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科版物理选修3-4第2章 2.1 机械波的产生
选修3-4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t=t/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 动、运动方向)如何? (2)t=3t/4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1)由乙图可知,t=T/2时,质点8未达到波峰,正在 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
(2)由丙图可知,t=3T/4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 质点12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三、机械波的分类: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仅在固体中传播,如绳波。 )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的波。 (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如声波,弹簧波。 )
特征:波形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声波是纵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当纵波传来时感到左右晃动, 横波传来时感到上下振动。
2.机械波的特点: 1、周期和频率特点:在波动中,由于介质中各个质点都做波源 的受迫振动,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 周期(频率),这 个周期(频率)也叫波的周期(频率),波 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周期(频率)也保持不变。 2、机械波传播的特点:前(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后(离波源远 的质点),后跟前,振动形式及能量向后传 3、机械波传播的本质: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形式及能量, 介质中各质点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频率相同的受迫振动, 质点本身并不随波迁移; 4、振幅特点: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5、起振方向: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均与波源最初振动方向 相同 6、波中的各质点做变速运动,而波做匀速传播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而是面波。
例题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高中物理 2.1 机械波的产生同步备课课件 沪科版选修34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选修3-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演示结束
作 业
HK ·物理 选修3-4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标解读
课
堂
互
动
重点难点
探 究
1.知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和条件. 2.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 和波谷. 3.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 和疏部. 4.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 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 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选修3-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HK ·物理 选修3-4
教
课
学 教 法
2.1 机械波的产生
堂 互 动
分 析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探 究
教
当
学 方
●课标要求
堂 双
案
基
设 计
1.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选修3-4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HK ·物理 选修3-4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知识点机械波是物理选修3-4课本的内容,高中生要学习哪些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波知识点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2、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纵波,但气体和液体不能传播横波,声波在空气中是纵波,声波的频率从20到2万赫兹。
3、机械波的特点:⑴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振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
⑵波只是传播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迁移。
4、横波的图象: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曲线,也叫正弦波。
简谐波的波形曲线与质点的振动图象都是正弦曲线,但他们的意义是不同的。
波形曲线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高中物理选修3-4重要知识点①简谐振动物体的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条件决定的。
②单摆周期公式中的l是指摆动圆弧的圆心到摆球重心的距离,一般也叫等效摆长。
单摆周期公式中的g,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还由单摆系统的运动状态决定。
所以g也叫等效重力加速度。
由此可知,地球表面不同位置、不同高度,不同星球表面g值都不相同,因此应求出单摆所在地的等效g¢值代入公式,即g不一定等于9.8m/s2。
单摆系统运动状态不同g值也不相同。
例如单摆在向上加速发射的航天飞机内,设加速度为a,此时摆球处于超重状态,沿圆弧切线的回复力变大,摆球质量不变,则重力加速度等效值g¢=g+a。
再比如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内的单摆、摆球完全失重,回复力为零,则重力加速度等效值g¢=0,周期无穷大,即单摆不摆动了。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 2..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共29张PPT)

(五)波的分类
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分类:
1、横波 ①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②特点: 波峰、波谷 2、纵波
①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②特点: 疏部、密部
声波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
同介质中 纵波传播快 横波传播慢
地震波即有横波,也有纵波.
P H
地震
地震波
同介质中 纵波传播快 横波传播慢
地震波即有横波,也有纵波.
内容提示:
认识波 波是如何形成的 波的特点、形成条件
波的分类
本节内容小结
1、波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
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 波源的振动形式就传播出去了
2、波的特点及分类
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质 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 去
B、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 开去
C、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D、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
开去
试试身手......
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有机械振动,必会形成机械波
在同一条线上的波叫纵波 (D)区分纵、横波的依据是质点振动
方向和波传播方向关系
试试身手......
2、在机械波中( )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 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 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试试身手......
坐标 开始
● 绳子各部分看成是相互之间存 在弹力的质点
高中物理 第2章 机械波章末总结课件 沪科版选修34

1.一列(yī liè)简谐横波正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 的波形如图4所示,则此时刻( )
A.x=3 m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fāngxiàng)运动
B.x=6 m处质点的速度为零
C.x=7
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fāngxiàng)沿y图轴4负方向
(fāngxiàng)
D.x=8 m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
第八页,共31页。
2.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是由于离波源较近的质点的带动而开始振 动的,因而离波源较远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总是落后(luò hòu)于离波源较近的质点. 3.在一个周期T内,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 距离为一个波长.波传播的距离为多少个波长,则所用的时间为 多少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x、波速v、波源的振动时间(即波传 播的时间)t、波长λ、周期T、
一、波的形成(xíngchéng)及传播规律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质点振动一个周期, 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因此波的传播具有时间、空间的周 期性.故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规律,应掌握以下几点: 1.波源(bōyuán)做简谐运动,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质 点也跟随做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等于 波源(bōyuán)的振动频率.波源(bōyuán)从平衡位置开始振 动的方向,也就是介质中各质点起始振动的方向.
答案(dáàn) 见解析
第十九页,共31页。
(2)若波向右传播(chuánbō),求它的周期及最大周期;
解析 若波向右传播,Δx=(nλ+ λ) m1,
所用时间为Δt=(n+
)T1=0.2
4
s,故T=
s0,.8
所以(suǒyǐ)最大周期为T4max=0.8 s,此时n=40n.+1
高中物理选修3-4-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集结知识元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讲解波的形成与传播1.机械波的产生(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做机械波。
(2)产生条件:波源和介质。
(3)产生过程: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受迫振动,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相同,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依存性:机械波离不开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机械波。
(2)能量信息性: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因此机械波可以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3)传播不移性: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定向迁移。
(4)时空重复性:机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不断地重复着振源的振动形式。
(5)周期、频率同源性:介质(包括在不同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都等于振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保持稳定。
(6)起振同向性: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质点分布密的部分叫密部,分布疏的部分叫疏部.3.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横波纵波概念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这种波叫横波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这种波叫纵波介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声波是纵波特征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类别振动波动运动现象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波动是质点群联合起来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运动成因质点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的作用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将振动形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联系(1)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2)有波动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3)波动的周期等于质点振动的周期5.振动与波动的区别(1)从运动对象看:①振动是一个质点或物体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往复运动.②波动是在波源的带动下,介质中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2)从运动原因看:①振动是由于质点受回复力作用的结果.②波动是由于介质中相邻质点的带动的结果.(3)从能量变化看:①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对简谐运动来说,转化过程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②波传播过程中,介质里每一振动质点的动能和势能同时达到最大,同时达到最小,质点的机械能在最大与最小值之间变化,而每个质点在不断地吸收和放出能量,因而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例题精讲波的形成和传播例1.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
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章 第1课时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优秀课件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创新设计》
解析 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波源和介质,假设物体做机械振动, 而其周围没有传播这种振动的介质,远处介质的质点不可能振动起来形成机械波, 应选项A错误;任何一个振动的质点都是一个波源,带动它周围的质点振动,将 振动传播开来,所以后一质点总是落后于前一质点,但振动频率相同,应选项B、 C正确;形成机械波的各振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并没有随波迁移, 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的能量是通过各质点的传递从波源获得的,应选项D错误。 答案 BC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创新设计》
[针对训练3] (多项选择)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B.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步 C.参与振动的质点都有相同的频率 D.机械波是介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
课前自主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创新设计》
振动与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归纳] 1.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振动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波动是大量质点表现出的周而 复始的运动现象。 (2)运动成因不同 振动是质点由于某种原因离开平衡位置,同时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回复力 的作用。波动是由于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带动而随着运动,并将振动形式 由近及远传播开去,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各个质点都受到回复力作用。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机械波章末总结学案 沪科版选修3-4

第2章机械波章末总结一、波的形成及传播规律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向前传播一个波长,因此波的传播具有时间、空间的周期性.故对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规律,应掌握以下几点:1.波源做简谐运动,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介质质点也跟随做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的方向,也就是介质中各质点起始振动的方向.2.离波源较远的质点是由于离波源较近的质点的带动而开始振动的,因而离波源较远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总是落后于离波源较近的质点.3.在一个周期T 内,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波传播的距离为多少个波长,则所用的时间为多少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x 、波速v 、波源的振动时间(即波传播的时间)t 、波长λ、周期T 、频率f 之间的关系为:x =vt =λtT=λft4.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机械波匀速传播,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例1 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 1=0和t 2=0.5 s(T >0.5 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 3=7.5 s 时波形的图是( )图1答案 D解析 由题图可知T 4=0.5 s ,T =2 s ,t 3=7.5 s =334T ,再由特殊点振动法可以确定D 选项正确.二、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由于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形状相似,很多同学在应用时容易混淆.因此面对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问题时要按如下步骤来分析: 1.先看两轴:由两轴确定图像种类.2.读取直接信息:从振动图像上可直接读取周期和振幅;从波的图像上可直接读取波长和振幅.3.利用波速关系式:波长、波速、周期间一定满足v =λ/T =λf .例2 (多选)图2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为x =1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 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该波的周期是0.10 sB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C .该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D .从t =0.10 s 到t =0.25 s ,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30 cm 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乙知该波的周期是0.20 s ,故A 错误.由题图甲知波长λ=8 m ,则波速为:v =λT =80.20 m/s =40 m/s ,故B 正确.t =0.10 s 时,由题图乙知质点Q 正向下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C 正确.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此时P 点正向上运动.从t =0.10 s 到t =0.25 s 经过的时间为Δt =0.15 s =34T ,由于t =0.10 s 时刻质点P 不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所以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不是3A =30 cm ,故D 错误. 三、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波动问题出现多解性的原因:1.空间周期性: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的距离Δx =n λ+x 0,n ∈N,式中λ为波长,x 0表示传播距离中除去波长的整数倍部分后余下的那段距离.2.时间周期性: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时间Δt =nT +t 0,n ∈N,式中T 表示波的周期,t 0表示总时间中除去周期的整数倍部分后剩下的那段时间.3.传播方向的双向性:本章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仅限于波在一条直线上传播的情况,即它有沿x 正向或负向传播的可能.4.质点振动的双向性:质点虽在振动,但在只给出位置的情况下,质点振动有沿+y 和-y 两个方向的可能.例3 如图3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线.图3(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距离及最小距离;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周期及最大周期; (3)若波速为3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题图知,λ=4 m ,若波向左传播,传播的距离的可能值为Δx =n λ+34λ=(4n+3) m(n =0,1,2,……)最小距离为Δx min =3 m ,此时n =0. (2)若波向右传播,Δx =(n λ+14λ) m ,所用时间为Δt =(n +14)T =0.2 s ,故T =0.84n +1 s ,所以最大周期为T max =0.8 s ,此时n =0.(3)Δx =v ·Δt =35×0.2 m=7 m =(λ+3) m ,所以波向左传播.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正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4所示,则此时刻( )图4A .x =3 m 处质点正沿y 轴正方向运动B .x =6 m 处质点的速度为零C .x =7 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D .x =8 m 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 答案 AC解析 由“带动法”可判定x =3 m 处质点正沿y 轴正方向运动,A 正确;x =6 m 处质点正好处于平衡位置,其速度最大,B 错;x =7 m 处质点受合外力沿y 轴负方向,其加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正确;x =8 m 处质点正好位于最大位移处,所受合外力最大,D 错.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相距10.5 m 的a 、b 两处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5中a 、b 所示,则( )图5A .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 cmB .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 mC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D .该波由a 传播到b 可能历时7 s 答案 D解析 由题图知振幅A =10 cm ;⎝ ⎛⎭⎪⎫n +34λ=10.5 m ,则不论n 取任何非负整数都不可能得到8.4 m ;由题图可以看出T =4 s ,v =λT=424×(4n +3)=10.54n +3,显然波速不可能是10.5 m/s.由图像分析可知,经历时间可能为t =⎝ ⎛⎭⎪⎫1+34T ,所以可能历时7 s. 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6所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10sin (5πt )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周期为4.0 sB .振幅为20 cmC .传播方向沿x 轴正向D .传播速度为10 m/s 答案 CD解析 由题意知ω=5π rad/s ,周期为:T =2πω=0.4 s ,由波的图像得:振幅A =10 cm 、波长λ=4 m ,故波速为v = λT=10 m/s ,P 点在t =0时振动方向为y 正方向,波向x 正方向传播.4.图7为一简谐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 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A sin 5πt ,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t =0.3 s 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图7答案 见解析解析 由简谐运动表达式可知ω=5π rad/s ,t =0时刻质点P 向上运动,故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4 m.T =2πω①由波速公式,知v =λ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得v =10 m/st =0.3 s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机械波的产生
[先填空]
1.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叫做机械波.
2.产生条件
波源和介质.
3.产生过程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受迫振动,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相同,各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逐流”,波传播的只是振动和能量.
[再判断]
1.质点的振动位置不断转换即形成波.(×)
2.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3.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的运动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
[后思考]
1.振动和波的关系是什么?有振动是否一定有机械波?
【提示】波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有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振动.
2.机械波形成后,若波源停止振动,机械波会立即消失吗?
【提示】不会.波源停止振动后,机械波传递的能量并没有立即消失,因此机械波不会立即消失.
[核心点击]
1.机械波的形成
2.波的特点
(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
(3)步调: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立场: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且起振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5)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1.如图2-1-1是一列沿着绳向右传播的绳波波形,此时波刚传到B点,由图可判断波源A点开始的振动方向是________.
图2-1-1
【解析】由于波刚刚传到B点,所以B点此时的振动方向就是波源的起振方向,由图根据波的传播与质点振动的关系可以知道,B质点此时正向上振动,
所以波源A 质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向上.
【答案】 向上
2.将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向外传播的波纹,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那么树叶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解析】 波在传播过程中,只传递振动能量和波源所发出的信息,而各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答案】 在原位置上下振动
3.如图2-1-2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已知t =0时,质点1开始向上运动,t =T
4时,1到达最上方,5开始向上运动.问:
图2-1-2
(1)t =T
2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2)t =3T
4时,质点8,12,16的运动状态如何? 【解析】 各质点在各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甲图可知,t =T
2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
振动.(2)由乙图可知,t =3T
4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答案】 见解析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特点
1.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可以概括为“带动、重复、落后”,即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重复”前一质点的振动形式,并且后一质点的振动“落后”于前一质点.
2.就整个物体来说,呈现的现象是波动,而就构成物体的单个质点来说,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
3.要画另一时刻的波形图,应先确定特殊点的位置,即此时刻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点,如波源1和质点5、9、13这些点的位置确定后,其他点可顺势找出
.
[先填空] 1.对比
声波是纵波,它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3.波传递的能量和信息
(1)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因此说它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2)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而发生振动,可见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3)我们能用语言进行交流,说明波可以传播信息.
(4)介质中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均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再判断]
1.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都是横波.(√)
2.如果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的波也会立即停止.(×)
3.横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纵波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后思考]
1.机械波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提示】 (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介质中各点不随波迁移. (2)传递能量. (3)传递各种信息.
2.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试分析哪一种波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力大. 【提示】 横波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所以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
[核心点击] 1.横波和纵波的比较
4.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D.地震波是纵波
E.声波是横波
【解析】本题考查纵波和横波的概念.由定义知,A、B、C正确.声波是纵波,但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故D、E不正确.
【答案】ABC
5.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B.对于横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垂直
C.形成纵波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D.空气介质只能传播纵波
E.空气介质只能传播横波
【解析】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是纵波;纵波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A、B正确;无论横波还是纵波,质点都不随波迁移,C错误;横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空气只能传播纵波,D正确,E错误.
【答案】ABD
6.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传播过程无能量损失,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2-1-3所示的凹凸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1-3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E.从此时算起,质点E比F先到达波峰
【解析】波源振动时,绳上各质点通过相互间的作用跟着做受迫振动,不考虑传播中的能量损耗时,各质点的振幅均相同,选项A正确;波传播时,离波源远的质点的振动落后于离波源近的质点的振动,并跟随着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由题图可知,波源在左端,因此,质点D跟随离波源近的质点C正向上运动,质点F跟随离波源近的质点E正向下运动,两者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同理,此时质点A正向下运动,质点C正向上运动,两者速度方向也相反,选项C错误;由于此时B、C两质点都向上运动,B比C先到最大位移处,故B 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选项D正确.同理知选项E正确.
【答案】ADE
解答波动问题的两个关键
1.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只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
2.根据质点做简谐运动的特点确定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