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温氏集团养猪技术交流资料共160页
zhu

99
9.19.1 9.5
9.7
9.9
10.3
10.5
小猪防疫小猪管理
吸奶前口滴0.3毫升庆大。
10天后添料小猪自由采食,认食为主。
第四天补血针0.2ml25-28天断奶,最好把母猪赶出猪圈。
第七天土霉素0.2ml开食后不要急喂食过多,防止白痢,
第十二天水肿苗0.2ml喂食前猪有机饿感,叫为好,长骨架为主。
二十天猪瘟苗5头分
四十天三联苗0.2ml
六十天猪瘟苗10头分
母猪管理
配猪前驱虫,或血虫,三联苗,
对配不上的母猪,发情前可用药清洗自宫
产仔前一月驱虫,伪狂犬苗
产仔后换料不要过急,七天后慢慢增加
口蹄疫对母猪没有影响
产仔后注射消炎针15天三联苗,21天或子猪猪瘟苗
产仔完成后第二天消炎药清洗自宫,
9.3
猪防病
三天内红白痢用庆大口滴或注射。
小猪白痢与温度有直接关系。
十天以上难治的红白痢可用两种针同时注射,《土霉素,或其它》
口蹄疫病是慢性病,一般持续1.5个月左右大小猪都不能急用药,长骨架为主。
消炎即可,而且用药不可超量,大猪分圈小动为好
断奶的猪注意水肿病,或链球菌
断奶后7天内一定驱虫
冬天猪病主要是温度低,感冒,持续感冒并发症。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水台原种猪场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水台原种猪场佚名【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1页(P50-50)【正文语种】中文一、基本情况该示范场建于1999年,位于广东省新兴县水台镇,占地55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设计存栏基础母猪约1450头,目前存栏长白560头、大白840头,公猪站公猪存栏为长白73头、大白54头。
该场全部进行纯繁生产,年产纯种种猪6500余头、猪苗1.22万余头、肉猪7500余头。
2003年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健全的育种生产管理体系,制定了种猪测定与选育方案,全年开展种猪性能测定等选育种工作,利用BLUP法进行遗传评估,种猪质量优、综合性能高,且能稳定遗传,遗传进展明显。
二、专家技术点评1.采用B超进行妊娠诊断技术。
该示范场自2009年开始使用B超进行妊娠诊断。
25~60天怀孕母猪,每个月逐头检测一次,60天以后针对有怀疑的怀孕母猪进行检测,母猪发情鉴定准确率明显提高。
2.生产条件下疫苗使用效果评价技术。
(1)制定示范场疫苗品控标准。
对拟提供疫苗厂家的产品质量、工艺、信誉、生产能力大小进行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在同类产品中筛选出两个以上厂商的疫苗,与厂家签订疫苗质量合同书。
(2)根据疫苗品控标准对筛选出的疫苗进行无菌检验、活菌计数、病毒含量测定、内外源病毒(细菌)检测、安全试验。
达到检验标准的疫苗再进行猪体免疫试验,评价免疫后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效果筛选合格疫苗。
达到合格标准的疫苗方可采购。
(3)使用前每批次疫苗都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每年进行两次猪瘟、口蹄疫、乙脑和细小病毒抗体普查,定期普查蓝耳抗体,实时对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病毒性腹泻病原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确保疫苗质量和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5)定期进行不同免疫程序和疫苗免疫保护性试验,确保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合理有效。
3.阶段营养优化技术。
分仔猪、保育、生长与肥育等不同阶段营养水平进行优化,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保障猪只的营养需要。
猪用疫苗免疫操作细节PPT文档27页

7-10天
3.注射部位用5%碘酊消毒;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GUANGDONG WENS FOODSTUFFS GROUP CO. LTD
七、疫苗免疫注意的问题
4.免疫前后,尽可能避免一些剧烈操作,如转群、 采血等,防止猪群应激影响免疫效果。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三、注射方法
2、注射技术:注意部位、角度及深度等,正确的肌 肉注射部位位于耳后5.0-7.5厘米,靠近耳根部最 高处的松皮皱折部与紧皮交接处。
图1、正确注射部位:耳 根后三角区
图2、正确注射角度
图3、不正确注射角度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GUANGDONG WENS FOODSTUFFS GROUP CO. LTD
二、注射器具
1 .注射器选择:根据猪的大小和疫苗的物理性状选择合适注 射器及针头。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GUANGDONG WENS FOODSTUFFS GROUP CO. LTD
二、注射器具
2.器具分类:免疫器(针头、注射器、托盘等)应 分区、分类使用来避免交叉感染。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五、免疫期间药物使用
弱毒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一个繁殖过程。弱毒菌苗因是活菌制品,使用时如果遇 到抗菌药会受到抑制或被杀死,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弱毒菌苗免疫前后各10天尽量不 要使用抗菌药。弱病毒活疫苗免疫前后各1周以上尽量不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利巴韦 林、吗啉呱、金刚烷胺、抗病毒中草药等),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灭活疫苗则可与抗 菌药、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活疫苗免疫前后各2天尽量不带猪消毒(影响扩毒)。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引言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使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保障,从而达到快速增重和高品质的目标。
本文将从饲料、环境、疾病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饲料管理1. 配方饲料配方饲料是指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科学地配制出适量、合理搭配的饲料。
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品种的玉米和豆粕;(2)添加合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3)控制好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以保证能够被猪消化吸收。
2. 非配方饲料非配方饲料包括剩余物、垃圾食品等。
这些食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有一定危害。
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非配方饲料的比例,不宜超过总饲料的10%;(2)严格控制非配方饲料的质量,避免出现不卫生、变质等问题;(3)不要给猪吃有毒有害物质。
三、环境管理1. 温度猪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一般在15℃-25℃之间。
在冬季需要加强保温措施,在夏季则需要降温。
为了保持合适的温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装保温材料;(2)安装通风设备;(3)喷洒水雾等。
2.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等物质会对猪造成危害。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通风换气;(2)保持空气流通;(3)定期清理猪舍内部。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在育肥猪饲养管理中,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具体接种时间和方法应根据不同疫苗的说明书进行。
2. 疾病监测定期对育肥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3. 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清理消毒;(2)避免污水积聚;(3)保持干净卫生。
五、结语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饲料、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使育肥过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养猪技术教程大全

养猪技术教程大全
养猪是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农业生产活动,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类
食品,还可以为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然而,要想成功养猪并获得丰厚的利润,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养猪技术。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养猪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意向养猪的朋友们。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养猪的第一步。
养猪场地应该选择在离市场较近的地方,便于销售,同时环境要干燥通风,避免积水和污染。
其次,搭建适宜的猪舍也是至关重要的。
猪舍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保暖、通风、采光等因素,同时要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养猪成功的关键。
在饲养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配置
饲料,保证猪的日常饮食营养均衡。
此外,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猪的健康状态。
同时,要注意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舍的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
最后,科学的繁殖技术也是养猪的关键。
在繁殖方面,要选择优良的种猪进行
配种,保证猪只的品质。
同时,要掌握好猪只的繁殖季节和繁殖方法,提高繁殖效率。
另外,要注意猪只的生产管理,保证新生猪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养猪技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场地选择、猪舍建设、饲养管理和科学繁殖。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成功养殖出健康的猪只,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到有意向养猪的朋友们,祝愿大家养猪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丰硕的成果。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第一章我国养猪业概况第一节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一、提供肉食猪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含热量高,含脂肪28%,蛋白质14%,可消化率为75%,猪肉一般占我国人民肉食品总消费的67%左右。
二、提供肥料三、提供工业原料猪全身都是宝,猪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特别是内脏生化制药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猪身上副产品的价值大大超过肉的价值。
内脏——制药,部分内脏如肾可作人工移植猪血——食用,家畜饲料,工业方面制胶合板,防水涂料,医药方面治贫血、肠胃病等猪骨头——提供骨酸、明胶、制药如硫酸软骨素猪肉——皮草、水解生产明胶猪毛——鬃毛、毛挺、毛绒毛,作各种毛刷、毛线、线毯、毛呢等纺织品的原料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粮猪比价:衡量猪经济效益好坏的一个指标,一般用当地重要农产品的价值与1Kg猪的毛重价值的比值。
一般应为5.5:1合适。
五、出口换取外汇活猪、猪肉、猪皮、猪鬃毛、肠衣、火腿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质。
活猪出口量、猪鬃(荣昌猪、云南的富源大河猪)、金华火腿、华南型猪的拷肉很有名,我国地方猪的肉质好而闻名中外。
第二节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史一、我国养猪业概况1、养猪数量:自1978年以来,我国猪的年末栏数和年出栏头数以及产猪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但近三年处于平衡状态,98、99、2000年猪肉产量分别为3884、4005、4031万吨,人均猪肉(kg),31.1、31.7、31.3kg,03年肉占55kg/人。
猪肉在全国肉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占80-90%以上,80年94.8%、85年为93.31、88年81.55%、93年为76.8%、96年为67.51%。
2、品种资源和种质品种繁多,有126个品种,其中优良地方猪种68个,同时又培育了一些兼用型和瘦肉型品种。
种质:最突出的有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早熟、沉积脂肪的能力强,性情温驯。
4、养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①存栏数多而出栏率低②出栏肉猪平均胴体量低③胴体脂肪高而瘦肉率低④猪与粮食比价不合理。
养猪技术手册

养猪技术手册第一章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一、瘦肉型猪品种简介目前我国使用的瘦肉型猪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还有部分配套系PIC 猪,斯格猪,迪卡猪等,下面就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猪作一介绍:i。
长白猪:产于北欧丹麦王国,原名为兰德瑞斯猪。
目前,不少国家引进选育,因而有美系,法系,德系,比系,加系等之分。
该猪种64年引进我国,因其体特长,从67年开始在我国称之为长百猪。
该猪全身白色,体躯呈优美的流线型,两耳向前下平行直伸,背腰特长,头肩部交轻,嘴长而直,肋骨16—17对,乳头7—8对,皮薄骨细外貌清秀,后躯发育良好。
长白猪生长发育快,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经产母猪窝产仔猪10—12头,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个体种、达7—8.2公斤。
肉猪日增重800—850克,胴体体瘦肉率63%。
目前多用于父本生产二元杂交种母猪.ii。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约克县。
大约克夏猪背毛全白,体形较大,故也称“大白猪"头较长,颜面微凹,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八字眉),耳大直立,四肢较高坚实有力,背腰平直,少数微弓。
平均乳头7对。
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的优点。
经产母猪窝产仔猪数在11头以上。
育肥性能好,屠宰率76%以上,酮体瘦肉率61%—63%,平均日增重850克。
我场2003年引进新美系大约克母猪100头。
同时引进双脊臀父系公猪,日增重达到920克,瘦肉率63.15%。
iii。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洲.72年引进我国,以后又从匈牙利,日本泰国分别引进。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红色,但身浅不一,有的金黄色或深褐色,耳中等大小前倾,面微凹,体躯深广,背平直呈弓型,后躯发育好,早熟,平均窝产仔9头左右,生长快,153日龄可达90公斤,屠宰率75。
21%,瘦肉率62%;近年来从我国引进新美系杜洛克,生产性能良好.新美系杜洛克与台系杜洛克相比,瘦肉率高1.72%,20—90Kg日增重提高0.2%,饲料报酬提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