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惨案对波兰的影响

合集下载

电影《卡廷森林惨案》:犬儒的时代,生命只能换取屈辱

电影《卡廷森林惨案》:犬儒的时代,生命只能换取屈辱

电影《卡廷森林惨案》:犬儒的时代,生命只能换取屈辱发布时间:2008-4-1516:125700名波兰人被苏联屠杀于卡廷森林,其中包括15000名军官和近11000名平民。

这桩悬案随着苏东剧变,早已大白于天下。

这本来不是新闻,在数目字上,与一个半世纪来因为某种理想而非常死亡的一亿多人比,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斯大林不是说了嘛,死一个人是一出悲剧,死一百万人只是一个数字,何况一亿多人。

这个抽象的数字即便对于最伟大的慈善家,也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意义。

老实说,看完记实风格的波兰电影《卡廷森林惨案》后,内心里的麻木依然坚硬地存在着,因为显然,20世纪还有更惊心动魄的悲剧,或者说还有更多类似的数目字,是以方块字的形式存在于秘密档案中――如果还没有被销毁的话。

虽然本国人一直以“以史为鉴”、“前事不忘”一类的信条要求于邻邦,但对自己的历史一直抱有“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式的洒脱逻辑,这不是一个鲁迅斥之以“健忘”就可以刺醒的民族。

所以,与我们无关的卡廷那两万五千条异族亡灵,更加是“能过去就过去吧”。

但是,当俄国人和波兰人已经走出卡廷的历史阴影的时候,我们是否同样走出来了呢?电影《卡廷森林惨案》的后半部分,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犬儒时代是如何形成的。

这也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

当纳粹准备把苏联人的暴行用于政治宣传的时候,卡廷惨案的受害者之一、波军统帅的遗孀勇敢地拒绝与德国人合作,她被纳粹从家人的身边带走了,但纳粹所做的,仅仅是让他观看卡廷的记录片。

纳粹能够处理这位将军夫人的手段不仅有限,而且具有内生的矛盾:如果消灭一个肉体,将创造出一个反法西斯英雄。

这是纳粹枪炮主义的死穴,即他给予那些拥有荣誉感的人以生命换取尊严的机会。

而这个世界上,慷慨赴死实在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

所以,不论是德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与他们的杀戮相伴生的,总是层出不穷的英雄,有道是“一个人倒下去,千百万个人站起来”。

但当人以生命换取的不是尊严,而是屈辱的话,还有多少人愿意成为绝士?历史证明,这个时候英雄会很少,犬儒会很多。

《卡廷惨案影评》

《卡廷惨案影评》

《卡廷惨案》影评卡廷森林,一个我过去一直不知晓的地理位置,更不知晓曾经发生在那里的一场人间惨剧,直到安杰依瓦依达将那里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常常是这样,人间的惨祸无数,但是真正为世人知晓的只有极少数,常常要靠瓦依达这样的导演去揭示。

片子一直到最后并没有给我“震撼”之感,更多的是压抑,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压抑的,投降的波兰士兵们前途未卜,那种气氛令人压抑;妻子不知丈夫死活,那种急迫令人压抑;还有平凡人的生活,在两种势力间挣扎,令人压抑。

将压抑推向高潮的还是本片的最后的那幕屠杀,瓦依达的镜头那样的冷酷,不像很多类似电影,总要将屠杀场景渲染的无比悲情,让多少人同时倒地,嚎哭,给人视觉冲击。

而本片中,我没有目睹这样的场景,而是一种平静、肃杀中的肉体毁灭,高级军官被带到地下室,简单的验明正身后被从脑后用枪击毙,之后尸体被运到屋外的卡车上,地上的血迹被简单冲刷,紧接着是下一个。

那时还没有日后的奥斯维新集中营的毒气室,但是这样流水作业般的过程已经让人不寒而栗,让我想起了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的诸多叙述,这样的屠杀不再是一次人性暴虐的突然发作,而是显的早有安排的工业流程,已经有人在残酷的思考如何让屠杀变得“高效”,绝对现代性的产物。

而相对低级的军官和士兵们则更为悲惨,他们甚至被拖出后,就眼睁睁的看见了坑中的战友尸体,他是下一个,下一个亡魂,下一个给接下来的士兵带来死前恐惧的符号。

这个工程同样的是残酷的一丝不苟的“高效”,脑后枪击确保致命,最后的填埋跟将受害人幸存的可能降为0。

这是令人恐惧的镜头,瓦依达的镜头仿佛那一刻与一个历史时间脱离,只是在记录,只看到受害人死前的恐惧,之后是“砰!”的枪声,下一个,再下一个,接下来继续下一个,让观众的心随着恐惧的波兰士兵颤抖,直到他们一个个倒下,我的心陷入一种压抑的冰洞,看着真相被推土机掩埋,当然,是暂时的。

本片更令人感到压抑的是,真相不只被掩埋,真相被扭曲,被利用。

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感想

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感想

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感想历史总是充满了偶然。

1940年,“卡廷惨案”22000多名波兰俘虏被苏军杀害,70年后的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及多名军政要员,因参加“卡廷惨案”纪念活动在同一地点坠机身亡,波兰军政精英几乎全军覆灭。

冥冥之中“卡廷”似乎成了波兰人的不祥之地。

原本去悼念“卡廷惨案”死难者的人,现在却在卡廷附近成为被悼念者……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赴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在斯摩棱斯克“北方”军用机场附近飞机失事身亡。

波兰图-154机上96人全部遇难,包括88名波兰政府代表和8名机组人员。

为此,波兰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哀悼活动。

随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由俄总理普京负责的调查飞机失事政府委员会,并派俄紧急情况部长绍伊古紧急赶往斯摩棱斯克。

飞机上的两个“黑匣子”已被发现。

事发后,波兰政府发言人宣布,因总统卡钦斯基在坠机事件中遇难,波兰将于6月底提前举行总统选举。

众议长科莫罗夫斯基将暂时履行国家元首的职务。

这次坠机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及外长杨洁篪于2010年4月10日分别向波兰致电,表示深切哀悼,并向波兰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普京誓言将彻底调查波兰总统专机坠毁原因。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此事深感震惊。

欧盟表示,关键时刻,波兰和欧盟会团结在一起。

就目前情况看,此次事件并未影响波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反而使两国关系有了新的进展。

俄方宣布4月12日为俄全国哀悼日,并表示愿意正视卡廷惨案,向波兰示好。

波兰方面,也并未谴责俄罗斯,而是对俄罗斯的援助深表感激。

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19日公布波兰总统卡钦斯基飞机失事的初步调查结果,排除了恐怖行为、爆炸、大火和技术故障原因。

那究竟是什么酿成这场悲剧呢?首先看看国际上公布的一些信息:(1)TU-154原装机型没有ILS设备(仪表降落系统);(2)飞机在坠毁前,没有宣布紧急情况;(3)飞机撞到树梢,坠地起火;(4)坠毁点距跑道1.5km;(5)该机场是一个单跑道的小型军用机场;(6)当时该机场是大雾天气。

历史杂谈:卡廷事件的来龙去脉

历史杂谈:卡廷事件的来龙去脉

历史杂谈:卡廷事件的来龙去脉谈起二战时期发生的卡廷事件,一定是波兰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

这是前苏联在二战中针对波兰社会精英的一场集中屠杀,约两万名战俘被秘密枪毙。

前苏联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枪杀如此之多的波兰战俘,这一切都要从两国的历史根源说起。

波兰立陶宛大公国波苏两国的矛盾由来已久,波兰曾经是东欧平原上的一个封建强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走向衰落。

然而周边的沙俄、普鲁士与奥地利等国却在此时悄然崛起,夹在三国之间的波兰自然成为了他们最好的掠夺对象。

在俄国的主导下,俄普奥三次瓜分,让波兰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尽管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波兰一度短暂复国,但不过是法国的一个附庸而已,随着拿破仑的失败,昙花一现的波兰政权再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分波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纷纷走向解体,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波兰民族政权实现了复国,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亡国史,波兰在成功复国后可谓是喜出望外,很快便在对外政策上出现了众多失误。

一战后的欧洲为了感谢协约国对自己的再生之恩,波兰果断出兵干涉俄国革命,企图“解放”乌克兰并与之结盟共同抵御苏俄对自己的威胁。

然而苏军在稳定局势之后随即展开反攻,战线一度推进到华沙城下。

由于波兰军民誓死抵抗,苏军最终兵败华沙,这场波苏战争最后以双方各守疆域的结局不了了之,双方都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自卫,均声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波苏双方都出现了屠杀战俘的不理智行为,两国的矛盾不断积累,为二战中的再次亡国留下了祸根。

1920年波苏战争东线与苏俄的矛盾日益加深,西线与德国的矛盾也没有半点缓和,一战后在英法的支持下,波兰从德国手中收回了波兰走廊与波兹南地区,虽然这些地区历史上曾经属于波兰,但毕竟也被德国控制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对德国民众的伤害也是客观存在,战后的波兰对德国也是咄咄逼人,在一系列遏制德国崛起的行动中相当卖力,为日后德国的报复也种下了祸根。

东西方向同时得罪了两个强国,波兰的外交策略可以说是全盘失败。

卡廷惨案:一场人为的灾难

卡廷惨案:一场人为的灾难

卡廷事件并没有就此终结。1943年4月28―30日,一个由欧洲各大学著名的刑事学家和医生组成的国 际委员会对卡廷森林中的尸体和坟墓进行了调查。他们共挖掘了7座大墓,其中一座大墓就有 2000具尸体, 并对近 1000具尸体进行了解剖。他们得出的结论是:1.这些尸体是在1939年秋天到1940年3、4月份之间被 枪杀的。2.由于枪口的雷同和尸体排序的一致,这些人是被有组织枪杀的。3.尸体的制服、文件等证明死 者是波兰军官。
在斯摩棱斯克地区被苏联夺回后,苏联政府立即进行了反调查。斯大林亲自点名外科医生、院士布尔 坚科率队调查,上报给斯大林的结论是:卡廷事件不是发生在1940年4月,而是在 1941年的夏天。自此, 苏联政府一直坚持几点:1.波兰军官是被德国人枪杀的。2.德国人的做法是对苏联的诬蔑。3.社会主义国家 不会也不可能干这样的事。德国,其后是西方世界在卡廷惨案问题上一直谴责苏联,而苏联一直谴责德国 和西方国家的反苏偏见和活动。这种对抗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叶利钦总统为了改善俄波关系将苏联绝密 档案中的有关卡廷惨案真相的档案送给了波兰政府,因而,俄罗斯也就在事实上承认卡廷惨案确有其事并 且是苏联政府以贝利亚为首的内务部所干的。
“卡廷惨案”由苏联政府有组织进行,由贝利亚领导的内务部队精练地执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枪 杀战俘古之所不容,即使是存在竞争和杀戮,战俘也是不能枪杀的,更不要说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枪杀了。 为什么社会主义苏联会发生这样的事。现在的解密档案只是暴露出了苏联当局当时要“减轻负担”的一系列 做法。但是,发生卡廷这样的惨剧也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说,俄罗斯和波兰数百年来交恶的时间 长于友好的时间,两国之间的关系深受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困扰和阻隔。在当代,“卡廷事件”就是一大阻隔。 又比如说,发生卡廷事件的1940年离苏联1937―1938年的“大清洗”很近,那种以绝对方式清除“人民之敌”、 “间谍”、“叛徒”的思维逻辑和行动方针给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行动都留有极为深刻的影响。还有,十月革命 后,苏维埃俄国和波兰打了一仗,在那场战争中苏军损失惨重,波兰人杀了不少红军战士。但是,所有这 些都只不过是人们在掂量“卡廷问题”时的种种思考,目前并没有任何解密档案可以为此作佐证。也许,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卡廷惨案”可能会是一个永远的谜。在这里也许可以提一下负责反调查的布尔坚科院士 临死前对朋友吐露的心曲:“根据斯大林的亲自指示,我来到发现坟墓的地方。经过检查,坟墓中的尸体 都是4年前的。死亡是在1940年来到的……事实上,对于我这个医生来讲问题是清楚的,在这个问题上没 有疑问。我们内务部的同志们犯了个大错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真相:(16)水落石出的“卡廷惨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真相:(16)水落石出的“卡廷惨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真相:(16)水落石出的“卡廷惨案”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9月17日,正当波兰军队奋力抵抗而濒于绝境之际,苏联红军根据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书,以“解放”波兰人民为借口,进占波兰东部,包围并拘禁了几十万波兰官兵,近半个波兰的领士,沦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1941年7月30日,同样遭到德国侵略的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签订反法西斯战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

根据这个协定,对苏联境内被俘的波兰公民予以特赦,并在苏联境内建立一支波兰军队,与苏军并肩作战。

然而,苏联只交给他们448名被俘军官,另有1.5万多名波兰军官却杳无音讯。

波兰政府随即向苏联政府高级领导层进行交涉,督促其寻找,但只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

11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来一份照会,宣称:苏联过去所拘禁的所有波兰公民均已释放。

言外之意就是,苏联不再承当寻找波兰失踪军官的主要责任。

电影《卡廷森林》剧照但是,波兰地下组织所提供的调查报告说,无论是军人家属中,或是德国战俘营中,都没有这些军官,这些人从1940年4月起就同家庭断绝了联系。

苏联释放的人到哪里去了呢?12月3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波兰总理时对失踪波兰军官的下落提出了一个假说:“他们被释放了,跑掉了,可能逃到了满洲里(中国东北)。

”1942年3月18日,波兰政府再次向斯大林提出波兰战俘问题,斯大林说:“他们可能在德国占领区。

”说实话,斯大林是迫不得已才作出上述假说。

好端端的上万名战俘,就这样被苏联弄丢了,怎么说也要给波兰政府一个信得过的交待。

然而,斯大林的假说只有小孩子才会相信,因为中国东北远在数千公里之外,成千上万的人,逃到那里却不为苏联政府所知,显然不太可能。

至于他们留在德占区的说法,也是匪夷所思,苏联怎么会把那么多军人,释放到德占区去?当时流亡的波兰政府就这样被苏联敷衍了事,由于苏联政府的不配合,加上波兰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无力,致使失踪军官的寻找工作一无从下手。

卡廷惨案——波兰人民抹不去的伤痛

卡廷惨案——波兰人民抹不去的伤痛

卡廷惨案——波兰人民抹不去的伤痛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

苏联愿意与西方国家联盟,承认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

双方签约:恢复外交关系。

同年8月,斯大林宣布对苏联境内的波兰俘虏实行大赦,允许他们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抗击纳粹德国。

波兰将军安德斯被任命为苏联境内波兰军总司令。

他从监狱出来,用一切方法收编集中营幸免一死的军人。

但是他很快获悉这些人从1940年起已杳无音讯,更谈不上到招兵站报到。

波兰几次向苏联当局提出疑问,如石沉大海。

在波兰总理兼波兰军队总司令西科尔斯基将军追问下,斯大林回答说:“您的军官都逃跑了,在满洲里那边什么地方。

”1943年的春天,一大队乌压压的人马在俄罗斯边境的卡廷森林内悄然而行,这是刚刚占领卡延的德国军队。

随着气候逐渐变的温暖,冰封的冻土总算是有点松动。

指挥官戈培尔根据地势决定在此修挖战壕,然而他却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然挖出一个惨绝人寰的秘密。

随着士兵挖的泥土越来越多,惊世骇俗的一幕呈现在众人面前:脚下是一个有着4000多具波兰军官的尸体的大坑,每一个人都是双手反剪,脑后中枪而死。

在柏林电台的广播信号中,一个声音这样缓缓说道:“一个深沟……28米长,16米宽,2万波兰官兵的尸体……”波兰天际微信公众号: safaripoland,客服微信: sinkywu不算清楚的信号在同盟国的夜空中传递着,当然也传到了波兰总理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的耳中。

瓦迪斯瓦夫立刻要求斯大林给出解释,但后者坚持说这是德国人的离间计,波兰人早就被释放,杀害他们的是德国人。

瓦迪斯瓦夫无法接受这个疑点诸多的解释,于是他要求红十字会联合几个西方国家一起到卡廷调查。

他受到的压力是肯定的,因为苏联不久之后就攻击他与纳粹德国有联系,然后迅速解除了和波兰流亡政府的联盟关系,转而培植亲苏联的波兰旺达内阁。

铁幕在此时就已经渐渐张开,在斯大林的坚持下,同盟国也纷纷肯定了旺达内阁的地位。

离奇的是,在两个月后,瓦迪斯瓦夫乘飞机从中东前往波兰调查卡廷事件,飞机在起飞不到16秒后不明原因坠落大海,瓦迪斯瓦夫、他的女儿和他的内阁总管一同遇难。

波苏关系的死结“卡廷事件”

波苏关系的死结“卡廷事件”

波苏关系的死结“卡廷事件”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侵略战争。

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

就这样,德国由西向东,苏联由东向西,占领波兰全境。

苏军进入波兰之后,驻守波兰东部地区的波兰军人、警察及其他人员被苏军俘虏或逮捕,共约25万之众。

据当时了解的情况,波兰被俘军人的命运极其不同,有的被编入苏军队伍,有的被释放,有的被送到劳动营强制劳动,余下的约15000名军官和军士及其他人员被关押在苏联西部三大战俘营里。

1940年春,三大战俘营中的波兰军人同他们的家属中断通信联系,下落不明。

1941年7月30日,苏联同波兰流亡政府签订“苏波互助协定”,波兰流亡政府驻苏大使科特和总理西科尔斯基先后会见斯大林,向苏方索要失踪的波兰军官。

1943年2月苏军反攻,德军败退。

4月13日,德国宣布波兰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了波兰军官的集体坟墓,并断定杀害波兰军官的凶手是苏联。

为确定苏联的罪责,德国组织国际专家进行现场调查。

德国精心策划的这则新闻引起苏波双方的强烈反响。

苏联表现得怒不可遏,矢口否认,当即声明死者是德国法西斯手中的牺牲品,德国捏造材料,污蔑苏联,企图嫁祸他人,挑拨离间。

波兰流亡政府要求弄清真相,请求国际红十字会派人实地调查。

苏联进而迁怒波兰,斥责波兰流亡政府轻信谎言,与纳粹德国沆瀣一气,陷害和敌视盟友,并以此为借口,愤然于4月25日同波兰流亡政府断绝外交关系。

究竟是苏联还是德国,究竟在卡廷森林屠杀了多少波兰军官,一时间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1944年1月由苏联人布尔坚科主持的委员会进行了反调查。

据该委员会的说法,集体坟墓中共有尸体11000具,是1941年9月至12月被枪毙的。

也就是说,是德军在发动侵苏战争并占领苏联西部地区后屠杀了这些波兰军官。

1946年7月,审判德国战争罪犯的纽伦堡法庭曾提出卡廷事件的问题,纳粹头子戈林和里宾特罗甫一口咬定是苏联屠杀了波军俘虏,最后,纽伦堡法庭并没有把卡廷事件列入战犯的判决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