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金融政策的分析与体系构建
科技金融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现代营销中旬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
对于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逐渐转入下行通道的我国而言,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金融具有聚集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作用,将金融带到科技领域,以金融为辅助带动科技发展,科技金融的概念由此诞生。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分析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对于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金融的含义在我国,科技金融概念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针对变换快、风险大的高技术的产业,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的相关政策。
科技金融的概念,是在1994年广西举办的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首届理事会上被正式提出,之后由赵昌文等提出了比较权威,且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科技金融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在此之后的一些定义,则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些补充和完善。
因此,虽然科技金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综合各方定义可知,科技金融的本质含义是以科技创新为主、金融支持为辅,利用金融的资本集中性、流动性、投资性,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达到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目的。
二、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5年的计划经济主导阶段,此阶段科技发展依赖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第二阶段是1985—2006年的由市场自由配置资金阶段,此时科技的发展更依赖于市场中的投资人;第三阶段是自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至今,科技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利用金融促进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逐渐增多,我国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逐年增多,科技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而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思考和改进的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现代金融体系的概念。
现代金融体系是指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依托于现代科技手段和金融创新,打造的以金融市场为基础,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监管、金融文化、金融信息等多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协调,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的金融行业体系。
其次,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现代金融体系能够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让资金能够更加有效地流向加强产业发展和社会福利建设的目标。
另一方面,现代金融体系也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公开,进而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构建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需要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有效地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转效率,并提高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金融监管。
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需要监管机构更加精细化和理性化的监管措施。
只有这样,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保持平稳运转。
再者,需要加强金融教育和文化的建设。
金融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够带动社会的金融文化建设和信任度的提高,为金融服务市场打下优秀的基础。
金融教育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金融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和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金融行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最后,需要注重全球金融体系的持续合作共赢。
对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金融体系,国际合作和互利共赢将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让各国之间加强金融机构和行业的合作,共同发掘共同发展的机遇,不仅会带来互利共生,更能促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一、引言金融工程作为一门融合了金融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新兴领域,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设计金融策略和优化金融流程,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投资决策方法,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工程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深入分析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工程的健康发展,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现状(一)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交易活跃度逐渐提高。
截至[具体年份],我国股票市场市值已位居全球前列,债券市场余额也不断攀升。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产和交易平台,促进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业务的多元化。
(二)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推进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衍生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远期、互换等逐渐引入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选择。
同时,结构性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也不断涌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
例如,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种结构性理财产品,将固定收益产品与衍生金融工具相结合,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为金融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如P2P网贷、众筹等新型金融模式不断涌现。
(三)金融工程技术应用日益广泛金融工程技术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量化投资策略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应用,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提高了投资效率和准确性。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阶段 的成功率一般 为 5 %一 0 ( 0 7 % 吴涛 ,
2 0 。另 有 统计 显 示 , 国 高 新科 技 企 业 0 0) 美 只 有 1 % 能活 过 5 ,我 国 中 关村 示 范 区 0 年
发现 、企 业培育 、风险分 散和资金放大等
五个 方面 的制度功能 ,是 分散 高科 技风险 的有效手段 。但 不同类型 、不同发展阶段
我 国 多 层 次 金 融 体 系 建设 的 必 要 性 和 发 展 现 状
( ) 多层 次金 融 体 系是 科 技 型 企 业 一 发 展 的迫 切 需 求
选择也会增加 (a Oa e , 0 7) 1nM. d s 2 0 。由 此可见 ,科技型企 业发展的不 同阶段 需要 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撑。
比 为 7 3 和 8 .8 1 % 5 03 %。但 当前 我 国 资本
融服务 。 有研究表 明, 企业应用研究阶段 的 成 功率一般低于 2 %,开发研究阶段成 功 5
的可 能 性 为 2 % 一 0 ,产 业 化 或 商 品化 5 5%
资本市 场是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 合 的产 物。资本 市场具有要素集成 、筛选
经营 5年 以上 的企 业也 只有 9 ( % 王颖 ,
20 。 0 5)
市 场体 系仍存在多重问题。就主板市场而 言 ,科技 型企 业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 的重 视 。所 占的比重较 低 ;中小板依附于深交
重数量轻质量 、重发行轻退 出等 问题 ,既
不 利 于 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融 资 ,又 不 能 及 时
科 型 业 展 技 企 发 的 多 次 融 持 构 层 金 支 体系 建
■ 辜胜 阻
407 3 0 2)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财政政策.doc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财政政策论文一、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现存的问题市场不够完备,单项政策发挥作用打折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支撑,包括担保、保险、创投、股权等市场和信息甄别、知识产权评估机制等。
在政策层面,需要包括人才、土地、资本、产业、财税、工商以及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政策配合。
仅依靠财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而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务市场和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套支持,会降低财政支持政策的效果,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有序发展。
在市场不完备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主要是政策之间很难做好协调配合,单项的支持政策较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效果。
例如,财政贴息制度在缺乏商业银行主动性意愿的情况下,财政贴息制度的实施效果就并不明显。
此外,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即使财政支持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本支持,在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金融服务也会遇到困难。
缺乏全国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目前,我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体系并不健全,没有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全国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特别是能够直接发放政策性贷款的机构,而仅有的一些政策性担保机构和政策性产业基金作用非常有限,并不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
财政支持体系缺乏通盘考虑,支持针对性不足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结构存在着失衡,针对性不够,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大,而对公共产品类型的支出则存在很大的不足。
这样的支出结构会造成财政科技支出的针对性不够,同社会资金投入覆盖重叠,从而降低了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例如,我国的股权投资基金的成立属于各省独自管辖的领域,但股权投资基金的业务属于全国甚至全球的,其业务存在集中于一些市场前景好的领域,没有形成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业务模式,降低了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路径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路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必须具备稳定性、包容性、健全性和适应性四个基本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六条路径来实现:第一,加强监管建设和风险防控。
建立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加强风险防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同时,要注重发展金融科技,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升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金融信息系统、资金清算系统、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第三,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
同时,要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推动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性。
第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改革,促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五,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维护。
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稳定维护,强化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防止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大。
第六,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金融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
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这六条路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途径,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在实践中,要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这些路径,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体系。
我国科技金融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 . 社 会信用 与发达 国家 相 比 , 我 国科 技 金 融现 有 的 信用 体 系 建 设相 当滞后 , 严 重阻碍 我 国 目前刚起 步不 久 的科 技 金融 的 进 一步发 展 。 目前信 用建 设 存 在着 与 科技 金 融 相关 的重 要 法 律不完 善 的问题 , 当前 各地 区金融 信用规 章制 度 的体 系及 内容有较 大独 立性 , 没 有 统一 的 标 准 , 现 有 的文 件 也 大多 没 有 起到 实质性 作用 , 科技 金融 的信用 体系 的建设 和完 善亟 待
模式, 存在 一定 的弊端 , 比 如 投 资 收 益 不 稳 定 的 科 技 创 新 型
企业, 该类企 业 尚未形 成 较 大规 模 , 金 融资 本 明显 不 足 。再 者, 金 融分业 经 营模 式 及 风 险监 控模 式 存 在一 定 缺 陷 , 一 定 程 度上抑 制 了金融 机构参 与科技 创新 的能力 和动力 。
促 进 科 技 金 融 的 发 展 提 出 了相 应 建 议 。
关键 词 : 科 技 金 融 ;现 状 ;措 施
一
、
引 言
在 开发者 手 中 , 并 未 流入 市 场用 于成果 转 化 。究 其 原 因 , 主 要 在于商 业银行 给予 的资金 支持 不到位 , 其 中高新 企 业发 展 中技术开 发 、 产 品开发 和生产 能力开 发三个 阶段 所需 的资 金
金 融 在 线
我 国科 技 金 融机 制 存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研 究
翁 清 华 静雨 董 阳
( 河海 大学 , 江苏 常州 2 1 3 0 2 2 ) 摘要 : 发展 科技 金 融是提升 我 国 自主 创新 能力 的重要路 径 。具有特 有 的创新 性的科技 型 中小企 业 已逐 渐成 为现 代经 济 中的 中坚力量 , 但 是在科 技金 融 实践 中 , 却 普遍 面临 着融 资难 , 创新 动力不 足 , 成果 转换 率低 等 问题 , 束缚其 快 速发展 。本 文 结合 当前科技 金 融发展现 状及 问题 , 从 政府 、 科技 型 中小企 业 、 商业银 行 、 第三 方主体 四 个 角度 , 对有 效
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技创新政策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者:张炳清来源:《新经济导刊》 2020年第1期深入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科技领域推动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要注重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和开放协同创新要素体系,以及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特色区域创新体系文/张炳清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之后,新经济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经济是具备基础性、原创性特征并拥有颠覆力的新产业、新业态,是我国在多个产业领域率先进入无人区后具备引领型特征的经济形态。
当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浪潮迭起,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围绕推动新经济发展,需要加强调研、协调和顶层设计,以使科技政策和创新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经济。
一、全球创新体系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研究制定科技创新政策,要基于国际视野、面向未来发展。
近年来,世界创新格局和版图整体呈现东移趋势,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据统计,美欧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的比例从61%降至52%,并呈继续降低态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所占比例从33%上升到42%,且呈持续提高态势。
整体上看,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有序推进,并加速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首次出现西方技术红利进入下降通道的现象。
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发达经济体普遍复苏乏力,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2016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速贡献1.2%,美国、欧洲分别为0.3%、0.2%。
据统计,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5%,同比1978年增长24.4%。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主要引擎。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全局谋划科技创新,科技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系统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a l y s i s a nd S ys t e m Bu i l di n g o n Po l i c y o f S c i— — t e c h Fi na nc e i n Chi n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2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ma i n p r o b l e ms i n p o l i c y o f S c i —t e c h i f n a n c e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mb i n g o f i t i n Ch i n a .On t h i s b a s i s ,t h i s p a p e r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c o r e g o a l o f p o l i c y o f S c i —t e c h in f a n c e t h a t wa s“ r e d u c i n g r i s k a n d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r i s k
规 划 纲要 ( 2 0 0 6~2 0 2 0年 ) 》 的若 干 配 套 政 策 ( 以
政 策 ”关 键 词 ,显 示 相 关 文 献数 仅 为 2篇 ,在 维 普
电子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E B S C O全文数据库
具 有重 要意 义 。可 是 ,一 方 面学 术 界 尚未 对 科 技 金 融 政策 进行 深入 研 究 。 在 中 国知 网输 入 “ 科 技 金 融
的多 元化 金融 工具 ,包括 财政 科 技投 入 、科 技 贷款 、 风 险投资 、科 技资本 市 场 、科 技保 险 、科技 担保 等 。 尤其 ,2 0 0 6年 国务 院发 布 的 《 国家 中长 期科 学 和技术 发展 规划 纲要 ( 2 0 0 6~2 0 2 0年 ) 》( 以下 简称 《 规划 纲要 》 )和 实施 《 国家 中长 期 科学 和技 术发 展
RA0 Ca i x i a, TANG Wu x i a ng, ZHOU F e i y u e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又 对科 技 、金 融 、创 新 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随着 我 国经 济 体 制 、科 技 体 制 以及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不断 推进 ,科 技 与 金 融 的结 合不 断 深入 ,科 技
创新 资金来 源 从 最初 单 一 的行 政 拨 款 扩 展 到 了 目前
政 策是 科技 金 融 的 灵 魂 … ,对 其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2 0 l 3 年 第 2 0 期
S c i e n c e d 盏
。 t R 。 m h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3 . 2 0 . 0 0 7
我 国科 技金融政策 的分析 与体 系构建
度 结 合 ,促 进 了科 技 、金 融 、创 新 甚 至 整个 国 民经
梳理 ,剖析其 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1 我 国科技 金融政 策 的梳理
济 的发展 。然 而 ,新 经 济 形 势 下 ,深 化 科 技 体 制 改 革 、加快 国家 创新 体 系建 设 以及 转 变 经 济发 展 方 式
—
b e ne it f ”. At l a s t ,f o c us i n g o n t hi s c o r e g o a l ,t h i s a r t i c l e bu i l d e d t h e po l i c y s y s t e m o f Sc i—t e c h in f a n c e.
饶彩 霞 ,唐 五湘 ,周飞跃
( 北京信 息科技 大 学经济 管理 学院,北京 1 0 0 1 9 2 )
摘要 :通过对我 国现行科技金 融政 策的梳理 ,指 出科技 金 融政策存 在的主要 问题 ,并在 此基 础上提 出 “ 降低风 险 ,增 加 风 险 收 益 ” 的 核 心 目标 , 围绕 此 核 心 目标 构 建科 技 金 融政 策体 系。 关键 词 :科技 金 融 ;科 技 金 融 政 策 体 系 ;核 心 目标 ;政 策
Ke y wo r ds: s c i —t e c h in f a— t e c h ina f n c e; t he c o r e g o a l ; po l i c y
科技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金 融 是 第 一 推 动 力 ,在政 府 和市场 的作 用 下 ,科 技 和 金 融 正 以 前 所 未 有 的 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