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山东理综物理
07-12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汇编解析 12、电学计算题

07-12年山东高考12、电学计算1、(07年)25.(18分)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 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自a 板小孔进入a 、b 间的加速电场,从b 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 、N 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
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 ,a 、b 板间距为d ,极板M 、N 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 。
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 板时的初速度。
(1)当a 、b 间的电压为1U 时,在M 、N 间加上适当的电压2U ,使离子到达探测器。
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 (K =mne )的关系式。
(2)去掉偏转电压2U ,在M 、N 间区域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若进入a 、b 间的所有离子质量均为m ,要使所有的离子均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a 、b 间的加速电压1U 至少为多少?2、(08)25.(18分)两块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加有空间分布均匀、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变化规律分别如图1、图2所示(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
在t=0。
时刻由负极板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
若电场强度E 0、磁感应强度B 0、粒子的比荷mq 均已知,且,两板间距h=。
(1)求粒子在0~to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极板间距h 的比值。
(2)求粒子在极板间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用h 表示)。
(3)若板间电场强度E 随时间的变化仍如图l 所示,磁场的变化改为如图3所示,试画出粒子在板间运动的轨迹图(不必写计算过程)。
3、(09)25.(18分)如图甲所示,建立Oxy 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 、Q 垂直于y 轴且关于x 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 ,在第一、四象限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Oxy 平面向里。
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 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 、电量为+q 、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

邮政编码:78746
电话:512-314-0000
12.州:New Jersey 城市:Parsippany
地址:1515 Route Ten
邮政编码:07054-4596
电话:800-755-4444
13.州:Arizona 城市:Chandler
Country Dr. Dover, DE, 19901 302-519-XXXX
Coleridge Dr. Tulsa, OK, 74118 918-920-XXXX
Flint St.South Bend, IN, 46600 219-216-XXXX
Lakepoint Dr. Dodge City, KS, 67801 316-611-XXXX
Type Bank
6.州:California 城市:Fremont
地址:Moor Building 35274 State ST Fremont. U.S.A
邮政编码:94538
电话:(510)713-9235。
7.州:Colorado 城市:Colorado Springs
地址:4100 Sara Road
邮政编码:87124-1024
电话:505-893-7000
10.州:California 城市:Folsom
地址:2111 NE 25th Avenue
邮政编码:95630-9599
电话:916-356-8080
11.州:Texas 城市:Austin
街、城市,省、邮编,电话
Branson Rd. Kansas City, MO, 64104 816-422-XXXX
2007-2009年山东地区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 为球心,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 。
O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tan mgF =θ B .F =mgtan0 C .tan N mgF =θD .F N =mgtan0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3、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4、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下。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V ,输电线总电阻为r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n 2。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匝数分别为a 3、n 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要使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vt/s图甲图乙A .3214n n n n >B .3214n n n n < C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 D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5、如图所示,在x 轴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 和-Q ,x 轴上的P 点位于的右侧。
2007年山东理综高考题试题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必做,共88分)⒏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B 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 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高于空气污染指数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溶液中pH最大的是A Na2CO3溶液B NH4HCO3溶液C NaHCO3溶液D NaHSO4溶液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 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88O2和19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 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3+可以大量共存C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人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 石墨△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⒔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键化合物B 只有在原子中,持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⒕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 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 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 加入少量水,水的电或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⒖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山东省潍坊市2007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物理试题(07年3月)

山东省潍坊市2007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07.0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 )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 )A .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 .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D .加速度不变化2.一负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为10-10C ,放在电场中的P 点,所受电场力大小为10-6N ,方向向东,则P 点的场强为( )A .104N/C ,方向向西B .104N/C ,方向向东C .10-4N/C ,方向向西D .10-4N/C ,方向向东3.其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 A .在第1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在第2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 .在第2s 内速度越来越大D .在第3s 内速度越来越大 4.水面很宽的一条河,越靠近河中心水的流速越大,小船渡河时垂直河岸的速度不变,则小船( )A .渡河的轨迹为曲线B .渡河的轨迹为直线C .到河中心时速度最大D .到河对岸时速度最大5.如图所示,“U ”形金属框架固定在水平面上,金属杆ab 与框架间无摩擦。
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磁场中,若因磁场的变化,使杆ab 向右运动,则磁感应强度 ( )A .方向向下并减小B .方向向下并增大C .方向向上并增大D .方向向上并减小6.放在电梯地板上的货箱,在随电梯加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货箱做的功等于( )A .货箱增加的势能B .货箱增加的动能C .货箱增加的机械能D .重力所做的功7.如图所示,长为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对2007年山东省理综高中物理试题分析人教版

2007年山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吴强(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泰安山东271000).山东高考理综学科自主命题,成功实现了2007年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鲜明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改革特色。
不仅在高考转型方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笔者认真分析和研究了这套试题,以期对08年高考复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结构分析2007年山东高考理综试卷结构,第Ⅰ卷全部为必做题,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生物8个题,化学、物理各7个题,与2006年相比生物增加3个题,化学、物理各减少1个题,每小题由去年的6分变为今年的4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从题量上看生物由去年2个题变为必做2个题,选做1个题(2选1);化学由去年4个题变为必做2个题,选做1个题(3选1);物理由去年的4个题变为必做3个题,选做2个题(3选2)。
总之,题量由去年的31个题变为今年的38个题(考生要做34个题),增加了题量和选做题,这样大大增大了试卷的长度,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量和思考时间;考查知识点减少,分值变小,增加了考试偶然性,这恰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试题特征分析综观今年山东理综物理试题,试卷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该试卷具有“巧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优点,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
试题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体现了命题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1、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知识内容(见表一)覆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主干知识。
从表中可以看出突出考查了必修力学、电磁学部分,总分为76.4%,再加上选修3-4种振动和波部分,则力电部分占总分的85.3%。
而往年热、光、原部分各有一道选择题,而今年打破了这个模式,在计算题中考查热学、原子部分各占8分,体现了组卷不在于面面俱到,贵在整体规划,有机整合、分布合理。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来源:学科网]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3.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 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9. 和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与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与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 和1.12L 均含有0.1 个氧原子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溶液除去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溶液反应B. 、组成元素相同,与反应产物也相同C.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测某溶液是否含有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溶液和稀盐酸15.某温度下,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
2007高考山东理综(物理部分-纯word版

2007高考山东理综(物理部分,新课标)必做题16.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物体BA .2B .3C .4D .5 C 易 17.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BD 易A .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D .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易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B .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D .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 ,频率为50Hz19.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 、N 为对称线上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易A .M 点电势一定高于N 点电势B .M 点场强一定大于N 点场强C .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 .将电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20.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 和ON 底端对接且ON =2MO ,M 、N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 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 、s 、a 、E 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 点到N 点运动过程的是 A 中 AB D21.合导体线框,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在每个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M 、N 两点间的电压分别为U a 、U b 、U c 和U d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中A .U a <U b <U c <U dB .U a <U b <U d <U cC .U a =U b <U c =U dD .U b <U a <U d <U c22.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山东理综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A .2B .3C .4D .517、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A .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 .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 VB .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D .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 V ,频率为50 Hz19、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 、N 为对称线上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点电势一定高于N 点电势B .M 点场强一定大于N 点场强C .正电荷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D .将电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正功20、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 和ON 底端对接且ON =2MO ,M 、N 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 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 、s 、a 、E K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 点到N 点运动过程的是21、用相同导线绕制的边长为L 或2L 的四个闭合导体线框,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在每个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M 、N 两点间的电压分别为U a 、U b 、U c 和U d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F 2202 -2202 01 2 t /10-2 sU /VM NO t v A O t s B O t a C O t E k DM M M Ma bc dA.U a<U b<U c<U d B.U a<U b<U d<U cC.U a=U b<U c=U d D.U b<U a<U d<U c22、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C.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必做题23、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 Ω的滑动变阻器。
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滑动变阻器R x,全电阻约5 Ω(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B.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6 ΩC.电流表A2,量程3 A,内阻约0.12 ΩD.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E.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3 kΩF.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 ΩG.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H.游标卡尺I.毫米刻度尺J.电键S、导线若干⑴用伏安法测定R x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___________(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_________(填“V1”或“V2”)。
⑵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
⑶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量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24、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 =1.0 kg 的小滑块。
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 。
已知AB 段斜面倾角为53°,BC 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A 点离B 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 =1.2 m 。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 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 =10 m/s 2,sin37°=0.6,cos37°=0.8⑴若圆盘半径R =0.2 m ,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 ⑵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
⑶从滑块到达B 点时起,经0.6 s 正好通过C 点,求BC 之间的距离。
25、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 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自a 板小孔进入a 、b 间的加速电场,从b 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 、N 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
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 ,a 、b 板间距为d ,极板M 、N 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 。
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 板时的初速度。
⑴当a 、b 间的电压为U 1时,在M 、N 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 2,使离子到达探测器。
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 (K =ne /m )的关系式。
⑵去掉偏转电压U 2,在M 、N 间区域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若进入a 、b 间所有离子质量均为m ,要使所有的离子均能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a 、b 间的加速电压U 1至少为多少?选做题36、(物理3-3)某压力锅结构如图所示。
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
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
⑴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写出锅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⑵假定在一次放气过程中,锅内气体对压力阀及外界做功1 J,并向外界释放了2 J的热量。
锅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⑶已知大气压强P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满足P=P0(1-αH),其中常数α>0。
结合气体定律定性分析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使用压力锅,当压力阀被顶起时锅内气体的温度有何不同。
37、(物理3-4)湖面上一点O上下振动,振幅为0.2 m,以O点为圆心形成圆形水波,如图所示,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A间距离为4.0 m,OB间距离为2.4 m。
某时刻O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2 s后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O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
将水波近似为简谐波。
⑴求此水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⑵以O点处在波峰位置为0时刻,某同学打算根据OB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定B点在0时刻的振动情况,画出B点的振动图像。
你认为该同学的思路是否可行?若可行,画出B点振动图像,若不可行,请给出正确思路并画出B点的振动图象。
A O B38、(物理3-5)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
中子在重水中可与21H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126C核碰撞减速。
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
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参考答案16 17 18 19 20 2122C BD D AC A B BC必做题23、⑴A1;V2⑵电路原理图和对应的实物连接如图⑶方案一: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主要操作步骤:①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②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L/n③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nπ(D-nL)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D-nL)。
④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方案二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主要的操作步骤:①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和瓷管部分的外经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122D Dd-=V2A1R xRE S方案一:分压接法V2A1R xRE S方案二:限流接法电阻丝总长度l =2nπ(D 1+D 2) ③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24、解:⑴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 =mω2R代入数据解得: 5 rad/s ω=⑵滑块在A 点时的速度:v A =ωR =1 m/s 从A 到B 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 -μmg cos53°×h /sin53°=22B A 1122mv mv -在B 点时的机械能为:21 4 J 2B B E mv mgh =-=- ⑶滑块在B 点时的速度:v B =4 m/s滑块沿BC 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1=g (sin37°+μcos37°)=10 m/s 2 返回时的加速度大小: a 2=g (sin37°-μcos37°)=2 m/s 2 BC 间的距离:222111()0.76 m 22B B BCv v s a t a a =--=25、解:⑴由动能定理:2112neU mv =n 价正离子在a 、b 间的加速度:11neU a md= 在a 、b 间运动的时间:11v t a ==在MN 间运动的时间:2L t v=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t =t 1+t 2=122KU Ld +⑵假定n 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 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v nevB m R=离子刚好从N 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R 2=L 2+(R -L /2)2由以上各式得:2212532neL B U m=当n =1时U 1取最小值22min2532eL B U m=选做题36、解:⑴设锅内气体分子数为nA 0V n N V =⑵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W +Q =-3 J 锅内气体内能减少,减少了3 J ⑶由P =P 0(1-αH )(其中α>0)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