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ppt课件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ppt课件
钝锯齿、泪滴、裂片、形态不整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低色素、高色素、
嗜多色、着色不一
红细胞内异常结构 嗜碱性点彩、豪焦小体、卡
波环、寄生虫 、疟色素
红细胞排列异常 缗钱状形成、自凝现象 有核红细胞
8
编辑版pppt
异常红细胞
9
编辑版pppt
10
编辑版pppt
小红细胞
11
编辑版pppt大红细胞来自27编辑版pppt
28
编辑版pppt
29
编辑版pppt
30
编辑版pppt
31
编辑版pppt
32
编辑版pppt
33
编辑版pppt
34
编辑版pppt
寄生虫:当患者感染疟原虫、微丝蚴、杜利什曼原 虫等时,可见红细胞胞质内相应的病原体。
35
编辑版pppt
36
编辑版pppt
37
编辑版pppt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
1
编辑版pppt
1
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和内涵物的是否异常
2
编辑版pppt
检测原理和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分析法 采用人工显微镜法血涂片染色观察, 是仪器法校准的参考方法和检测的复核方法。
2.计算机图像分析 建立统计模型,以正常红细胞形态 为参比、作出分析, 可用于与红细胞形态变化疾病的辅助诊断。
3. 血液分析仪法 提供红细胞数量及其他相关参数,对异 常结果报警, 但不能提供确切信息,需用镜检血涂片核实。
3
编辑版pppt
质量 保证
1.有合格的血液细胞形态检验人员 2.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区域进行镜检 3.注意完整规范的检查顺序
低倍镜 细胞分布和染色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1
1.血涂片的制备:手工推片法 2.血涂片的染色:瑞氏染色法 3.红细胞的形态检查
2
将血标本均匀地涂抹在清洁干燥的载玻 片上,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是血液细 胞形态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特别是对于各种贫血及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
1.新玻片上有游离碱质,须清洗后使用。 2.用过的载玻片须用肥皂水或乙醇除去 染料和油污。 3.使用时切勿用手触及玻片表面。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手工推片法
薄血涂片法 灰白层涂片法 厚血涂片法
* 自动血液涂片法
5
手工薄血推片法
推片
手持玻片推制血膜
用推片从血滴前方接触血滴
吸附血液成一线
推完血片,迅速干燥
6
推片角度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 两边和两端留有一定空隙。
7
血滴越大,推片角度越大,速度越快, 血液粘度越高,则血膜越厚。 血滴越小,推片角度越小,速度越慢, 血液粘度越低,则血膜越薄。
27
大红细胞 巨红细胞
28
红细胞大小异常
4.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指红细 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严重的增 生性贫血的血涂片中。巨幼细胞性贫血尤 为明显,与骨髓造血紊乱有关。
29
红细胞大小不均
30
红细胞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microcyte ) 大红细胞( macrocyte) 巨红细胞(megalocyte) 红细胞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2 .嗜碱性颗粒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美兰 结合,染成紫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
3.中性颗粒呈等电点状态与伊红美兰均可结合,染成 紫红色,称为中性物质。

《血细胞形态学-课件-ppt》

《血细胞形态学-课件-ppt》
血细胞形态学-课件-ppt
欢迎大家来态和功 能,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血细胞形态学概述
血细胞形态学是研究血液中各类细胞形态结构和性状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
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它们参与了身体的免疫应答和维持机体内稳定环境的重要功能。
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它们能够分化生成 不同类型的血细胞,维持着我们的血液系统的平衡。
不同血细胞之间的关系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它们相互协作,共同维护 着人体的内部稳定环境。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它们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并起到将氧气 传输到身体各部位的重要作用。
白细胞介绍及分类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同 时也参与了调节免疫反应的过程。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的形态和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白细胞家族的一员,它们在炎症和过敏反应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红细胞ppt课件

红细胞ppt课件
(填空、选择题、判断、简答))
12


书面作业 1、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功能及正常值。 2、什么叫血沉?正常值是多少? 3、什么叫贫血?临床可见哪几种类型。
非书面作业 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白细胞和血小板
预习目标 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分类及功能。 2、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主要功
13
(三)、学习难点: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与破坏
3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4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1、形态:双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2、数量: 正常:男性(4、0---5、5)10x1012 个/L
女性(3、5—5、0) 10 x1012 个/L 其中血红蛋白含量为:
男性120~160ɡ/L 女性110~150ɡ/L
易下沉的特性 • 血沉:正常值是男性0~15mm/h
女性0~20mm/h
7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1、生成条件 (1)、红骨髓造血机能 (2)、造血原料(Fe和蛋白质) (3)、红细胞成熟因子(VB12和叶酸)
8
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2、生成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有肾组织 产 生)
(2)、雄激素(可直接或间接刺激 红骨髓造血)
5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功能
贫血: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 白含量低于正常值。 3、功能 (1)运输O2和CO2
(2)对酸碱平衡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6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1、渗透脆性 是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所表现的抵抗力大小 ( 0、9%NaCI和5%葡萄糖溶液)
• 2、悬浮稳定性 是指红细胞在血浆中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不
课前回顾
1、血液有哪两部分组成? 2、简述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红细胞检查ppt课件

红细胞检查ppt课件
(3.8~5.3)×1012/L (120~180)g/L (34~48)% (80~100)fL (27~32)pg
(320~360)g/L
<15%
19
概述
造血微环境
Epo
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红细胞----
早幼--中幼----晚幼----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20
①细胞的逐渐成熟; ②细胞数量的增加;
贫血的分类
重视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形态学类型 MCV(fl)
正常细胞性 80~100
贫血
小细胞低色 <80
素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 <80
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 >100

MCH(pg) MCHC
病因
27~34
320~360 急性失血,再障,骨髓病
性贫血,溶贫
<27
<320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5
二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
1、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筛检或 确诊 的客观依据。
2、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 供依据。
3、为预防疾病及健康保健提供检测依据。 4、为科学研究提供医学检验基本数据,基本检验方
法和操作技能。
6
三 、学习实验诊断的要求
①掌握常见实验检查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②能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论用于疾
.
实验诊断学
1
2
(一)实验诊断定义和主要内容
1 实验诊断学定义: 实验诊断学(clinical examination)是运用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 人体的血液、骨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细胞等 进行检验,以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器官功能状态 等资料的一门科学。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在肺部 吸收氧气,释
放二氧化碳
红细胞在组织 中释放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
红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红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表面的抗原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红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聚集 红细胞还能够参与免疫调节,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更新和修复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作用
细胞骨架是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组成的 微管:负责维持细胞形状,参与细胞分裂和迁移 微丝:负责细胞运动和细胞分裂 中间纤维:负责连接细胞膜和细胞核,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运输氧气:红细胞是氧气的主要载 体,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处
汇报人:XXX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 能
汇报人:XXX
目录
01 红细胞的结构
02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结构
红细胞的基本构成
红细胞膜:包裹红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血红蛋白:红细胞内的主要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细胞核:红细胞内的细胞核,负责细胞分裂和增殖 细胞质:红细胞内的细胞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膜糖:包括糖蛋白、糖脂等,参与红细胞的识别、信号传导和物质运输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能量 转化的主要场 所,负责细胞
的呼吸作用
内质网:蛋白 质Hale Waihona Puke 成和加工 的重要场所, 参与脂质的合
成和运输
高尔基体:参 与蛋白质的加 工和运输,与 细胞分泌有关
溶酶体:分解 细胞内不需要 的物质或衰老 的细胞器,参 与细胞的自我
红细胞在营养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 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掌握各个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镜下识别(分析“红细胞”文档)共9张PPT

掌握各个阶段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及镜下识别(分析“红细胞”文档)共9张PPT
有核红细胞的特点。
兰色且厚,近核处不见浅染区。
2. 早幼红细胞
胞体:直径12-24μm
胞核:圆或椭圆,占细胞2/3以上,居 中或稍偏位,核膜明显,紫色,染色质
可浓集或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些,无核 仁。
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 但较原红稍浅,血红蛋白开始形成, 在 核周围,无颗粒
3. 中幼红细胞
可胞见体车 :直轮径状8-痕15迹μm,核膜明显(,3无)核仁细,胞随着形细态胞观的成察熟原,核则致密坚实,呈结构不清的紫红色的一 团。
① 先在低倍镜下选染色好、厚薄适宜的部位--成熟红细胞不重叠也不过分分
离,细胞形态完整,染色好,细胞结构清楚。
Morphology of Erythron
② 观察红系细胞时应先要掌握红系形态总特征及正常骨髓片中细胞组成情况, 再选择具有红细胞系统特征的细胞进行观察,并进一步辨认各期有核红细胞 的特点。观察有核红细胞胞质颜色时,要与周围红细胞进行比较,因为片子 偏酸或偏碱均会影响胞质颜色。
④Mo过rph于o陈log旧y的of瑞Er特yt染hro色n骨髓片会出现酸化现象,使骨髓片偏酸。
明显,1-2个,大小不均,模糊或清楚,
⑤④③胞体红 显 骨:细微髓直胞镜片径内使观7-1异用察0常完完μm结毕毕构,,。用应擦脱镜油纸:蘸在少片许上镜滴头加清适洁量液清,洁将液镜,头然上后油用擦干干净净擦,镜然纸后轻用轻干地净一擦次镜性染纸将浅再它擦擦兰一掉色次,。,而并不将应物来镜回旋擦转。至正确位置和高度。
(2)显微镜使用与保养
① 要正确掌握开灯、关灯的顺序,以延长灯泡寿命。开灯顺序为:接
上电源→按显微镜“开”键→将灯光调至适当位置后进行观察;如果暂时 不用显微镜,将灯光亮度调至最小;关灯顺序为:将灯光亮度调至最小→ 按显微镜“关”键→断开电源。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2
正常红细胞 形态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3
异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形状异常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红细胞排列异常 有核红细胞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4
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microcyte ):直径<6μm。血片 中出现大量的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 蛋白生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HS),血红蛋白充盈良好,生理性中心 淡染区消失。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如何推制血片?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8
推制适当的血膜
角度大, 速度快, 太厚, 太短
推片不光滑,呈毛刷状
用力不均,呈搓板状
血量过多,无尾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玻片油腻,有空泡
9
1.灰白层涂片法 抗凝血离心,取灰白层涂片。 用于白细胞减少者的白细胞分类和红斑 狼疮细胞(LEC)检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3
1.新玻片上有游离碱质,须清洗后使用。
2.用过的载玻片须用肥皂水或乙醇除去 染料和油污。 3.使用时切勿用手触及玻片表面。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4
* 手工推片法
薄血涂片法 灰白层涂片法
厚血涂片法
* 自动血液涂片法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5
手工薄血推片法
推片
手持玻片推制血膜
用推片从血滴前方接触血滴
吸附血液成一线
推完血片,迅速干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推片角度
6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 两边和两端留有一定空隙。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
细胞的内黏度
红细胞的细胞质黏度称为红细胞的内黏 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最主要的蛋白, 其理化性质对红细胞内黏度影响很 大.红细胞内黏度随血红蛋白非线性增 加,正常红细胞内黏度对红细胞变形的 影响不大,变形时能量主要消耗在细胞 膜上.内黏度升高成为影响红细胞变形 的决定因素.
7
细胞的几何形状
13
棘红细胞:细胞表面有针状突起、间距不规 则、长和宽不一。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β-脂 蛋白缺乏症(高达70%~80%)、脾切除后、 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需与皱缩红细胞 (锯齿状红细胞)鉴别,皱缩红细胞边缘呈 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外端较尖。
14
裂红细胞: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呈刺形、盔形、三 角形、扭转形等,是细胞通过阻塞的、管腔 狭小的微血管所致。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 常人<2%。
红细胞特有的双凹圆盘形状能确保红细胞良 好地变形.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可用球形指数Si来表示,
系数取4.84是为了使球形时Si=1.正常红 细胞的Si=0.7,越大,红细胞变形性越 小.
8
球形红细胞: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直 径与厚度比小于2.4:1(正常值3.4:1), 球形红细胞气体交换功能较正常红细胞为弱, 且容易导致破坏、溶解。见于遗传性和获得 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和小儿。
11
口形红细胞: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央淡染区 呈扁平状,似张开的口形或鱼口,细胞有膜 异常,Na+通透性增加,细胞膜变硬,使脆 性增加,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见于口形红细 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 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 (<4%)。
12
镰形红细胞:细胞呈镰刀状、线条状或L、S、 V形等,是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HbS)的红 细胞,在缺氧情况下,溶解度减低,形成长 形或尖形结晶体,使细胞膜发生变形。检查 镰形红细胞时需加还原剂如偏亚硫酸钠后观 察。见于镰状细胞贫血(HbS-S,HbS-C)、 镰状细胞特性样本(HbA-S)。
如果没有红细胞的变形性,组织和器官 的代谢就无法实现.
3
影响红细胞变形的内在因素
细胞膜的黏弹性 细胞的内黏度 细胞的几何形状
4
细胞膜的黏弹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变形 性。
膜上磷脂能以凝胶相和溶胶相两种状态 存在。凝胶相是磷脂的脂肪酸链 排列整 齐而致密,脂双层流动性小,膜硬度大, 变形性低;溶胶相是脂肪酸链排列疏松, 脂双层流动性大,膜易变形。
③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来自髓外造血和纤维化的骨髓。
④脾切除后:骨髓中个别有核红细胞能到达髓窦医学*教育*网整理,
当脾切除后,不能被脾脏扣留,从而进入外周血。
17
其他:①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着色极淡、 残缺不全、体积大、状如新月形、直径约 20μm,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睡眠 性血红蛋白尿症)。②泪滴形红细胞:红细 胞形如泪滴样或梨状,因细胞内含有Heinz小 体或包涵体,或红细胞膜被粘连而拉长所致。 见于贫血、骨髓纤维化和正常人。③红细胞 形态不整:出现不规则的奇异形状,胞性贫血。
15
缗钱状红细胞:红细胞互相连接如缗钱状, 是因为血浆中某些蛋白(纤维蛋白原、球蛋 白)增高,使红细胞正负电荷发生改变所致。
16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幼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 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包括:
①溶血性贫血: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
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
9
椭圆形红细胞:细胞呈椭圆形、杆形、两端钝圆、 长轴增大,短轴缩短、长是宽的3~4倍,长径为 12.5μm,横径为2.5μm,其红细胞生存时间一般正 常也可缩短,血红蛋白正常,与遗传性细胞膜异常 基因有关,细胞成熟后呈椭圆形,置于高渗、等渗、 低渗、正常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见于遗传 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可达25%~75%)、大细胞 性贫血(可达25%)、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 巨幼细胞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正常人(约占1%, 不超过15%)。
1
机理推测
双凹面是由于红细胞内纤维物质-收缩 蛋白的骨架支撑作用.
在一定红细胞体积和表面积条件下,双 凹圆盘形使红细胞膜的弯曲总能量最小, 符合能量最低的原理.
红细胞的表面积S与体积V之比大于圆 球的S/V.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最小, 而正常红细胞却有很好的变形性.
2
红细胞的变形性
静止时,红细胞为双凹圆盘形,但受外 力作用易变形,除去外力又恢复原 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血液循环中, 特别是在微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红 细胞可以根据流场情况和血管粗细不断 改变自己的形状.
10
靶形细胞:细胞中央染色较深,外围为苍白区域, 而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时,中央深染区 呈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或柄状。细胞直径比正常 大,但厚度变薄,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化学成分 发生变异和铁代谢异常所致,形成过程是:红细胞 中血红蛋白溶解成镰状或弓形空白区,随后弓形空 白区两端继续弯曲延伸,形成环形透明带,细胞生 存时间约为正常细胞的一半或更短。见于各种低色 素性贫血(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 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
健康人血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约8μm,其 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较大,可供气体交换的面积也 大.
这种特有形状有利于红细胞可塑性变形,能通过比自 身圆盘直径小得多的毛细血管,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值愈大,变形能力愈强.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结构比较简单,红细胞由细 胞膜及其内胞浆组成,胞浆为血红蛋白液.红细胞膜 由磷脂双层和膜骨架构成,很容易弯曲和变形.细胞 膜和细胞内液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为红细胞在流场中容 易变形提供了物质条件.
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增生,网织红细胞和部分幼稚红细
胞提前释放人血,说明骨髓有良好的调节功能。
②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
白血病。由于骨髓充满大量白血病细胞而使幼红细胞提前释放,或因髓
外造血所致,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红白血病时可见更早
阶段幼稚红细胞,并伴形态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