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原因、特点、危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危害及防治对策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危害及防治对策

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危害及防治对策特点危害:土壤污染会使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点:1、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

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超标
2、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停留很长时间。

3、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

防治措施:1、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从而降低氢氧化物沉淀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等。

3、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

5、改变轮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一、土壤污染的原因1.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氯、磷、钾等植物所需的多种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

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2.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氨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3.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使用不合理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过量使用硝态氨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甚至死亡。

4.农药对土壤的影响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如果使用得当,可保证作物的增产,但它是一类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粉剂、水剂、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如拌种消毒剂、地下害虫熏蒸剂和杀虫剂等)成为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

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此外,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遭到伤害,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农作物遭受间接损失。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1. 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集约化生产、城市垃圾等。

此外,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也会导致农田土壤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污染。

2. 污染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同时,污染的农田土壤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土壤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三、农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2. 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积累,进而导致土壤污染。

3. 城市垃圾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和处置,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可能对周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四、防治对策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对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监管,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积累。

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4.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已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应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土壤污染的成因、治理技术和修复方法。

一、土壤污染的成因导致土壤污染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活动: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毒性物质等都可能对土壤产生污染。

2. 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养殖废物的排放等都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3. 城市污水和垃圾: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和垃圾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

4. 过度开采: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和污染。

二、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土壤修复技术: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手段,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解其浓度,实现土壤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2. 土壤安全管理技术:建立土壤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制定土壤质量标准和限值,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管理。

3. 污染物防治技术: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减少或阻止污染物进入土壤,包括隔离技术、固定技术和封存技术等。

4. 污染源控制技术:通过治理和控制工业排放、农业废物的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措施,减少土壤污染源的产生。

三、土壤修复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常用的修复方法包括:1. 植物修复法:利用具有较强耐受性和吸附能力的植物来修复土壤污染,如铜绿锈菜、柳树等。

这些植物可以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2. 微生物修复法:利用一些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实现土壤的修复。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3. 物理化学修复法:包括热解吸附、氧化还原、电动修复等方法,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 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李 玘(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此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并且提出土壤污染治理对策,以期更好地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土壤污染;原因;危害;治理对策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和动物居住环境中不可代替的环境因子,也是食物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1]。

但是,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2],土壤污染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以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3],因此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1 我国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土壤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土壤环境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在局部范围,人类活动对土壤污染的影响更为突出。

其中,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

1.1 化肥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 众所周知,化肥的合理使用会使农作物增产,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民过分追求高产,片面地认为化肥施用量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从而出现了过量施肥现象。

然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对农业系统造成污染,大量施用化肥及不合理的科学配比会使土壤质量变差,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和土壤流失[4],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地力下降。

此外,土壤重金属超标、温室效应均与过量施肥有直接关系[5]。

而且不合理施肥带来了肥料利用率低下、果实品质下降、水土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6]。

1.2 重金属污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壤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包括铅、汞、铜、锌和镍等重金属含量超标[1]。

例如,燃煤发电、矿山开采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环境,大多数废弃尾矿在雨水淋溶及自然风化过程中向土壤环境释放,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使用含重金属的污水进行灌溉也会使重金属转入土壤中。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
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 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 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对 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 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尚难以估计。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
为了既能有效地防治农业病虫害又能减轻化学农药对的污染 ,需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利用益鸟、益虫和某些病原 微生物来防治农林病虫害。
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
土壤保护意识是指特定主体对土壤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 心理,包括特定主体对土壤本质、作用、价值的看法,对土壤 的评价和理解,对利用土壤的理解和衡量,对自己土壤保护权 利和义务的认识,以及特定主体的观念。在开发和利用土壤的 时候,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 土壤问题是关系到国泰民安的大事。
采取对策
防治污染
防 以“防”为主, 治
“防”“治”结 合.
对污染的土壤改良、治理
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1、科学地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业废水可能是无毒的,但与 其他废水混合后,即变成了有毒废水。因此,利用污水灌溉农 田时,必须符合《不同灌溉水质标准》,否则,必须进行处理 后,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用于灌溉农田。
❖ 但因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矿企业废水中含有许多有毒、有 害物质,成分相当复杂,如果将这些污水、废水直接输入 农田,可能造成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
水质污染型的土壤污染特征
❖ 经由水体污染所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由于污染 物质大多以污水灌溉形式从地表进入土体,所以 污染物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但是,随着污灌时 间的延续,某些污染物质可随水自土体上部向土 体下部迁移,有时甚至达到地下水层。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举措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举措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土壤作为重要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生产生活而造成的土壤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手段和科技方法,加强废弃物排放和处置,保护我国的土壤环境安全。

1土壤污染特征及危害1)土壤污染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蔽性。

有害物质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相结合,虽然部分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被降解,这些有害物长期在土壤中存在,很难从土壤中分离和排出。

农业种植区的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中的有害物经过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土壤污染容易积累吸附。

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有害物进入到土壤中容易被吸附,从而造成有害物积累和影响范围扩大。

如很多金属污染物长期积聚在土壤环境中难以被降解处理,对土壤的危害性很大[1]。

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像大气环境污染一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土壤污染一般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容易蒸发消散。

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去除长期积累在土壤中的污染物十分困难,普通的稀释或者降解难以达到净化的标准,而且经过降解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也需要进行验证。

更严重的是,一旦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其危害便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我国土地安全。

4)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

土壤污染隐蔽性强而且处理难度大,一旦发生污染,其修复和净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一些污染严重地区的土壤修复甚至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

2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类型从2018年我国土壤污染统计数据看,我国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其中最严重的是铅、铬、砷等污染,污染耕地面积超过11950万hm 2,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集中在工业区和矿山开采区,这些区域及周边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很高。

除了重金属污染以外,土壤污染还包括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2]。

1)重金属污染。

城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收稿日期:2022-01-08作者简介:林芝梅(1987—),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防治及治理等。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愈加突出,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制
定一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原因及影响、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目标
和方案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二、背景分析
我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壤污染
加剧,尤其是在工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和一些城市。

土壤
污染主要由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残留物、养殖废弃物、垃圾、废弃厂房、沉积物等多种因素造成。

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风险:土壤中有害物质会进入农产品、水源等,通过进
食和饮水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人类健康风险,严重的还可能
导致癌症等疾病。

2. 生态环境破坏: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对生
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破坏。

3. 资源浪费: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地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土
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1 土壤污染简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探求土壤污染的防治路径迫在眉睫。

本文在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污染的特点、污染原因、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最后就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形势提出几点建议。

土壤污染是指进人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污染使土壤生物种群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导致生产能力退化,并最终对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构成蒯办。

因其缓慢性和隐蔽性,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

Part 2 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之本,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财富,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程度也是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

近20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快速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日增,人们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大量未经妥善处理的污水直接灌溉农田、固体废弃物任意丢弃或简单填埋、废气尾气长距离运输与沉降、大量不合理的化肥农药的施用与残留,这些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壤方式,导致了土壤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并以一种不容忽视的速度和趋势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严重影响到我国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安全。

据统计,全国至少有1300万hm2~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

每年,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约200亿元。

土壤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而且还导致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下降,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

Part3 土壤污染原因
土壤污染源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污染源,如“三废”的排放,即废气、废渣、废水;其次还有过量使用的农药、化肥、污泥、重金属物、微生物、化学药品等。

1.“三废”的排放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上,引起土壤的酸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灌溉,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固体废物的堆放,除占用土地外,还恶化周围环境,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传染疾病。

据统计,我国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hm2,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kg。

2、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可分为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前者是由于在作物收获期前较短的时间内施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引起的,一部分直接污染了粮食、水果和蔬菜等作物,另一部分污染的是土壤、空气和水。

我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t,平均施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特别是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制,蔬菜和瓜果的播种面积大幅度增长,这些作物的农药用量可超过100k妙Inzm,甚至高达219kg/hmz,较粮食作物高出1-2倍。

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已经长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目前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

3、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增施化肥作为现代农业增加作物产量的途径之一,在带来作物丰产的同时,过量施用化肥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给作物的食用安全带来
一系列问题。

人们已注意到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令人担忧的是硝酸盐的累积问题。

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氮肥使用量为800()万t氮,其中我国用量达1726t氮,占世界用量的21.6%,我国耕地平均施用化肥氮量为224.8kg/hmZ,其中有17个省的平均施用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kg/hmz,有四个省达到了400kg/hmZ o
4、污泥对土壤的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一般占污水量的1%左右。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常被用做肥料。

但由于污泥的来源不同,一些有工业废水的污水中,常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大量使用或利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使作物中的有害成分增加,影响其食用安全。

5、重金属污染物
进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物以可溶性与不溶性颗粒存在,如福、汞、铬、铜、锌、铅、镍、砷等,土壤中的铬可被植物吸收而得到的富集。

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hrnz,占总耕地面积的1/60
6、微生物的污染
不合格的畜禽类粪便肥料也成了造成土壤污染的罪魁祸首。

由于畜禽饲料中添加铜、铅等微量元素、动物生长激素,使得许多未被畜禽吸收的微量元素和有机污染物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环境。

7、化学药品污染
弃漏的化学药品,如硝酸盐、硫酸盐、氧化物,还有多环芳烃、多氯联苯、酚等也是常见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很难降解,多数是致癌物质,易造成长期潜在的危险。

Part 3 土壤污染特点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其严重后果通过食物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而不易被人们察觉;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不容易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土壤污染很难治理,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

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

Part 4 土壤污染危害
人类因土壤污染而遭受的危害主要有:
(1)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
(2)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3)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
(4)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土壤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6)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7)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污染的重要原因。

Part 5 土壤污染防治
目前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从技术层面上讲,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提出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有:
生物修复技术。

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
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化学修复技术。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减少植物对它们的吸收。

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
力。

受到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胶体对其的吸附能力,同时土壤腐殖质可络合污染物质,显著提高土壤钝化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减弱其对植物的毒害。

1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作物污染的特点
从土壤角度而言,重金属进入土壤则大部分保留于土壤耕层,很少向心土、底土移动。

据试验,人为灌入含放射性同位素Hg的低浓度灌溉水,在
0~5cm表层保持了灌入汞的93-97%;0- lOcm占了96-99%。

用放射性同位素51Cr试验结果也类似。

正因为重金属易保留在土壤中,因此残留率很高。

据测定,锌、镉、铅、铜的上壤残留率为85-95%,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也极长,这就大大增加了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难度。

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受到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很大。

在酸性环境下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增加,使植物更易吸收而造成植物污染。

不过,在碱性情况下,有些元素如锌、镉,铝能形成羫基络含物重新溶解。

土壤呈还原状况时(Eh<O .1V),土壤中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即增加毒性;另一方面,在氧化状态(Eh>O .4V),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而增强毒性.
从元素对农作.勿污染特性而言,镉具有高富集特性,铜、锌次之,铅、铬富集性较弱。

这一规律揭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后,较多发生镉污染现象。

铅、钴污染相对较少,这不是污水中这些污染元素含量低,而是决定于这些元素对农作物污染特性的差异。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如前所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残留期长,一旦造成污染就很难彻底根治。

因此重金属污染防治要多方面配合。

排污企业本身要进行工艺改革,使污染物回收利用,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污水中重金属达标排放.在农业上也可参考选用以下方法减少士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3.1土攘污染地区改种非食用作物象苗木、花卉
或经济作物棉花、麻类等,切断土壤污染物进入食物链的可能性。

3.2种植对重金属吸收率(富集率)低的作扮在受到重金属污染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仍需种植作物的话,可选择富集率低的作物组成低富集作物轮作。

富集率较低的蔬菜有花椰菜、黄瓜、刀豆、刀豆、卷心菜、菱白、冬瓜、丝瓜等,应大力种植。

应该说,除了蔬菜种类,不同蔬菜品种也有差异,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应用低富集作物轮作换茬,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大大有利于降低有害重金属进入食物链中。

3.3客土换土法用工程方法把污染物表土移去,换入未污染表土。

这一方法效果好,去除污染物也彻底,但工程量大,投资也大.据研究,在种植蔬
菜情况下,客土换土30cm可有效地消除原污染土对作物的污染状况。

不过,客土换土处理后仍必须考虑对移出的污染土的处理,防止污染土的二次污染。

3.4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增施石灰和有机肥如铬污染农田宜种水稻,在厌氧还原条件下,有利于重金属元素的固定,降低重金属的活性。

此外,重金属大部分为亲硫元素,旱地土壤适量施用硫化钠、石灰硫磺合剂等有利于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在酸性、微酸性镉污染土壤上施用石灰可降低植物中铬10~3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