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何谓“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

一、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三、兴趣是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四、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甚至可以说是学生将来成才的起点。

基于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我们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意义深远的工作。

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个性、扩大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丰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达尔文曾说:“音乐常常迫使我紧张地思考我正在研究的问题”,“失去音乐就会失去幸福,甚至还会影响智力”。爱因斯坦说:“在我的科学思维中,永远有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音乐要求有着同样的思维过程”。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弹奏钢琴是受到启发的。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地质之父”的李四光教授,不仅放射出了“科学之光”,同时也闪耀着“艺术之光”。他于一九二零年在巴黎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由此可见,音乐在人的工作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此时他们正好处在好奇心强,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的阶段。因此,学校、教师,乃至社会都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索音乐这个无比奥妙的“世界语言”。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教学应“以兴趣和爱好为动力”的理念,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对音乐以及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我进行了以下的调查:

一、调查的时间:2013年9月10日——2014年12月9日

二、调查的对象:定安一小五年级4个班的170位学生

三、调查的方法:问卷及测试的形式

四、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对其的分析:

3、你喜欢哪一类音乐?

从表六至表九中,可以看出4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音乐课的内容、形式并不是很喜欢,对基础的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的也不好。因此,我认为必须尽快改变现在的状况。

五、改进的几点建议:

1、加强音乐教育,优化教学内容,继续培训教师。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固然一个蹩脚的指挥会令人失望,但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整整30年将30批学生对音乐热爱统统扼杀掉”。这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教师正确的审美观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多么的重要。

2、改变至今还存在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体制和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的意识,应当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地表现。其次,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唱歌等技能以外,还应包括对学生情操、品行的陶冶;兴趣、毅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音乐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鉴别、审美、创造、表现等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紧跟时代潮流,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使他在这方面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小学阶段是学生艺术素质激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充分的重视。此阶段培养起来的兴趣在学生的一生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让我们为全面贯彻当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不断努力吧!让音乐这棵生命之花放射出更加艳丽的光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