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旅游规划专题

合集下载

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

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

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也是西藏文化的象征之一。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布达拉宫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规划一个合理的旅游线路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对布达拉宫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的建议。

一、预留时间:2-3天首先,游览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游客预留2-3天的时间,以便充分体验布达拉宫的魅力。

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更长时间地游览。

二、游览顺序在规划旅游线路时,游客可以根据布达拉宫的布局和特点,合理安排游览顺序。

下面是一个可行的游览线路:第一天:布达拉宫内部区域1. 早上:游客可从午门进入布达拉宫,首先参观白玉佛殿。

这是布达拉宫内最重要的殿堂之一,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佛像之一。

参观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佛教文化和西藏历史。

2. 中午:在布达拉宫内的餐厅享用西藏传统美食,品尝独特的酥油茶和青稞面。

3. 下午:参观红宫,这是布达拉宫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达赖喇嘛居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参观红宫,游客可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了解西藏宗教文化。

4. 傍晚:在布达拉宫的阳台上观赏日落,欣赏到美丽的晚霞和壮观的雪山景色。

第二天:布达拉宫周边区域1. 早上:游客可以前往布达拉宫附近的大昭寺,这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庙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参观大昭寺,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佛像和宏伟的建筑。

2. 中午:在大昭寺附近的餐厅品尝西藏特色美食,例如藏式烤羊肉和油炸饵块。

3. 下午:游客可以参观才巴拉康,这是布达拉宫附近的一处历史遗址,也是西藏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在才巴拉康,游客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西藏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4. 傍晚:返回布达拉宫,在布达拉宫广场上欣赏传统的西藏歌舞表演,感受西藏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注意事项在布达拉宫的文化遗产旅游中,游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衣着:西藏海拔较高,气候多变,建议游客带上保暖的衣物,特别是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

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

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

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遗产景区成为人们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保护和开发遗产景区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

如何在保护遗产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开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遗产景区保护的重要性遗产景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人类的文化、历史和自然遗产。

保护遗产景区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遗产景区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文化和自然的瑰宝,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保护遗产景区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的挑战然而,遗产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遗产景区通常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过度开发等威胁,这对保护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保护和开发遗产景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此外,保护和开发遗产景区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确保保护和开发的平衡。

三、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遗产景区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保护遗产景区的完整性和纯正性。

其次,增加对遗产景区保护的投入,提高保护的效果。

这不仅包括财政投入,还包括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引入社会资本和开展公益事业,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另外,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护和开发遗产景区的关键。

这需要充分考虑遗产景区的特点和潜力,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和开发的平衡,避免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开发。

同时,应注重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保护和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保护和开发遗产景区的重要一环。

通过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遗产景区保护的意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一、项目概述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项目是针对特定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旨在提供给游客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

本文将围绕该项目的背景、目标、重点内容和实施计划展开论述。

二、背景分析1. 地理位置:简述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包括自然环境、交通便利等方面的特点。

2. 文化遗产资源:介绍项目所涉及的文化遗产资源,包括具体景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3. 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当前市场对文化遗产旅游的需求,包括游客人群、消费习惯、旅游趋势等相关因素。

三、项目目标1. 主要目标:明确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项目的主要目标,如提高当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等。

2. 具体目标:列出实现主要目标所需达成的具体目标,如增加游客数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扩大项目影响力等。

四、项目内容1. 游览路线规划:介绍景区内不同景点的位置分布和游览路线规划,确保游客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

2. 景点开发规划:对每个景点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景点特色、文化背景、景点改造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3. 旅游设施建设:根据项目需求,规划和建设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设施,如停车场、服务中心、休息区等。

4. 文化展示活动:策划丰富多样的文化展示活动,如演出、展览、示范体验等,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价值。

5. 宣传推广计划:制定全面有效的宣传推广计划,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项目,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和参与。

五、项目实施计划1. 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

2. 资金筹措:明确项目所需资金来源和筹措途径,如政府资金支持、民间投资、银行贷款等。

3. 合作伙伴: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如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营商等,共同推广和落实项目。

4. 管理机构: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和市场推广。

5. 监督与评估: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桥梁。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旅游开发的过度以及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等。

为了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人类的文明,制定一份全面、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迫在眉睫。

一、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和原则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真实性意味着要保留文化遗产最初的形态、材料和工艺,不进行随意的篡改和伪造;完整性则要求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所有要素,包括其周边环境和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强调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使其能够为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服务。

在保护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要尊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不将现代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强加于其上。

2、科学保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文化遗产进行监测、评估和修复,确保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公众参与:文化遗产属于全体人民,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4、依法保护: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

二、开展全面的文化遗产普查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

组织专业的普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普查的内容应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壁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口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

同时,要建立详细的文化遗产档案,包括名称、位置、年代、现状、价值等信息,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三、制定分类保护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古遗址等,要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濒危的文物,要组织专业的修复团队进行抢救性修复。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的精神财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的象征,也是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本文将探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一、保护与利用的背景和意义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贵见证。

保护和利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文化传统,也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有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内容1. 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城市规划中应明确保护范围和级别,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确保历史文物得到适当的保护和修复。

对于破旧的历史建筑,可以进行适度的修缮和整修,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2.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规划中应制定相应的旅游开发计划,建设文化遗产旅游区,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城市规划中应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提升,保持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同时促进功能转型和更新,使其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4.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交流的场所,对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中应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丰富居民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策略1. 制定合理的法律和政策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依法进行,城市规划中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明确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和措施,并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策划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策划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20 08年 的“ .2 大地 震 和 2 0 20 5 1” 0 8— 0 9年 全 球 金融 危机 , 致 四川 省 的游客 锐减 , 导 九寨 沟 的旅 游 业也 遭受 了史 无 前例 地 重创 。为 帮助九 寨 沟尽 快 走 出阴霾 , 研 究 运 用 微 观 经 济学 分 析 方 法 和 本 旅 游开 发理 论 , 出创 新 型的旅 游开发 策 划 。 提
寨沟” 综合绩效进行 了定量计算分析 , 构建 了综 合绩效评价体系 J 。
2 开 发方 面 。刘 婕运 用 GS和 S S 件 , . I P S软 在 旅 游开发 对景 观生 态体 系和 民族文 化多样 性 的影
响方 面进 行 了定 量 和 定 性 分 析 。蒋 淑娟 结 合 资源 类型 和分 布 特征 , 九寨 沟 旅游 文 化 的开发 对 进行 了现 状 分 析 和 问 题 诊 断 J 。于 立 新 和孙 根
旅游商品 的深度 开发等进行 了探讨 , 出了相应 的对策建议 , 提 旨在为 九寨 沟及沿线 区域做优做强进言献计 。
关 键 词: 世界遗产 ; 九寨沟 ; 旅游开发 ; 策划 中国分类 号 :17 8 F 2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0 44 2 { 00 0 -0 30 10 -9 2 2 1 )305 -5

工具定 量 探 讨 九 寨 沟 旅 游 流 的 时 间 特 性 J 。陈 菲指 出 , 九寨沟 开创 并 实 践 了居 民参 与 景 区保 护 的新模 式 , 实现 了环境保 护 主体 的多元 化 , 调实 强 施“ 六精 五 细 ” 管理 举 措 , 可实 现 景 区生 态 旅游 管 理 的精 细化 _ 。冯 刚 等用 管 理熵 函数 对 “ 5 J 数字 九

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导言:旅游业的兴盛和发展,为各地的旅游景区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背景介绍旅游景区规划方案是指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然而,传统的旅游景区规划方案往往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流失。

因此,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必要性1. 保护文化多样性: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传统。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保持地方的独特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

2. 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保护,可以实现旅游业和文化遗产的双赢。

3. 提升游客体验: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实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和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3. 引入专业团队:在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中引入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负责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

这些团队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

4.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在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中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在某些重要文化遗产点,造成过度开发和破坏。

通过分散游客流量,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提升游客体验。

5. 建立保护基金: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文化遗产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研究

文化遗产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研究

文化遗产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研究第一章:引言文化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旅游形式,它兼具着文化与旅游的双重价值,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文化遗产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文化遗产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第二章:文化遗产旅游的概念与特点文化遗产旅游是指以古迹、文化景点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文化价值高:文化遗产旅游以历史文化为主要资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2.体验性强:游客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3.知识性强:游客可通过学习,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4.满足多样化需求:文化遗产旅游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如文化、休闲、娱乐等。

第三章:文化遗产旅游规划文化遗产旅游规划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游客优质的旅游体验。

具体包括:1.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使规划方案科学、合理;2.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得以长期保存;3.确定旅游产品类型:旅游产品类型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各类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4.建立配套设施:配套设施的建立是提高文化遗产旅游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服务中心、餐饮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第四章: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价值,提高旅游收益。

具体包括:1.建设并完善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建设完善各类旅游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2.加强旅游宣传:宣传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媒体对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扩大旅游知名度;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加客源;4.探索新的旅游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旅游模式不断涌现,如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等,要通过探索新的旅游模式,不断创新,开创新的旅游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体 ;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Ⅰ
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例如金 字塔,长城。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 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 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 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 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返回
世界自然遗产的定义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 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 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 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 态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 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 1881年开工的大吉岭喜马拉雅
铁路是第一条,也是最杰出的一条山区旅客运输 铁路线的典范。它采用大胆创新的工程施工解决 了穿越高山自然风景区建立高效铁路的问题,并 仍然充分保留了该地区原有风貌的完整。
标准Ⅲ :
能为一种现存的或已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 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消逝的文明和传统)
8座俄赛里斯雕像守护着阿布辛拜勒神庙幽深的通道。
阿布•辛拜勒神庙在设计与建筑上巧妙地吸收和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地 理、数学等知识,每年只有2月22日(传说拉的生日)及10月22日(传说拉的登基 日)这两天,阳光穿过深达63米的通道,直接照射在内室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 使整个神殿闪闪发光。
搬迁后的阿布· 辛拜勒神庙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形 成的纳赛尔湖

作为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 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显出独一无二 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它秉承“天人合一”的
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
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 “中国山水美学”
的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
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拉帕努伊国家公园(复活节岛):拉帕努伊是
当地人对复活节岛的称呼,证明了一种独特的文 化现象。玻利尼西亚人约在公元三百年时在那里 建立了一个社会,他们不受外部影响,创建了极 大的且富有想像力的,独特的巨型雕刻和建筑。 从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期间,这个社会建筑了神殿 并树立起了巨大的石像,称为莫阿伊,它们至今 仍是一道无与伦比的文化风景,使整个世界为之 着迷。
• 世界遗产标志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 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世界遗产的分类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世 界 自 然 遗 产
世 界 文 化 与 自 然 双 遗 产
文 化 景 观 遗 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与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 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 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
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
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

返回
文化景观遗产

文化景观是一个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1992年12月 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 第16届会议上提出,并决定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文化景观有自己独特的涵义,它的视角在于文化与自
然的关联和紧密结合,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 作品。
文化景观遗产与文化遗产的的差别

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以自然 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
证为特征。
典型例子

庐山 五台山 杭州西湖 菲律宾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 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 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 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存。
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 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 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 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 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 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 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
然遗产公约》,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会,为保护世界遗产提供了制度与组织保证。
Tips:几个重要组织


世界遗产委员会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世界自然遗产的遴选标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
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 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I)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Mixed Site)简称“混合遗产”、“复 合遗产”、“双重遗产”。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 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只有同时部分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 然遗产公约》中关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定义的遗产项目才能 成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文化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双重遗产意味的并不是文化 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简单叠加,而在其深层寓意着的, 是人类从改造自然、运用自然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 念的巨大变化。”
卫星看到的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
• l
返回
(Ⅱ)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 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返回
(Ⅲ)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 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返回
(Ⅳ)是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是 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体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返回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文化景观更关注遗产作为“连接自然和文化的纽带” 的特征,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所表现出来 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特殊性。

文化景观更关注文化的时间延续性和动态性。


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 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 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 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 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 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二是持续性景观,它 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
罗本岛: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罗本岛的用途几 经变换, 它曾经是监狱、不受社会欢迎的人的医 院和军事基地。 它的建筑,特别是那些在二十世 纪后期用来关押政治犯的最安全的监狱的废弃,象 征着民主和自由战胜了压迫和种族主义。罗本岛上 的建筑是其阴暗历史的最有说服力的见证。罗本岛 及其监狱建筑象征着人类精神、自由和民主战胜压 迫取得胜利。
杭州市政府承诺,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六个不”:“还湖 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 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也因此成为国内41个世界自然、文化 遗产名单中唯一实行门票免费的景区。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Masterpieces of Intangible Heritage,简写为MI)
标准 Ⅴ: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 (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 易损毁的地址;(脆弱的传统文化聚落)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
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
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
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
中国的双遗产

泰山 黄山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武夷山
泰山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 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
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的形成,历经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个地质时代的演变过 程。泰山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 究价值。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 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 化遗存,便是佐证。泰山封禅,被视为政权的象征,所以又是 一座神圣的山。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 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 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标准 Ⅵ:
与某些事件或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
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突出的普遍意义的实物 。
(特殊的文化记忆)
三孔: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 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 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 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 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 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 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 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 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 大力推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