教育,力求满足社会需求;可以在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上对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还有就是要在大致方向不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况,可以允许差异化教育改革,要因地制宜,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哲学思想了。

教育问题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十八大后,关于中国教育如何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将走向何方,新的十年,期待吧!

坚持为国服务指导思想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坚持为国服务指导思想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学术动态与信息> 坚持为国服务倡导科学发展 ——2010年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更好地发挥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2010年8月12日-17日在辽宁沈阳东北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占仓主持。首先由河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林世选教授阐明本次会议的主题和意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凡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从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角度,用“没有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没有开创就没有发展。”这四句话浓缩出自然辩证法在“全国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最后,张占仓秘书长对这次学术研讨和交流进行了总结报告。来自辽宁省和河南省高校2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科学发展与“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主题发言和集体讨论,达成了许多共识。 一.关于大会主题报告 1.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 张占仓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

题”的主题报告。(1)中国区域规划的三大趋势。自2009年以来,国家已经连续批准了14个区域规划,批准速度和数量均创历史之最。这体现出了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志,突出了地方特色,刺激了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区域规划国家化是中国区域规划的第一大趋势。建国初期,国家仅仅考虑到沿海与内地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关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生产力布局与发展问题;2003年以后,中央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战略格局;近几年来,综合国力的增强致使国家逐步有能力对全国进行更加细化的战略管理。区域管理精细化成为区域规划发展的第二大趋势。再者,各类区域规划的出台,国家通过分类指导和战略引导去促进各地积极探索诸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丰富多彩、遍地开花、更加活跃的发展格局。区域发展模式多样化成为区域规划发展的第三大趋势。(2)“十二五”规划的四大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以及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保证是“十二五”规划的四大重点。(3)“十二五”规划的理论支撑。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因此,科技进步理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城镇化

浅析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浅析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广大家长特别是新入学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更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并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化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的实际努力,以期望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在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本人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重智力教育,缺情感交流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越来越忙,应酬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关心自然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实施封闭式管理,孩子几乎都在学校里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像个断了线的风筝,真的是“自由飞翔”了。 我们许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于是,平时关心的话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成绩还是成绩。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情感呵护:需要在遭遇挫折时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需要遇到困惑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指点;需要在取得成绩时得到父母的赏识和分享。每一个父母都要牢记:孩子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 二、注重物质满足,忽视德育教育 家长总认为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给最多的生活费就是爱,而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其实,

放松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孩子的身上缺乏正气,会失去辨别力,很有可能走上邪路。“知心姐姐”卢勤呼吁广大的父母: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财富呢?我觉得就是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素质,做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有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生活有激情,热爱劳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孝敬长辈,懂得付出与感恩;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等等。这样的人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父母最大的精神财富! 三、家庭环境的不和谐,影响着孩子的身心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奔波劳累于金钱权势的需求,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的修养和家庭的维护,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这些儿童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而另外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或从政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并且,有的父母婚

从_小说_看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

安娜迷人的外表、娇美的身材。因此,得到安娜后,他所感觉到的不是爱情带来的快乐,而是作为胜利者的一种自我成就感。所以当后来他看到安娜的身材变宽了,容颜不再如从前的时候,他退缩了,不怎么爱她了。尤其当他觉得安娜已经成为他重返上流社会的障碍和累赘时,他甚至开始憎恨和怨恨安娜,他的这些变化最终彻底断掉了安娜对生的留恋。 三、一死一“疯”,性格使然,时代悲剧 在经历了不幸的婚姻和更加不幸的爱情之后,安娜和繁漪都彻底绝望了,安娜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繁漪虽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挽回她和周萍所谓的感情,但最终也难逃悲剧的命运,患上了精神分裂。这些不仅与她们的性格密切相关,更是与她们所生活的时代分不开的。 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比,它是十分微弱的,它还不足以和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相抗衡。尽管安娜对于爱情的要求在现在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那个时代的条件还不成熟,不允许人正大光明地违反社会和婚姻道德,否则就是堕落和无耻的象征。本来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中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是很司空见惯的,可安娜却希望把她和情人的爱情合法化,这是那个时代所不允许的,她注定会惨败。另外,安娜与她的丈夫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是新旧两种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一个追求个性和解放,一个顽固守旧。安娜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矛盾性,一方面安娜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同整个宗法社会做斗争,另一方面她又是软弱的,贵族的出身和教养约束着她的行为和举止,致使她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过于艰辛,以失败告终。 繁漪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百姓外受他国的侵略内受剥削阶级的压迫,尤其是中国的妇女还要深受封建婚姻道德观念的束缚和压迫,不允许有自己的真正的爱情,结了婚以后就只能相夫教子,遵从“三从四德”,夫妻间毫无爱情可言。而繁漪却是一个生活在旧时代拥有新思想的新女性,她接受了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洗礼,她不愿意把自己葬送在没有爱情的婚姻当中,她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追求新生活的向往,所以她想尽各种办法去拯救自己。尽管繁漪在拼命挣扎,但她难逃“枯井”的束缚,在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家长的专横管制下,繁漪的反抗显得是那么的势单力薄,进而只能走向悲惨的结局。 综上所述:安娜和繁漪都是她们所处时代的叛逆典型,在封建婚姻制度下,他们以婚外恋的形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们所处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她们不可能成功,她们的悲惨结局深刻揭露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及封建制度的腐朽。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李健吾.李健吾戏剧评论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3]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摘要:《小说》是莫泊桑阐明自己文学创作观点的一篇重要文章,它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见解,这些观点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说》莫泊桑文学创作观独特性真实巧妙准确 《小说》是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彼埃尔和若望》前面的一篇长序,这是莫泊桑集中而系统地阐明自己文学创作观点的一篇重要文章,我们可以从中直接了解到莫泊桑的创作思想。在这篇文章里,莫泊桑阐述的文学创作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应体现独特性 莫泊桑认为文学创作应该体现出独特性,这个观点显然是受到他的导师福楼拜的影响。他在这篇文章里说到,他从福楼拜那里接受了这样的持久而耐心的教诲—— —“如果您具有独特性,首先就应该发挥它;如果您没有,那就应该去获取”。在莫泊桑看来,作家的才能体现在独特性上,“而独特性是一种思维、观察、理解及判断的特殊方式”,所以,作家应拥有按照自己的艺术观去观察、想象和创作的绝对权利。他反对创作上的模仿与雷同,赞成并鼓励青年作家去探索新路,从而体现作品的独特性。可以说,这是一条宝贵的创作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创作的独特性呢?莫泊桑说:“天才出于勤奋。因此应该长久地、仔细地观察你要表现的一切,发掘其中尚未被人看到或提到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有未被发掘的一面……最细微的事物也包含少许未被识别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发现。要想描绘熊熊的火和平原上的树,我们就应该一直呆在这堆火和这株树前,直到看出它们与其他的树和火有什么不同。”莫泊桑认为作家只有这样做才是获得独特性的方法,之后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性的好作品。而他本人也正是在福楼拜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实践,培养了自己从深刻的观察中获得独特性的才能,才创作出不落俗套、丰富多彩的作品。 从《小说》看莫泊桑的文学创作观 李丹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20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 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同时还强调指出,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党和国家的其他各项工作提出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宗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直接体现。当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要贯彻落实到实处,关键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因为: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任何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奋斗。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各项工作真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建党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为各种形形色色的权益,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项权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往往是事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要紧的权益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地、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的重要途径。

实用类文本文学真实想象与虚构阅读练习及答案

`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 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 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 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 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 … 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 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 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 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 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 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 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 — 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 连的纽带。 (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 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 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 )

17.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4-09-30 03:09:04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工作理念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思路上,明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在工作措施上,提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这些重要论述,以简明通俗、朴实真情的表述,阐明了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方法和路径,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让全社会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提振改革信心。可以说,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要下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落实,用开阔的思路找到破解难题的路径,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深入基层,把握群众期盼,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把民生实事找

《文学与现实》资料

在这篇题记中,沈从文又说:“我有句话想说,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多数人而写的。”沈从文这里说的“这种多数人”指的是谁呢?指的是包含了“大凡念了三五本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问题的洋装书籍,或同时还念过一大堆古典与近代世界名作的人”、“文艺爱好者”、“理论家”、“批评家”(他们欠了点儿小恩小怨的作家与作品,够他们去毁誉一世。大多数的读者,不问趣味如何,信仰如何,皆有作品可读)等等在内的“大多数读者”。沈从文说:“这本书的出版,即或并不为领导多数的理论家与批评家所弃,被领导的多数读者又并不完全放弃它,但本书作者,却早已存心把这个‘多数’放弃了。”也就是说,在沈从文的心目中,即便他所说的以上“大多数读者”不放弃他的《边城》,作为作者的他,却已把他们放弃了。这是一个作家对当时的文学评论家们和那些所谓读者的大胆挑战。我们在这里也可以看到沈从文自己一再坚持的“乡下人”的脾气。 那么沈从文的《边城》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呢?沈从文在题记中又说:“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从沈从文的这个题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边城》创作初衷,是为了给那些“在社会里生活”,“真知道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的人看的。而他在这部作品里要表现的,却是“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虑,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很显然,沈从文想要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什么梦幻或者理想。而且,这种现实是“忧虑”,是“不可知的命运”。我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沈从文的这句话:“不可知的命运”。这种人在命运前的无力感,孤独感,悲剧性的宿命感,我认为是沈从文作品中,尤其是《边城》中要表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边城》的新题记发表于1948年。此时离《边城》的初版已有14年了。他的新题记很短,

当前有哪些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

当前有哪些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 (2011-01-06 22:42:46) 今天( 1月6日)下午,教育部社科中心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五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主任举行座谈,围绕当前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陈占安、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和我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我在发言时简要回顾了自己近年参加中宣部《理论热点面对面》撰写的体会,并就今年应当重点把握和研究的一些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最重要的理论热点问题仍然是“六个为什么”: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4.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二)当前最重要的现实热点问题仍然是“七个怎么看”: 1.怎么看发展不平衡问题? 2.怎么看社会就业问题? 3.怎么看分配不公问题? 4.怎么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怎么看教育公平问题? 6.怎么看住房难问题? 7.怎么看腐败问题? (三)当前最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八个怎么办”: 1.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怎么办? 2.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怎么办? 3.社会治安越来越差怎么办? 4.腐败现象越来越多怎么办? 5.道德滑坡越来越重怎么办? 6.理想信仰越来越差怎么办? 7.人际感情越来越淡怎么办? 8.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怎么办? 除此以外,还有十个深层次热点问题,因为考虑还不够成熟暂不发表,待考虑成熟后再作交流。

文学之于生活

文学之于生活 文学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文学活动和生活活动又是怎么样的关系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也许在我们这种平凡人看来,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一个是蓝天上的云朵,一个是大地上的黑土。文学嘛,在人看来,是浪漫的,飘渺的,有时候又抓不到摸不透。生活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是我们人这一辈子每天朴实的,脚踏实地的活着的时候所经历,体验的。可是文学,它又是作为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它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所以这样看来,文学却又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甚至于说是水乳交融的。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我们人所从事文学的创作,接受,理解和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运用简单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说文学是人们生活的艺术升华,用美丽的语言去描绘我们朴实却又精彩的生活体验经历。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它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为文学作品都是人写的,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有可能是抒发情感的,有可能是平白描写叙事的,所以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读出生活得多样。它的文学有可能是喜悦的,有可能是悲凉沧茫的,有可能又是慷慨激昂的,又有可能仅仅只是记叙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小的事件。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通过语言的组成

描叙和记事。文学就形成了。语言是人所具有的,人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去创作出许许多多的经典流传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我们可以判定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中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总而言之就是文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活动,而生活活动又影响着文学活动。 文学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与生活就是真,善,美,丑,恶。因为文学反映的内容是与周围生活的关系,他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得酸甜苦辣,是最快最直接的描绘与解释。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就写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就是生活。相信每一个人都可能有听雨的经历,上述文学作品写的不正是人生百态,人得每个阶段听雨的感受。从少年到壮年再到两鬓斑白,听雨所感,这正是文人从生活中锁获得的感悟。作者的心境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他的生活从少年试歌楼的灯红酒绿中消磨时光,壮年漂泊于客舟旅社,到老年时孤居于僧庐下,听雨,可以说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件事了,可在词人的笔下,他就成了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了,也给我们后人的文化历史上又添一笔。

关注现实

关注现实,加强比较,聚焦基本问题——也谈“中国数学教育传统” 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录入时间:2010-4-9 阅读次数:233 很欣赏人民教育编辑部组织的这样一组文章:“究竟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见《人民教育》2010年第2期) 这一论题的重要性十分明显,特别是,由于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再出发”之际,深入开展这一讨论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这正是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应认真解决的一些问题:什么是改革的目标?我们又应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由于是“再出发”,自然也就应当增加一些新的思考,比如,如何去看待所出现的曲折或反复,我们又可由此获得哪些启示与教训。形象地说,也就是:我们现在身在何处?我们究竟是离目标近了还是远了?我们又是否应当坚持原先选定的途径乃至设定的目标,还是应当作出必要的调整,等等。 由于这是一篇由阅读引发的文章,以下就以相关文章(为简单起见,把张奠宙等先生的文章分别称为“张文”、“刘文”与“康文”)作为背景来展开论述,但要强调的是,笔者在此希望表达的是自身对于“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以及应当如何去开展相关讨论的一些看法,不应被理解成对于这些文章的全面分析与评论。 第一,应对“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传统的中国数学教育”作出必要区分。具体地说,就如“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作为“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的讨论,我们在此也应主要集中于中国数学教育的现实,而并非历史的回顾。这也就是指,我们应主要关注当前数学教育领域中人们所普遍采用和广泛持有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与教育思想等,从而,以下一些问题就不应成为讨论的重点,如,“双基”一词是否由中国人最早发明,还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或是“仅仅20年出头”是否足以将某种做法看成“中国数学教育的特点”?进而,与康文中所提到的“稳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双重性”与“局限性”等相比较,笔者以为,我们在此应更加强调传统的“自然性”。也就是说,对于所说的“传统”我们不应理解成某种明确成文的规定,或是可以按照确定的“程序”予以规范的方法,恰恰相反,这里所说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等主要体现于人们的数学教学工作·,并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主要都是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工作不知不觉地形成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不仅大多数人对自己为什么会持有这些思想和采取这些做法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往往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事实上处于这样一种传统之中。 显然,由所说的传统的“自然性”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究竟什么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这样一个讨论的意义,因为,这正是促进由所说的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以下就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实现较大自觉性的一些主要标志:(1)清楚界定; (2)认真反思,包括适当评价;(3)致力于新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在此所体现的是对于现实的关注,而非历史的兴趣。 第二,就如任何文化传统的研究一样,由于传统的“自然性”,“比较”应被看成清楚界定“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主要途径;进而,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应当特别强调头脑的开放性,即应具有广阔的视野与开阔的胸襟,而不应夜郎自大地完全无视外部不同传统的存在。当然,这也是“比较”的又一重要功能:“有比较才能鉴别。”但就不同数学教育传

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班级:09中文(4)班姓名:黄雅琪学号:0906010250 文学创作的主题是作家,没有作家就没有创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作性的精神产物,作家在创作中的主题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性主体的存在是决定文学创作是否具有独创性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在谈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会首先关注作者的背景,人生阅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更能深刻地读懂文章。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文学创作与作家的关系。 中国人曾以为文学,不是一般人所需要的。闲暇自得,风流自赏的人,才去讲文学。中国向来文学作品,诗,词,小说等都很多,不过讲文学是什么东西,文学讲的是什么问题的一类书籍却很少,讲怎样可以看文学书,怎样去批评文学等书籍也是很少。刘勰的《文心雕龙》可算是讲文学的专书了,但仔细看来,却也不是,因为他没有讲到文学是什么等等问题。他只把主观的见解替文学上各种体格下个定义。诗是什么,赋是什么,他只给了一个主观的定义,他并未分析研究作品。司空图的《诗品》也没讲“诗含的什么”这类的问题。从各方面看,文学作品很多,研究文学作品的论文却很少。谈文学的,大都在修词方面下批评,对于思想并不注意。作为一种创作性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体现了作家对人生的一种审视、感悟与反省。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在这种关系上,对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论及生活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文论对某些特殊人生经验的强调。中国传统文艺里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苦痛比快乐更加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确实,在中国诗歌文学等个方面的创作,以抒发苦痛的文学创作很多,如《诗经》中就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哀”的诗句,这种现象视为一种规律,认为作家创作与坎坷人生经验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但诗歌等文学创作除了抒发心中的愤懑之外,表达自己对人生积极的态度,对人生从容面对,乐观的态度也占了重要的地位。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中国教育问题.乍一看,这个内容好宽好大,其实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现在这么些年的改革,中国教育的改革到底还有什么问题,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也许真正的改革者都无法说出来,更何况是我,在这里面,教育产业化,教育和政府的关系等等都不是我所要涉及的,毕竟我的思维达不到那样一个高度,我只是想就我自身所接触的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来自农村地区,从我小学到初中,一位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教室很拥挤学校很少而且规模很小,而我也几乎没怎么觉得奇怪过,也许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懂吧,后来读了高中,我知道了这是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也知道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那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经费又是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了.查了资料说我国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公开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不知道这些年的教育经费是按这个标准来的吗?我也不知道. 上高中的时候,记得同学们刚开始都很厌恶高考,我也不例外.有一天,我们校长说,最需要感谢应试教育的就是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父母所能给我们提供的条件,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我们所得到的各种特长爱好的培训,这些没有一个公平的,而只有高考是一个最公平的机会.现在想想,也许老师

当初是别有用心的,但是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吧,所以无论多少人批判应试教育,我都一直保持沉默. 到了大学,似乎和我期望的不一样,曾经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大学 里学的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前些天,看了一条微博“我一直在想大学 为什么要把课安排的这么松散然后耗上四年,而不是像中学一样朝七晚五学上两年就毕业——它就是要这样,用四年的时间,打磨你锐气,消耗你的梦想,拆散坚定过的爱情,然后才能放心地把一个足够圆滑和现实的你,送到社会,婚姻,现实里。大学,多可怕,多必要的存在。”其实我有点不懂它所要表达的,大学就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存在.到这里,不由得想起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作为接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我当然知道是片面的,但它也算是说明了大学的存在合理。其实大学教育也许有很多问题,但我是一直坚信着的,大学是教会你学习的地方,有人学得会,有人学不会,当然大学改革也是必要的。 渴望当个老师是我很多年的梦想了,虽然没有读相关专业,但梦还在。进入大学后,一直有关注各方面的支教信息,但无奈支教要求条件实在太多,现在的我还无法达到。就经常在想,为什么我有这份心还无法作出实际行动呢,不是中西部落后地区需要吗,却还这么难呢,虽然教学水平不会太高超,但也可以带去新的东西,或多或少。虽然我知道那些国家为解决这种状况推行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等等,但力量毕竟有限吧,其实想想高等院校也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于这种计划,想必也会起点效吧。

浅谈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

浅谈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 摘要: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问题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文论界比较有争议的一个文学问题。由于作品题材不同,体材不同,创作者的风格不同等等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其作品内容上与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出入或者不同,从而也引来了许多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质疑批评和争论。对于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之间的界定以及它们之间的一些联系,文论界现已形成许多看法,但大多数的研究者的看法都趋于一致。本文将依据一些成熟的观点对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界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以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审美性感悟艺术真实生活本质假定性近些年来,文化市场上出现了好多历史题材的文化产品。例如电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成吉思汗》,文学作品如《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等等一系列的通俗文艺作品。于是,人民大众在欣赏完之后,各种意见便蹦了出来。有一群人拍着说双手赞好,说这些作品再现了历史上的帝王雄风,给人们带来了震撼,也让现代的人们对过去的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但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反对的人则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影视文学作品不尊重历史,在故事情节里随便虚构,导致与历史真实出入很大,扭曲了历史的真实性。实乃艺术的糟粕。 我们暂且不论谁对谁错,但从这一点分歧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的创作上面,是否应该遵从客观事实,是否应该忠诚的反映生活原

貌,是否应该在作品里加入创作者的主体思想和能动性,而这种艺术与现实的相似度到底应该如何权衡,直到现在仍然是人们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那么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讨论有关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弄明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做出一个适中的判断。 一、艺术的真实 那么,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呢?我们知道,艺术是创作者通过对自然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那么这也就是说,艺术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忠实于生活,反映生活社会本质规律和现象的精神文化产品。那么这种艺术产品的真实性是怎么体现的呢?艺术的真实其实是指作家在假定性的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有规律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它融入了生活真实和主体的特征,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一种内蕴的、假定的真实。它不是对生活真实性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能动的、审美性的反映。 那么体现在作品上,这种真实性就必须转化为具体的故事情境,以此作为载体,构造一个审美的世界。这就是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它不一定需要生活中百分之百的原貌展现,而是通过并不完全真实的构建重组,用使读者和作者都认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形态来得到展现。这种看似虚构或者不完全真实的故事其实其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正确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内涵,采取有效措施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而且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扎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深刻认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意义 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反映了我们党对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相 - 1 -

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紧要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他们的利益而奋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各项工作真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们的一切奋斗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利益是具体的,人们只有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问题,才谈得上从事其他实践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毛泽东同志说过,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等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历来十分注重把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结合,既注重教育人民群众明确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之所在,又注重不断解决各个阶段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在现阶段,能否满足群众的具体利益要求,仍然是我们党能否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是满足群众具体利益要求的有效途径。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条件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和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目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