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3章答案
工程制图第三章习题答案new教学文稿

工程制图第三章习题答案n e w第三章基本形体——三视图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3-1、画三棱柱的投影图。
3-2、画出六棱柱的投影图。
3-3、画出右下图的投影图。
3-4、画出半圆拱的三面投影。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5、画出圆台的三面投影。
3-6、画半圆拱的三面投影。
44第三章基本形体——补绘基本形体的第三投影班级学号姓名3-7、补绘基本形体的第三投影(1)(2)(3)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5第三章基本形体——补绘基本形体的第三投影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6第三章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7第三章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8第三章平面体的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9第三章平面体的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0第三章平面体的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1第三章平面体的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第三章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4第三章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5第三章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6第三章曲面体上的点和直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7第三章曲面体上的点和直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8第三章曲面体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9第三章曲面体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0第三章曲面体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1第三章曲面体截交线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2第三章曲面体与平面体、曲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3第三章曲面体与平面体、曲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4第三章曲面体与平面体、曲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5第三章曲面体与平面体、曲面体相交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66第三章曲面体与平面体、曲面体相交(应分两页)班级学号姓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75、用辅助平面法求正立面图上的相贯线。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三章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10(1)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答案 立体 返回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10(1)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10(2) 分析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3-7(4)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答案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3-7(4)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3-7(5)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并补画其所缺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4(2)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答案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4(2)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3-4(3) 分析曲面立体的截交线,完成它们的投影。
CAD
立体 返回
3-6(3) 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判别哪个左视图是正确的(正确的在 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判别哪个左视图是正确的( 括号内用“ 回答)。 括号内用“Yes”回答)。 回答
(
)
(
)
(
)
答案 立体 返回
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判别哪个左视图是正确的( 3-6(3) 已知物体的主、俯视图,判别哪个左视图是正确的(正确的 在括号内用“Yes”回答 回答)。 在括号内用“Yes 回答)。
工程制图答案孙兰凤第3章习题答案ppt课件

1
02.06.2020
2
02.06.2020
3-1 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试作其投影图,并写出各点的坐标值。仿照点A填写在括号内)
点A( 5 ,20 ,25) 点B( 10, 1, 5)0 点15C(15 , 0, ) 点D( ,25, )0 0
3
02.06.2020
3-2 试作下列点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点A的坐标为(10,10,10),点B的坐标为(20,15,0 ), 点C的坐标为(15,0 ,20),点D的坐标为( 0, 0,15)。
(1)
19
02.06.2020
3-16 求平面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其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在投影图上反映倾角 实形处用 α、β、γ 表示之。 (2)
20
02.06.2020
3-16 求平面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其相对投影面的位置,在投影图上 反映倾角实形处用 α、β、γ 表示之。
(3)
21
02.06.2020
为正垂线,故可作出短边 AB的两面投影。 (2)因矩形ABCD的短边AB为 正垂线,故可知矩形BCD 为正垂面,又因矩形的相 邻两边互相垂直故可知 AD和BC为正平线。
注:本题有四解,可向左面画,也可向23 右面画,或向下画。
02.06.2020
3-19 已知等边三角形EFG是正平面,其上方顶点为E,下方的边FG为侧垂线, 边长为30 mm,补全该等边三角形EFG的两面投影。
25
02.06.2020
3-21 已知平面上点和直线的一个投影,求作另一个投影。
(1)
(2)
26
3-22 过点A作属于平面△ABC的正平线和水平线。
02.06.2020
工程制图习题及解答(李广慧) 第三章

工程制图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
3-2画出物体的剖切正等轴测图(尺寸图中量取)。
工程制图基础
3-3已知三视图,绘制斜二轴测图(尺寸图中量取)。 (1) (2)
Hale Waihona Puke 工程制图基础工程制图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
工程制图基础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3章 轴测图 第4章 组合体 第5章 机件表达法 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7章 机械工程图 第8章 房屋建筑图 第9章 电气工程图 10章 第10章 化工工程图
工程制图基础
第3章 轴测图
3-1已知三视图,绘制正等轴测图 (尺寸图中量取)。 (1) (2)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何文平主编习题答案第三章_立体的表面交线 ppt课件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V面投影 H面投影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公司从2014年以来经营设计服务目前公司员工有20人主要经营业务有网络软件设计制作
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何文平主编习题 答案第三章_立体的表面交线
1
第三章 立体的表面交线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工程制图第三版答案

工程制图第三版答案第一章:制图方法与要求1.1 制图方法制图是一种通过图纸和符号来表现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信息的方法。
不同的制图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领域,常用的制图方法有平面制图、立体制图和工程制图。
•平面制图主要用于表现建筑平面布局、室内装饰、道路布置等内容。
常用的平面制图方法有剖视图、平面图、标高图等。
•立体制图是一种将三维物体表现为视觉图形的方法。
常用的立体制图方法有透视图、立体轮廓图等。
•工程制图是一种用于表现工程设计和施工信息的方法。
工程制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1.2 制图要求制图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制图要求才能保证图纸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1.准确性:制图应准确表达设计意图,遵循工程规范和标准。
2.标注清晰:图纸上的标注应清晰可读,符号应准确明确。
3.图纸布局规范:图纸应布局合理,内容安排有序,便于理解和使用。
4.合理比例:图纸上的各组成部分应按比例绘制,比例选择应符合实际需要。
5.完整性:图纸应包含所有必要的图框、标题、图例、标注和尺寸信息。
6.可读性:图纸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包括线条清晰、符号明确、文字大小适宜等。
7.规范符号:使用符合行业规范的制图符号,确保图纸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第二章:平面制图2.1 平面制图基础知识在进行平面制图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比例尺的选择、图纸的规格和常用的标绘工具等。
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纸上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绘图的需求和图纸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比例尺非常重要。
2.图纸规格:图纸规格是指图纸的长度和宽度。
常用的图纸规格有A0、A1、A2等,其中A0是最大的图纸规格。
3.标绘工具:常用的平面制图工具包括三角板、直尺、曲线板、铅笔、橡皮擦等。
根据不同的制图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制图效率和精度。
2.2 平面制图技巧制作平面图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制图的质量和效率。
1.图纸布局:合理的图纸布局可以使图纸内容更加清晰和易读。
工程制图第三章答案知识讲解

3-1.2.由立体图作出各点的三面投影。
答案
3-1.3.已 知 A点 的 坐 标 为 ( 12, 10, 25) , 点 B在 点 A左 方 10mm,
下 方 15mm, 前 方 10mm; 点 C在 点 A的 正 前 方 15mm; 求 各 点 的 三 面 投 影 。
答案
w 3-1.4.已 知 A点 的 侧 面 投 影, 并 已 知 A 点 距面 的 距 离 为 25m m ,
三 面 投 影 , 并 判 别 可 见 性 。
3-1.6.已知点B的三面投影和点A两面投影;求作点A的第三面投影。
3-2.2、作出下列直线的三面投影
3-2.3、在直线AB上取一点K,使AK:KB=3:2;
3-2.3、在直线CD上取一点E使CE:ED=2:1.
3-2.4、在直线EF上取一点p,使P点与H面、V面距离 之比为3:2
面
△ABC是
面
3-4.2.已知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并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
三角形是 水平 面
平面图形是 侧垂 面
答案
3-4.3、已知矩形ABCD⊥H面,β=45°,完成其水平投影 。
答案
3-5. 1.作 出 △ ABC平 面 内 三 边 形 DEM的 水 平 投 影 。
答案
3-5.2 . 完 成 平 面 图 形 A B C D E F 的 正 面 投 影 。 答案
下 方 15mm, 前 方 10mm; 点 C在 点 A的 正 前 方 15mm; 求 各 点 的 三 面 投 影 。
w 3-1.4.已 知 A点 的 侧 面 投 影, 并 已 知 A 点 距面 的 距 离 为 25m m ,
求 作 ,
工程制图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三解析
总结词
剖面图绘制
详细描述
这道题考察了如何绘制剖面图来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 绘制不同形式的剖面图,理解了剖面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掌握了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巩固知识点
通过习题答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掌握解题 技巧,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为考试做好准备。
3
自我检测与反馈
习题答案可以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发现自 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问题,以便更好地调整 学习计划和策略。
先做习题
在查看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做一遍习题,尽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对照答案
查看答案时,要认真对照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 处,及时纠正和改进。
总结归纳
在完成习题后,要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 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其他类似题目。
反复练习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题目或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和 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二答案
答案一
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可以得出该组合体的左视图。左视图是一个圆弧,半径 为10,圆心在中心线上,与水平线成30°角。
答案二
该组合体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成。圆柱的高为20,半径为10;圆锥的高为 30,底面半径为15。
习题三答案
答案一
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得出该组合体的俯视图。俯视图是一个圆弧,半径为20, 圆心在中心线上,与水平线成60°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两直线交叉
交叉两直线各组同面投影不会都平行,特殊情况下可能有一两组 平行;其各组同面投影交点的连线与相应的投影轴不垂直,即不符合 点的投影规律。
重影点 反之,如果两直线的投影既不符合平行两直线的投影特性,也不 符合相交两直线的投影特性,则该两直线空间为交叉两直线。
4.两直线垂直
一般情况下,在投影图中不能确定空间两直线是否垂直, 但当直线处于特殊位置时可以直接从投影图中判断: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 实形性
2.积聚性
∟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3.类似性
4.平行性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5.定比性
6.从属性
3-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一、 三视图的形成
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物体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形状。
怎吗办?
建立三面投影体系
2.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
左 视图
[例3-4] 已知点A(15,10,12),求作点A的三面投影图。
作图步骤如下:
1.自原点O沿OX轴向左量取x=15,得点 ax 2.过ax作OX轴的垂线,在垂线上自ax向下量取y=10,得点A的水平投影a 向上量取z=12,得点A的正面投影a
3.根据点的投影规律,可由点的两个投影作出第三投影 a 。
★ 我们只讨论直线与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的情况。
[例3-11] 求一般位置直线MN与铅垂面ABC的交点 分析: 作图:
判可见性:
[例3-12] 求铅垂线MN与一般位置平面△ABC的交点 分析: 作图:
判可见性:
⒉ 两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线是两平面的共 有线,同时交线上的点都是两平面的共有点。
[例3-13] 求铅垂面和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线 分析: 作图:
判可见性:
[例3-14] 求两正垂面ABC和DEF的交线 分析: 作图:
交线应在 两三角形的公 共部分。
判可见性:
三、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
1.直线与平面垂直
一直线如果垂直于一平面上任意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 直于该平面,且直线垂直于平面上的所有直线。
应 用 举 例
侧平面
3.一般位置平面
主视图投射方向
[例3-8] 分析图所示立体各平面的位置。
主视图投射方向
(a)立体图
(b)三视图
(1) △ABC是水平面。 (2) △DEF是侧垂面。 (3) 侧面ACDE是一般位置平面。
三、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
1. 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内的条件是:点在该平面内的一条线上。
2.平面上的直线
直线在平面内的条件是:通过平面内的两点或通过平 面内一点并平行于平面内的 另一直线。
(a) 通过平面内的两点
(b) 过平面内一点且平行 于平面内的一直线
[例3-9] 如图3-39a所示,已知平面△ABC上点M的正面
投影m ,求点M的水平投影m。 分析:利用点、线从属关系求出M的水平投影m。 作图:
投 射 方 向
90°
2. 特性
中心投影法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也改变。
投影特性
●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 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 度量性较差。
● 用于建筑图样中的透视图绘制。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不改变。
平行投影法
投影特性
●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 度量性较好。 ●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即 aa ⊥OZ;
水平投影到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Z轴的距离,即 a a x = aaz
[例3-3] 根据点A和B的两个投影求第三个投影。 (二求三)
求法:
a:
长对正 宽相等
:
高平齐 宽相等
二、点的投影与空间直角坐标的关系
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等于点A的x坐标;即: 空间点A到V面的距离,等于点A的y坐标;即: 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等于点A的z坐标;即:
⑴ AB⊥BC(垂直相交)
a′ b′
c′
⑵ AB⊥CD(垂直交叉)
c′
a′
b′
o
a
b
x
c
o
d′
x
cd a
b
⑶ 直角投影定理:
如果两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某一投影面平行 线时,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垂直。
c′
a′
b′
Q
d′
o
x
B C
D
c b
Ac
b
d
a
d
a
AB⊥CD
证明:
3-5 平面的投影
一、平面的表示法
影上,反之,点的各个投影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则该点 一定在直线上。
已知直线AB的点C的水平投影c ,求另两投影 。
⒉ 定比性
点分割线段成定比,则分割线段的各个同面投影之 比等于其线段之比。
[例3–6] 已知侧平线AB的两投影和直线上点S 的正面投 影,求水平投影 。
方法一
方法二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例3-10] 已知平面五边形ABCDE的正面投影和AB、 AE边的水平投影,试完成五边形的水平投影。
分析:利用在△ABE上取点的方法完成水平投影。
作图
C B
I
A
E
3-6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包括平行、相交和垂直三种情况:
一、平行问题
包括
① 直线与平面平行 ② 平面与平面平行
对于垂直于 特殊位置平面的 直线一定为特殊 位置直线。当直 线垂直于投影面 垂直面时,该直 线平行于平面所 垂直的投影面。
★我们只讨论直线或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的情况。
2.平面与平面垂直
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包含此垂线所作的任意平面 必垂直于该平面。
当两个互 相垂直的平面 同垂直于一个 投影面时,两 平面有积聚性 的同面投影垂 直,交线是该 投影面的垂直 线。
c
●
c
●
a●
a●
a●
c
●
d
●
● b ●b
a●
A● b
●b a●
● b
●b
C
●
a●
d
●c
不在同一直 线上的三点
●c
B
直线及线 外一点
●c 两平行直线
c
●
a●
● b ●b a●
●c
两相交 直线
c
●
a●
● b ●b a●
●c
平面 图形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左视图:反映上、下和前、 后位置关系。
二、三视图的画法
[例3-1] 画图3-15所示立体的三视图。
构成分析 作图:
(a) 画底板的三视图 (b) 画切槽的三视图 (c) 画立板的三视图 (d) 加深后的三视图
3-3 点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规律
a a 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即
⊥OX;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上下、前 后、左右位置关系。
[例3-5] 已知点A的三面投影,又知另一点B对点A 的相对坐标△X=-10,△Y=5,△Z=-5,求点B的 三面投影。
无轴投影
A B
四、重影点的投影
如果空间两点处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条投射线上时, 就有两个坐标相等,一个坐标不相等,则两点在一个投 影面上的投影就重合为一点,此两点称为对该投影面的 重影点。
a c
ac
b d
e
d b
e
e f
f e f
h
h f
二、相交问题
包括
① 直线与平面相交 ② 平面与平面相交
⒈ 直线与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其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要讨论的问题:
●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 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直线或平面与某一投影面垂直时,其投影有积聚性, 交点的投影必定在有积聚性的投影上,由此直接求得交点的 一个投影,再根据点在直线或平面上的投影特性,求出另外 的投影。
要讨论的问题:
● 求两平面的交线。 ● 判别两平面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相交两平面之一为投影面垂直面或投影面平行 面时,则可利用该平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在有积聚性 的投影图上直接求得交线,再根据交线是两平面的共 有线,求出另外的投影。
★我们只讨论两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的情况。
3-4 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仍为直线,特殊情况下积聚为点。
B
A
一、直线的表示法
求作直线的投影,实际上就是求作直线两端 点的投影,然后连接同面投影即可。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某一投影面而 与其余两投影面倾斜
统称特殊位置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正平线(平行于V面) 侧平线(平行于W面) 水平线(平行于H面)
⒈ 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 行的几何条件是:
直线平行于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
线面平行问题就归结 为: ①面上取线和②线线 平行的两问题.
2. 平面与平面平行
① 若一平面上的两相交 直线对应平行于另一平 a 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则 这两平面相互平行。
a
b c d
c d
b
② 若两投影面垂直面相
互平行,则它们具有积 聚性的那组投影必相互 平行。
1. 分类 中心投影法
投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